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解题技巧和训练方法及练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解题技巧和训练方法及练习题(含答案 )
一、功和机械能选择题
1.以下实例中,有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A.跳水运动员从跳台跳下
B.小球在圆滑水平面上转动
C.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行进
D.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停在空中
【答案】 A
【分析】
【剖析】
做功的两个必需要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在力的方向上挪动的距离,两者缺一
不行,据此剖析判断.
【详解】
A.跳水运动员从跳台跳下,受重力的作用,而且在重力的方向挪动了距离,重力对人做
功,故 A 切合题意.
B.小球在圆滑水平面上转动,依赖的是小球的惯性,小球水平方向上固然挪动了距离,
可是水平方向上没有力的作用,没有力做功,故 B 不切合题意.
C.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行进,人给书包一个向上的力,书包向上没有挪动距离,该力
对书包没有做功,故 C 不切合题意.
D.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停在空中,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可是没有挪动距离,该力对杠铃
没有做功,故 D 不切合题意.
应选 A.
2.以下对于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功率大的机械,做功必定多
B.做功多的机械,效率必定高
C.做功快的机械,功率必定大
D.效率高的机械,功率必定大
【答案】 C
【分析】
试题剖析:依据功、功率、机械效率的关系剖析.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的功的多少,机械
效率是实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解: A、说法错误,功率大,只好说明做功快;
B、说法错误,因为机械效率是实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故做功多,不必定机械效率就大;
C、说法正确;
D、说法错误,机械效率高,只好说明实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率大.
应选 C.
3.用以下图的滑轮组拉动水平川面上重1000N 的物体 A,使物体 A 在 4s 内匀速行进了
4m,物体 A 遇到地面的摩擦力 f=300N,所用拉力 F=120N,忽视绳重、滑轮重及绳与滑轮间的
摩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绳索自由端在 4s 内挪动了8m B.物体 A 重力做功的功率为1000W
C.物体 A 战胜摩擦力做的功为480J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83.3%
【答案】 D
【分析】
【详解】
A.由题图可知,肩负物体拉力的绳索的股数n=3,所以物体 A 在 4s 内匀速行进了4m,则绳索自由端在 4s 内挪动了 s 绳索 =3×4m=12m。

故 A 错误。

B.物体在重力方向上没有做功,所以物体 A 重力做功的功率为 0,故 B 错误。

C.物体 A 战胜摩擦力做的功W 实用 =fs=300N×4m=1200J,故 C 错误。

D.由题可知:物体 A 战胜摩擦力做的功W 实用 =fs=300N×4m=1200J,拉力 F 所做的总功 W 总=Fs 绳索 =120N×12m=1440J,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W实

10001200J
83.3% ,
W总010000 1440J
故 D 正确为答案。

4.跳伞运动员跳出飞机后,立刻翻开下降伞,着落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直至与重力等大。

在整个着落过程中,运动员和下降伞的()
A.重力势能不断减少,动能不断增添,机械能不变
B.重力势能不断减少,动能不断增添 ,机械能减少
C.重力势能不断减少,动能先增添而后保持不变,机械能减少
D.重力势能不断减少,动能先增添后减少,机械能不变
【答案】 C
【分析】剖析:动能的影响要素是物体的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重力势能的影响要素是物体的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动能和势能总称为机械能。

解答:因为运动员在空中飞快着落,质量没发生变化,速度先渐渐增大后保持不变,故动
能先增大后保持不变;在着落过程中,高度降低,所以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等于动能和
重力势能之和,所以机械能也是减小。

应选: C。

【点睛】该题考察了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要素,机械能的变化能够从动能和势能的
变化来判断,也能够从机械能和其余形式的能之间能否有转变进行判断。

