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教育“四字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
小学课堂教育“四字诀”
田维国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田坪乡田坪小学 756207)

学教育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的教师的教与学生
的学。

评价课堂教学主要看课堂教学是否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是一名宁夏西吉县田坪乡田坪小学教师,1978年开始从教,已经在农村小学教育的讲台上站了 38 年。

如何更好地做好课堂教育这项重要工作,现结合自己38年的从教经验有如下体会。

一、课前准备要“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教师课前准备是课堂教学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

可以这样说,不备课就不能上课,备不好课也不能上课。

老师备课是否充分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

如果备课不充分,课上学生就有可能听不懂。

课前准备看似平常,其实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做好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就会变得更加流畅、紧凑、简洁;教师就会对课堂教学目标把握得更为明确清晰,对课堂流程更加了然于心,对课堂教具运用更加恰当。

备课就是在上课之前搜集资料、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发放作业簿、制作课件、调试设备、撰写教案等。

备课要根据具体教学设计有针对性地进行,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来准备。

努力做到扎扎实实,富有实效。

只有精心地做好了课前准备,教师才会在上课的
时候胸有成竹地面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状况和问题,才可能积极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我们的课堂教学才更有效果,老师和学生双方都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获得发展和提高。

二、课堂调控要“稳”
所谓课堂调控,就是指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对自身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适时调节和控制。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领导者、组织者,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主要作用。

教师能否对自己进行良好的调控,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

老师对课堂教学的调控包括三种:一是自我检查,教师要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自觉地、有意识地检查;二是调节学生,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予以反馈、矫正和调节,使学生更主动、更有效地学习;三是巩固强化,它是前两种的延伸,教师要积极运用各种强化方式,防止原有问题难点重复出现。

教师要边上课边回收学生对自己教学的各种反馈,这样的教学才更加适合学生,才能收到实际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随时会发生各种预料之外的事件。

课堂是活的、会变化的,面对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学生提出的
新问题、不尽如人意的回答、学生违反纪律等等问题。

老师如何进行控制调节,这就考验教师的应变能力。

因为这种意外事件都或多或少会对课堂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往往是负面影响。

因此教师首先要有充分的
27
心理准备,当课堂上出现突发事件的时候,要从容冷静,分析成因,巧妙处理,及时转变教学方式,因势利导。

要在最短时间里迅速地做出决策,并妥当处理,恢复课堂节奏。

“循循善诱,谆谆教诲”这句话充分阐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表达如果发挥得好,学生听起课来就会津津有味、兴致盎然,这样能充分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的语言表达如果发挥得不好,学生听起课来就会索然无味,昏昏欲睡。

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何对于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思维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

三、教学气氛要“活”
孔子曾经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好的课堂一定是和谐的、民主的;学生敢问敢说,积极主动、争先恐后。

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课堂教学中老师一定要充分发扬民主精神,使师生关系融洽。

教师要把爱心、微笑、激励带进课堂,把信任、温暖留给学生,努力形成宽容、平等、尊重、活泼、轻松、有趣、和谐、相互理解、民主愉悦的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是由老师和学生一起营造出来的。

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往往会使学生心情愉快,注意力集中。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恰当的时机巧妙地运用自己风趣幽默的语言来开导学生。

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深入班集体,从情感上得到学生的认同,这是活跃课堂气氛的必要条件。

只有学生在情感上接受了老师,老师才能牢牢把握住学生的情绪变化,从而根据实际情况对课堂氛围进行调节,提高教学效果。

四、课后作业要“精”
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改阅是课堂的延续,也是教师施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后作业的布置,不仅可以让学生复习、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知识,也可以让学
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实践。

最好的课后作业其实就是让学生在做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得到快乐,得到生活的经验。

那么,教师如何有效地布置课后作业呢?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获最大的效果。

”我觉得布置有效的课后作业,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减少课后作业的总量。

有相当一部分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课后布置大量单调枯燥、机械重复的作业。

这样的课后作业不仅磨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老师应该提炼出有代表性的、有个性的作业,并将其归纳成必做作业、选做作业和拓展作业,同时也要注重学科之间的搭配。

二是精心设计课后作业。

在现实教学中,许多老师布置课后作业时随意性很强,他们大多只是为了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常常要求学生做一些抄抄写写的重复性作业,有的甚至直接布置配套的模拟试卷或练习册等等,这种做法久而久之,会极大地贬伤学生做课后作业的积极性。

我个人认为,课后作业内容的设置应该突出实践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实践和趣味中灵活运用知识。

课堂教学是学校课程实施的主要渠道。

通过课堂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习得生活技能,发展智力,形成品德。

只有课堂变好了,学校教育才会变好;只有课堂创新了,学生才会创新;只有课堂进步了,
学生才会进步。

参考文献
[1]刘智琴.关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 J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15(4).
[2]张小柳.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J ].教师,2016(1).
[3]李梅.浅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 J ].教育,2016(4).
[4]向潘.翻转课堂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J ].
教育教学论坛,2016(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