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树脂的合成研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090 0. 014
2. 3 丙烯酸树脂的红外表征 图 5所示 :谱线 1为市售丙烯酸树脂 ,谱线 2为本 实验所 合 成 丙 烯 酸 树 脂 , 其 中 , 3 300 cm - 1 ~ 2 500 cm - 1为羟基特征吸收峰 , 2 957 cm - 1为甲基 、亚甲基的 特征吸收峰 ; 1 731 cm - 1为羰基的特征吸收峰 : 1 167 cm - 1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特征峰 ; 烯烃的特征峰在 1 658cm - 1 ~1 648 cm - 1 , 895 cm - 1 ~885 cm - 1处 ,谱图 中此处无峰 ,表明单体的烯键部分参加了聚合反应 。 由谱图 5看出 :本实验所合成树脂与市售树脂的 组成及结构基本一致 ,但本实验所合成树脂在 3 300 cm - 1 ~2 500 cm - 1处吸收强度较大 ,其原因为引入了 较多的 羧 基 、羟 基 活 性 基 团 。而 市 售 树 脂 在 1 603 cm - 1和 701 cm - 1处峰强度较大 ,说明其配方中苯乙烯 含量较高 ,在理论上其耐候性不如本实验所合成树脂 的相应性能 。
1 实 验
1. 1 原 料 甲基丙烯酸甲酯 :α2甲基丙烯酸 ;丙烯酸丁酯 ;丙 烯酸乙酯 ;甲基丙烯酸 2β2羟丙酯 ;偶氮二异丁腈 ;二甲 苯 ;正丁醇 ;乙醇 ;氢氧化钠 ,均为分析纯 。
3 收稿日期 : 2004210228 3 3 基金项目 :天津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315130) 3 3 作者简介 :杨丽飞 (1981 - ) ,女 ,内蒙古赤峰市人 ,硕士研究生.
水平 1 2 3
表 1 正交实验的因素水平表
质量分数
/
0 0
引发剂用量
/
0 0
滴加时间 / h
50
1. 0
2
60
1. 5
3
70表 3所示 。 表 3说明 ,对丙烯酸树脂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影 响因素中 , A1 >B3 > C2 。 在丙烯酸树脂合成过程中 ,单体浓度降低 、引发剂 用量增大 、单体滴加时间延长可以使丙烯酸树脂的相 对分子质量分布范围变窄 。考虑到工业生产的效率问 题 ,本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合成条件为 :单体质量分数 5000 ,引发剂用量 200 ,单体滴加时间 3 h。
·26·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第 20卷 第 2期
1. 2 仪 器 ZHQ 型电热恒温水浴锅 ; D 28401 型多功能搅拌 器 ; FA2004 电 子 天 平 ; W aters5152410 凝 胶 渗 透 色 谱 仪 ; NDJ279型旋转黏度计 。 1. 3 合成方法 在装有搅拌器 、回流冷凝管 、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 四口烧瓶中 ,加入 9000溶剂 、1 /4单体和 1 /3引发剂 ,开 动搅拌并加热 ;待温度升至 100 ℃时开始滴加剩余单 体和 1 /3 的引发剂 , 3 h 滴完 ; 滴加结束后 , 反应 30 m in,再补加剩余 1000的溶剂和剩余引发剂的混合液 , 最后保温 2~4 h后出料 。
丙烯酸树脂是涂料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合成树 脂之一 。目前 ,自抛光性防污涂料使用的可水解树脂 主要为聚丙烯酸类和聚酯类 。聚丙烯酸类树脂的合成 使用水溶性或亲水性单体 ,如丙烯酸 、甲基丙烯酸 、衣 康酸 、丙烯酸氨基酯 、丙烯酰胺等 。日本涂料公司采用 衣康酸二甲醇 、丙烯酸丁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为水解 树脂 ,制成的防污涂料的防污期效为 3 年 [ 1 ] 。关西公 司以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的共聚物为基料 ,制成 的 防 污 涂 料 的 防 污 期 效 为 18 个 月 [2 ] 。专 利 CN l201799A 公开了一种涂料用固体丙烯酸树脂的合 成方法 ,所合成树脂具有较好的存放稳定性 [ 3 ] 。专利 CN l228442A 合成了一种高固体含量 、低黏度的丙烯酸 树脂 [ 4 ] ,但未对所合成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布进 行具体分析 。在新型防污涂料方面 ,我国和世界先进 水平还有一定差距 。目前 ,国外各大涂料公司对自抛 光防污涂料的制造技术 ,尤其是基料树脂的合成工艺
