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版毛概第二章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XX版毛概第二章教案
篇一:02:20XX年:毛概教(出自::20XX版毛概第二章教案)学设计专题二
项目: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学设计
篇二:20XX版毛概第二章复习要点
第二章新民主主革命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和民族资产阶级。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1)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5、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相互关系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
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
相互关系: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7、中国共产党在加强自身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有哪些?第一,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党的建设首位。
第二,必须在任何时候都重视党的建设。
第三,必须重视党的作风建设。
第四,必须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
8、总结党建立、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实践经验,主要在于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要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二是要正确对待资产阶级,尤其是民族资产阶级。
三是要采取区别对待方针。
四是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9、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篇三:毛概教案20XX-20XX-2
巴中职业技术学院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开课类别:
学时: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授课学期:
教材名称:
参考资料:教案蒲秀琼公共必修课思想政治教育32学分:2蒲秀琼20XX级五年学前教育一、二班20XX级学前教育13-18班20XX至20XX学年第二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邓小平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江泽民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20XX年版。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XX年版。
3.《中共十八大以来文献汇编》新华网20XX年11月11日
教案编制说明
一、教师上课前必须写出所授课程的教案,不能无教案或借他人教案进行授课;授课教案应根据专业技术领域发展、教学要求变化、学生实际水平,以及教师以往教学的课后小结、批注等进行补充、修改或重写,以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适用性,不得使用未经任何补充、修改的陈旧教案进行授课。
二、实践教学的教案与理论教学的教案分开编写;对于公共课,难课、新课,提倡由教研室组织进行集体备课;公共课教案主体(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进度,重点难点内容,教学内容及过程等)应相同。
三、教案编写要求内容简明、条理清楚、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设置合理、重点难点清晰。
四、教案应采用统一格式书写或打印(建议使用a4纸),不同专业的授课教案可有自己的特色,但应包含教案基本内容。
教案必须含首页,与各单元教案形成一个整体。
五、提倡教师利用计算机进行教案编写,与教学过程中的手写批注相结合,形成不同时期,不同版本(注意分别存盘和存档)的教案。
六、妥善保存各阶段的教案,并配合好学院的教学检查和归档等工作。
附件:教学单元教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案
篇四:20XX版毛概教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
教案
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制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与课程性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根据20XX年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
见》及实施方案确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4门必修课之一。
为培养高等学校学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而开设的公共必修基础理论课。
是大学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的主渠道。
是大学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从理论上搞清楚近代以来解决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出路,只能是而且必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并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选择社会主义和坚持不懈地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
而这又要求从中国实际出发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培养学生把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运用其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
三、课程适用的专业与年级四、课程的学时和学分
共52个学时,考察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基础课必修课
六、教学方法和要求
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
基本原理,同时注重联系中国实际。
增加案例教学所占的比重,文字教材、音像教材中要突出典型案例的剖析。
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如何联系实际,解答现实中的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的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
八、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九、考核方式
考察
十、参考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1.选用教材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编写课题组主编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修订版)2.参考书目
(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第1版。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