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净气,风度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不管多熟,请尊重对方的父母。
先说个耳熟能详的故事。
一个老和尚带着一个小和尚下山化缘,途中遇到一条河,河边有一女子想过河却又不敢过。
老和尚慈悲心肠,便主动背着女子蹚过了河,然后放下女子,与小和尚继续赶路。
小和尚不禁一路嘀咕,走了二十多里地,终于忍不住了,问道:“师父,出家人应当四大皆空,严守清规戒律,您刚才破戒了,为何背那女子过河?”老和尚笑了笑,说:“我将那女子背过了河,便放下了,你却放在心里想了一路,你说,到底是谁的灵台不清明?”
老和尚不拘泥于所谓的清规戒律出手帮助女子,因为在他眼中,慈悲是人的根本,女子过不了河,自己举手之劳,事情过去,心里便不留一丝痕迹,内心可谓明净如镜。
反倒是小和尚,过于迂腐,以偏概全,错误理解所谓的四大皆空,摈弃了做人的根本。
老和尚和小和尚的境界高下立见。
是仪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官员(侍中),是个坚守本性和道德、具有担当精神、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放弃为人处世原则和底线的好人。
孙权曾经重用典校郎吕壹,吕壹因此恃宠自重,渐渐作威作福起来,经常援引法律条文进行狡诈的诋毁。
太子孙登多次规劝,孙权都不接受,群臣不敢再发表意见。
一次,吕壹诬告前江夏太守刁嘉毁谤朝政,孙权很愤怒,于是就逮捕了刁嘉,将他关进了监狱,表示要彻底查验审问。
审问那天,孙权问在场的大臣们:“你们曾听到过刁嘉的诽谤之言吗?”大臣们面面相觑,他们害怕吕壹的权势,便违心地说:“我们听到过。
”孙权点了点头,刚要痛斥刁嘉,是仪却大声说道:“我从来没有听到刁嘉说过诽谤朝廷的话,他是被冤枉的!”
此言一出,大臣们都为是仪捏了一把汗,吕壹气得鼻子都歪了,用眼睛狠狠地瞪着他。
孙权见是仪提出了不同意见,便对他也心生不满,就让有关部门把这件事情查清楚。
于是,吕壹便利用手中的权力追查是仪,想逼他就范,但是是仪毫不妥协。
在一次审问中,审问人员对是仪说:“只要你承认听到过刁嘉的诽谤之言,朝廷就不会追究
你的责任,马上放了你。
”是仪
却泰然自若、堂堂正正地说道:“如今刀锯已经架在我的脖子上了,我怎么还敢替刁嘉隐瞒而自取灭亡呢?只是人说话、做事应当根据事实,要对别人也对自己负责!”结果他据实回答,供词不改。
是仪的态度,引起了孙权的警觉,经过前思后想,他终于意识到刁嘉是被冤枉的,于是就释放了是仪,刁嘉也被免罪。
是仪这样的人,心灵干净得就像一潭清水,澄澈见底,是即是,非即非,一目了然,所以他没有、也不会藏污纳垢,朝中正直的官员都很敬佩他。
明朝时,大臣于谦面对腐败的官场、贿赂成风的习性,依旧保持独立,不贿赂,不巴结,不讨好。
别人进京带许多贵重礼品,而他只带随身行李,别人劝说,他笑着回答:“我带了,自带两袖清风呀。
”
于谦因政绩斐然升了官,想贿赂、巴结他的人络绎不绝,他就摆出“清风两袖朝天去”的牌子,令想贿赂他的人看见后便知趣地离开了。
后来,明英宗被俘,明朝危在旦夕,其他大臣都叫嚷着南迁,以便继续享受锦衣玉食的生活,唯有于谦把个人利益置之脑后,英勇作战,救江山社稷于水火之中。
日后,于谦遭贼人陷害被杀,负责抄家的人见于谦家无长物,仅有的贵重之物均是皇帝所赐,且丝毫未动,不禁为之动容,对于谦油然而生敬意。
古人云:“人有净气(心灵干净),风度自来。
”心灵干净的人,不被名利所牵绊、裹挟,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坦坦荡荡,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不畏世俗人言,活得自在,过得心安。
人有净气,风度自来
◆
曾昭安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