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提供理论指导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Economic Department of 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Kunming 650221, 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runs into a dilemma because it has caused damages of resources, environment as well as eco-equilibrium, although it is a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society. At the same time, a new civilization, eco-civilization guided by Marxism eco-thought is in making. Only by building the view of eco-civilization and constructing eco-civilization, can we surmount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and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nder the guidance of scientific view of development. Key words: eco-civilization; Marxism eco-thought; scientific view of development
1 工业文明的辉煌及发展误区
18 世纪 60 年代产业革命以来 由 于大机器生产的出现和科学技术的发 展 出现了以机械化 电气化 自动化
为标志的工业时代所带来的人类工业 文明 工业文明在它200多年的时间里 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比过 去一切世纪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 财富的总和还要多 但200多年来 工 业文明始终在一种 人类中心主义 文 化的导向下发展 工业文明时代的文 化倡导 征服自然 我们不能等待大 自然的恩赐 我们的任务是向大自然 索取 在这种文化理念的倡导下 人 类借助其越来越发达的科学技术拼命 向大自然索取 以满足自身的需求 这 种索取给自然界带来了两个方面的负 重 一方面 这种索取超出了自然界的
39
前沿论坛 FORWARD FORUM
增长就有了一切 于是增长成了衡量 发展的唯一尺度 由此引发了大量的 狭隘的短期行为 具体表现为忽视环 境 资源 生态等自然系统方面的承受 能力 忽视自然成本 忽视经济 社会 的整体发展而片面追求国民生产总值 在量上的增长 盲目采取高投入 高消 耗 高污染的粗放外延式发展方式 严 重破坏了生态平衡规律 从而导致气 候异常 自然灾害频发
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 也就是使人
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
能回到土地 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
永恒的自然条件 8
资本主义农业
的任何进步 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
巧的进步 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
步 9 这表明 资本主义工业技术的
进步是以破坏自然条件 特别是土地的
自然条件为代价的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深刻认识到
时的历史条件下 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可
能就生态问题进行专门的系统研究 他
们关于生态的理论星散地存在于其经
济 社会 政治 哲学等理论体系中 梳
理这些生态思想 生态观点不难发现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生态观点
超越了时代局限 具有深远的前瞻性
对目前人类解决生态问题 生态危机有
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正如弗罗洛夫指出
生活方式下迅速扩大的 是资本主义
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的结果 因
此 这一发展把资本生产的逻辑扩大
到全球 从而使生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机演变成了全
球性的危机 如今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大力呼吁重视 解决生态问题 与此同
马克思主义从不否认人对自然的 这种积极的改造和改变作用 但同时 他也指出 人类在向自然界索取和改 造自然的过程中 不要过分陶醉于我 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 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 复 每一次胜利 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 预期的结果 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 生了完全不同的 出乎预料的影响 常 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5 恩格斯 强调 一定要 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 一体性 6 这样才能正确改造自然 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才能使人 类社会得以健康存在和持续发展 2.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社会的关系
40 ECOLOGICAL ECONOMY
无止境性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呈无限扩大
的趋势 人对自然的作用以空前的规模
在扩大 马克思明确指出 资本主义这
种生产方式经营的工业和农业给人和自
然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资本主义生
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
越占有优势 这样一来 它一方面聚集
着社会的历史动力 另一方面又破坏着
生态危机包含着社会危机 生态平衡
的破坏 自然环境的污染等大量的问
题并不简单地是发生在人与自然之间
其中尖锐的冲突发生在人与人之间
人群 利益集团 与人群 利益集团
之间 是人们涉及自然的利益之争
2.3 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是实
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虽然生态问题早就已经出现 但却
是在近代资本主义掠夺式生产方式和
最后 人与自然关系上的误区 人 类进入工业文明后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人不再与自然和谐 共处 而是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反自然 的社会 人们较少考虑如何使人的需要 等适合自然的特性 法则和生态规律; 人们普遍注重强调人改造 征服和战胜 自然的力量的增长 却忽视了大自然的 报复和惩罚 这种向自然界的单向索 取 虽然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却给 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带来了毁灭性破 坏 工业文明强化了人与自然的对立
