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京剧趣谈》精品PPT教学课件 (5)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0课《京剧趣谈》课件(共24张PPT)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0课《京剧趣谈》课件(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923ac2c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f8.png)
剧 趣 谈
文
上
册
虚实相生
《登鹳雀楼》
孟浩然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默读《亮相》,思考:
0
2
3
六 年
文章每一段分别“谈”了什么内容?
京
级 语
剧 趣 谈
文
上
册
默读《亮相》,思考:
2 0
文章每一段分别“谈”了什么内容?
2
3
六
年
京
级 语
•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一段:介绍了京剧中“亮相”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
上 册
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
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这种表演方式
十分符合中国的美学。巨大的马匹被整个省略,但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
美的姿态却鲜明地显现出来。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
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
年
京
级 语
来写京剧表演艺术的尽力展现;写亮相动作时连用三个“
剧 趣
谈
文
上 册
对着”,来表现演员如点穴般的纹丝不动;用“抡圆了
”“耍”“风雨不透”来表现人物的艺高胆大……让读者
有如观戏一般趣味横生,回味无穷。这除了作者深厚的语
言功力,何尝不是因为京剧艺术本身的魅力!
2
0 2
写作特点:
3
六
年 级
• 语言通俗幽默,亲切自然。
京 剧 趣 谈
上 册
的兵器(刀或枪)耍了个风雨不透。这,
哪里还是戏剧?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京剧趣谈》优质课件(共60张PPT)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京剧趣谈》优质课件(共6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05815fb2e3f5727a4e96220.png)
玉堂春
助读资讯
京剧,曾称平剧,是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 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 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 视为中国国粹,位列中国 戏曲三鼎甲“榜首”。
字词识记
chěnɡ
驰骋
nú
奴隶
读一读
ɡān ɡà
尴尬
jiá
戛然而止
pú
仆人
词语解释
根据词语的意思,在文中找出这些词语。
( 高妙 ):高明巧妙。 ( 戛然而止 ):形容声音突然中止。 ( 不可开交 ):无法摆脱或结束。 ( 驰骋 ):(骑马)奔驰。 ( 约定俗成 ):指某种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
是由人们经过长期实践而认定或形成。
《马鞭》
课文品读
读《马鞭》第1自然段,思考:京剧表演中 的“马鞭”是如何产生的?
中国古人时常要骑马。可骑马在舞台上没 办法表现,舞台方圆太小,马匹是无法驰骋的。 真马出现在舞台上,演员也怕它失去控制。
写出了真马出现在舞台上的两个难题。
马鞭的由来。
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
过Hale Waihona Puke 句总结上文马鞭是实在的道具,是可感觉可使用
的。京剧还有一些虚拟的道具,但一样可
感觉可使用。
引出1下文
这两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由介绍京剧中实在的道 具过渡到介绍虚拟的道具。
作者还举了哪些例子来介绍京剧中的虚拟道具? ①比如《拾玉镯》中小姑娘纳鞋底,鞋底
一方被打败,跑下去了。可胜利一方不 紧追,反而留在原地,抡圆了胳膊把手中的 兵器(刀或枪)耍了个风雨不透。
体会“抡圆”“耍”“密不透风”。 “抡圆”体现了胜利方的勇猛,“耍” 看似玩玩,实则是武艺高强的表现,这力 量和技巧仿佛形成了一堵密不透风的墙。
《24京剧趣谈》教学课件(共16张PPT)
![《24京剧趣谈》教学课件(共1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31f9f14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26.png)
2
脸谱欣赏
猜 猜
0 2 3
他 们
六 年 级 语
都是京剧 谁趣谈
文 上 册
( 什
么
样
的
人
)
?
2 0
课后作业
2
3
1.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整理与京剧相关的资料,并选
六
年
级 语
择最感兴趣的一个内容准备两分钟的介绍发言。比
京 剧 趣 谈
文
上 册
比看谁的介绍更吸引人,可以借鉴课文的写法。
2.欣赏一段京剧,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2
3
1.找出文中描写静态亮相和动态亮相的句子,并
六
年 级
说说它们各自的目的是什么。
语
京 剧 趣 谈
文 上
动态:“可胜利一方不紧追……抡圆了胳膊把
册
手中的兵器(刀或枪)耍了个风雨不透。”
目的:“它的存在,就是为了凸显人物的英雄
气概。”
2
2.试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概括“亮相”一节中所
0
2
3
表现的京剧艺术的特色。
去控制。”
2.文章从哪些方面写马鞭把问题“彻底解决”
2
0 2
且“解决得无比漂亮”?