质量范围为 6 000~10 000,分散度范围为 1. 8~2. 1。讨论了各主要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 ,并 对所合成树脂的结构用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 。 关键词 :丙烯酸树脂 ; 合成 ; 分散度 ; 相对分子质量 中图分类号 : TQ031.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226510 (2005) 0220025203
0. 56
Sj
0. 061
M 12 = 6. 14 M 22 = 5. 86 M 32 = 5. 83 m 12 = 2. 05 m 22 = 1. 95 m 32 = 1. 94
0. 11 0. 023
M 13 = 6. 08 M 23 = 5. 83 M 33 = 5. 92 m 13 = 2. 03 m 23 = 1. 94 m 33 = 1. 97
2005年 6月 杨丽飞 ,等 :丙烯酸树脂的合成研究
·27·
单体质量分数 5000; 引发剂用量 : 200。采用上述工艺 , 在不同保温时间下进行丙烯酸树脂的合成 ,检测合成 树脂的黏度及转化率 ,其结果如图 4所示 。
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进行重复性试验 ,所合成丙烯 酸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0 800。分子质量分布为 1. 8。体系反应比较平稳 ,温度没有出现异常波动 ,实 验重现性较好 。
采用上述工艺在不同单体加料速度下进行丙烯酸树脂的合成检测合成树脂的黏度及转化率其结果如图可以看出丙烯酸树脂的黏度随单体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这是因为丙烯酸树脂的动力学链长与单体的浓度成正比单体浓度越高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黏度越大
第22000卷5年第6
2期 月
Jou rna l
of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图 3 单体滴加时间对树脂黏度及转化率的影响
图 3表明 ,混合单体的滴加时间越长 ,加料速度越 慢 ,丙烯酸树脂的黏度越低 ,但树脂的转化率出现先增 大后减小的趋势 。这是因为滴加速度过快 ,单体及引 发剂来不及完全发生反应而在体系内逐渐积累 ,一定 程度后会发生凝胶现象而使反应难于控制 ,所合成的 树脂转化率较低 。随着滴加速度的减慢 ,滴加时间的 延长 ,使单体和引发剂有充分的时间发生反应 ,此时聚 合反应接近恒速聚合 ,合成的丙烯酸树脂黏度较低 ,且 转化率较高 ,但滴加时间过长 ,会延长聚合反应时间 , 反应体系在高温下会发生其它副反应 ,影响产品的转 化率及树脂的质量 。 2. 1. 4 保温时间的影响 合成条件为 :软硬单体比例 1∶1;滴加时间 t = 2 h;
Study on Syn thesis of Acrylic Resin
YANG L i2fe i, D ENG Y u, GO NG Q ian, YAO Bao2shu (College of M aterial Science and Chem ical Engineering,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2 ence & Technology, Tianjin 300222, China)
Abstract:A acrylic resin w ith low molecular weight and narrow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is syn2 thesized, which is used in antifouling paints as base material after being modified. The range of mo2 lecular weight is 6 000~10 000, the range of poly dispersity index is 1. 8~2. 1. The effect of the major factors, which affected the p roperties of the acrylic resin, was studied. And the resin’s struc2 ture was characterized by FTIR. Key words: acrylic resin; synthesis; distribution; molecular weight