5.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推力对它做了功
B.提着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挪动一段行程,手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
C.用水平力推着购物车行进,推车的力做了功
D.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遇到的支持力做了功
【答案】 C
【分析】
【详解】
A.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不再遇到推力的作用,只有距离,没有推力
的作用,所以对铅球不做功,故 A 错误.
B.提着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挪动一段行程,手的拉力竖直向上,距离水平向前,没有
在拉力方向上经过距离,故拉力没有做功.故 B 错误.
C.用水平力推着购物车行进,购物车遇到水平力的作用且在力的方向上经过了距离,推
车的力做了功.故 C 正确.
D.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遇到支持力的作用但没有在力的方向上经过距离,所以支持
力没有做功,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 C.
【点睛】
做功的两个必需要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经过的距离(即力和距
离的方向要一致);两者缺一不行.
6.以下数据中,不合理的是()
5
B.教室门框高约为2m
C.小明从教课楼的一楼匀速走到二楼时战胜重力所做的功约为1500J
D.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
【答案】 A
【分析】
【详解】
A .一个标准大气压约是 1.01× 105Pa,教室里的气压靠近一个标准大气压,故 A 说法不合理;
B.一般中学生的身高一般为 1.7m 左右,教室的门框高度要高于人的身高,应当为2m 左右,故 B 说法合理;
C.依据战胜重力做功公式W=Gh,因为小明的体重约是500N,每层楼高约3m,所以他从教课楼的一楼匀速走到二楼时战胜重力所做的功为1500J,故 C 说法合理;
D.一名一般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体重 G=mg=50kg × 10N/kg=500N ,故 D 说法合理。

7.以下图的三种场景中,拉力F1、 F2、F3大小相等,在拉力的作用下物体挪动的距离也
相等.若拉力所做的功分别记为W1、 W2、W3,以下对于它们大小关系的判断中正确的选项是
A. W=W =W
3B. W<W <W
3
C. W=W< W
3
D. W<W< W
3
12121221
【答案】 C
【分析】
【详解】
定滑轮的特色是不省力,也不省距离,拉力挪动的距离等于物体挪动距离为s,拉力做的功是:
W1=F1s;
直接拉物体时,拉力挪动的距离也等于物体挪动距离为s,拉力做的功是:
W2=F2s;
动滑轮的特色是能够省一半力,可是费距离,拉力挪动距离为2s,拉力做的功是:
W3=F 32s;
又因为拉力F
1、F
2、F3大小相等,综上剖析知道:
W1=W2=Fs< W3=2Fs,
8.以下图的装置中,物体 A 重 100N,物体 B 重 10N,在物体 B 的作用下 ,物体 A 在水平面,
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假如在物体A
上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
F,30W
,使物体
拉力的功率为
B 匀速上涨3m 所用的时间为(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不计绳重)
A.1s B. 2s C. 3 s D. 4s
【答案】 B
【分析】剖析:(1)物体A在物体B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A 遇到的摩擦力和挂钩的拉力是一对均衡力,可求出摩擦力。

(2)拉动 A 向左运动, A 遇到水平向左的拉力 F 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挂钩的拉力三力平衡,可求出拉力。

(3)利用滑轮组距离关系, B 挪动的距离是 A 挪动距离的 3 倍,求出 A 挪动的距离,则拉力所做的功为,再利用求出做功时间。

解答: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不计绳重和滑轮重,物体速直线运动时,。

拉动
A 在物体
A 向左运动时,
B 的作用下向右做匀
A 遇到向右的拉力
不变,摩擦力的方向向右,此时受力如图:
;,则,所以拉力 F 做
功:,所用时间为。

应选: B。

【点睛】本题注意剖析滑轮组的绳索段数,确立所使用的公式,做好受力剖析是解题重
点。

9.工人师傅利用以下图的两种方式,将重均为300N 的货物从图示地点向上迟缓提高
0.5m。

F1、 F2一直沿竖直方向;图甲中OB=2OA,图乙中动滑轮重为60N,重物上涨速度为0.01m/s 。

不计杠杆重、绳重和摩擦,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甲乙两种方式都省一半的力
B.甲方式F1由 150N 渐渐变大
C.乙方式的实用功是180J
D.乙方式F2的功率为 3.6W
【答案】 D
【分析】
【剖析】
(1)依据杠杆的特色和动滑轮的特色剖析甲乙两种方式的省力状况;
(2)依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剖析甲方式F1的变化;
(3)依据 W 实用 =Gh 可求乙方式的实用功;
(4)依据公式 P=Fv 求出乙方式 F2的功率。

