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小学数学练习效率的思考与实践丁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提高小学数学练习效率的思考与实践丁立
发布时间:2022-03-06T10:10:17.563Z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9月作者:丁立
[导读] 当前的小学生数学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花湖镇八庙小学丁立 436000
摘要:当前的小学生数学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小学生数学水平不同的情况要求学生完成难易程度一样的作业,会使层次较差同学无法有效完成作业,也会使层次较高的同学无法得到良好的练习。
基于此,以下对关于提高小学数学练习效率的思考与实践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练习效率;思考与实践
引言
从目前的教学分析,有些小学数学教师并不重视练习,只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教学课件,练习的内容存在片面性和单一化的现象,不能满足不同水平小学生的求知需求。
在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更新传统教学观念,追求个性化的课堂练习,调动小学生的练习热情,通过视频、动画等方式使课堂练习更具有趣味性和实效性。
一、改变课堂内外作业形式,提高效率
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比较重视回家作业,忽视课堂练习,如果教师静下来想一下,就会知道如果学生连课堂作业都不会做,怎么会做好回家作业呢?因此,课堂练习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方面,要使课堂教学最优化,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就特别要重视加强课堂练习,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注意练习的形式,还要注意练习的层次与反馈。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基础知识天天练,如每节课前几分钟的口算、口答,在课中要注意重点知识要反复练,突破难点要专项练,容易混淆的要对比练,容易错的要针对练,如果教师都能重视和加强课堂练习,注意精心设计练习就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成绩。
同时,教师也要改变课外作业的形式,教师在教学后,总是布置大量的书面作业,但不难发现,教师布置的作业越多,学生错误的就越多,作业质量总是很差,所以,这是值得教师反省的事情,应该少布置书面作业或不布置书面作业,而布置一些具有生活意义的实践性作业。
例如,隔天要教学圆锥体的认识,教师就布置让学生预习后,让学生自己去制作一个圆锥体纸筒的课外作业,这样也许效果会更好,当学生把圆锥体纸筒制作完时,其实他们对圆锥体的结构已经基本认识了,这样的教学是为学习新课准备的。
如果是学习新课后,教师也可以布置一些较有拓展性的作业,如学习了利息后,教师可以布置让学生向银行职员或家长调查、询问买商品房时,在付款时可有几种付款方式,以及它们各自的利息情况,假设你自己要买房,你会选择哪种付款方式;又如学习了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后,可布置学生到农田中测量农田的面积,这样的作业学生通过实地体会,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也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明确练习目的,增强练习信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性的进行练习是十分必要的,对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起到推动作用。
小学数学教师要加强对数学练习的重视,虽然是练习课,但是也要明确目标。
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小学生对数学的需求更加广泛,数学教师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为小学生展示练习目的,唤起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使新、旧数学知识可以更好地衔接。
传统的小学数学练习课通常是在题海战术中结束的,小学数学教师没有考虑到小学生的学习感受,也没有向小学生介绍练习的目的,使很多小学生感到迷茫,不知道练习是为了什么。
所以,数学教师可以在练习课前通过网络向小学生发送思维导图,让小学生可以清晰、直观地明白练习的方向,增强练习的信心。
而且数学教师还要不断优化练习的每一个环节,将教学的重难点知识有效地融入课堂练习中,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小学生展示练习的重要节点,也可以利用微课视频的方式给小学生带来全新的练习体验,让小学生做到心中有数,逐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
三、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练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的设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对学生数学能力的优化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对于传统的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而言,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乏味,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相对较差。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摆脱千篇一律的教学设计,并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不断优化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设计出符合学生长期发展的课堂形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完成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接受数学练习并爱上数学练习,从而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
比如,教师在开展《连加和连减》的教学过程中,就根据学生的生活实践为其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从而切实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使得学生的运算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教师在开展该节课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模拟了学生准备坐校车上学的场景,通过校车发出的“嘟嘟嘟,嘟嘟嘟”声音成功吸引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然后通过相应的计算机操作,使得校车在到达第一站的时候上来了三个学生,到达第二站的时候上来了两个学生,到达第三站的时候上来了四个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数学知识探究校车上现在共有多少个学生;然后该教师又模拟班级上的25个学生已经全部坐上校车准备回家的场景,然后在第一站的时候下去了两个同学,在第二站的时候下去了四个同学,在第三站的时候下去了一个同学,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校车上现在有几个同学,在学生回答正确之后,教师又随意更改了学生的总数以及学生上下站的人数,从而切实锻炼了学生连加连减的计算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的开展,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效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学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一些数学问题,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练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将信息化手段运用于课堂练习能够改变小学生眼高手低的现象,指导小学生主动参与到练习中,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施展才华。
同时,教师还要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精神,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不断完善数学教学理念,让全体小学生在数学练习中受益,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陈小玲.如何让小学数学练习课更出彩[J].智力,2021(13):103-104.
[2]陈坤泉.提高小学数学练习效率的几点思考与实践[J].考试周刊,2020(35):57-58.
[3]冯玮.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与思考[J].学周刊,2016(17):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