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作品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作品赏析——劳埃德.赖特和他的流水别墅
摘要:劳埃德.赖特是我接触建筑学相关知识时认识的第一位建筑大师,初次见到赖特的作品便被其融于自然的设计手法所吸引。
我们都知道,赖特的设计理论是有机建筑论,而能够充分表现赖特有机建筑理论的建筑,则非流水别墅莫属。
本次论文我将从劳埃德.赖特和他的有机建筑论入手,列举其部分出色作品,并着重讨论和分析流水别墅相关设计细节,探求流水别墅成功的奥妙。
一、劳埃德赖特和他的有机建筑理论
劳埃德.赖特出生于1867年,父亲是一位音乐家,可能
父亲的身份,使得赖特的建筑充满了诗意感。
早年的赖
特最开始接触的是土木工程专业,两个学期之后,赖特
获得了一份教堂施工的工作。
1887年,赖特离开威斯康
星州来到了芝加哥,在这里接触了他人生中重要的导师
——路易斯.沙利文。
沙利文在美国现代建筑革新中起过
重要作用,强调装饰对建筑的重要性,并且提出形式跟
随功能重要理论。
1893年,赖特设计了他人生中第一个作品即建在伊利
诺斯州福利斯河边的威斯顿私人住宅。
赖特声称该住宅
是有机的建筑,并由此提出有机建筑理论。
有机建筑理论是赖特建筑的灵魂,其具体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①有机建筑是活的有生命的建筑
②有机建筑是自然的建筑
③有机建筑是由内到外的建筑,其准则是形式与功能的合一
④有机建筑理论充分表现材料的内在性能和外部形态
⑤有机建筑是整体的概念
⑥有机建筑师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一条和第二条都是讲建筑与自然的融合与统一,建筑周围环境完美衔接,浑然一体,赖特说过:“有机建筑就像从地底长出来的一样。
”。
第三条则说设计过程中要求功能和形式的协调,既不能功能引导形式,也不能形式引导功能。
前者会导致建筑呆板不耐看且,后者则会导致建筑装饰过于繁琐和中看不中用。
由内到外则是指先要进行平面构思和内部结构设计,然后再进行立面创意。
第四条是说尽量暴露材料的原本颜色和质感,尽可能的展示材料的自然属性。
第五条是说重视建筑各个部分的协调贯通,建筑与环境的统一。
第六条是指建筑的低能耗,并要
求我们使用亲近自然的材
料。
二、流水别墅基本概况
(一)建造时间和地理位
置。
1934年,德裔富商考
夫曼在宾夕法尼亚州匹兹
堡市东南郊的熊跑溪买下
一片地产。
流水别墅所在的
基地远离公路,高崖林立,
草木繁盛,溪流潺潺,自然
环境优美。
考夫曼把著名建筑师赖特请来考察,请他设计一座周末别墅。
(二)构思过程:赖特凭借特有的职业敏感,知道自己最难得的机遇到来了。
他说熊跑溪的基址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尤其是那条涓涓溪水。
他要把别墅与流水的音乐感结合起来,并急切地索要—份标有每一块大石头和直径6英寸以上树木的地形图。
图纸第二年3月就送来了,但是直到8月,他仍在冥思苦想,赖特在耐心地等待灵感到来的那一瞬间。
终于,在9月的一天,赖特急速地在地形图上勾画了第一张草图,别墅已经在赖特脑中孕育而出。
他描述这个别墅是“在山溪旁的一个峭壁的延伸,生存空间靠着几层平台而凌空在溪水之上——一位珍爱着这个地方的人就在这平台上,他沉浸于瀑布的响声,享受着生活的乐趣。
”他为这座别墅取名为“流水”。
三、流水别墅总平设计
总平面图:
在总平面的设计上,赖特并不把建筑入口直接暴露在街边,而是通过在街道边砌筑的矮墙将人流桥头,再通过桥将人流引入到建筑基地范围,到达桥的另一头后,我们将会看到一段矮墙,通过矮墙的引导来到流水别墅入口前的花架和水池,并在花架的暗示下找到别墅的入口。
这样曲折的入宅方式,与中国古代曲径通幽的建筑手法颇为相似。
四、平面图功能流线分析
(1)一层平面图
①主要的一层几乎是一个完整的大房间,通过空
露台
起居室 间处理而形成相互流通的各种从属空间,并且有
小梯与下面的水池联系。
②层高只有7英尺一英尺,低矮的空间与周边的 厨房 交通 大玻璃窗将视线动态的引向外部
景观。
③一些天然的露头的岩石从地下伸入起居室地面, 餐厅 门厅 成为壁炉前的天然效果。
④从平面上可以看出整座别墅留有大量的露台,这
与赖特一贯主张的亲近自然的概念不谋而合。
(2)二、三层平面图