3
反映出作者对京
六 年 级 语
表演方式十分符合中国的美学; 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
剧的喜爱和对传
京
统文化的自豪感。 剧
趣
谈
文
上 册
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
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
剧 趣
谈
文 上
曲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形成的。京剧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京剧趣谈》优秀课件(共52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京剧趣谈》优秀课件(共5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9277e3d55270722192ef748.png)
整体感知:
通读《亮相》一文,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些什么?
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京剧中“亮相”这一艺术表现 形式的特点。
第二自然段:介绍“亮相”这一表现形式的高妙之处。 第三自然段:介绍了“刀(枪)下场”这一动态亮
相的特点及艺术魅力。
阅读第2自然段,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对文中所说 的“亮相”“恰恰是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的理解。
除了马鞭这样实在的道具,京剧中还有哪些道 具?又有怎样的特点?
课 文
虚拟道具
讲
解 可感觉可使用
“无”远胜于“有”
课
小生演员用饭碗喝完豆汁,又用嘴去舔筷子,如
文 果没有这一“舔”,那饭碗也就完全不必拿上舞台。
讲
解
亮相
课
文 讲
“亮相”这一表现形式有什么特点?
解
就在双方打得不可开交之际,那紧张而又整齐的锣鼓声
写作特色:
1.语言通俗幽默,亲切自然; 2.舞台场景描写生动传神; 3.举例子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延伸拓展
1.推荐学生阅读叶君健《看戏》一文的片段,引导学 生体会梅兰芳表演的魅力。
当这个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来的时候, 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 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 声。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 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歌词像珠子似 的从她的一笑一 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 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到地上,到窜, 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听 不见,但是它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
收 束 全 篇
温故而知新,同学们 别忘了经常复习哦!
阅读短文第一部分《马鞭》,想一想: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京剧趣谈》精美课件(共85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京剧趣谈》精美课件(共8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74ef4e977232f60ddcca1da.png)
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 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 俗成的方法。
不同的马鞭一般展示不同的人物身份 和性格特点。
猜一猜,连一连。
皇帝 西楚霸王
吕布 刘备 穆桂英
红色马鞭 粉色马鞭 黄色马鞭 黑色马鞭 白色马鞭
除了写马鞭,作者还介绍了哪些道具?默读 第2、3自然段,圈出文中介绍的道具,再给 道具分类。
出现原因
好处
①古人时常骑马,舞 ①符合中国的美学
马 鞭
台太小无法表现
②可以展现骑马人的姿态
②演员怕真马失去 ③拥有表演的自由
控制
④本身具有装饰的美
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 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 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
轻巧的马鞭赋予艺术家 广阔的展示空间,让表演更 加自由。
马鞭 鞋底 酒杯 酒壶
马 针线 饭菜
饭碗
艺术家们对道具的使用,体现了京剧表演 怎样的艺术特色?
京剧表演中善于运用虚拟的 场景让人想象到真实画面,也就 是“虚实相生”。
《亮相》
默读《亮相》,自主梳理,提取信息,填写表格。
场景
种类 与现实的冲突
好处
打得不可开 静态的 哪个先“醒”,显示武艺的高强
亮 交时
京剧: 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
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 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走遍世界各 地,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成为介绍、传播中 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 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3.再读一遍,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京剧趣谈》精美课件(共61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京剧趣谈》精美课件(共6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919df215acfa1c7aa00ccb3.png)
( 高妙 ):高明巧妙。 ( 戛然而止 ):形容声音突然中止。 ( 不可开交 ):无法摆脱或结束。 ( 驰骋 ):(骑马)奔驰。 ( 约定俗成 ):指某种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是由
人们经过长期实践而认定或形成。
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京剧的哪 两个方面?
