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至县2019版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乐至县2019版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2020·安徽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在上海举行的一次院士沙龙上,科学家们呼吁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当下要重视基础研究,尤其是数学领域的研究。

这番讨论可谓直击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______。

近些年来,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当所有人都高呼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欣喜于我们拥有全球多少个“第一次”的时候,有一个问题愈加________——我们在算法上的创新和发展是不够的。

____________,我国数学学科的研究和发展可以说是非常扎实的,但是有多少数学家投入到了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中,有多少懂数学又关注人工智能的科学家在潜心进行基础算法的研究?答案并不乐观。

在这一轮人工智能高潮的掀起过程中,()。

无论在什么时候,人工智能实现行业革新、技术突破、产业化推进,都必须以基础算法的突破作为基石。

有人说现在正处在人工智能爆发的_______,如果这种说法可靠的话,那真得要好好想一想,我们是否能够在基础算法和重大基础理论上取得重大突破。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痛点突现扪心自问转折点
B . 痛点凸现平心而论临界点
C . 热点凸现扪心自问临界点
D . 热点突现平心而论转折点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算法起了重要作用,而中国最缺的就是算法
B . 算法起了重要作用,而算法是中国最缺的
C . 起了重要作用的是算法,而中国最缺的就是算法
D . 中国最缺的算法起了重要作用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人工智能实现技术突破、行业革新、产业化推进,都必须围绕基础算法突破为基石。

B . 人工智能实现产业化推进、行业革新、技术突破,都必须突破基础算法这一基石。

C . 人工智能实现行业革新、技术突破产业化推进,都必须以基础算法的突破为基石。

D . 人工智能实现技术突破、行业革新、产业化推进,都必须以基础算法的突破为基石。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 (6分) (2019高一上·海淀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小议“慎独”
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A 。

“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独”。

一个人越是在无人监督的时候,越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慎从事,不做违德背理之事,就越能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

“慎独”还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

《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来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

王密说:“暮夜无知。

”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

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杨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养,就高下分明了。

慎独”更是社会生活的“净化器”。

人一旦缺少了“慎独”精神,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只顾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

可怕的是这种思想一旦“传染”开去,别人也会以他为“榜样”,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风日下就成必然。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即无人在场和有人在场都是一个样,不让任何微小邪恶的念头萌发,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

“慎独”离不开严格要求自己。

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

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独”的典范。

他一个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

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

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

”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B 。

“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

一个人要进步,就要经常地、认真地反省自己。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份量来报偿我所领受的、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蜚声中外的医学院士吴阶平在年老时这样反思自己:“我自己认为,在1950-1960年这十年里是取得了可喜成绩的,那时自己也的确十分勤奋,但这并不代表一生中都在坚持不懈地努力。

自己在科学研究中锲而不舍的精神还远远不够,自省也有偷懒、靠小聪明过关甚至是一知半解的地方。

”科学家们这种勤于反思、严于自律的精神为我们作出了表率。

“慎独”是一面盾牌,可助你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防范各色各类的“糖弹”;“慎独”是一盏明灯,可帮你照亮前行之路,明辨是非曲直;“慎独”是一剂良药,可使你内心清朗,精神昂然。

那么,就让我们用“慎独”警示自己,鞭策自己,踏实做事,坦荡为人,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

(1)在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8个字以内): ________
②a处应该填入语句:________
③b处应该填入语句: ________
④“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这句话有什么作用?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________
(2)分析开头一段与结尾一段论证方法的运用。

3. (9分) (2017高三上·安康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无人机开始在民用市场起步,其中农林植保和电力能源巡检这两个领域表现出对无人机较为迫切的需求趋势,且具备较为可观的市场规模前景,而考虑到无人机现阶段的技术已可满足需求,故预计供需的契合度较高。

