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分析及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分析及应用
张学昌
保定市莲池区五四路王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河北 保定 071000
【摘要】目的:探讨我院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并分析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
方法:将我院于2019年7月~2019年12月期间开具的583张处方单纳入研究,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应用率进行分析,同时对常用药物的用药方式、用药剂量进行调查。
结果: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应用率较第二代低,但高于第一代与第四代,数据差异有意义(P<0.05)。
临床中常应用的药物为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克肟,用药方法主要为静脉注射、静脉滴注、肌内注射、口服等,成人及儿童的药物用量存在差异。
结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在我院应用率较高,应当充分掌握其药理作用,结合患者病情选择针对性药物,才可提升治疗效果。
【关键词】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药理作用;应用情况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09-0096-02
头孢菌类抗生素是通过破坏细胞细胞壁而实现杀菌作用的抗生素药物,经过多年研发,其衍生出了多种类型,如头孢拉定、头孢美唑、头孢米诺等[1]。
根据药物的抗菌作用,可将头孢菌类抗生素分为四代,其中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由于抗菌谱更广、抗菌性更强,受到广大医患群体的认可[2]。
但应当注意的是,无论使用何种抗菌药物,都需要准确掌握其药理学特性以及正确使用方法,才能够保证药效理想,安全性提高。
本研究现即对我院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加以分析,探讨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为临床规范用药奠定基础,研究报道见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于2019年7月~2019年12月期间开具的583张处方单纳入研究,所有处方单中均开具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对处方单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各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药物名称、出库次数、主要应用方法。
1.2研究方法 对各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应用次数进行统计,计算应用率。
同时选出使用率较高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对其用药方式、用药剂量进行调查。
1.3统计学方法 将计数单位资料(头孢菌素类抗菌药应用率)纳入SPSS24.0 for windows软件中分析,以“%”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应用情况 本组583张处方单中,63张应用第一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应用率10.81%;259张应用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应用率44.43%;216张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应用率37.05%;45张应用第四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应用率7.71%。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应用率较第二代低,但高于第一代与第四代,数据差异有意义(P<0.05)。
2.2常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应用方法 分析583张处方单中,以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克肟应用率最高,给药途径为静脉注射、静脉滴注、肌内注射、口服等,其中头孢他啶成人用量为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2~6g/d,分2~4次给药,肌内注射或口服2~4g/d,分2~3次给药,儿童用量为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50~100mg/(kg·d),分2~4次给药,肌内注射或口服50~100mg/(kg·d),分2~3次给药;头孢曲松成人用量为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0.5~4g/d,分1~2次给药,肌内注射或口服0.5~2g/d,分1~2次给药,儿童用量为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20~80mg/(kg·d),分1~2次给药,肌内注射或口服25~50mg/(kg·d),分1~2次给药;头孢哌酮成人用量为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2~8g/d,分2次给药,肌内注射或口服2~4g/d,分2次给药,儿童用量为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50~200mg/(kg·d),分2次给药,肌内注射或口服50~100(kg·d)/d,分2次给药;头孢克肟仅可肌内注射或口服,其中成人用量为400mg/d,分1~2次给药,儿童用量为9mg/(kg·d),分2次给药,肌内注射或口服50~100mg/d,分2次给药。
3 讨论
本次针对我院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我院583张处方单中,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应用率达37.05%,仅次于第二次,但高于第一代与第四代,数据差异有意义(P<0.05),提示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是我院使用的主要抗生素种类,但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正在逐渐增多。
进一步调查药物的使用情况,我院以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克肟的应用率最高,主要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注射、静脉滴注、肌内注射、口服,不同年龄人群药物用药存在差异,提示临床在实际使用时,应当根据患者的用药指征决定药物种类与药量,以此避免滥用抗生素现象。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种类众多,不同种类的药物抗菌谱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对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进行研究对于临床合理诊疗方案的制定尤为重要。