道具
表演方式
课文品读
《马鞭》
默读第1自然段,根据表格,圈画并找出相关 信息。
出现原因
好处
①古人时常骑马,舞 ①符合中国的美学
马 鞭
台太小无法表现
②可以展现骑马人的姿态
②演员怕真马失去 ③拥有表演的自由
控制Leabharlann ④本身具有装饰的美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 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 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
轻巧的马鞭赋予艺术家 广阔的展示空间,让表演更 加自由。
互动课堂
研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京剧表演中的“马鞭”作为道具是为
了解决什么问题?从原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马鞭作为道具,要解决的问题, 即文中所讲的“这种尴尬”:“中国 古人时常要骑马。可骑马在舞台上没 办法表现,舞台方圆太小,马匹是无 法驰骋的。真马出现在舞台上,演员 也怕它失去控制。”
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 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 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
你从“彻底”和“无比漂亮”中读出了什么?
在读中我感觉到从三个方面写用马鞭把问题完全
解决了,而且解决得很完美: 1.表演方式符合中国的美学; 2.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 3.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
徐城北,1942年生于重庆,长于北京, 肄业于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曾在中 国京剧院担任编剧,后转入学术研究,曾 任该院研究部主任。
人们经过长期实践而认定或形成。
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京剧的哪 两个方面?
道具
表演方式
课文品读
《马鞭》
默读第1自然段,根据表格,圈画并找出相关 信息。
出现原因
好处
①古人时常骑马,舞 ①符合中国的美学
马 鞭
台太小无法表现
②可以展现骑马人的姿态
②演员怕真马失去 ③拥有表演的自由
控制Leabharlann ④本身具有装饰的美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 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 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
轻巧的马鞭赋予艺术家 广阔的展示空间,让表演更 加自由。
互动课堂
研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京剧表演中的“马鞭”作为道具是为
了解决什么问题?从原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马鞭作为道具,要解决的问题, 即文中所讲的“这种尴尬”:“中国 古人时常要骑马。可骑马在舞台上没 办法表现,舞台方圆太小,马匹是无 法驰骋的。真马出现在舞台上,演员 也怕它失去控制。”
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 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 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
你从“彻底”和“无比漂亮”中读出了什么?
在读中我感觉到从三个方面写用马鞭把问题完全
解决了,而且解决得很完美: 1.表演方式符合中国的美学; 2.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 3.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
徐城北,1942年生于重庆,长于北京, 肄业于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曾在中 国京剧院担任编剧,后转入学术研究,曾 任该院研究部主任。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京剧趣谈》优质课件(共55张PPT)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京剧趣谈》优质课件(共5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0df4dac4693daef5ef73dd1.png)
京剧一般是不把饭碗搬上舞台的,一 旦真用,那就得“狠狠做戏”。
“做戏”“狠狠”是什么意思?
“做戏”是“表演”之意,而“狠 狠”写出了表演的到位,“狠狠做戏” 就是尽力地展现京剧表演艺术的魅力。
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作者用通俗幽默的语言展示了京剧的 独特艺术。
再一次读“马鞭”这一部分的内 容,体会京剧道具的“趣”,感受这 一独特的表演形式?
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 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 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
轻巧的马鞭赋予艺术家 广阔的展示空间,让表演更 加自由。
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 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 俗成的方法。
不同的马鞭一般展示不同的人物身份 和性格特点。
进入课文, 看看都有哪些有 趣的地方。
析 探讨“趣谈”。
词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你读出了哪
品 趣
些“趣”。
