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全国新高考原创试卷(三)语 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
2019届全国新高考原创试卷(三)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3.答题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
一、(2019届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高三质量监测)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代既是墓志创作的鼎盛期,也是墓志文体的重要变革期。
唐代文学全面繁荣,多种文体均获得了长足发展,这为唐代墓志文体吸收其他文体之长提供了便利条件。
而墓志文体发展至初唐,逐渐固定为单一、程式化的叙述范式,内容多歌功颂德,浮泛空洞,实用性与叙事性有余而抒情性不足。
体式既定,难出新意,因而招致追求个性张扬、崇尚革新的唐代文人的强烈批判,激发出他们变革墓志文体的创新意识。
而唐代文人往往多体兼擅,亦是唐代墓志文体得以顺利完成自我更新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墓志虽也称颂逝者,抒发哀悼之情,但侧重叙述逝者的生平事迹;而哀祭文虽也追记逝者的生平,但偏重于述哀,抒情色彩更为浓厚。
唐代墓志文体多方借鉴了哀祭文悼亡述哀的抒情方式,使这一时期的墓志由传统的以叙述墓主生平事功为主,逐渐转变为叙述与抒情并重,极大地增强了墓志这一实用文体的情感张力。
此外,唐代墓志经常借用哀祭文擅长运用议论的手法,以宣泄沉痛的悼亡情感,激起读者的共鸣,增强艺术感染力,深化作品的情感内蕴。
无怪乎储欣盛赞韩愈《李元宾墓志铭》“铭词与《祭十二郎》相埒(等同),皆言有穷而情不可终”。
虽然储欣此言仅是说明二文因采用同一修辞手法,而达到了近乎一致的艺术感染力,但这可作为唐代墓志借鉴哀祭文的有力证据。
唐代墓志作家在墓志撰写过程中,有意纠正六朝以来墓志创作逐渐千人一面、缺乏人物个性的弊端,往往借鉴史传的人物形象塑造、唐传奇事实性虚构之法。
墓志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传记,并非单纯的史实记录,它还需要表现传主的个性特征,彰显传主的精神风貌。
也就是说,除史实的真实之外,传记还可以带有某种程度的虚构的真实,亦即叙述的真实。
例如杜牧的《唐故进士龚轺墓志》,二鬼诱使龚轺坠马而亡的叙写,奇幻而多姿,极具戏剧效果。
墓志作为一种应用于丧葬活动的实用文体,不仅有记载墓主家世及生平经历的序文,而且也有颂扬墓主功业德行的铭文。
墓志的铭文部分一般采用四言韵语的形式对序文内容进行综括,以抒发伤悼之情。
但墓志发展至唐代,富于创新精神的墓志作家们丰富了铭文部分的变化,四言之外,三言、五言、七言、杂言、骚体均有,如《王氏殇女墓志》等,这无疑是对诗歌艺术体式的吸纳。
(选自李秀敏《唐代墓志铭:风流难掩社稷功》,略有删改)1.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代文学的全面繁荣,促进了墓志文体的创新和变革,助推墓志创作走向鼎盛时期。
B.为了增强情感张力和艺术感染力,唐墓志借鉴了哀祭文擅长用议论宣泄情感的手法。
C.唐代墓志借鉴虚构之法,不再以史实记录的方式进行创作,力求凸显人物个性风貌。
D.唐代墓志作家敢于创新,丰富了墓志的语言变化,全文出现了三言、五言和杂言形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从外部条件和作者素养方面,分析了唐代墓志文体发展更新的重要原因。
B.文章从哀祭文、史传文、传奇和诗歌方面,论述了不同文体之长对唐代墓志的影响。
C.文章提出问题后,横向展开论述,并在每个论述部分后提供了实例作为议论的支撑。
D.本文以唐代墓志与其他文体互渗为视角,分析唐代墓志演变,为墓志发展提供证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没有唐代文学的全面繁荣,唐代墓志文体或许还将长期缓慢发展或者停滞不前。
B.墓志文体范式逐渐僵化、内容逐渐趋同,唐代文人出于创新意识而有意做出了纠正。
C.唐代墓志借鉴了哀祭文悼亡述哀的方式,从传统的歌功颂德,转变为叙述抒情并重。
D.从唐代墓志的发展来看,抒情方式、叙述方式以及语言形式对文学发展有一定影响。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清河坊