70
2. 0
2
11 400
1. 94
70
1. 0
3
8 300
1. 90
70
1. 5
4
10 900
2. 06
表 3 正交实验分散度的方差分析
M 11 = 5. 61
M
M 21 = 6. 05
M 31 = 6. 17
m1
m 11 = 1. 87
m2
m 21 = 2. 02
m3
m 31 = 2. 06
Rj
图 2 引发剂用量对丙烯酸树脂黏度及转化率的影响
2. 1. 3 单体加料速度的影响 合成条件为 :软硬单体比例 1∶1;保温时间 t′= 2. 5 h;单体质量分数 5000;引发剂用量 200。采用上述工艺 , 在不同单体加料速度下进行丙烯酸树脂的合成 ,检测 合成树脂的黏度及转化率 ,其结果如图 3所示 。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表 2 正交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
A
B
C
Mn
Mw /M n
50
1. 0
2
10 900
1. 98
50
1. 5
3
11 100
2. 11
50
2. 0
4
11 000
2. 09
60
1. 5
2
11 000
1. 82
60
2. 0
3
6 200
1. 85
60
1. 0
4
11 000
2. 09
图 4 保温时间对丙烯酸树脂黏度及转化率的影响
图 4表明 :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大 ,树脂的转化率略 有提高 ,树脂黏度基本没有变化 ,由于在滴加单体后补 加了部分引发剂 ,使游离单体可以继续发生反应 ,提高 了体系转化率 ,但保温时间过长 ,延长了聚合时间 ,会 引起其它副反应发生 。 2. 2 正交实验 由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 :单体质量分数 (A ) 、引发 剂用量 (B ) 、单体滴加时间 ( C)三个因素对树脂的影 响很大 ,故本实验以此三因素确定正交分析表 ,选择三 个不同水平进行正交实验 。采用凝胶渗透色谱分析法 ( GPC)测定了丙稀酸聚合物的数均分子质量M n、重均 分子质量Mw及分散度 。根据测得的指标 ,评价正交实 验的结果 ,以确定丙稀酸树脂聚合工艺的最佳条件 。 正交实验因素水平表如表 1所示 。
剂具有氧化性 ,高温下使树脂颜色变深 ,影响树脂的质 量 ,而且用量过大会提高成本 ,增加生产上的不安全因 素 ,而且会导致分解产物量增多 ,从而影响产品的气味 及涂膜的耐久性 。
2 结果与讨论
2. 1 单因素实验 2. 1. 1 单体浓度的影响 合成条件为 :软硬单体比例 1∶1;滴加时间 t = 2 h; 保温时间 t′= 2. 5 h,引发剂用量 200。采用上述工艺 , 在不同单体浓度下进行丙烯酸树脂的合成 ,检测合成 树脂的黏度及转化率 ,其结果如图 1所示 。
严加保密 。因此 ,高性能防污涂料基料的合成研究在 我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在以丙烯酸树脂为基料 ,复配无锡自抛光防污涂 料中 ,丙烯酸树脂的合成过程及其性质对涂料的影响 作用十分明显 。本文初步研究了作为防污涂料基料的 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工艺 ,采用溶液聚合的方式 ,合成了 低相对分子质量 、低分散度的丙烯酸树脂 ,为丙烯酸树 脂进一步改性提供了基础数据 。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 logy
Vol. 20 No. 2 Jun. 2005
丙烯酸树脂的合成研究 3
杨丽飞 , 邓 宇 , 巩 倩 , 姚宝书
(天津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天津 300222)
摘 要 :阐述了低分子质量 、窄分子质量分布的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工艺 ,所合成树脂相对分子
图 1 单体浓度对丙烯酸树脂黏度及转化率的影响
由图 1可以看出 ,丙烯酸树脂的黏度随单体质量 分数的增大而增大 ,这是因为丙烯酸树脂的动力学链 长与单体的浓度成正比 ,单体浓度越高 ,聚合物的相对 分子质量越大 ,黏度越大 。 2. 1. 2 引发剂用量的影响 合成条件为 :软硬单体比例 1∶1;滴加时间 t = 2 h; 保温时间 t′= 2. 5 h;单体质量分数 5000。采用上述工 艺 ,在不同引发剂浓度下进行丙烯酸树脂的合成 ,检测 合成树脂的黏度及转化率 ,其结果如图 2所示 。 图 2表明 :随着引发剂用量的增大 ,丙烯酸树脂的 反应转化率增大 ,黏度相应降低 。因为引发剂的用量 增大 ,增加了反应的活性点 ,增大了反应速率 ,进而提 高了反应转化率 ,降低了聚合物的黏度 。但由于引发
