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作者:刘娜
来源:《新校园(下)》2018年第02期
摘要: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仍存在较多问题,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

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在注重文化教育的同时,还应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进而确保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良好的小学教育能为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此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极为重要。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塑造优良品质,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积极意义。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1. 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阅读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其对生活的认识,还能为学生创新学习方式提供帮助。

因此,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深入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与阅读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多样化的手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首先,教师要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明确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其发展个性。

其次,师生之间还应建立民主和谐的关系。

教师要改变以往高高在上的威严形象,走下讲台,与学生多交流,强化沟通。

再次,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相应的教学任务,以此确保教学计划的科学性。

最后,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不应一味地苛责,而是要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耐心劝诫,以此拉近师生关系,使学生乐于学习。

2. 深入挖掘教材内涵,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中的作品都出自名家之手,文章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并借助多样化教学手段,层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例如,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时,教师在正式讲解之前借助网络搜集与之相关的音乐视频,如《好汉歌》等。

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播放,创设趣味十足的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播完歌曲之后,教师为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思考林冲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

这样的教学不仅可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还可为新课的引入打下良好的基础,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中,《司马光》《乌鸦喝水》等课文,均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因此,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善于挖掘其内涵,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为其成长指明方向。

3. 通过作业布置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布置作业是一个重要环节。

教师可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优秀文学作品的途径,优化学生的阅读结构,让学生在品读优秀作品的同时形成高尚的情操,使其心灵得到滋养,心理健康发展。

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作业布置,渗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

此外,作业的检查评价方式也要具有灵活性。

教师在评价学生作业的过程中,不能全盘否定或肯定,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教师可给予适度表扬;对于表现欠佳的学生,教师应给予鼓励。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现了传统教育的延伸和拓展,对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长银.找准渗透点,捕捉契机,有效阅读——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探索[J].新教育,2016(11).
[2]张爱年.乐学·体验·领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新课程学习(上),201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