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的语言表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论文的语言表达
令人费解的欧化句子(彭馨找的例子)
一、句子的主干成分被远远地隔开了,让人读完了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除了现代的灾难而外,压迫着我们的还有许多遗留下来的灾难,这些灾难的产生,是由于古老的陈旧的生产方式以及伴随着它们的过时的社会关系和政
治关系还在苟延残喘。

”(《资本论》)
除了现代的灾难而外,压迫着我们的还有许多遗留下来的灾难。

由于(还存在着)古老的陈旧的生产方式以及伴随着它们的过时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这些灾难还在苟延残喘。

二、关联词搭配不当,实词搭配不当。

层次不清,用词哆嗦
生产力的这种提高:是由于提高劳
动的机械力,是由于扩大这种力量在空间上的作用范围,是由于与生产规模相比相对地在空间上缩小生产场所,是由于在紧急时期短时间内动用大量劳动,是由于激发个人的竞争心和集中他们的精力,是由于使许多人的同种作业具有连续性和多面性,是由于同时进行不同的操作,是由于共同使用生产资料而达到节约,
是由于结合工作日的
特殊生产力都是劳动的社会生产力或社会劳动的生产力。

”(《资本论》)
一般情况下,结合工作日提高生产力的方式有:提高劳动的机械力,扩大生产力在空间上的作用范围,与生产规模相比相对地在空间上缩小生产场所,在紧急时期短时间内动用大量劳动,激发个人的竞争心和集中他们的精力,使许多人的同种作业具有连续性和多面性,同时进行不同的操作,共同使用生产资料而达到节约,使个人劳动具有社会平均劳动的性质。

在所有这些情形下,结合工作日的特殊生产力都是劳动的社会生产力或社会劳动的生产力。

三、欧化的标点符号
“因此,如果说资本主义的管理就其内容来说是二重的,——因为它所管理的生产过程本身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制造产品的社会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那末,资本主义的管理就其形式来说是专制的。


资本主义所管理的生产过程本身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制造产品的社会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主义的管理就其内容来说是二重的,资本主义的管理就其形式来说是专制的。

四、欧化的语言习惯
“因此,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表现为劳动过程转化为社会过程的历史必然性,另一方面,劳动过程的这种社会形式表现为资本通过提高劳动过程的生产力
一种方法。


长句和短句
一、长句与短句的定义和特点
长句是指词语多,结构复杂的句子;短句则相反,是指词语少,结构简单的句子(包括复句中的分句)。

长句和短句各有修辞效果。

长句的修辞效果是表意周密、严谨、精确、细致,短句的修辞效果是表意简洁、明快、灵活。

就长句的结构形式来看,一般包含下列四种情况:一是修饰语较多,二是联合成分较多,三是某一成分结构复杂,四是分句中结构层次较多。

短句的表现形式则刚好相反。

二、长句与短句的的运用
政论、科技语体一般多用长句,文艺语体一般多用短句,但是在较多的情况下都是长短句配合使用的。

“《中国工人》的出版是必要的。

(短句:提出论点)中国工人阶级,二十年来,在自己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展开了英勇的斗争,成了全国人民中最有觉悟的部分,成了中国革命的领导者。

(长句:申述细致、周密)中国工人阶级联合农民和一切革命的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而斗争,为驱逐日本帝国主义而斗争,这个功劳是非常之大的。

(长句)但是中国革命尚未成功,还须付出很大的气力,团结自己,团结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团结知识分子,团结一切革命的人民。

(长句)这是极大的政治任务和组织任务。

(短句:肯定)这是中国共产党的责任,这是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的责任,这是整个工人阶级的责任。

(长句)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的最后解放,只能在社会主义实现的时代,中国工人阶级必须为此最后目的而奋斗。

(长句)但是必须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阶段,才能进到社会主义的阶段。

(长句)所以,团结自己和团结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而奋斗,这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当前的任务。

(长句)《中国工人》的出版,就是为了这一个任务。

(短句:总括、肯定)”(毛泽东《〈中国工人〉发刊词》)
全段7个长句,三个短句。

请大家归纳短句和长句的作用,思考短句和长句交叉运用的好处。

三、长句容易出现语病
短句各成分简单而且关系明显,有语病也容易发觉和改正;长句往往有一连串复杂的成分或多层关系交织在一起,一不留意,就会出现顾此失彼,搭配不当或多余、残缺的现象。

