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正德中学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11课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源市正德中学八年级语文导学稿(A)
主备人:陈玲审核人:八语备课组(A)授课周次:第3周八()班姓名: _________【展示课导学】课题:11.《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课时:一课时
学习主题:1.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意。

2.领略文中月色自然之美,理解“闲人”一词。

课堂元
素导学流程
自研自探环节合作探究环节
展示提升·质疑评价环

总结归纳环节
自学指导
程序、要求、时间
互动程序
内容、形式、时间
展示方案
方案、建议、时间
随堂笔记
成果记录、知识生成、规律总

整体感知
掌握文本内容:整体感知
掌握文本
学法:
1.反复诵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出节
奏,试着用“/”
为课文划分朗读
节奏。

2.默读课文,结合
注释,翻译课文,
并注意重点字词。

(完成随笔1、2)
预时:6分钟
交流与分享
A.小对子交流:
1.对子互相听读
全文,正字音,尝
试划分节奏。

2结合自学成果,
对子互相交流疑
难字词并翻译全
文。

预时:3分钟
检测性展示:
一人读并解释重点字
词,一人结合重点字词
的解释,翻译语句。


通译全文的基础上,可
出题考察大家学习效
果。

预时:5分钟
1.解释划横线的字词
月色入户:____________
欣然起行:____________
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_
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
盖竹柏影也:__________
2.重难点语句及其翻译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
寺寻张怀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年秋河源市正德中学八年级上语文达标训练
背景资料: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苏轼文集》卷七十一,写于词人贬官黄州期间。

元丰二年七月发生了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将其关入大牢。

后获赦出狱写下此篇短文,借着对美好月色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和对知音难觅的无限感慨。

知识链接:
小品文,散文的一种,主要是通过事实和艺术形象来表现思想内容,议论较少,叙述、描写或抒情成分较多,以幽默的方式、戏剧性的情节、活泼轻松的语言,给人一种揭露性的笑,并使人在笑过之后,看到问题的实质,发人深思。

小品文短小灵活,简练隽永,具有议论、抒情、叙事的多重功能,偏重于即兴抒写零碎的感想、片断的见闻和点滴的体会,是一种轻便自由的文学形式。

因内容不同,一般有讽刺小品、时事小品、闲适小品、历史小品和科学小品之分。

体裁多种多样,有游记、速记、随笔、杂感(或称杂文)、寓言、序、尺牍等。

一、四类文言现象 (一)古今异义
1. 念无与为乐者(古义: 今义: )
2. 盖竹柏影也(古义: 今义: )
3.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 今义: ) (二)一词多义
1. 与:念无与为乐者( ) 能与其奇者( )
2. 寻:寻张怀民( ) 寻病终( ) (三)词类活用
相与步于中庭( ) 二、阅读下面两篇古文,完成下列各题
重点研读 文章探究
内容:重点研读 文章探究 学法:
1. 在文中圈画出描写月色的句子,全句无一“月”字,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请分析这样写的妙处。

(完成随笔3)
2.结合全文内容与导学稿背面背景资料,思考“闲人”含义以及“闲人”二字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复杂情感?
(完成随笔4) 预时:8分钟
讨论与预展
B.互助组讨论: 1.小组内交流、补充作者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从中可看出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
2.小组内交流、补充文中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复杂感情?并思考什么是“闲人”?
预时:10分钟
展示主题:赏美景,说闲人
1.小组带领大家读出描写月色的句子,并做出赏析,说说这幅月夜图的特点。

2.结合全文内容与背景资料,小组展示闲人”含义,以及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展示形式可多样化,可板书展示,可情景演绎等,鼓励创新。


预时:15分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句子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闲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