【详解】
A 、甲图, F1为动力,已知OB=2OA ,即动力臂为阻力臂的 2 倍,因为不计摩擦、杠杆自重,由杠杆均衡条件可知,动力为阻力的一半,即F1=150N ;由图乙可知,n=3 ,不计绳重
F21 (G
G动)
1
(300 N60N)120N A 错误;33
B、甲图中,重力即阻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动力的方向也是竖直向下的,在提高重物
的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比值不变,故动力F1为150N不变,故 B 错误;
C、不计绳重和摩擦,乙方式的实用功为:W 实用 =Gh=300N×0.5m150J,故 C 错误;
D 、乙方式中 F 2=120N ,绳索的自由端的速度为
v 绳 =0.01m/s ×3=0.03m/s ,则乙方式 F 2 的功
W F 2
s

F 2v 绳 120N 0.03m / s 3.6W ,故 D
正确。

率为: P
t
t
应选 D 。

10. 以下图,水平川面上放着一只重
1000N 的木箱,用 100N 的水平推力,将木箱沿力
的方向,匀速向前推进
1m ,则有(

A .重力所做的功是 1000J
B .推力所做的功是 1000J
C .摩擦力所做的功是 100J
D .推力所做的功是
100J
【答案】 D 【分析】
A 、由题意可知,木箱没有在重力的方向上经过距离,依据做功的两个必需条件可知,重 力做功为
0J .故
A 错误;
BD 、推力做功:
W
Fs 100N 1m
100J .故
B 错误, D 正确.
C 、因为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摩擦力
f=F=100N ,方向与
F 相反,因为木
箱沿力 F 的方向挪动,物体挪动的距离与摩擦力的方向相反,则
W fs
100N

1m )
100J
,故 C 错误.
应选 D .
【点睛】本题考察功的计算,力能否做功的判断,重点是掌握做功的两个必需条件.注意水平方向运动的物体,重力是不做功的.
11. 如甲图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它先后两次沿水平木板滑动同样的距离,乙图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获得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 .两次木块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两次木块遇到的摩擦力同样大
C .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同样多
D .两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同样大 【答案】 D
【分析】
【详解】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行程与时间成正比,由图像可知两次均为正比函数,应选
项说法正确,不切合题意;
A
B.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拙程度相关,两次运动时压力大小同样,
接触面的粗拙程度同样,故摩擦力同样大,选项 B 说法正确,不切合题意;
C.因两次挪动距离同样,两次拉力大小同样,故两次对木块做功同样,选
项确,不切合题意;
C 说法正
D.由公式P=Fv 可得;拉力大小同样时,速度大小不一样,两次做功功率不一样;选项 D 说法错误,切合题意.
12.物体在水平川面上做直线运动,当物体运动的行程和时间图像如图甲时,遇到的水平
推力为 F12
;当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时间图像如图乙时,遇到的水平推力为 F 。

两次推力的功
率分别为P1、 P2。

则以下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A. F1=F2 P1>P2B. F1=F2 P1<P2C. F1>F2 P1>P2D. F1<F2 P1>P2
【答案】 B
【分析】
【详解】
由图象甲可知,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
s甲4m
v 甲 =
=2s=2m/s ;由 v-t 图象乙可t甲
知,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即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v 乙=4m/s ;因为两次都是匀速直线运动,推力和摩擦力是均衡力,依据二力均衡条件可知,推力都等于摩擦力,压
力和接触面的粗拙程度不变,摩擦力不变,遇到的水平推力为F1 =F2。