2. 3 丙烯酸树脂的红外表征 图 5所示 :谱线 1为市售丙烯酸树脂 ,谱线 2为本 实验所 合 成 丙 烯 酸 树 脂 , 其 中 , 3 300 cm - 1 ~ 2 500 cm - 1为羟基特征吸收峰 , 2 957 cm - 1为甲基 、亚甲基的 特征吸收峰 ; 1 731 cm - 1为羰基的特征吸收峰 : 1 167 cm - 1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特征峰 ; 烯烃的特征峰在 1 658cm - 1 ~1 648 cm - 1 , 895 cm - 1 ~885 cm - 1处 ,谱图 中此处无峰 ,表明单体的烯键部分参加了聚合反应 。 由谱图 5看出 :本实验所合成树脂与市售树脂的 组成及结构基本一致 ,但本实验所合成树脂在 3 300 cm - 1 ~2 500 cm - 1处吸收强度较大 ,其原因为引入了 较多的 羧 基 、羟 基 活 性 基 团 。而 市 售 树 脂 在 1 603 cm - 1和 701 cm - 1处峰强度较大 ,说明其配方中苯乙烯 含量较高 ,在理论上其耐候性不如本实验所合成树脂 的相应性能 。
1 实 验
1. 1 原 料 甲基丙烯酸甲酯 :α2甲基丙烯酸 ;丙烯酸丁酯 ;丙 烯酸乙酯 ;甲基丙烯酸 2β2羟丙酯 ;偶氮二异丁腈 ;二甲 苯 ;正丁醇 ;乙醇 ;氢氧化钠 ,均为分析纯 。
3 收稿日期 : 2004210228 3 3 基金项目 :天津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315130) 3 3 作者简介 :杨丽飞 (1981 - ) ,女 ,内蒙古赤峰市人 ,硕士研究生.
水平 1 2 3
表 1 正交实验的因素水平表
质量分数
/
0 0
引发剂用量
/
0 0
滴加时间 / h
50
1. 0
2
60
1. 5
3
70表 3所示 。 表 3说明 ,对丙烯酸树脂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影 响因素中 , A1 >B3 > C2 。 在丙烯酸树脂合成过程中 ,单体浓度降低 、引发剂 用量增大 、单体滴加时间延长可以使丙烯酸树脂的相 对分子质量分布范围变窄 。考虑到工业生产的效率问 题 ,本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合成条件为 :单体质量分数 5000 ,引发剂用量 200 ,单体滴加时间 3 h。
·26·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第 20卷 第 2期
1. 2 仪 器 ZHQ 型电热恒温水浴锅 ; D 28401 型多功能搅拌 器 ; FA2004 电 子 天 平 ; W aters5152410 凝 胶 渗 透 色 谱 仪 ; NDJ279型旋转黏度计 。 1. 3 合成方法 在装有搅拌器 、回流冷凝管 、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 四口烧瓶中 ,加入 9000溶剂 、1 /4单体和 1 /3引发剂 ,开 动搅拌并加热 ;待温度升至 100 ℃时开始滴加剩余单 体和 1 /3 的引发剂 , 3 h 滴完 ; 滴加结束后 , 反应 30 m in,再补加剩余 1000的溶剂和剩余引发剂的混合液 , 最后保温 2~4 h后出料 。
丙烯酸树脂是涂料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合成树 脂之一 。目前 ,自抛光性防污涂料使用的可水解树脂 主要为聚丙烯酸类和聚酯类 。聚丙烯酸类树脂的合成 使用水溶性或亲水性单体 ,如丙烯酸 、甲基丙烯酸 、衣 康酸 、丙烯酸氨基酯 、丙烯酰胺等 。日本涂料公司采用 衣康酸二甲醇 、丙烯酸丁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为水解 树脂 ,制成的防污涂料的防污期效为 3 年 [ 1 ] 。关西公 司以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的共聚物为基料 ,制成 的 防 污 涂 料 的 防 污 期 效 为 18 个 月 [2 ] 。专 利 CN l201799A 公开了一种涂料用固体丙烯酸树脂的合 成方法 ,所合成树脂具有较好的存放稳定性 [ 3 ] 。专利 CN l228442A 合成了一种高固体含量 、低黏度的丙烯酸 树脂 [ 4 ] ,但未对所合成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布进 行具体分析 。在新型防污涂料方面 ,我国和世界先进 水平还有一定差距 。目前 ,国外各大涂料公司对自抛 光防污涂料的制造技术 ,尤其是基料树脂的合成工艺