在其他相对小众的民用领域方面,无人机凭借其优势,预计也将在消防救灾、公安系统、国土测绘、气象环保监测、包裹派送等方面一展身手。

材料二:
(选自《人民日报》)
材料三:
在无人机“黑飞”愈发猖獗的今天,及时出台法律和强有力的措施,确保航空安全刻不容缓,要有效禁止“黑飞”,就必须通过法律明确划定界限,怎样使用无人机才算合理合法地“白飞”?许多购买无人机的朋友,可能既不清楚如何申请证照,又不太明白哪些地方是禁区,对于“黑飞”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也缺乏认识。

一些无人机使用者只是觉得机场周边空旷,因此到机场附近放飞无人机。

自己觉得无人机距离机场尚有距离,却不知不觉进入了航道,给航行安全带来威胁。

因此,法律需要明确划定边界,证照谁来管理,哪些地方可以放心使用无人机。

绑住无人机任性的翅膀,离不开技术创新。

例如,技术手段已经证明“电子困栏”可以有效避免无人机越界,又例如,一些企业对于售出的每一架无人机都能在云端实时监控。

假若企业和监管部门在技术层面肯于投入,无人机越界“黑飞”的现象就会得到整治。

杜绝无人机“黑飞”,要采取疏堵结合的措施,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无人机购买者和使用者的安全和法律意识。

有人建议,要采用发达国家的经验,在每一台无人机的产品说明中都做出明确警示并引导用户到监管部门网站了解相关法律和禁飞区域。

无论怎样,只有唤醒每位无人机使用者的法律意识,才有可能最大限度避免悲剧发生。

(选自王健《作为“双刃剑”的无人机》)
材料四:
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2017年6月1日起,已经或正准备购买无人机的用户需要注意,如果您的无人机起飞重量在250克(含)以上,就必须根据民航局发布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名制登记管理规定》进行实名登记注册。

8月31日后如果仍未注册,其行为将被视为非法,机的使用也将受影响。

民用无人机的登记注册制度是国际上普遍采取的一种管理方式,是无人机管理的基础。

5月18日,民航局已完成民用无人机登记注册系统的开发并上线运行。

2017年以来,无人机“黑飞”威胁民航安全事件频发。

据民航局方面介绍,仅今年1月中旬至2月中旬,就发生12起无人机违法违规运行威胁民航安全事件,其中7起造成航班调整、避让、备降、延误。

6月12日晚,重庆机场遗遇无人机干扰,持续近4个小时,造成重庆机场40余个航班备降,60余个航班取消,140余个航班延误,上万旅客出行受到影响。

材料五:
【注】无人机自主控制等级是衡量无人机技术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 . 近年来,我国无人机在民用市场中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农林植保和电力能源巡检这两个领域,市场前景乐观。

B . 因为无人机有优势,所以在消防救灾、公安系统、国土测绘、气象环保监测、包裹派送等领域也产生了大量需求。

C . 我国无人机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国家的支持和任务带动是推力,进入“十三五”后,中高端无人机技术将取得重大突破。

D . 无人机“黑飞”发生的原因较为复杂,有些人对相关情况不了解,一些人根据常识判断使用区域,这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A . 2014年民间资本大量涌入无人机市场,使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达到饱和状态,是因为我国无人机研发发展迅速,成果显著。

B . 材料五中的图表,将中国和美国的无人机自主控制等级发展趋势进行对比,直观地反映出两国在无人机某些性能上的差距。

C . 美国的无人机性能发展总体上比中国快,但是中国的无人机性能也在逐渐提高,从发展趋势看,两国的差距逐渐缩小。

D . 材料四中第一段为新闻导语,而第二段至第四段是新闻背景,这个背景是为了说明当前无人机“黑飞”猖獗。

E . 材料三和材料四都涉及了无人机安全的问题,但报道的角度不同,材料三侧重时事评论,材料四侧重消息报道。

(3)怎样使“无人机”安全飞行?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4. (12分) (2017高二上·寿光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美丽乡村
芦芙荭
那天早上,他刚进办公室,电视台的总导演就找到他。