俞平伯
①山水是美妙的俦侣,而街市是最亲切的。
我们追念某地时,山水的清音,其浮涌于灵府间的数和度量每不敌城市的喧哗。
白老头儿舍不得杭州,却说“一半勾留为此湖”;可见
西湖在古代诗人心中,至多也只沾了半面光。
那一半儿呢?谁知道是什么!这更使我胆大,毅然于西湖以外,另写一题曰“清河坊”。
②我决不想描写杭州狭陋的街道和店铺,我所亟亟要显示的是淡如水的一味依恋,一种茫茫无羁泊的依恋,一种在夕阳光里,街灯影傍的依恋。
③我们试想:若没有飘零的游子,则西风下的黄叶,原不妨由它们哗哗自己去响着。
若没有憔悴的女儿,则枯干了的红莲花瓣,何必常夹在诗集中呢?人万一没有悲欢离合,月即使有阴晴圆缺,又何为呢?怀中不曾收得美人的倩影,则入画的湖山,其黯淡又将如何呢?……一言蔽之,人对于万有的趣味,都从人间趣味的本身投射出来的。
这基本趣味假如消失了,则大地河山及它所有的因果都落于渺茫了。
④离题已远,快回来吧!这儿名说是谈清河坊,实则包括北自羊坝头,南至清河坊这一条长街。
中间的段落各有专名,不烦枚举。
看官如住过杭州的,看到这儿早已恍然;若没到过,多说也还是不懂。
杭州的热闹市街不止一条,何以独取清河坊呢?我因它竟铺石板不修马路,我认它为杭州街。
⑤哪怕它十分喧阗,悠悠然的闲适总归消除不了。
我所经历的江南内地,都有这种可爱的空气。
我在伦敦纽约虽住得不久,却已嗅得欧美名都的忙空气;若以彼例此,则藐乎小矣。
杭州清河坊的闹热,无事忙耳。
他们越忙,我越觉得他们是真闲散。
忙且如此,不忙可知——非闲散而何?
⑥我与妻,还有娴小姐同走这条街的次数最多,她们常因配置些零星而去,我则瞎跑而已。
若今天买的东西少,时候又早,天气又好,往往雇车到旗下营去,从繁热的人笑里,闲看湖滨的暮霭与斜阳。
“微阳已是无多恋,更苦遥青着意遮。
”我时时看见这诗句自己的影子。
⑦清河坊中,小孩子的油酥饺是佩弦【注】以诗作保证的,我所以时常去买来吃。
叫她们吃,她们以在路上吃为不雅而不吃,常被我一个人吃完了。
油酥饺冰冷的,您想不得味吧。
然而我竟常买来吃,且一顿便吃完了。
您不以为诧异吗?不知佩弦读至此如何想?他不会得说:“这是我一首诗的力啊!”
⑧在这狭的长街上,不知曾经留下我们多少的踪迹。
可是江南的风虽小,雨却豪纵惯了的,早把这一天走过的千千人的脚迹,洗刷个干净。
明日的人儿等着哩,今日的你怎能不去!
⑨话说回来,干脆了当!若我们未曾在那边徘徊,未曾在那边笑语;或者即有徘徊笑语的微痕而不曾想到去珍惜它们,则莫说区区清河坊,即十百倍的胜迹亦久不在话下了。
我爱诵父亲的诗句:只缘曾系乌篷艇,野水无情亦耐看。
(有删改)【注】佩弦,朱自清的字。
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①段作者引用白居易的诗句,照应了开头“而街市是最亲切的”,引出作者写杭州不写西湖而要写“清河坊”的缘由。
B.文章第③段作者运用了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意在说明景由情生、境因情起,一切景语皆情语的道理。
C.文章第⑦段中我去吃小孩子的油酥饺是因朱自清以诗为荐,油酥饺虽冰冷不得味,我却因是朋友的力推而时常买来作为分享。
D.本文语言具有时代特色,兼有“诗家语”,但以意役辞,繁简得当,并不觉雕琢与涂饰,显示出语言的厚度与张力。
5.杭州之景万千以西湖为著,杭州热闹街市也不止一条。
作者为什么独写“清河坊”呢?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5分)
6.文章第⑨段,作者引用其父亲的诗句“只缘曾系乌篷艇,野水无情亦耐看”意味悠长,请结合全文简析诗句的作用。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最近,《南方都市报》记者只花了700元,就买到了同事包括名下资产、乘坐航班记录、网吧上网记录等个人信息。
如果说这是当前个人信息泄露状况的极端展现的话,那么日常生活里,信息泄露使人们因处于这种“信息裸奔”之中而变得麻木。
这种“麻木”事出有因。
南都记者曾向警方求助,警方也难以给出直接的解决方案——治理个人信息贩卖的薄弱可见一斑。
除了个别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的恶性案例,多数时候个人信息保护处于一种低效的窘境。
个人信息保护的缺失给整个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同样带来了诸多隐患。