质量范围为 6 000~10 000,分散度范围为 1. 8~2. 1。讨论了各主要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 ,并 对所合成树脂的结构用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 。 关键词 :丙烯酸树脂 ; 合成 ; 分散度 ; 相对分子质量 中图分类号 : TQ031.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226510 (2005) 0220025203
0. 56
Sj
0. 061
M 12 = 6. 14 M 22 = 5. 86 M 32 = 5. 83 m 12 = 2. 05 m 22 = 1. 95 m 32 = 1. 94
0. 11 0. 023
M 13 = 6. 08 M 23 = 5. 83 M 33 = 5. 92 m 13 = 2. 03 m 23 = 1. 94 m 33 = 1. 97
2005年 6月 杨丽飞 ,等 :丙烯酸树脂的合成研究
·27·
单体质量分数 5000; 引发剂用量 : 200。采用上述工艺 , 在不同保温时间下进行丙烯酸树脂的合成 ,检测合成 树脂的黏度及转化率 ,其结果如图 4所示 。
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进行重复性试验 ,所合成丙烯 酸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0 800。分子质量分布为 1. 8。体系反应比较平稳 ,温度没有出现异常波动 ,实 验重现性较好 。
采用上述工艺在不同单体加料速度下进行丙烯酸树脂的合成检测合成树脂的黏度及转化率其结果如图可以看出丙烯酸树脂的黏度随单体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这是因为丙烯酸树脂的动力学链长与单体的浓度成正比单体浓度越高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黏度越大
第22000卷5年第6
2期 月
Jou rna l
of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图 3 单体滴加时间对树脂黏度及转化率的影响
图 3表明 ,混合单体的滴加时间越长 ,加料速度越 慢 ,丙烯酸树脂的黏度越低 ,但树脂的转化率出现先增 大后减小的趋势 。这是因为滴加速度过快 ,单体及引 发剂来不及完全发生反应而在体系内逐渐积累 ,一定 程度后会发生凝胶现象而使反应难于控制 ,所合成的 树脂转化率较低 。随着滴加速度的减慢 ,滴加时间的 延长 ,使单体和引发剂有充分的时间发生反应 ,此时聚 合反应接近恒速聚合 ,合成的丙烯酸树脂黏度较低 ,且 转化率较高 ,但滴加时间过长 ,会延长聚合反应时间 , 反应体系在高温下会发生其它副反应 ,影响产品的转 化率及树脂的质量 。 2. 1. 4 保温时间的影响 合成条件为 :软硬单体比例 1∶1;滴加时间 t = 2 h;
Study on Syn thesis of Acrylic Resin
YANG L i2fe i, D ENG Y u, GO NG Q ian, YAO Bao2shu (College of M aterial Science and Chem ical Engineering,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2 ence & Technology, Tianjin 300222, China)
Abstract:A acrylic resin w ith low molecular weight and narrow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is syn2 thesized, which is used in antifouling paints as base material after being modified. The range of mo2 lecular weight is 6 000~10 000, the range of poly dispersity index is 1. 8~2. 1. The effect of the major factors, which affected the p roperties of the acrylic resin, was studied. And the resin’s struc2 ture was characterized by FTIR. Key words: acrylic resin; synthesis; distribution; molecular weight
70
2. 0
2
11 400
1. 94
70
1. 0
3
8 300
1. 90
70
1. 5
4