说,电视台准备拍一部关于乡村记忆的纪录片。

地点选在你老家的那个村子,你得给我们帮帮忙。

他的老家距县城有七十多里,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傍水的小山村。

村子里的房子、门楼、院墙以及鸡舍、猪圈、牛栏清一色都是用青石板砌成。

虽然没有街道,但户连户、舍连舍勾连成一片,错落有致,看起来特别美。

他虽然离开村子多年,每年总会回去转上几次。

这些年,他在城里盖起了一栋栋大楼,心里却总是割舍不了那些石板房。

那里每个角落都有他美好的记忆。

一听说在他老家拍电视片,他一下子就来了兴趣。

总导演说,是这样的,我们已到你老家那个村子踩过几次景了,一切都满意,唯一缺的就是人了。

缺人?他有些不明白。

是的。

你的老家你知道。

这几年村子里的人外出的外出,搬走的搬走。

那天我们去村子里踩景时才发现,偌大的一个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而且都是老人。

问题是,我们拍纪录片,不能拍个空村子吧,那么好的景致,没有人,拍出来又有什么意思呢?
他明白了总导演的意思,可这比出钱的难度还大。

别给我说难。

我知道你的能耐,凭你在村里的威信,这事对你来说就不算个事。

送走总导演,他就开始给村子里在外的人打电话。

一开始,大家听说要在老家的村子里拍电视,都兴奋得不得了。

其实,每个人的心里还都装着那个村子。

可一说到具体的事情上,问题就来了,有的说生意忙走不开,有的说小孩要上学得照看,推三挡四找各种理由。

尽管难度大,最终他还是做通了全村人的工作。

事情总算定了下来。

竟然还有一个意外之喜。

村子里一户准备给孩子结婚的人家,也被他说动,决定将婚礼搬回村子里办。

在摄制组开拍的前两天,他和村里的人相约着,拖家带口地回到了村子里。

那时孩子们刚好放寒假。

为了还原生活,他还特意买来了红辣椒、玉米棒子,将它们穿起来,挂在各家各户的山墙上。

石板墙红辣椒,一下子将所有人的记忆拉回到过去的岁月。

生活其实是不用导演的。

大人们平时难得有这样的机会聚在一起,火塘里生起火,围在一起,就有说不完的话。

小孩子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像自由的小鸟一样,在村子里追来跑去。

偶尔响起一声两声狗叫,村子就一下子活起来了。

电视开拍的第二天,那户给孩子结婚的人家,门上贴上红红的对联,场院里摆起了酒席,全村的人都来喝喜酒。

主家还请来响器班子,吹吹打打地热闹了起来。

大家几乎都忘了拍电视的事。

电视片拍得是异常顺利。

杀青那天,总导演握着他的手说,多么好的乡村生活呀。

唯一遗憾的是,没有下雪,要是下一场雪,孩子们再在村子里打雪仗,堆上雪人就更有意思了。

送走摄制组的那天晚上,他让老婆将炕烧热,美美地睡了一觉,这些年他在外打拼还真的没有好好睡过一次安稳觉。

“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真是好呀。

早上起床,他一打开门,外面竟然下起了雪。

转过墙角,他却发现,村子里好多人正将他们带回来的行李往公路上搬。

那里停着他们开回来的车。

有些手脚麻利的,已经将车发动了起来。

怎么就不能在村子里过一个年呢?他回过头往村子看去,此时,整个村庄一下子又安静了下来。

雪越下越大,那纷纷扬扬的大雪似乎要将整个村子掩埋掉。

(选自2016年第23期《小小说选刊》)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第二自然段文字属于倒叙,既交代“他”老家的地理位置和村子的概貌,又呼应标题与开头,自然引出下文的故事。