品悟“道具之趣”,体验“表演之趣”。 你是从哪里看出这些“趣”的呢?在文
中划出相关的语句,并将你的想法写在旁边。
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 表现手段,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用 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而且解 决得无比漂亮。
唯恐:唯独害怕(担心)只怕某一事物。 无穷无尽:穷,完。没有止境,没有限 度。 风雨不透:风刮不进,雨水透不过。形 容封闭或包围得十分紧密。
男生读《马鞭》部分,女生读《亮相》 部分。
chè dǐ
彻底
shànɡ xié dǐ
绱鞋底
概括《马鞭》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马鞭》介绍了京剧中“马鞭”这 一艺术表现形式的产生、作用,以及它 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介绍了京剧中道具 的妙处。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京剧趣谈课件(共63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京剧趣谈课件(共6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a36d8af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fc.png)
字词注释 多音字
相 xiānɡ (互相)(相对) xiànɡ (亮相) (相声)
1.舞台上,两个演员互相( xiānɡ )死死盯着 对方,一动不动,真搞笑。 2.小丑亮相(xiànɡ)的动作简直让人忍俊不禁。
字词注释
仆 pú(仆人)(公仆) pū(仆倒在地) (前仆后继)
1.战士们风尘仆仆( pú )地奔向抗日 前线。 2.共产党为了解放祖国前仆( pū )后继 的精神感动了XXX万万的中国人。
背景资料
京剧来源于四个地方剧种:一是本来流行于安徽省一带的徽 剧;二是流行于湖北的汉剧;三是流行于江苏一带的昆曲;四 是流行于陕西的秦腔,又叫梆子。徽剧是京剧的基础。清朝乾 隆五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790年,为了给已经八十岁的乾隆皇 帝祝寿,唱二黄的艺人高朗亭随“三庆”徽班进北京表演,很 快受到了北京人的喜欢,皇族贵人也很爱看。随后,许多徽剧 艺人来到北京。徽剧又和从湖北、江苏、陕西来京的汉剧、昆 曲、秦腔这三个在中国南北有影响的剧种不断交流、融会、演 变、优化,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 国得到空前的繁华,最后聚精荟萃,形成有较高艺术魅力的京 剧。在2010年11月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 表作名录”。
课文讲授
“马鞭”的产生
中国古人时常要骑马。可骑马在舞台上没办法表现, 舞台方圆大小,马匹是无法驰骋的。真马出现在舞台 上,演员也怕它失去控制。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 统戏曲的表现手法,终于战胜了这种为难——用一根 小小的马鞭就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这种表 演方式十分符合中国的美学。
“这种为难”指的是“古人骑马,舞台太小, 马匹是无法驰骋,真马出现在舞台上,演员也怕它 失去控制”。而这种为难,用道具“一跟马鞭”就 漂亮完善的解决了骑马没法再舞台上表现的为难。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 京 剧 趣 谈 人教部编版(共15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 京 剧 趣 谈 人教部编版(共1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06f656e0975f46526d3e179.png)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京剧趣谈
徐城北,戏曲研究所研究员,专注 于对京剧艺术及其背景进行学术研究, 曾在《百家讲坛》讲演多次,著有《梅 兰芳与20世纪》《京剧与中国文化》等 各类著作40余册,其中一部分被翻译成 英语、德语等,成为对外宣传京剧艺术 的通俗读物。
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 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默读《马鞭》和《亮相》两个短篇,想一想: 它们分别介绍了什么?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徐城北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京剧的行 当、道具、艺术特点和众多梨园典故、 轶闻趣事,生动展现了京剧艺术的无穷 魅力和京剧艺人的不懈追求。书中的 《白天“打”出了黑夜》《喝完豆汁再 舔筷子》《什么是“行当”》《好人终 有好报》等短篇图文并茂,趣味盎然。
推荐阅读
拓展练习
中国戏剧博大精深,京剧只是其中的一种。课 后,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搜集资料, 如脸谱、戏服、角色、名家名段等,与同学交流分 享,发现其中更多的奥秘。
然而也怪,就在双方打得不可开交之际,那紧张而又整齐的 锣鼓声忽然一停,人物的动作也戛然而止——双方脸对着脸, 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
还有一种“刀(枪)下场”,可以视为动态的亮相。双方正 在交战,一方被打败,跑下去了。可胜利一方不紧追,反而留在 原地,抡圆了胳膊把手中的兵器(刀或枪)耍了个风雨不透。
学习字词
chíchěng ɡān ɡà nú pú jiá
驰骋 尴尬 奴仆 戛然而止 虚拟的马鞭
1.京剧中“马鞭”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产生、作 用,以及它的独特魅力; 2.京剧中同样可感觉可使表现夸张的特点。
1.京剧中“亮相”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 2.“亮相”这一表现形式的高妙之处; 3.“刀(枪)下场”这一动态亮相的特点及艺术 魅力。