只有在合适的自然环境中才能够生存 下来 因此这时人对自然界有着感激 之情 但由于 世界不会满足人 人决 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4] 于是 随着人类生产活动规模的不断扩大和 生产手段的进步 人影响和改善自然 界的力量不断加强 人类开始从拓展 开发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等方面来改 变自然界 把人的目的性因素和人的 要求注入到自然界的因果链条之中 使自然界朝着有利于人类利益的方向 演进 使自然界变成今天这样能够适 合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世界
其次 科学技术利用上的误区 人 类在发展过程中体验到科学技术对于征 服自然的威力 这使得人类对科学技术 的崇拜日益加深 而对大自然的依赖感 却日益淡化 对科学技术的盲目崇拜进 一步刺激了人类对物质利益的更多需 求 并期望通过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来 从自然界中获得更多的物质资源去实现 物质财富的飞速增长 但无论科学技术 发展到什么程度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 离不开自然环境所提供的自然资源 而 自然资源的使用终究是要达到极限的 科学技术是无法消除这种极限的 只能 推迟极限的到来
人从自然界中产生之后 在生产与 生活实践中结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 关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 我们不 仅生活在自然界中 而且生活在人类 社会中 7 对自然界的改造 改变都 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与人之间的社 会关系一旦发展起来 就立即对人与 自然的关系发生巨大反作用 在阶级 社会中 人类已不再是也不可能是作 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使其成员平等地与 外部自然界发生关系了 这特别表现 于资本主义制度所引发的人群 利益 集团 与自然界的不平等关系 在资本 主义条件下 生产不再是为了获得使用 价值 而是为了获得价值 价值积累的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出在 人类 中心主义 文化导向下的工业文明 不 仅给自然界带来了难以承载的负重 而 且也使工业文明自身的发展陷入误区
首先 发展观上的误区 传统的工 业文明把发展片面地理解为经济的增 长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似乎有了经济
作 者 简 介 :张渝政 1956 男 重庆人 重庆工商大学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周文(1966 )男 重庆人 云南 财经大学经济系教授 西南财经大学在读博士
人们普遍注重强调人改造征服和战胜自然的力量的增长却忽视了大自然的报复和惩罚这种向自然界的单向索虽然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却给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带来了毁灭性破工业文明强化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工业文明发展的误区使工业文明的发展陷于困境为此我们的认识不能仅限于工业文明自身的困境而应当从文明发展的高度上认识问题任何一种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遇到类似的困境历史上其他任何一种文明的变革也都是一样面对工业文明的困境人类只有应对自然界的挑战而转移文明发展方向即开拓新文明种新文明必须是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型文明即生态文明2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及其基本观点从工业文明转变为生态文明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为这一转变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的时代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于今天来说还比较低工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虽然存在但生态问题不像今天这样突出处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可能就生态问题进行专门的系统研究社会政治哲学等理论体系中理这些生态思想生态观点不难发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思想生态观点超越了时代局限具有深远的前瞻性对目前人类解决生态问题生态危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正如弗罗洛夫指出无论现在的生态环境与马克思当时所处的情况多么不同马克思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他的方法他的解决社会和自然相互作用问题的观点在今天仍然是非常现实而有效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思想生态观点是现代生态自然观生态文明最直接最重要的理论来源之一2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可见人的产生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自然自从人和人类社会产生后自然环境或者说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形成了在原始社会自然环境对人们的生存起着决定的作用只有在合适的自然环境中才能够生存下来因此这时人对自然界有着感激之情但由于世界不会满足人于是随着人类生产活动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生产手段的进步人影响和改善自然界的力量不断加强人类开始从拓展开发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等方面来改变自然界把人的目的性因素和人的要求注入到自然界的因果链条之中使自然界朝着有利于人类利益的方向演进使自然界变成今天这样能够适合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世界马克思主义从不否认人对自然的这种积极的改造和改变作用但同时他也指出人类在向自然界索取和改造自然的过程
供给能力 和 再生能力 在人类对 自然资源的大规模 掠夺性索取中 一 些不可再生资源已耗损殆尽 而一些 可循环 可再生性资源又远不能满足
人类生产 生活的需要 这一切表明工 业文明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已远 超出了自然界的供给能力和再生能力 使工业文明发展陷入困境 另一方面 这种索取对自然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远远超出了自然界的 自净能力 人 类在索取自然资源的同时将生产和生 活的废物 大量有害废液 废渣和废 气等 随意排放到自然中 不仅对人类 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也直 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工业文明发展的误区 使工业文明 的发展陷于困境 为此 我们的认识不 能仅限于工业文明自身的困境 而应 当从文明发展的高度上认识问题 其 实 任何一种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 遇到类似的困境 历史上其他任何一种 文明的变革也都是一样 面对工业文明 的困境 人类只有应对自然界的挑战而
转移文明发展方向 即开拓新文明 这 种新文明必须是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 展的新型文明 即生态文明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 人是自然
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人本身是自然界
