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镇痛护理对晚期胰腺癌患者疼痛程度及满意度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模式镇痛护理对晚期胰腺癌患者疼痛程度及满意度的影响陈菊娥
【摘要】目的研究多模式镇痛护理对晚期胰腺癌患者疼痛程度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晚期胰腺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镇痛护理;观察组运用多模式镇痛护理.针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程度及满意度做出比较.结果护理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多模式镇痛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期刊名称】《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年(卷),期】2017(006)002
【总页数】1页(P175)
【关键词】多模式镇痛护理;晚期胰腺癌;疼痛程度;满意度
【作者】陈菊娥
【作者单位】江阴市中医肝胆医院,江苏江阴 214404
【正文语种】中文
晚期胰腺癌患者,通常会合并明显的疼痛症状,使得患者生活质量进一步降低,临床治疗配合度和依从性也会下降,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本文从医院收治的晚期胰腺癌患者中选择40例,研究了多模式镇痛护理对晚期胰腺癌患者疼痛程度及满意度
的影响,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2016年10月-2017年5月医院收治的晚期胰腺癌患者中选择
4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中有20例患者,其
中有14例男性患者和6例女性患者,年龄36岁-76岁,平均年龄是(54.6±3.7)岁;观察组中有20例患者,其中有12例男性患者和8例女性患者,年龄35岁-75岁,平均年龄为(54.1±3.6)岁。
纳入标准:均符合晚期胰腺癌的诊断标准,临床病例确诊为恶性肿瘤,没有放化疗综合征,均有明显疼痛且VAS评分超过7分,对本研究知情同意,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预计生存期不足1
个月的患者,仍可接受放化疗或手术治疗的患者,合并病理性骨折或感染的患者,止痛药过敏或不耐受的患者。
两组患者比较性别、年龄等,无显著差异(P>
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镇痛护理中,采用常规方法,使用吗啡缓释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80263),整片口服,每个12 h服用1次,用量根据疼痛情
况适当增减。
1.2.2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镇痛护理中,采用多模式镇痛护理方法,①口服药物,吗啡缓释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80263),整片口服,每个12 h服用1次,用量根据疼痛情况适当增减;高乌甲素(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3022310),口服,每日1次-3次,每次5 mg-10 mg。
②局部痛点阻滞或神经阻滞,用药为20 mg甲泼尼龙(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23319),50 mg罗哌卡因(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0137),用生理盐水稀释到20 mL,取患者局部痛点阻滞,或选择相应神经阻滞。
每6 d一次,1个疗程5次。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疼痛程度,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的比较护理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
没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的比较(Mean±SD)(n=20)相比于对照组,
*P<0.05组别护理前护理后观察组8.24±1.13 3.05±0.28*对照组8.36±1.02 5.91±0.67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7.21±2.12)分,高于对照组(80.45±2.03)分(P<0.05)。
3 讨论
癌症是目前最为可怕的疾病之一,除了癌症容易引起死亡之外,还会引起严重的疼痛,称之为癌痛,将会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疾病治疗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胰腺癌具有极高的恶性程度,诊断治疗难度大,5年生存率不足1%,预后不理想。
晚期患者会出现严重的癌痛症状,极大的影响了生存质量[1]。
在传统的护理当中,仅使
用吗啡等对患者镇痛,效果比较一般,还有较多不良反应。
对此,研究采用多模式镇痛护理方法,以提高镇痛效果。
常规口服用药,选择吗啡、高乌甲素等,发挥联合镇痛的效果。
同时,采取局部痛点阻滞或神经阻滞的方法,使用甲泼尼龙、罗哌卡因等进行阻滞,以缓解患者疼痛。
这种方法能够将局部神经纤维传导功能阻断,将疼痛恶性循环切断,缓解肌肉痉挛、和血管痉挛的症状,使循环得到改善,炎症水肿促进消除,以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
另外,通过多模式镇痛护理,减少了单一药物的使用量,也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在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多模式镇痛护理方法,能够有效
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临床护理效果更加理想。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白云莉, 杨英.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胰腺癌患者急性疼痛的影响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 14(1): 2925-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