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最牛一家人---班氏家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汉最牛一家人---班氏家族
中国历史上,一家人都是杰出人物的情况有不少。

但大多数都是皇亲国戚、王侯将相之家。

像班彪、班固、班超、班昭这样,一家人不论男女,都是一时英才,且建树分布在政治、文化、外交、军事等不同领域的,却很稀少。

称之为“两汉最牛一家人”,并不为过。

据说这班氏家族是楚国令尹子文的后代,由于令尹子文小时候是吃虎乳长大的,因虎身有斑纹,后代就用“斑”为姓氏。

古代,“班”和“斑”两字通用,其后裔子孙后有改称班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楚国灭亡后,班氏一族举家出徙塞北,过着游牧生活,并且日渐发达起来。

等到楚汉相争,刘邦胜出称帝,建立汉王朝,广纳能士,给了班氏一族机会,相继在汉王朝为官,其中的班况任左曹越骑校尉,他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长子叫班伯、次子叫班施、三子叫班稚;一个女儿就是汉成帝的妃子班婕妤。

班稚的儿子是班彪,班彪两个儿子分别是在历史上名声很响的史学家班固与名扬西域的班超。

班彪还有一个女儿叫班昭,也就是史学家班固的妹妹,因此,这班婕妤是班昭的姑奶奶。

今天我们说说班家这几位牛人。

班彪,东汉时期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出生于东汉书香世家,从小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好学多问,才思敏捷。

他经历了王莽代汉的政治大变局,以及新莽末年的全国大乱,从关中老家到西凉避难。

当时有不少地方实力派想代汉自立,班彪所投奔的西凉军阀隗嚣便是如此。

好在班彪性格沉稳、遇事冷静,他没有为了荣华富贵跟随隗嚣冒险。

在劝谏无果后,他另投其它忠心汉室的势力,汉室后裔刘秀最终在乱世中胜出。

班彪由于文采出众,他得到了汉光武帝刘秀的赏识,正式进入仕途。

但班彪与司马迁一样,志在著述历史,而非为官。

他没有把太多的精力投入官场,大部分的精力都用于搜集史料。

司马迁的《史记》只写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班彪著成《后传》长达六十余篇,这构成了班固《汉书》的基础,对后人研究汉史和前史带来了巨大便捷。

班彪生活的年代,儒学已经占据统治地位。

他的思想很正统,在乱世、在官场始终能够保持恬淡的内心,不贪权名利。

如果没有大智慧很难做到这些,而他培养出的三位杰出的儿女,跟他的修为也有很大的关系。

班固,班超之兄,班彪之子。

东汉时期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九岁便能写文,十六岁编入太学,博览群书,精通历史经典古籍和儒家经典。

班固才华横溢,待人真诚,宽容大量,不耻下问,获得了人们一致的赞许。

他不仅继承了父亲的遗志,继续撰写汉史。

他的目标还更加远大,要修正司马迁的错误,弥补不足,重新撰写一部完整的西汉历史《汉书》。

刚开始编写的时候,就有人告他私改国史,因此被抓入狱,好在弟弟班超,虽是平民百姓,却勇敢地去京城告御状。

得到皇帝召见,陈述了班固写作的缘由,同时地方上献了《汉书》的文稿。

一家人都倾心于汉室。

皇帝看到父子二人的文稿后,十分欣赏他们的才华与忠心。

这时也正是需要人才编写光武朝历史的时候,于是任命班固为兰台令史,写作东汉初年的历史。

后又受皇命继续完成《汉书》。

班固潜心集思二十多年,最终完成了这部巨著,成书之后引起巨大轰动。

汉和帝初年,外戚窦宪专权。

班固与窦宪关系较近,因此得到了重用的机会。

他跟随窦宪出征匈奴,在军中担任要职。

窦宪大破匈奴,在燕然山勒石记功,碑文就出自班固的手笔。

但窦宪失势自杀后,班固也受到牵连,加上仇人陷害,班固第二次入狱。

这一次,弟弟班超远在西域,无法相救,班固最终被折磨至死。

班固著写《汉书》,是继《史记》之后的一本重要史书,被誉为“前四史之一” 。

班固身负大才,写尽一朝兴衰,却不能让自己善终,这实在是悲剧。

班超,东汉著名军事家、外交家。

他自幼口齿伶俐,胸怀大志。

公元62年,班超跟他的哥哥班固奉母至洛阳。

因家贫,班超常常替官府书写文件赚钱维持家计。

班超不甘心沦为官府文吏,他说:“大丈夫无他志略,尤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从此就抛弃掉笔墨生涯,毅然决定从军。

汉武帝时被击败的匈奴,到东汉时又来侵扰。

公元73年,班超跟窦固出击匈奴,领兵攻伊吾,战于蒲类海。

班超以战功为窦固所赏赐,被派跟从郭恂出使西域各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