B . “他”和村民听说电视台要到自己家乡拍摄一部关于乡村记忆的纪录片,都很兴奋,相约着拖家带口地回到村子。

C . “他”家乡村民的艺术素质都较高,不要导演的任何指导就使得电视片拍得异常顺利,赢得总导演的啧啧称赞。

D . 作品有意模糊美丽乡村的具体特点,淡化讲故事的技巧,模糊人物身份、肖像和姓名,旨在突出故事的典型性。

(2)小说三处写到“雪”(见文中画线句),各自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3)“美丽乡村”的村民为何“不能在村里过一个年”?这一现象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5. (11分) (2017高三上·济宁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永元十四年冬,十月,辛卯,诏立贵人邓氏为皇后。

后辞让,不得已,然后即位。

帝每欲官爵邓氏,后辄哀请谦让,故兄骘终帝世不过虎贲中郎将。

自和帝之丧,邓骘兄弟常居禁中。

骘不欲久在内,连求还第,太后许之。

永初元年,封车骑将军,食邑万户,以定策功增三千户。

骘辞让不获,遂避使者,辗转诣阙,上疏自陈。

至于五六,乃许之。

其夏,凉部畔羌援荡西州,诏骘与征西校尉任尚将五营及诸郡兵五万人,屯汉阳以备羌。

二年冬,邓鹭使任尚及从事中郎河内司马钧率诸郡兵与滇零等数万人战于平襄,大败,死者八千余人,羌众遂大盛,朝延不能制。

十一月,辛酉,诏邓骘还师,留任尚屯汉阳为诸军节度。

遣使迎拜骘大将军既至使大鸿胪亲迎中常侍郊劳王主以下候望于道宠灵显赫光震都鄙。

四年,邓骘在位,颇能推进贤士,荐何熙等列于朝廷,又辟弘农杨震等置之幕府,天下称之。

震孤贫好学,通达博览,教授二十余年,不答州郡礼命。

众人谓之晚暮,而震志愈笃,骘闻而辟之。

时震年已五十余,累迁荆州刺
史、东莱太守。

骘子侍中凤,尝与尚书郎张龛书,属郎中马融宜在台阁。

又中郎将任尚尝遗凤马,后尚坐断盗军粮,槛车征诣廷尉,凤惧事泄,先自首于骘。

骘畏太后,遂髡妻及风以谢,天下称之。

建光元年,大后邓氏崩。

宫人先有受罚者怀怨恚,因诬告太后兄弟悝、弘、阊取废帝故事,谋立平原王。

帝闻,追怒,令有司奏悝等大逆无道,骘以不与谋,但免特进,遣就国。

宗族免官归故郡,没入骘等赀财田宅,又徙封骘为罗侯。

五月,骘与子凤并不食而死。

大司农朱宠痛骘无罪遇祸,乃肉袒舆榇上疏。

宠知其言切,自致廷尉。

众庶多为骘称枉。

帝意颇悟,乃谴让州郡,还葬骘等于北芒。

诏遣使者祠以少牢,诸从兄弟皆得归京师。

(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遣使迎拜骘大将军/既至/使大鸿胪亲迎中常侍/郊劳王主以下/候望于道/宠灵显赫/光震都鄙
B . 遣使迎拜骘/大将军既至/使大鸿胪亲迎/中常侍郊劳/王主以下候望于道/宠灵显赫/光震都鄙
C . 遺使迎拜骘大将军/既至/使大鸿胪亲迎/中常侍郊劳/王主以下候望于道/宠灵显赫/光震都鄙
D . 遣使迎拜骘/大将军既至/使大鸿胪亲理中常侍/郊劳王主以下/候望于道/宠灵显赫/光震都鄙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禁中”,指帝王宫内,因不许人随便进出,故称。

也称“禁内”“大内”“紫禁”等。

B . 水初元年是农历丁未年,如果采用“干支”纪年法推断,永初四年则是农历庚亥年。

C . “少牢”是诸侯、卿大夫祭祀宗庙所用的牲畜,指猪、羊各一只,规格低于“太牢”。

D . “从兄弟“指堂兄弟。

冠“从”称,指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如“从父”“从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邓骘贵为国戚,为官谦退。