①二层是卧室,阳台与一层纵横交错。
二层楼板的
延伸部分成为一种格栅,格栅梁在起居室的东南角 露台 交通 形成了八个矩形顶窗,四个在室外,四个伸入室内
正好在书桌和书架的上部。
这些格栅还起到结构作 卧室
厕所 用,使二层楼板与石壁锚固在一起。
②三层也用作卧室,南北最深处不到12米。
整个住
宅的台阶和楼梯也不只是服务于交通的功能构件而
是对基地特征极好的表达。
平面图流线分析
在流线方面,三层都是由
中央的交通区向四周扩散
的交通形式。
业主可轻易
的到达任何功能区
五、流水别墅细节分析
(1)流水别墅整体特点
流水别墅各个功能区和结构互相渗透穿插,在瀑布之上,赖特实现了“方山之宅”(house on the mesa)的梦想,悬的楼板锚固在后面的和自然山石中。
主要的一层几乎是一个完整的大房间,通过空间处理而形成相互流通的各种从属空间,并且有小梯与下面的水池联系。
正面在窗台与天棚之间,是一金属窗框的大玻璃,虚实对比十分强烈。
整个构思是大胆的,成为无与伦比的世界最著名的现代建筑。
流水别墅与周围的环境天然的契合,就如赖特自己所说的那样“我的建筑是从地底里生长出来的。
”又如李白的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整个建筑一气呵成,在潺潺溪水之上,郁郁青山之间绽放出那自然质朴的特质。
每一个季节,都是一幅不同的充满诗意的(2)流水别墅细节分析
别墅各层有的地方围以石墙,有的地方是大玻璃窗,有的地方封闭如石洞,有的地方开敞轩亮,这房子就好像是从山石间生长起来、植根于此的。
别墅阳台伸出在小溪之上5米多,第一层平台向左右延伸,第二层平台则从上面悬臂向前挑出,居于一层平台之上,这种无拘束的左右前后延伸给人以飞翔的感觉。
在当时新的结构体系——钢筋混凝土的支撑下,赖特在他的住宅建筑中创造了那个时代前所未有的形式。
采用浮筒来搭建浮动平台,立于水面之上,便于人与水体、自然亲密接触,这个著名的楼梯关联着建筑与大地,是内、外部空间不可缺少的媒介,是建筑与环境自然、融洽结合的关键。
起居室东、西、南三面为大面积玻璃窗,使光线流动于此;通往峡谷水面去的楼梯上设有天窗,明亮的光线从天窗泻下。
而东西、北侧的凹室则靠石头与地面的反射光,朦胧、柔美。
室内空间的气氛随着光线明度的变化而呈现多样的风采。
地面用的是经过打蜡的石板,在阳光的照射下又如水纹涟漪。
漫步与流水别墅间,你随时都能感受到建筑师对业主无微不至的关怀。
或是楼梯间墙上的木质书架,或是庭间小巧的水池,或是后墙与山间的小道,说是露台上精致的雕塑。
在阳光下你会发现光与影的灵动,设计师通过一组梁式结构来到达光阴交互的效果。
建筑师随时随刻都在考虑着建筑体与自然间的交互,建筑构件可能会嵌在山体间,山体可能会成为建筑内的一部分。
六、总结:
流水别墅的建筑造型和内部空间达到了伟大艺术品的沉稳、坚定的效果。
这种从容镇静的气氛。
连辣潜其间,力与反力相互集结之气势,在整个建筑内外及其布局与陈设之间。
不同凡响的室内使人犹如进入一个梦境,通往巨大的起居室空间之过程,正如经常出现在赖特作品的特色一样,必然先通一段狭小而昏暗的有顶盖的门廊,然后进入反方向上的主楼梯透过那些粗犷而透孔的石壁,右手边是直交通的空间,而左手便可进入起居的二层踏步,赖特对自然光线的巧妙掌握,使内部空间仿佛充满了盎然生机,光线流动于起居的东,南,西三侧,最明亮的部分光线从天窗泻下,一直通往建筑物下方溪流崖隘的楼梯,东、西、北侧几呈围合状的室,则相形之下较为暗,岩石陈的地板上。
隐约出现它们的倒影,流布在起居室空间之中。
从北侧及山崖是反射进来的光线和反射在楼梯的光线显得朦胧柔美。
在心理上,这个起居室空间的气氛,随着光线的明度变化,而显现多样的风采。
在材料的使用上,流水别墅也是非常具有象征性的,所有的支柱,都是粗犷的岩石。
石的水平性与支柱的直性,产生一种明的对抗,所有混凝土的水平构件,看来有如贯穿空间,飞腾跃起赋予了建筑最高的动感与张力,例外的是地坪使用使用的岩石,似乎出奇的沉重,尤以悬挑的阳台为最。
然而当你站在人工石面阳台上,而为自然石面的壁支柱所包围时对于内部空间或许会有更深一层的体会。
因为室内空间透过巨大的水平阳台而延伸,衔接了巨大的室外空间——崖隘。
赖特对于国际形式主义空谈机能主义的态度,浓缩地表现在由起居室通到下方溪流的楼梯。
这个著名的楼梯,关联着建筑与大地,是内、外部空间不可缺少的媒介,且总会使人们禁不住地一再流连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