有关专家在谈及国家应尽早启动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时就提出,如果没有隐私保护,人们可能就不愿意上网,也不愿意推动“互联网+”进入各行各业,这对于国家推动“互联网+”战略不利。
就此而言,避免“信息裸奔”理应成为实施“互联网+”的基础。
(摘编自《个人信息裸奔的互联网社会难以走远》,2016年12月14日《中国青年报》)材料二:
2015-2016网站漏洞可致个人信息泄露情况对比
2016年网站漏洞可致泄露个人信息规模各月分布
(源自补天平台《2016年网站泄漏个人信息形势分析报告》)材料三:
2016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将对许多网上行为设立实名认证,旨在给网络营造一片安全、诚信的“清爽”空间。
近年来,随着网络乱象频频出现,实名制已成大势所趋,微信、微博、支付宝、铁路12306等软件目前均已设立实名制门槛。
此次网络安全法的实施,无疑意味着实名制的全面到来。
匿名环境下,有的网友会肆无忌惮地发表言论而不担心承担后果,导致谣言、诈骗以及各种语言暴力横行。
实名制提供了基本的追溯机制,使得网络空间的行为不因技术的虚拟性而陷入无法追踪、无法追责的混沌状态。
此外,实名制也能让种种违法违规和不诚信行为付出应有代价。
(摘编自新华社《网络实名制全面到来,如何保障我们的虚拟空间更“清爽”》,2017年8月30日)
材料四:
要结合《网络安全法》对网络实名制的纲领性规定,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实施细则。
针对网络侵权案件可能遭遇的执行难困境,可组建和利用专项民间基金对受害人的损失进行补救。
当前,“身份证号码查询系统”是各领域在认证身份信息时普遍应用的系统,因此,要努力提高网络运营者的技术水平,实现“身份认证系统”与网站后台数据库的有效衔接。
目前,《网络安全法》以及其他针对实名制的管理法规中,主要是对网络运营者的责任作出规定。
在责任承担主体方面,应既包括网络运营者,也包括没有实名认证的人;在责任的追究方面,既要让网络运营者承担有限责任,又要以具体情形为根据,追究违反网络实名制的网民的责任。
(摘编自贾登勋、杜一冉《我国网络实名制的困境与出路》)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16年补天平台共收录的可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的网站漏洞359个,与2015年相比有大幅度下降。
B.相比2015年,2016年可致个人信息泄露的网站漏洞数量下降,这表明单个漏洞造成的危害在减小。
C.2016年网站漏洞和可致泄露个人信息数量在年内呈起伏不定的状态,但二者在5月均达到最高值。
D.2016年5月至7月的网站漏洞数量与可致泄露个人信息的数量之间呈正相关,8月至10月呈负相关。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在网络上花钱买到个人信息只是个人信息泄露的极端表现,在现实生活中不必担心个人信息泄露。
B.人们在“信息裸奔”中变得麻木,与对个人信息贩卖进行治理的薄弱和对个人信息保护的低效有关。
C.缺失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会给“互联网+”有效发挥作用和国家推动“互联网+”的战略带来隐患。
D.匿名的网络环境会使谣言、诈骗以及语言暴力横行,实名制则会以其追溯机制完全消除网络乱象。
E.材料一、三均关注个人信息的有关情况,前者指明了信息泄露的危害,后者侧重如何保护个人信息。
9.怎样才能有利于实施网络实名制?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陈懋,初以舍人从军,立功为指挥佥事。
已而将兵,功多,累进右都督。
永乐元年
....,封宁阳伯,禄千石。
六年三月镇宁夏,善抚降卒。
明年从北征,领左哨。
战忽失温,与成山侯王通先登,都督朱崇等乘之,遂大捷。
二十年从北征。
领御前精骑破敌于屈裂河。
别将五千骑循河东北,捕余寇,歼之山泽中。
师还,武安侯郑亨将辎重先行,懋伏隘以待。
敌来蹑,
伏起纵击,敌死过半。
还京,赐龙衣玉带,册其女为丽妃。
成祖之崩于榆木川也,六军
..在外,京师守备虚弱。
仁宗召懋与阳武侯薛禄帅精骑三千驰归,卫京师。
命掌前府,加太保,与世侯。
宣德元年,从讨乐安。
还,仍镇宁夏。
得黑白二兔以献,宣宗喜,亲画马赐之。
懋在镇久,威名震漠北。
顾恃宠自恣,乾没钜万。
屡被劾,帝曲宥之,命所司征其赃。
懋自陈用已尽,诏贷免。
英宗即位,命偕张辅参议朝政,出为平羌将军,镇甘肃。