和帝生前,其官职没有超过虎贲中郎将。

和帝驾崩后,他也不愿久居宫中,一再请求回府。

B . 邓骘战功赫赫,宠耀无比。

邓骘驻扎汉阳,并委派任尚和司马钧在平襄与羌军激战,大败敌军,班师回朝,荣耀显赫。

C . 邓骘推举贤士,天下称之。

杨震知识丰富,博览群书,虽已年高,但壮心不已,因此得到了邓骘的赏识最
终步入仕途。

D . 邓骘为人所诬,含冤面死。

安帝听信宫人谗言,邓氏全族遭殃。

朱宠上书恳切疏陈,百姓也为其鸣冤,最终沉冤昭雪。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骘辞让不获,遂避使者,辗转诣阙,上疏自陈。

②后尚坐断盗军粮,槛车征诣廷尉,凤惧事泄,先自首于骘。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6. (7分)(2019·杨浦模拟)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归洛道中
(宋)陈与义①
洛阳城边风起沙,征老岁岁负年华。

归途忽践杨柳影,春事已到芜菁花。

道路无穷几倾毂② ,牛羊既饱各知家。

人生扰扰成底事,马上哦诗日又斜。

【注释】①陈与义(1090-1138),著名爱国诗人。

此诗是作者在客居汴梁10年后返回洛阳途中所作。

②毂(gǔ):车轮子穿轴的孔,用来喻车。

(1)这首诗共有几个字押韵?正确的一项是()
A . 3个
B . 4个
C . 5个
D . 6个
(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 . 本诗描写诗人从汴梁归洛阳途中的所见和所思。

B . 领联中的“忽”、“已”表明诗人归途中的焦虑。

C . 尾联抒发了诗人对年华已逝而壮志难酬的苦闷。

D . 本诗语言工巧与朴拙结合,显得非常耐人寻味。

(3)联系全诗,赏析颈联的妙处。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
7. (3分) (2019高一下·安溪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雨霖铃》中描写恋人离别时依依不舍的细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水龙吟》中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的句子是:“把吴钩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声声慢》中用乐景衬哀情,以花反衬自己因悲伤而面容不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词是:“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
8. (5分) (2017高三·昆明月考) 再买新一段文章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15个字。

小说和电影是两种不同载体,把小说改编为电影也是现在常见的形式。

不容忽视的是,在小说到电影的转变之间,有一条灰色地带。

好小说家不一定是好编剧,①________。

电影需要文学,编剧也需要作家。

作家着眼的是他笔下的人,如同男孩小拐,无赖、癫狂,但苏童写他的时候,也写到了小拐一个人时候的流露的那种善良、脆弱,在作家的笔下,人物形象不是单一扁平的,而是②________。

但作家的语言又往往过于含蓄。

故事要讲好就要逻辑清晰,就像一百回的《西游记》最终被改编为二十五集的电视剧一样,编剧删繁就简,却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一个故事完整、肢体明确的故事,这也显示了编剧的独到能力,即③________。

9. (5分)请以“谦让”为开头,把下面的句子重组为一个单句。

(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能增减信息)
孔融让梨、董笃行让墙的故事,都充分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谦让,它让我们在得与失之间受益无穷。

谦让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2016·西安模拟)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老教授给学生做了个测试。

老教授问:“你去山上砍树,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一棵细,你砍哪一棵?”大家都说:“当然砍粗的了!”老教授一笑:“那棵粗的是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你会砍哪一棵?”同学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砍红松!”老教授又问:“如果杨树是笔直的,红松却七歪八扭,你砍哪一棵?”同学们有些疑惑,就说:“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老教授说:“杨树虽然笔直,可中间大多空了,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虽然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

”听了教授的启发,大家心中似乎都有所感悟。

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