的产物 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
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 2
我
们连同我们的肉 血和头脑都属于自
然界 3 可见 人的产生 生存和发
展都离不开自然
自从人和人类社会产生后 人与
自然环境或者说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
关系也就形成了 在原始社会 自然环
境对人们的生存起着决定的作用 人
Transformation from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to Eco-civilization Guided by Marxism Eco-thought
ZHANG Yu-zheng1, ZHOU Wen2 (1.Politic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67, China;
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开化状 态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 人类文 明的进化经历了原始文明 采集与狩 猎文明 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大阶 段 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社会以后 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 高 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但 工业文明发展到了今天 特别是它对 资源 环境等方面的破坏 使其自身的 发展陷入了困境与危机之中 与此同 时 一种新的文明 生态文明正在兴 起 生态文明将逐渐替代工业文明 成 为人类社会未来的主要文明形式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工业文明
向生态文明的转变提供理论指导
张渝政 1 周文 2 1.重庆工商大学 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 重庆 400067;
2.云南财经大学 经济系 昆明 650221
摘要:工业文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由于工业文明对资源 环境等方面的破坏 使其发展陷入困境 与此同时 一种新的文明 生态文明正在逐渐兴起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生态自然观 生态文明观的理论来源 实践 表明 只有树立生态文明观 建设生态文明 才能摆脱工业文明的困境 确保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可持续发展 关 键 词 : 生态文明;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科学发展观
2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及
其基本观点
从工业文明转变为生态文明 是
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产物
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马克
思主义的生态思想为这一转变和发展
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的时代 社会
生产力水平相对于今天来说还比较低
工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虽然存在
但生态问题不像今天这样突出 处于当
的 无论现在的生态环境与马克思当
时所处的情况多么不同 马克思对这个
问题的理解 他的方法 他的解决社会
和自然相互作用问题的观点 在今天仍
然是非常现实而有效的 1 可以这样
说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生态
观点 是现代生态自然观 生态文明最
直接 最重要的理论来源之一 2.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runs into a dilemma because it has caused damages of resources, environment as well as eco-equilibrium, although it is a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society. At the same time, a new civilization, eco-civilization guided by Marxism eco-thought is in making. Only by building the view of eco-civilization and constructing eco-civilization, can we surmount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and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nder the guidance of scientific view of development. Key words: eco-civilization; Marxism eco-thought; scientific view of development
1 工业文明的辉煌及发展误区
18 世纪 60 年代产业革命以来 由 于大机器生产的出现和科学技术的发 展 出现了以机械化 电气化 自动化
为标志的工业时代所带来的人类工业 文明 工业文明在它200多年的时间里 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比过 去一切世纪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 财富的总和还要多 但200多年来 工 业文明始终在一种 人类中心主义 文 化的导向下发展 工业文明时代的文 化倡导 征服自然 我们不能等待大 自然的恩赐 我们的任务是向大自然 索取 在这种文化理念的倡导下 人 类借助其越来越发达的科学技术拼命 向大自然索取 以满足自身的需求 这 种索取给自然界带来了两个方面的负 重 一方面 这种索取超出了自然界的
39
前沿论坛 FORWARD FORUM
增长就有了一切 于是增长成了衡量 发展的唯一尺度 由此引发了大量的 狭隘的短期行为 具体表现为忽视环 境 资源 生态等自然系统方面的承受 能力 忽视自然成本 忽视经济 社会 的整体发展而片面追求国民生产总值 在量上的增长 盲目采取高投入 高消 耗 高污染的粗放外延式发展方式 严 重破坏了生态平衡规律 从而导致气 候异常 自然灾害频发
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 也就是使人
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
能回到土地 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
永恒的自然条件 8
资本主义农业
的任何进步 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
巧的进步 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
步 9 这表明 资本主义工业技术的
进步是以破坏自然条件 特别是土地的
自然条件为代价的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深刻认识到
时的历史条件下 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可
能就生态问题进行专门的系统研究 他
们关于生态的理论星散地存在于其经
济 社会 政治 哲学等理论体系中 梳
理这些生态思想 生态观点不难发现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生态观点
超越了时代局限 具有深远的前瞻性
对目前人类解决生态问题 生态危机有