已知 v 甲< v 乙,由 P= W Fs
=Fv
可得,两次推力的功率
P1 P2 t t<。

13.如姿同学在整理物理笔录时,有以下四句话此中错误的选项是
A.成年人步行速度约为 1m/s B.一此中学生体重约为C.用手托起两个鸡
蛋的力约为 0.1kg D.功和能的单位都是焦耳
450N
【答案】C
【分析】
依据知识知道,人步行的速度一般在 1.1m/s 左右,故 A 正确,不符题意;中学生的质量一
般在100 斤即50kg左右,所以一此中学生体重约是:G=mg =50kg×10N/kg=500N ,故 B 正确,不符题意;一个鸡蛋的质量约是50g( 0.05kg),所以,其重力约为
G=mg =0.05kg×10N/kg=0.5N ,即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概为1N ,故 C 错误,切合题意;功和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故 D 正确,不符题意,应选C.
14.对物理量的估测是一种优秀的学习习惯,也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以下是小佳同
学对本学期所学的一些物理最的估测数据,此中最切合实质的是
A.一名初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
4
B.一名初中学生站立在水平川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3× 10 Pa
C.一名初中学生淹没在水中时,遇到水的浮力约为
3 1.0 × 10N
D.一名初中学生从一楼步行到三楼所做的功约为
4 3× 10J
【答案】 A
【分析】
因为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kg,所以体重要概是:G=mg =50kg×10N/kg=500N ,故 A 切合实际;一般初中生每只鞋的底面积大概为200cm2=0.02m2,体重要概为500N ,所以对地面的压强约是: P=F/S=G/S =500N/0.02m 2×2=1.25 ×104 Pa,故 B 不切合实质;游泳时靠近飘荡状态,遇到的浮力与重力相等,又因为中学生的体重要概在500N左右,所以遇到水的浮力
约为500N,故 C 不切合实质;中学生的体重在500N左右,一楼到三楼的高度约6m,中学生从一楼走到三楼,会战胜重力做功大概是:W=Gh= 500N×6m=3000J ,故 D 不切合实际,综上所述应选 A .
15.一位初中生用 30s 从坡底爬上了 9m高的山坡.他爬坡时的功率与以下哪一个最靠近(
)
A.几瓦B.十几瓦C.一百多瓦D.一千多瓦
【答案】 C
【分析】
【详解】
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体重约500N左右,山坡的高度为9m.登楼的功率:
W Gh500N 9m P
t 150W ,
t30s
可见,他爬坡时的功率与 C 选项最靠近;
应选 C。

16.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川面上的物体,遇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
v-t 图象分别如图乙、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F 的作用,其F-t和
A.当t= 2 s 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摩擦力是0
B.当t= 3 s 时,物体遇到的摩擦力是7 N
C. 4~6 s 内,拉力 F 做的功是20 J
D. 2~ 4 s 内,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答案】 C
【分析】
【详解】
A.由图乙可知,当t=2 s 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摩擦力等于拉力的大小为3N,故 A 错;B.当 t=3 s 时,物体遇到的拉力的小为7N,此时物体受力不均衡,物体遇到摩擦力等于
5N,故 B 错;
C. 4﹣6 s 内,拉力的大小为5N,物体经过的距离为4m,拉力 F 做的功是20 J,故 C 正确;
D. 2﹣ 4 s 内,物体的速度是不断变大的,机械能增添,
故应选 C.
D 错;
17.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直线运动,其v﹣ t 图象以下图,汽车在第10s 时已行驶了 150m,速度达到了20m/s ,随后匀速行进,若汽车内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一直为
2000N,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在 0﹣ 20s 内汽车的均匀速度为15m/s
B.在 0﹣10s 内汽车的牵引力大小恒为2000N
C.在 10﹣ 20s 内汽车牵引力做的功为
5
4× 10J
D.在 10﹣20s 内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为
5
4× 10W
【答案】 C
【分析】
【详解】
A.依据图象可知,汽车在 10~ 20s 内做匀速运动,其速度为v =20m/s ,汽车在10~ 20s 内
2
行驶的行程 s2=v2t=20m/s × 10s=200m,在 0~ 20s 行家驶的总行程
1 2内汽车的均匀速度s350m
s=s +s =150m+200m=350m ,则在 0~20s v==17.5m/s ,故 A
t20s
错误;
B.依据图象可知,在0~ 10s 内,汽车做加快运动,牵引力大于阻力,即牵引力大于
2000N,故 B 错误;
C.汽车在10~ 20s 内做匀速运动,处于均衡状态,牵引力等于阻力,即F=f=2000N,则牵
引力做的功: W×× 5,故正确;
2=Fs2 =2000N200m=4 10J C
D.汽车在 10~ 20s 内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W2 4 105J4
,故 D错误.P2==4× 10W
t10s
18.以下图,单摆中的小球在 ABC间不断地来去运动,假如不考虑阻力的影响,以下说法错
误的选项是()
A.小球在A、 C 处的势能最大
B.小球在 B 处只受重力作用
C.小球由 A 到 B 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变为动能
D.小球运动到 C 处时,假如遇到的外力所有消逝,将保持静止
【答案】 B
【分析】剖析:(1)(3)依据影响动能、重力势能大小的要素剖析;
(2)依据小球的运动状态剖析受力状况;
(4)依据牛顿第必定律,物体不受力或许受均衡力时,必定处于静止或许运动直线运动状
态。