那几年,文艺园地里呈现出一派万紫千红的景象,各种题材的作品不断涌现,有描写工人生活的《创业》,农民生活的《创业史》,部队生活的《青春》,学校生活的《班主任》,儿童剧《报童之歌》,纪录片《新的长征》,革命历史剧《万水千山》、《八一风暴》等等。

那几年,文艺园地里呈现出一派万紫千红的景象(分句一),各种题材的作品不断涌现(分句二),有描写工人生活的【有】《创业》,【描写】农民生
活的【有】《创业史》,【描写】部队生活的【有】《青春》,【描写】学校生活的【有】《班主任》,(此外还有)儿童剧《报童之歌》,纪录片《新的长征》,革命历史剧《万水千山》、《八一风暴》等等(分句三)。

1、分句三用了一个复杂的联合短语充当“有”的宾语。

2、联合短语,在逻辑上犯了分类标准不一致的错误。

前面是说“各种题材的作品”,后面的各种作品就应该从题材方面讲,可是半路上却从“体裁”方面说
下去,所以在“儿童剧”前面必须加上“此外还有”四个字。

3、在结构上,“描写”不能管到“儿童剧、纪录片、革命历史剧”,应该在“农民”、“部队”、“学校”前头各加上一个“描写”,同时取消宾语前的“有”字,在《创业》《创业史》《青春》《班主任》前头各插入一个“有”字,变成四个分句。

4、全句就有了6个短分句和最后一个长分句。

那几年,文艺园地里呈现出一派万紫千红的景象,各种题材的作品不断涌现,描写工人生活的有《创业》,描写农民生活的有《创业史》,描写部队生活的有《青春》,描写学校生活的有《班主任》,此外还有儿童剧《报童之歌》,纪录片《新的长征》,革命历史剧《万水千山》、《八一风暴》等等。

标点符号
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语句的停顿、语气以及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

注:数学符号、货币符号、校勘符号、辞书符号、注音符号等特殊领域的专门符号不属于标点符号。

1、标题标点
2、正文标点
3、参考文献标点
文章标题中标点符号的使用
1.文章的标题不管是一个词语、单句还是复句,句末都不加句号。

因为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而标题是作者对全文内容的概括,没有用句号的必要。

如:《孔乙己》(鲁迅)、《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正确的观察错误的抽象》(《语文学习》1991年第6期)。

2.文章标题是复句,中间可加逗号,句末仍然不用句号。

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初中语文第五册)。

3.标题中间可以加顿号、逗号。

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高中语文第五册),《地球,我的母亲》(郭沫若)。

4.标题表示疑问或感叹语气的,可以加问号或感叹号,也可以不加。

如《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让青春发出光和热吧!》(秦牧),《别了,哥哥》(殷夫)。

5.标题中可以用破折号、省略号。

如:《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生命最珍贵的……》(1998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作文题)。

6.标题中可以用冒号。

如:《语感:一个理论与实践的热点》(《语文学习》1993年第3期)。

7.标题中可以用引号、书名号。

如:《“友邦惊诧”论》(鲁迅),《〈呐喊〉自序》(鲁迅)。

8.标题中可以用间隔号。

如《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9.由两句话或两个短语构成的标题,除上面说的用逗号或间隔号外,也可以在中间空一格。

如《着意锤炼平易自然》(《语文月报》第218期)。

10.如果文章标题有副标题,在副标题前要用破折号。

如:《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记农民科学家吴吉昌》(穆青、陆拂为、廖由滨)。

综上所述,文章的标题不用句号,使用其它标点要由标题本身来决定,而不能随意乱用。

查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及《编写教材常用的标点符号的用法》相关资料,结果都未找到科学的依据和标准。

既然标点符号在文章中有表形功能(语法功能),又有表意功能,那么它在标题中也应如此。

因此我们认为,文章标题中运用标点符号是可以的,但要根据写作表意的需要。

正文中标点符号的使用
一、顿号(涉及逗号)
1、并列的短语如果较长或者有两层的并列关系,第二层已经用了顿号,第一层就要用逗号,以体现出层次性。

例如:
○1影片散文式的结构,如诗如画的景色,简洁、纯朴的对白,以及那深长的、带着淡淡忧伤的笛声,都深深地打动了观众的心。

○2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2、多个并列词语,前面的之间用顿号,最后两个词语之间用“和”或“及”等。

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及”、“或”以及“或者”等,就不必再用顿号。

例如:
○1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长河。

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等)是世界四大长河。

3、句中概数的中间不用顿号。

例如:
○1你的年龄大概是二十一二岁。

(不能写成“二十一、二岁”)
相邻的两个数字而非约数之间要用顿号。

如:三年级四、五班的学生。

4、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以及“呀”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例如:
○1他退休后生活很丰富,遛遛鸟呀,打打麻将呀,听听戏呀。