京剧趣谈
徐城北,戏曲研究所研究员,专注 于对京剧艺术及其背景进行学术研究, 曾在《百家讲坛》讲演多次,著有《梅 兰芳与20世纪》《京剧与中国文化》等 各类著作40余册,其中一部分被翻译成 英语、德语等,成为对外宣传京剧艺术 的通俗读物。
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 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默读《马鞭》和《亮相》两个短篇,想一想: 它们分别介绍了什么?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徐城北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京剧的行 当、道具、艺术特点和众多梨园典故、 轶闻趣事,生动展现了京剧艺术的无穷 魅力和京剧艺人的不懈追求。书中的 《白天“打”出了黑夜》《喝完豆汁再 舔筷子》《什么是“行当”》《好人终 有好报》等短篇图文并茂,趣味盎然。
推荐阅读
拓展练习
中国戏剧博大精深,京剧只是其中的一种。课 后,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搜集资料, 如脸谱、戏服、角色、名家名段等,与同学交流分 享,发现其中更多的奥秘。
然而也怪,就在双方打得不可开交之际,那紧张而又整齐的 锣鼓声忽然一停,人物的动作也戛然而止——双方脸对着脸, 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
还有一种“刀(枪)下场”,可以视为动态的亮相。双方正 在交战,一方被打败,跑下去了。可胜利一方不紧追,反而留在 原地,抡圆了胳膊把手中的兵器(刀或枪)耍了个风雨不透。
学习字词
chíchěng ɡān ɡà nú pú jiá
驰骋 尴尬 奴仆 戛然而止 虚拟的马鞭
1.京剧中“马鞭”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产生、作 用,以及它的独特魅力; 2.京剧中同样可感觉可使表现夸张的特点。
1.京剧中“亮相”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 2.“亮相”这一表现形式的高妙之处; 3.“刀(枪)下场”这一动态亮相的特点及艺术 魅力。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京剧趣谈》名师配套课件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京剧趣谈》名师配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3e0da34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55.png)
亮相
方式
人物特点
动态
武艺高强,必胜信心
静态 动静结合 英雄气概
学习提示:
品表演方式之“趣”
自由读课文,体会静态亮相和动态亮相的
不同。
静态亮相
动态亮相
知识拓展
京剧脸谱
• 蓝脸的窦尔敦 盗御马 • 红脸的关公 战长沙 • 黄脸的典韦 白脸的曹操 • 黑脸的张飞 叫喳喳……
• 紫色的天王 托宝塔 • 绿色的魔鬼 斗夜叉 • 金色的猴王 银色的妖怪 • 灰色的精灵 笑哈哈……
作业 查找有关京剧
的资料,办一期有 关京剧的手抄报, 与同学交流。
堂
1、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熟练 掌握知识要点。 2、完成课后练习题。
课堂小结
今天学完了你有什么收获呢?
各抒己 见吧!
习
1、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知识点。 2、布置课后练习任务。
小游戏
看图片,猜剧目
武松打虎
三打白骨精
空城计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京剧趣谈
检测预习
读准字音
马鞭 纳鞋底 拾玉镯
chěng
驰骋 约定俗成 仆人
jiá
金玉奴 戛然而止
尴尬 锣鼓
检测预习
课文通过 《马鞭》和 《亮相》介绍 了京剧哪两方 面的内容?
道具
表演方式
京剧,曾称平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
之一,被视为中国国粹。2010年11月16日,京 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京剧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杂、武、流 等行当。京剧流播全国,影响甚广,有“国剧” 之称。以梅兰芳命名的京剧表演体系被视为东 方戏剧表演体系的代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 之一。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 式,其中的多种艺术元素被用作中国传统文化 的象征符号。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京剧趣谈》教学课件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京剧趣谈》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6a1aaa8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95.png)
体来自会实在道具道
具 艺
虚拟道具
术
可实在
可虚拟
马鞭、鞋底、酒壶酒杯 马、针线、饭菜 饭碗
自主学习《亮相》,找出文中描写的
趣 两处亮相方式,说说与生活实情不相符的 谈 亮 地方,想想这样表演的妙处。填写表格。
相
场景
种类
与现实的冲 突
好处
趣 谈 亮
打得不可 开交时 亮 相
静态 的 亮相
哪个先“醒 ”了,对方 不就完了吗 ?
自
的演出博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假如你当
主
时也在现场,请你结合课本103页的插图,
作
发挥想象,从她的扮相、神态、动作等方面
业
进行描写,写一段话。
堂
1、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熟练 掌握知识要点。 2、完成课后练习题。
课堂小结
今天学完了你有什么收获呢?