解答: A、小球的质量不变,在A、C 处的高度最高,重力势能最大,故 A 正确;
B、小球在 B 处遇到重力和绳索的拉力的共同作用,故 B 错误;
C、小球由 A 到 B 过程中,不计阻力,机械能守恒,高度减小,速度增添,重力势能减
小,动能变大,重力势能转变为动能,故 C 正确;
D、小球运动到 C 处时,处于静止状态,假如遇到的外力所有消逝,小球仍旧会静止,故D 正确。

应选: B。

【点睛】本题经过单摆运动考察力和运动的关系,属于基础知识的考察,较简单。

19.小明用台秤研究人在竖直起落电梯中的运动.他先在地面上用台秤称得自己的体重为
500 N,再将台秤移至电梯内,电梯从 t=0 时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到 t=11 s 时停止,测得台秤对自
己的支持力 F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以下图,则
A.0~2 s 的过程中,小明的动能不变
最新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解题技巧和训练方法及练习题(含答案)
B. 2 s~10 s 的过程中,小明的重力势能转变为动能
C. 10 s~11 s 的过程中,小明的机械能不断减小
D. 0~11 s 的过程中,小明的机械能不断增大
【答案】C
【分析】
【详解】
A . 0~2s 的过程中,小明由静止开始下降,所以小明的动能增大,故 A 错误;
B. 2s~ 10s 的过程中,小明在匀速下降,重力势能减小,但动能不变,故 B 错误;
C. 10s~11s 的过程中,小明在做减速运动,故动能减小,同时小明是在下降,高度是在
降低的,所以重力势能在减小,故小明的机械能不断减小, C 正确;
D. 0~11s 的过程中,小明下降了一段距离,重力势能减小,所以机械能不断减小,故D 错误;
应选 C.
20.以下图是研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要素相关下,在 c 处与小木块碰撞,并与小木块共同运动到”实验的表示图。

小球从 a 处由静止滚d 处停下。

下边的一些判断不正确的选
项是
()
A.从 a 到 b 小球的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B.抵达 c 处,小球的势能最小,动能最大
C.从 c 到 d 处,小球的机械能增大
D.抵达 d 处,小球的动能为零,小木块的动能为零
【答案】C
【分析】
【详解】
A .从 a 到 b,小球的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动能增大,故
正确,不切合题意。

A
B.抵达 c 处,小球抵达平面,小球的势能最小,小球的质量不变,速度最大,动能最
大。

故 B 正确,不切合题意。

C.从小,故c 到 d 处,小球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不变,速度渐渐减小,动能减小,所以机械能减 C 错误;切合题意。

D.抵达 d 处,小球质量不变,小球撞击木块后,速度不断减小,动能不断减小,到 d 点停止,速度为零,动能为零,木块抵达 d 处速度为零,动能也为零,故 D 正确,不切合题
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