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的三大分期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
【1】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4年11月第二期 【2】张振涛,论恩主——关于中古伎乐发展阶段乐户与 庇护者依附关系的初步探讨,中国音乐学,1994年第3期 【3】蔡际洲老师上课的笔记
以戏曲音乐为代表的近似俗乐阶段
王耀华
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成期, 中国传统音乐的新时期, 中国传统音乐的整理期
划分标准
黄翔鹏老师是根据中国音乐史上不同时代 之高峰的音乐品种为划分依据。 王耀华老师是根据音乐史学观点进行的整 体划分。
根据这两位学者的分期,我们把各个时期的音乐 特点总结如下:C:\统音 乐”
黄翔鹏在其《论中国古代音乐的传承关系》 中谈到“中国各族音乐家并不同意简单的把中国 传统音乐视作“汉族文化圈”的产物。这在实际 上是讨论中国传统音乐问题的一个重要前提。 这就是说,从历史上的演变过程到现存的音 乐实际,中国传统音乐都不是一个狭隘的、全封 闭的文化系统。他是在不断的流动、吸收、融合 和变易中延续着艺术生命的;同时,他又穿过无 数岩石与坚冰的封锁,经过种种失传威胁,才得 以流传至今。”
音乐艺术从等级严峻的禁锢中走出来, 由狭小的天地逐步走向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音乐技艺的传承、积累和发展也由学在官 府的“师”、工之传走向士阶层的、自由 民众的乃至中古、近世以来职业与半职业 艺人的师徒之传,以及音乐爱好者之间的 师友之传。
划分原因
一是“音乐艺术的恩主和保护人发生了 社会地位的根本性变动”,“音乐技艺 的传承者或从业人员以及集团也在社会 结构、社会功能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 化。” 二是社会音乐生活中,从听众、欣赏着 的社会成分、人数、参与音乐活动的层 次和范围,到表演场所、表演方式这些 方面的一些实质性变革。
黄翔鹏?以钟磬乐为代表的先秦乐舞阶段?以歌舞大曲为代表的中古伎乐段?以戏曲音乐为代表的近似俗乐阶段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成期?中国传统音乐的新时期?中国传统音乐的整理期划分标准黄翔鹏老师是根据中国音乐史上不同时代之高峰的音乐品种为划分依据
黄翔鹏
以钟磬乐为代表的先秦乐舞阶段
以歌舞大曲为代表的中古伎乐段
Settings\Administrator.CA41C882ACFD4FD\桌面\三大分期.doc
由此看出
音乐演奏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关系的发 展,从功能性到功能性和娱乐性并重以及 后来的注重娱乐性。由贵族供养到商业化 的自给自足,从宫廷到民间。音乐表演形 式是从第一个历史时期的歌乐舞一体,表 演场所在宫廷;到第二个历史时期,音乐 从宫廷走向民间的大地主、大庄园,到隋 唐时期又重新回到宫廷;在第三个历史时 期音乐表演场所在民间。
王耀华先生也有提到“中国传统音乐是以黄 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音乐和四域音乐以及外国音 乐的交流融合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可以 说,中原音乐、四域音乐、外国音乐是中国传统 音乐的三大来源。 中原音乐指的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发展起来 的音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汉 族为主体的黄河流域音乐文化。但是。实际上, 汉族音乐文化也是在古代华夏族和其他民族的音 乐文化的长期交融中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