10 900
2. 06
表 3 正交实验分散度的方差分析
M 11 = 5. 61
M
M 21 = 6. 05
M 31 = 6. 17
m1
m 11 = 1. 87
m2
m 21 = 2. 02
m3
m 31 = 2. 06
Rj
图 2 引发剂用量对丙烯酸树脂黏度及转化率的影响
2. 1. 3 单体加料速度的影响 合成条件为 :软硬单体比例 1∶1;保温时间 t′= 2. 5 h;单体质量分数 5000;引发剂用量 200。采用上述工艺 , 在不同单体加料速度下进行丙烯酸树脂的合成 ,检测 合成树脂的黏度及转化率 ,其结果如图 3所示 。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表 2 正交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
A
B
C
Mn
Mw /M n
50
1. 0
2
10 900
1. 98
50
1. 5
3
11 100
2. 11
50
2. 0
4
11 000
2. 09
60
1. 5
2
11 000
1. 82
60
2. 0
3
6 200
1. 85
60
1. 0
4
11 000
2. 09
图 4 保温时间对丙烯酸树脂黏度及转化率的影响
图 4表明 :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大 ,树脂的转化率略 有提高 ,树脂黏度基本没有变化 ,由于在滴加单体后补 加了部分引发剂 ,使游离单体可以继续发生反应 ,提高 了体系转化率 ,但保温时间过长 ,延长了聚合时间 ,会 引起其它副反应发生 。 2. 2 正交实验 由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 :单体质量分数 (A ) 、引发 剂用量 (B ) 、单体滴加时间 ( C)三个因素对树脂的影 响很大 ,故本实验以此三因素确定正交分析表 ,选择三 个不同水平进行正交实验 。采用凝胶渗透色谱分析法 ( GPC)测定了丙稀酸聚合物的数均分子质量M n、重均 分子质量Mw及分散度 。根据测得的指标 ,评价正交实 验的结果 ,以确定丙稀酸树脂聚合工艺的最佳条件 。 正交实验因素水平表如表 1所示 。
剂具有氧化性 ,高温下使树脂颜色变深 ,影响树脂的质 量 ,而且用量过大会提高成本 ,增加生产上的不安全因 素 ,而且会导致分解产物量增多 ,从而影响产品的气味 及涂膜的耐久性 。
2 结果与讨论
2. 1 单因素实验 2. 1. 1 单体浓度的影响 合成条件为 :软硬单体比例 1∶1;滴加时间 t = 2 h; 保温时间 t′= 2. 5 h,引发剂用量 200。采用上述工艺 , 在不同单体浓度下进行丙烯酸树脂的合成 ,检测合成 树脂的黏度及转化率 ,其结果如图 1所示 。
严加保密 。因此 ,高性能防污涂料基料的合成研究在 我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在以丙烯酸树脂为基料 ,复配无锡自抛光防污涂 料中 ,丙烯酸树脂的合成过程及其性质对涂料的影响 作用十分明显 。本文初步研究了作为防污涂料基料的 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工艺 ,采用溶液聚合的方式 ,合成了 低相对分子质量 、低分散度的丙烯酸树脂 ,为丙烯酸树 脂进一步改性提供了基础数据 。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 logy
Vol. 20 No. 2 Jun. 2005
丙烯酸树脂的合成研究 3
杨丽飞 , 邓 宇 , 巩 倩 , 姚宝书
(天津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天津 300222)
摘 要 :阐述了低分子质量 、窄分子质量分布的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工艺 ,所合成树脂相对分子
图 1 单体浓度对丙烯酸树脂黏度及转化率的影响
由图 1可以看出 ,丙烯酸树脂的黏度随单体质量 分数的增大而增大 ,这是因为丙烯酸树脂的动力学链 长与单体的浓度成正比 ,单体浓度越高 ,聚合物的相对 分子质量越大 ,黏度越大 。 2. 1. 2 引发剂用量的影响 合成条件为 :软硬单体比例 1∶1;滴加时间 t = 2 h; 保温时间 t′= 2. 5 h;单体质量分数 5000。采用上述工 艺 ,在不同引发剂浓度下进行丙烯酸树脂的合成 ,检测 合成树脂的黏度及转化率 ,其结果如图 2所示 。 图 2表明 :随着引发剂用量的增大 ,丙烯酸树脂的 反应转化率增大 ,黏度相应降低 。因为引发剂的用量 增大 ,增加了反应的活性点 ,增大了反应速率 ,进而提 高了反应转化率 ,降低了聚合物的黏度 。但由于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