其冬,寇掠镇番,懋遣兵援之,解去,以斩获闻。
参赞侍郎柴车劾懋失律致寇,又取所遗老弱,冒为都指挥马亮等功受升赏,论斩。
诏免死,夺禄。
久之还禄,奉朝请。
十三年,福建贼邓茂七反。
都御史张楷讨之无功,乃诏懋佩征南将军印,充总兵官,帅京营、江浙兵往讨。
至浙江,有欲分兵扼海口者,懋曰:“是使贼致死于我也。
”明年抵建宁,茂七已死,余贼聚尤溪、沙县,诸将欲屠之,懋曰:“是坚贼心也。
”乃下令招抚,贼党多降。
分道逐捕,悉平之。
已而沙县城复
炽,久不定,会英宗北狩
..,景帝立,遂诏班师。
言官劾之以贼平不问仍加太保掌中府兼领宗人府事英宗复位益禄二百石天顺七年卒年八十四。
赠浚国公,谥武靖
...。
懋修髯伟貌,声如洪钟。
胸次磊落,敬礼士大夫。
“靖难”功臣至天顺时无在者,惟懋久享禄位,数废数起,卒以功名终。
(选自《明史·陈懋传》,有删节)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言官劾之/以贼平/不问仍加/太保掌中府/兼领宗人府事/英宗复位/益禄二百石/天顺七年/卒
年八十四
B. 言官劾之/以贼平不问/仍加太保/掌中府/兼领宗人府事/英宗复位/益禄二百石/天顺七年卒/
年八十四
C. 言官劾之/以贼平不问/仍加太保/掌中府/兼领宗人府/事英宗复位/益禄二百石/天顺七年/卒
年八十四
D. 言官劾之/以贼平/不问仍加/太保掌中府/兼领宗人府/事英宗复位/益禄二百石/天顺七年卒年/八十四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永乐为明朝第三个皇帝明成祖朱棣的年号。
元年指的是帝王改换年号的下一年。
B. 六军本指天子所统领的军队。
后来泛指禁军。
其具体组成部分各朝代并不一致。
C. 北狩本意是到北方狩猎。
此为皇帝被掳到北方去的婉词,即明英宗被瓦刺俘虏。
D. 谥武靖即陈懋的谥号为“武靖”。
谥号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A. 陈懋长期征战,功勋赫赫。
成祖时期,他多次随驾北征,均能取胜;宣宗时期,他从讨乐安,镇守宁夏,威名远扬。
B. 陈懋颇有谋略,善于用兵。
屈裂河战后,撤军时他巧妙设伏,大败敌军;讨伐邓茂七,他采取正确策略,成功平叛。
C. 陈懋仪表堂堂,胸怀坦荡。
他长须飘飘,相貌伟岸,声如洪钟;他心胸磊落,尽管位高权重,但能敬重礼遇士大夫。
D. 陈懋几起几落,幸得善终。
作为四朝元老,他是“靖难”功臣中唯一活到天顺时期的人,并且久享禄位,以功名终老。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屡被劾,帝曲宥之,命所司征其赃。
懋自陈用已尽,诏贷免。
(5分)
(2)其冬,寇掠镇番,懋遣兵援之,解去,以斩获闻。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居庸关【注】
谢榛
控海幽燕地,弯弓豪侠儿。
秋山牧马处,朔塞用兵时。
岭断云飞迥,关长鸟度迟。
当朝有魏尚,复此驻旌旗。
【注】居庸关,又名蓟门关,是长城最重要的关塞之一,在今北京西北。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诗歌首联从大处落笔,从总体上描绘出居庸关所处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
B. 颔联回顾居庸关一带征战不断的历史,每逢秋高马肥,北方部族就会入侵。
C. “魏尚”是汉文帝时云中太守,他爱护士卒,治军有方,令匈奴不敢进犯。
D. 尾联运用典故,借对魏尚的怀念,表达了对当时缺乏名将镇守边疆的感慨。
E. 诗歌在对边塞风光的描写中融入自己独特感受及对边防的关切,浑然天成。
15. 本诗的颈联历来为人称道。
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郦道元在《三峡》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春冬之时的江水,色彩鲜明,动静结合。
(2)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从想象回到现实,于是感慨自己光阴虚掷、壮志难酬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II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1月9日,朝鲜接受韩方举行会谈的提议,表明韩朝政府间会谈终于重启,此消息真是石破
..