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正如弗罗洛夫指出
生活方式下迅速扩大的 是资本主义
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的结果 因
此 这一发展把资本生产的逻辑扩大
到全球 从而使生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机演变成了全
球性的危机 如今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大力呼吁重视 解决生态问题 与此同
马克思主义从不否认人对自然的 这种积极的改造和改变作用 但同时 他也指出 人类在向自然界索取和改 造自然的过程中 不要过分陶醉于我 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 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 复 每一次胜利 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 预期的结果 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 生了完全不同的 出乎预料的影响 常 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5 恩格斯 强调 一定要 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 一体性 6 这样才能正确改造自然 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才能使人 类社会得以健康存在和持续发展 2.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社会的关系
40 ECOLOGICAL ECONOMY
无止境性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呈无限扩大
的趋势 人对自然的作用以空前的规模
在扩大 马克思明确指出 资本主义这
种生产方式经营的工业和农业给人和自
然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资本主义生
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
越占有优势 这样一来 它一方面聚集
着社会的历史动力 另一方面又破坏着
生态危机包含着社会危机 生态平衡
的破坏 自然环境的污染等大量的问
题并不简单地是发生在人与自然之间
其中尖锐的冲突发生在人与人之间
人群 利益集团 与人群 利益集团
之间 是人们涉及自然的利益之争
2.3 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是实
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虽然生态问题早就已经出现 但却
是在近代资本主义掠夺式生产方式和
最后 人与自然关系上的误区 人 类进入工业文明后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人不再与自然和谐 共处 而是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反自然 的社会 人们较少考虑如何使人的需要 等适合自然的特性 法则和生态规律; 人们普遍注重强调人改造 征服和战胜 自然的力量的增长 却忽视了大自然的 报复和惩罚 这种向自然界的单向索 取 虽然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却给 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带来了毁灭性破 坏 工业文明强化了人与自然的对立
只有在合适的自然环境中才能够生存 下来 因此这时人对自然界有着感激 之情 但由于 世界不会满足人 人决 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4] 于是 随着人类生产活动规模的不断扩大和 生产手段的进步 人影响和改善自然 界的力量不断加强 人类开始从拓展 开发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等方面来改 变自然界 把人的目的性因素和人的 要求注入到自然界的因果链条之中 使自然界朝着有利于人类利益的方向 演进 使自然界变成今天这样能够适 合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世界
其次 科学技术利用上的误区 人 类在发展过程中体验到科学技术对于征 服自然的威力 这使得人类对科学技术 的崇拜日益加深 而对大自然的依赖感 却日益淡化 对科学技术的盲目崇拜进 一步刺激了人类对物质利益的更多需 求 并期望通过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来 从自然界中获得更多的物质资源去实现 物质财富的飞速增长 但无论科学技术 发展到什么程度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 离不开自然环境所提供的自然资源 而 自然资源的使用终究是要达到极限的 科学技术是无法消除这种极限的 只能 推迟极限的到来
人从自然界中产生之后 在生产与 生活实践中结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 关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 我们不 仅生活在自然界中 而且生活在人类 社会中 7 对自然界的改造 改变都 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与人之间的社 会关系一旦发展起来 就立即对人与 自然的关系发生巨大反作用 在阶级 社会中 人类已不再是也不可能是作 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使其成员平等地与 外部自然界发生关系了 这特别表现 于资本主义制度所引发的人群 利益 集团 与自然界的不平等关系 在资本 主义条件下 生产不再是为了获得使用 价值 而是为了获得价值 价值积累的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出在 人类 中心主义 文化导向下的工业文明 不 仅给自然界带来了难以承载的负重 而 且也使工业文明自身的发展陷入误区
首先 发展观上的误区 传统的工 业文明把发展片面地理解为经济的增 长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似乎有了经济
作 者 简 介 :张渝政 1956 男 重庆人 重庆工商大学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周文(1966 )男 重庆人 云南 财经大学经济系教授 西南财经大学在读博士
人们普遍注重强调人改造征服和战胜自然的力量的增长却忽视了大自然的报复和惩罚这种向自然界的单向索虽然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却给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带来了毁灭性破工业文明强化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工业文明发展的误区使工业文明的发展陷于困境为此我们的认识不能仅限于工业文明自身的困境而应当从文明发展的高度上认识问题任何一种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遇到类似的困境历史上其他任何一种文明的变革也都是一样面对工业文明的困境人类只有应对自然界的挑战而转移文明发展方向即开拓新文明种新文明必须是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型文明即生态文明2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及其基本观点从工业文明转变为生态文明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为这一转变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的时代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于今天来说还比较低工