5、并列的词组比较长、停顿较大的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例如:
○1情况的了解,任务的确定,兵力的部署,军事和政治教育的实施,给养的筹划,武装的整理等等,都要包括在领导的工作之中。

6、并列作谓语、作补语,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如:
○1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2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3那种叫“水晶”的(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剔透),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
雕刻出来的。

7、并列成分做状语,并列成分是介宾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例如:○1:他们在朦胧的夜色中,在大青树下,在纺车旁边,用传统的诗一般的语言倾吐着彼此的爱慕和理想。

并列成分若都是单个词语或成语则用顿号。

如:我们应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大国主义。

8、并列成分做谓语时,若并列成分是主谓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例如:
○1她衣服新潮,头发齐耳根长,走起路来风风火火,讲起话来大声大气。

并列成分做谓语时,若共带一个宾语,并列词间用顿号。

如:今年我公司研制、推出了两款新车。

9、并列的词或词组作复指成分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例如:○1老槐树下有两辈人:一个“老”字辈,一个“小”辈。

10、习惯上不须停顿的并列词语之间不加顿号。

一般单节的并列词语之间不能用顿号。

例如:我们亲如兄弟姐妹。

11、表示序次的词语如“首先”、“第一”、“其次”以及“最后”等之后,可以用逗号表示停顿。

例如:
○1首先,要加快开发、引进适合本地生产的蔬菜新品种,搞好加工。

第二,要搞好产销衔接工作。

第三,……
12、
(一)、
(二)、
(三)、
二、分号
1、分隔单重复句中的并列分句
在单重复句中,并列分句不包含逗号时,可用逗号或分号分隔,包含逗号时宜用分号分隔。

例如:
○1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
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分隔并列的多重复句中的第一层
○1
多么长,愈长愈没有分量。

(郭沫若《关于文风问题》)
3、分隔非并列的多重复句中的第一层分句
○1
因此,散文创作风气的浓厚与否,和我们社会各方面的风貌能否被充分地生动地反映到文学里面来,大有关系。

(秦牧《散文创作谈》)
4、用于长句中被冒号、破折号、括号以及引号分隔出来的并列分句之间
长句中被冒号、破折号、括号以及引号分隔出来的并列分句有相对的独立性,中间可根据需要使用分号。

例如:
○1你是资产阶级文艺家,你就不歌颂无产阶级而歌颂资产阶级;你是无产阶级文艺家,你就不歌颂资产阶级而歌颂无产阶级:二者必居其一。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括号内的话如果是并列分句,也可用分号分隔。

例如:
○2在介绍冰川的特性时,通过两个典型的例子(流速慢的天山、祁连山冰川,年
流速很少超过30300
明了冰川流速缓慢的特点。

(韩爱敏《漫话冰川》)
5、用于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
○1
(《光明日报》1998.8.5)
6、在辞书中用来分隔不同的释义
辞书的条目在同一义项下有两个以上释义时常用分号分隔。

例如:
(1)措安放;处理;放置(《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措 arrange;manage;handle(《汉英词典》修订版)
有时同一义项中的释义,含义相近的用逗号分开,含义稍远的用分号分隔。

例如:
(2)abdominous 大肚子的,大腹便便的;肥胖的(《英汉大词典》)
三、句子的标志:“。

!?”
句子的灵魂:语气。

你过来吧。

你过来吧!(你得过来!)
你过来吧?(你会不会过来?)
参考文献中标点符号的使用
(一)句号的形式为“。

”。

句号还有一种形式,即一个小圆点“.”,一般在科技文献中使用。

第一类,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目[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码.
[1] 郝模,罗力.加强农村预防保健工作的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9.
第二类,期刊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目[文献类型标识].刊名,年,卷(期):起页码.[1] 陈仪,屈杏雯,肖凤珊,陈淑芳,林燕航,蔡烨佣.胎儿出生缺陷孕妇优生知识认知现况调查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09,8(12):10.•著作方式相同的责任者不超过3个时,全部照录。

超过3个时,只著录前3个责任者,其后加“,等”或者与之相应的词。

•[1] 陈仪,屈杏雯,肖凤珊,等.胎儿出生缺陷孕妇优生知识认知现况调查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09,8(12):10.
•YELLAND R L,JONES S C,EASTON K S,et a1 .
第三类,报纸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目[文献类型标识].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1]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