头孢他啶是抗菌谱相对较广的药物种类,其对革兰阳性菌及阴性菌均有极强的抗菌活性,除此之外,还对变形杆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等病原菌存在杀菌作用,该药物进入人体后,可在短时间内发挥药效,且不易与机体血浆蛋白结合,用药更为安全[3];头孢曲松抗菌作用主要通过抑制细胞壁合成而实现,其可以降解多种β-内酰胺酶,对流感杆菌、沙雷杆菌、淋球菌、吲哚阳性变形杆菌等尤为敏感,是败血病、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的首选药物,但应当注意的是,该药物对于不动杆菌属、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病原菌敏感性较弱,对多种脆弱拟杆菌的抑制作用同样不明显,提示临床应当谨慎用药[4];头孢哌酮是可与氨基糖苷类药物同时使用的抗生素,其主要作用于枸橼酸杆菌、伤寒沙门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下转第98页)
在临床实践中,中药联合西药治疗方案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针对慢性盆腔炎,临床上多是使用保妇康栓进行联合治疗,该药物属于中成药,主要成分是莪术、冰片,其中莪术具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之功效,冰片有清热散毒之功效,二者合用,可以行气破瘀,并且有散热止痛之效果[3]。
临床上使用保妇康栓,多是用于治疗湿热瘀滞所致的带下病,主要是霉菌性阴道炎、宫颈糜烂等,对于存在带下量多、时有阴部瘙痒患者也有较好效果,因此将之应用于慢性盆腔炎的治疗。
该药物临床应用安全性极高,极少发现并发症,在临床应用中,只有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减量后自动停止,即使是孕妇也能放心使用,但是不建议妊娠12周以内的孕妇使用,另外不建议过敏体质患者使用。
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若是出现栓剂变软的情况,应该将之置入冰箱中冻硬,随后再用药。
该药物联合头
孢曲松钠,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加之保妇康栓性质温和,不会引起不良反应,与头孢曲松钠联合使用不会增加用药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促进快速恢复,能够减少因长期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可以作为慢性盆腔炎治疗的优选方案。
综上所述,在慢性盆腔炎治疗时,应用保妇康栓联合头孢曲松钠,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可以尽快改善临床表征,缩短治疗周期,并且可以减少治疗期间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王丽娟. 保妇康栓联合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
床疗效评价[J]. 心理医生, 2019, 25(3): 186-187.
[2] 赵玉梅. 保妇康栓联合甲硝唑、头孢曲松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
床效果观察[J]. 智慧健康, 2019, 5(11): 113-114.
[3] 杨青. 保妇康栓联合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
研究[J]. 甘肃科技纵横, 2019, 48(9): 88-90.
对于鼠伤寒杆菌、肠球菌、脆弱拟杆菌等效果较差,有报道提示该药物可能引发过敏反应,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瘙痒等诸多不良反应,同时该药物还会干扰维生素K 在人体内的正常代谢,使得患者出现出血倾向,因此,临床在使用头孢哌酮时应当关注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史,在长期或大剂量用药时需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体征[5]。
头孢克肟是对β内酰胺酶稳定的半合成型的抗生素药物,其进入人体后,于蛋白3、1a、1b 等均具有较高的亲和作用,阻碍病原菌生物学行为,并促使其在短时间内溶解死亡,该药物对于化脓性链球菌、淋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等绝大部分肠杆菌科细菌灭菌作用良好,常用于治疗胆道、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的感染[6]。
综上所述,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在我院应用率较高,应当充分掌握其药理作用,结合患者病情选择针对性药
物,才可提升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太峰. 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药理作用及临床合理应
用[J]. 中国实用医药, 2017, 12(20): 194-196.
[2] 张建.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合理用药的
探讨[J]. 基层医学论坛, 2019, 23(22): 3236-3237.
[3] 彭建博, 余焕香, 李正富.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
作用特点及合理应用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 12(31): 119-120.
[4] 孙刚.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 12(6): 116-117+119.
[5] 全雪靖, 和红锦.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药理作用及其临床
合理用药探讨[J]. 中外医疗, 2017, 36(14): 119-121.
[6] 邓凯丽.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合理应用探讨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19(11): 180+285.
(上接第96页)
细胞聚集、活化,抑制上皮细胞增生,改善患者黏膜水肿,在黏液分泌、血管通透性方面作用同样显著[6]。
综上所述,毛细支气管炎采取肾上腺素雾化吸入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可快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患儿恢复时间,临床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王照平, 叶锦坤, 殷小平, 等. 3%氯化钠联合肾上腺素雾化在细
支气管炎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20): 132-133. [2] 刘连凤, 史军然, 薛红霞, 等. 高渗盐水联合肾上腺素雾化吸人
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9, 40(4): 447-450, 460.
[3] 王馨平, 吴昭萍, 李光清, 等.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口服泼
尼松治疗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药, 2017, 12(12): 1822-1826.
[4] 黄惠琴, 梁银珠, 陈学军, 等. 中医磁热贴敷与雾化吸入联合
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护理分析[J]. 中外医疗, 2019, 38(11): 145-147.
[5] 毛爽. 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和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雾化吸入治
疗哮喘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9, 14(9): 107-108.
[6] 韦新建. 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
疗哮喘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 17(10): 56-57.
(上接第9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