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虽然存在但生态问题不像今天这样突出处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可能就生态问题进行专门的系统研究社会政治哲学等理论体系中理这些生态思想生态观点不难发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思想生态观点超越了时代局限具有深远的前瞻性对目前人类解决生态问题生态危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正如弗罗洛夫指出无论现在的生态环境与马克思当时所处的情况多么不同马克思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他的方法他的解决社会和自然相互作用问题的观点在今天仍然是非常现实而有效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思想生态观点是现代生态自然观生态文明最直接最重要的理论来源之一2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可见人的产生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自然自从人和人类社会产生后自然环境或者说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形成了在原始社会自然环境对人们的生存起着决定的作用只有在合适的自然环境中才能够生存下来因此这时人对自然界有着感激之情但由于世界不会满足人于是随着人类生产活动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生产手段的进步人影响和改善自然界的力量不断加强人类开始从拓展开发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等方面来改变自然界把人的目的性因素和人的要求注入到自然界的因果链条之中使自然界朝着有利于人类利益的方向演进使自然界变成今天这样能够适合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世界马克思主义从不否认人对自然的这种积极的改造和改变作用但同时他也指出人类在向自然界索取和改造自然的过程
供给能力 和 再生能力 在人类对 自然资源的大规模 掠夺性索取中 一 些不可再生资源已耗损殆尽 而一些 可循环 可再生性资源又远不能满足
人类生产 生活的需要 这一切表明工 业文明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已远 超出了自然界的供给能力和再生能力 使工业文明发展陷入困境 另一方面 这种索取对自然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远远超出了自然界的 自净能力 人 类在索取自然资源的同时将生产和生 活的废物 大量有害废液 废渣和废 气等 随意排放到自然中 不仅对人类 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也直 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工业文明发展的误区 使工业文明 的发展陷于困境 为此 我们的认识不 能仅限于工业文明自身的困境 而应 当从文明发展的高度上认识问题 其 实 任何一种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 遇到类似的困境 历史上其他任何一种 文明的变革也都是一样 面对工业文明 的困境 人类只有应对自然界的挑战而
转移文明发展方向 即开拓新文明 这 种新文明必须是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 展的新型文明 即生态文明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 人是自然
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人本身是自然界
的产物 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
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 2
我
们连同我们的肉 血和头脑都属于自
然界 3 可见 人的产生 生存和发
展都离不开自然
自从人和人类社会产生后 人与
自然环境或者说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
关系也就形成了 在原始社会 自然环
境对人们的生存起着决定的作用 人
Transformation from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to Eco-civilization Guided by Marxism Eco-thought
ZHANG Yu-zheng1, ZHOU Wen2 (1.Politic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67, China;
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开化状 态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 人类文 明的进化经历了原始文明 采集与狩 猎文明 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大阶 段 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社会以后 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 高 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但 工业文明发展到了今天 特别是它对 资源 环境等方面的破坏 使其自身的 发展陷入了困境与危机之中 与此同 时 一种新的文明 生态文明正在兴 起 生态文明将逐渐替代工业文明 成 为人类社会未来的主要文明形式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工业文明
向生态文明的转变提供理论指导
张渝政 1 周文 2 1.重庆工商大学 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 重庆 400067;
2.云南财经大学 经济系 昆明 650221
摘要:工业文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由于工业文明对资源 环境等方面的破坏 使其发展陷入困境 与此同时 一种新的文明 生态文明正在逐渐兴起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生态自然观 生态文明观的理论来源 实践 表明 只有树立生态文明观 建设生态文明 才能摆脱工业文明的困境 确保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可持续发展 关 键 词 : 生态文明;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科学发展观
2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及
其基本观点
从工业文明转变为生态文明 是
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产物
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马克
思主义的生态思想为这一转变和发展
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的时代 社会
生产力水平相对于今天来说还比较低
工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虽然存在
但生态问题不像今天这样突出 处于当
的 无论现在的生态环境与马克思当
时所处的情况多么不同 马克思对这个
问题的理解 他的方法 他的解决社会
和自然相互作用问题的观点 在今天仍
然是非常现实而有效的 1 可以这样
说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生态
观点 是现代生态自然观 生态文明最
直接 最重要的理论来源之一 2.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