天惊
..。
②政协委员们将不忘初心,敬终如始
....,在新时代发展大潮中,以新业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
③来自北京的教育专家提醒参加研究生考试的考生一定要重视复试,万不可掉以轻心,以免
功亏一篑
....。
④他对喜爱京剧艺术的青年学生关爱有加,热情帮助,不胜其烦
....地给他们说唱腔、教身段,任其录音录像。
⑤黄大年秉持“祖国的需要至上”的人生信条,为实现科技强国梦处心积虑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⑥我读的第一本书是清末民初的线装书《千家诗》,每页有一幅木版插图,和那些所选的绝
句相得益彰
....。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的一个难题在于推动协同创新、突破行政区划的壁垒限制、围绕大的产业价值链形成城市间分工协作。
B. 此次改革是一次深刻的教育供给侧结构调整,主要关注学生在教育资源、教育服务方面能否有更多的实际获得是最重要的。
C. 冰壶世界杯作为确定北京承办冬奥会后首个落地中国的冬季项目国际赛事,承载着2022
年北京冬奥会冰壶积分赛的重要使命。
D. 姚剧《王阳明》通过悟理、立功、治理社会等情节,以传记体的方式,揭示了他格竹、剿匪、传道讲学等文治武功的一生。
19.下面是一位年轻导游为暑期某学校学生研学团所作的解说词,下列选项中,用语全都不得体的一项(3分)()
①女士们、先生们:②欢迎大家莅临八达岭长城游览!③今天我作为大家的导游,感到荣幸之至。
④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最精华的部分,以苍茫的风光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口号而名闻天下。
⑤目前,已有尼克松、撒切尔夫人等世界知名人士来这里拜谒,表达对长城的崇敬之情。
⑥现在,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登上台阶,一睹长城的风采吧!
A. ①③⑤
B. ②③⑥
C. ①④⑤
D. ②④⑥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大量的观测事实显示,①______,地震发生时均在震中及其邻区发现过大量与电磁(波)有关的异常现象。
而这些电磁(波)的变化会最终反映在大气的电离层中,因此使用卫星监测电离层变化,②_______。
所以,许多国家开展了地震电磁卫星(简称地震卫星)的探索研究,③_______。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沙子一直是国际畅销品,所以它被广泛使用。
据了解,和印度邻近的孟加拉国,绝大部分沙子依靠进口,这是因为沙漠中的沙子不适合当作建筑材料,迪拜、卡塔尔等一些沙漠地区的国家看到孟加拉国这样做,也加入了沙子进口国的行列。
另一方面,新科技的发展加剧了全球采沙热,这导致了制作太阳能电池所需要的硅来自石英砂。
如果不加以节制,沙子早晚就会成为稀缺品。
要知道,河流、风在旅途中打磨石块、剥离山体,然后将岩石转变为沙子,整个过程是非常漫长的。
①不是因为沙子一直是国际畅销品,所以它才被广泛使用。
②。
③。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所给的两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求求你,表扬我……”长春一媒体接到一男子电话,在电话里,他将自己多年来做的好事都说了出来,希望能够被报纸报道出来。
该男子是一名烧烤店老板,从2007年开始,先后花了近20万元资助了4名学生,这些学生均已考上了大学。
材料二:在河南郑州,一位近50岁的女士从10米左右的桥上掉下,昏迷不醒,一位途经此处的女孩看到后立即拨打120,并俯身为其进行心肺复苏术、人工呼吸施救。
对伤者施救后,不少热心市民也加入进来,救护车赶到之后,女孩悄然离开。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要求:结合两则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绝密★启用前
语文答案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A 2.D 3.C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4.C
5.①清河坊十分喧阗,悠悠然的闲适总归消除不了,让我依恋。
②清河坊曾经留下我们多少的踪迹、徘徊与笑语。
6.①内容上:以写曾经江上泛舟、水边系缆、水面寂寥也耐看耐寻味,与前文描写的景物与抒发情感形成照应。
②结构上:收束全文。
③主题上:含蓄地表现本文的主题,世上胜迹有了人的足迹、情感、记忆和领悟,才不会只是一道客观存在的风景,人对于万有的趣味,都从人间趣味的本身投射出来的。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7.B
8.BC(选对一项即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两项全错及选择两项以上不给分)
9.①完善有关的法律和制度。
②组建和有效利用专项民间基金。
③加强网络实名制的技术建设。
④明确责任主体并追究相关责任。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