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中国药典》通则0512HPLC如何优化色谱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版《中国药典》通则0512HPLC如何优化⾊谱⽅法
2020版《中国药典》通则0512 HPLC 如何优化⾊谱⽅法随着超⾼效液相技术(⼩粒径⾊谱柱的应⽤)的发展,药典在适应新技术的使⽤,指导企业如何去优化⽅法,达到缩短分析时间、节省流动相的⽬的。

今天,我们⼀起来分析在保持与现有⽅法相似的分离效果的前提下,如何选择合适的⾊谱柱和相应的⾊谱参数。

⼀、2020版药典与2015版药典0512参数调整对⽐
表1:2020版药典与2015版药典0512参数调整对⽐
(其余参数,如流动相⽐例、缓冲盐浓度、柱温、pH等改变,本⽂不涉及,此处不细说)上表1中A/B/C三项,扩充了⾊谱柱的选择范围,⽽D/E/F则针对具体的每⼀个参数调整提供计算⽅式。

下⾯,我们⽤具体的案例进⾏推导。

⼆、案例推导
1、改变柱长L和粒径dp
假设当前⼀个⾊谱⽅法为:
⽬标:保持分离度R基本不变,缩短分析时间和流动相。

过程:根据公式1:
其中,k为保留因⼦,α为选择因⼦。

当⾊谱柱固定相、流动相的组成及⽐例、柱温不变,则α和k不变。

因此,分离度R仅与理论塔板数N相关。

⽽N∝L/dp(正⽐),只要保持L/dp基本不变,则R基本不变。

当前⾊谱柱Column1的L1/dp1=250/5=50,所以需要从当前市场上常⽤的⾊谱柱中选择L/dp≈50的⾊谱柱,例如柱长为
100mm,粒径dp为1.8µm的⾊谱柱,则L2/dp2=100/1.8=56,与当前⾊谱柱Column1的L1/dp1基本⼀致(⽐Column1的L1/dp1值50变化+12%,在药典规定的-25%~+50%范围内。

有⼀定程度的增加,但有利于分离度R)。

注:此处粒径1.8µm是全多孔填料,产⽣的柱压⽐较⾼,因此,可选择表⾯多孔填料,例如2.7µm粒径的表⾯多孔填料⾊谱柱,因为其特殊的填料技术,实际的硅胶粒径仍只有约1.8µm(如下图1)。

图1:全多孔填料和表⾯多孔填料⽰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