苏北计划:引进人才的“源头活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北计划:引进人才的“源头活水”
作者:团徐州市委
来源:《中国共青团》 2018年第8期
从2005 年至今,徐州团市委坚持团队化、项目化、专业化持续推进大学生服务苏北计划,推动大学生志愿者愿意来,干得好,留得下。

累计3000 余名大学生到徐州参与“苏北计划”
志愿服务,约占苏北计划总数的35% 以上。

三个三推进项目实施
聚力实施三大“基石工程”。

狠抓制度建设。

制定出台《徐州市“苏北计划”志愿者管理办法》, 各县区结合实际出台团支部管理制度, 志愿者绩效考核制度及宣传考核制度,夯实工
作基础,让志愿者有一定的“责任感”。

狠抓组织建设。

成立全省首家苏北计划志愿者团委,
推动10 个县(市)区项目办成立苏北计划志愿者团支部,每月开展1 次主题志愿服务,丰富
志愿者组织生活制度,让志愿者更有“归属感”。

狠抓队伍建设。

建立5 家“志愿者之家”,
引导在徐10 所高校与县区进行校地共建,打造多层次苏北计划“志愿人才库”,培育一批优
秀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吸纳志愿者骨干成为充实基层组织工作的中坚力量,让志愿者拥有强
烈“认同感”。

积极聚焦三大重点领域。

聚焦志愿者人、岗科学“衔接”。

注重平台搭建,市项目办主动
衔接志愿者所学专业与招募岗位,完成240余个岗位数据分析,科学制定岗位专业需求,精准
人岗“匹配”,实现“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聚焦志愿者专业服务水平提升。

开辟5 家市(县)“苏北计划”志愿者培训基地,联合高校研发苏北计划“志愿成长营”专业课程体系,
为志愿者提供科学理论、支教实践、岗位实习等全方位培训,确保志愿服务队伍更加专业化。

聚焦志愿者成长成才服务。

坚持“培养与服务并重”的原则,努力为志愿者做好服务。

在“志
愿者——服务地”间形成“互惠共赢”模式,志愿者服务期满后,服务地为其推荐相关的就业
岗位;开展“苏北计划”志愿者提供就业指导专题培训10 次,连续两年承办全省青年志愿者
供需洽谈会,确保志愿者“后顾无忧”。

重点打造三大品牌项目。

打造一批扶贫重点项目,让农民得实惠。

创新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常态化、团队化推进基层扶贫项目实施,以团支部为单位,动员全市248 名志愿者,组建10
支青年志愿者扶贫先锋队,深入基层调研,根据基层实际,大力实施“桃太郎”“青沛优
品”“黎明公益”等优质扶贫项目,为基层输送扶贫资金60 余万元,通过电商营销助力农民
增收近百万元。

打造一批扶智优品项目,让未来有希望。

扶贫必先扶智,建立20 余所乡村支
教基地,开设“女童保护”“自护课堂”等精品课程80 余期,举办“益路童行”“快乐书
屋”“童心筑梦”等品牌活动20 余次,覆盖农村50000余名留守儿童。

打造一批大型志愿服务,让政府给点赞。

动员广大志愿者投身志愿服务,成立江苏首家苏北计划“河小青”志愿者
服务队,组织500 余名优秀苏北计划志愿者参与国际室内拔河锦标赛、淮海书展、马拉松、春运、全国关工委基层建设会等大型赛会志愿服务20 余次,服务时长达4000 余小时,为徐州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转方式解决志愿难题
团队化推进,破解志愿者服务时间短,服务效果不明显的短板。

徐州市项目通过以团队化
形式,以团支部为单位,形成团组织、核心团队带领志愿者进行“公转”,常态化开展主题活动,每年工作内容不变,确保航向不偏,以钉钉子的精神,持续推进重点工作开展,有效避免
志愿服务“青黄不接”的现象。

项目化推进,破解志愿服务难以形成接力的痛点。

市项目办通
过建立“项目领办制”工作模式,聚焦主要领域,进行项目规划,要求各县(市)区项目办设
计不少于2 个特色项目品牌,重点围绕“青春扶贫”“志愿服务”“培训基地建设”“乡村支教”“生态环保”等方面开展项目设计,以项目化推进“苏北计划”工作品牌,实现推进重点项目有的放矢。

常态化宣传,破解苏北计划工作经验总结难、典型选树难的局面。

市项目办一方面加强典型引领示范作用,完善苏北计划志愿者选树机制,加强志愿者优秀人才长期跟踪培养工作,培育一批优秀苏北计划志愿者代表。

另一方面,整合资源,推广优秀典型,汇编《我的青春在“苏北”》纪念手册,加强优秀“苏北计划”志愿者事迹宣传,以点带面,以优带良,进一步增强志愿典型的感召力、示范力和凝聚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