各抒己 见吧!
习
1、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知识点。 2、布置课后练习任务。
当中进行探查,经常在国内外各类报刊发表文章,多
次获奖。
学习任务二
初读自学
感知京剧悟“趣 ”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
到不理解的词语时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
自 文理解。
读 课
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京剧的哪两
文 个方面?
道具 表演方式
学习任务三
问题导学
感受魅力品“趣 ”
默读第1自然段,提取信息,自主梳 理,完成表格,全班反馈。
堂
的服饰……可谓艺术底蕴深厚。但一提到京剧,我们首先想
到京剧爱好者是老人。有人还说京剧是“老人的艺术”“过
小
时的艺术”,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你认为京剧要不要普及?
结
具 艺
虚拟道具
术
可实在
可虚拟
马鞭、鞋底、酒壶酒杯 马、针线、饭菜 饭碗
自主学习《亮相》,找出文中描写的
趣 两处亮相方式,说说与生活实情不相符的 谈 亮 地方,想想这样表演的妙处。填写表格。
相
场景
种类
与现实的冲 突
好处
趣 谈 亮
打得不可 开交时 亮 相
静态 的 亮相
哪个先“醒 ”了,对方 不就完了吗 ?
自
的演出博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假如你当
主
时也在现场,请你结合课本103页的插图,
作
发挥想象,从她的扮相、神态、动作等方面
业
进行描写,写一段话。
堂
1、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熟练 掌握知识要点。 2、完成课后练习题。
课堂小结
今天学完了你有什么收获呢?
各抒己 见吧!
习
1、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知识点。 2、布置课后练习任务。
当中进行探查,经常在国内外各类报刊发表文章,多
次获奖。
学习任务二
初读自学
感知京剧悟“趣 ”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
到不理解的词语时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
自 文理解。
读 课
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京剧的哪两
文 个方面?
道具 表演方式
学习任务三
问题导学
感受魅力品“趣 ”
默读第1自然段,提取信息,自主梳 理,完成表格,全班反馈。
堂
的服饰……可谓艺术底蕴深厚。但一提到京剧,我们首先想
到京剧爱好者是老人。有人还说京剧是“老人的艺术”“过
小
时的艺术”,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你认为京剧要不要普及?
结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京剧趣谈》精品PPT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京剧趣谈》精品PPT](https://img.taocdn.com/s3/m/4e3960e3a5e9856a561260cf.png)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京剧趣谈 》精品P PT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京剧趣谈 》精品P PT
课文讲解
思考问答
画出文中描写静态的亮相和动 态的亮相的句子。思考:静态 的亮相和动态的亮相“亮相” 的妙处是什么?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京剧趣谈 》精品P PT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京剧趣谈 》精品P PT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京剧趣谈 》精品P PT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京剧趣谈 》精品P PT
课文讲解
理清课文层次
第1、2段:介绍了京剧中静态的“亮相” 高妙之处。 第3自然段:介绍“刀(枪)下场”这 一动态的“亮相” 。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京剧趣谈 》精品P PT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京剧趣谈 》精品P PT
主题归纳
这篇课文通过讲解京剧表演之趣:“马鞭” 道具运用“虚实相生”;“亮相”动作“动 静相宜”的特点,表现出京剧独特的魅力, 喜爱京剧之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京剧趣谈 》精品P PT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京剧趣谈 》精品P PT
拓展延伸
写作特点
思考: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 特色?
人教部编版版小学语文六年级
23 京剧趣谈
手
我会读
开
驰骋 戛然而止 约定俗成
火
尴尬 绱鞋底
风雨不透
车
读
词
控制 彻底 鲜明 虚拟
语
仆人 唯恐 凸显 无穷无尽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京剧趣谈 》精品P PT
我会读 根据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并选择词语说话。
彻底:全面的,充分的。 唯恐:唯独害怕;只怕。 无穷无尽:没有止境,没有限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京剧趣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2020/11/21
1
课前导入
在课前,大家已经搜集了一些关于京剧的知 识,你了解到了哪些?
京剧是流传全国的一种戏曲。在国外,它往往代表着中国 的戏曲艺术,所以又被称为“国剧”。因为京剧的唱腔主要 有“二黄”和“西皮”,所以从前人们也叫它“二黄”、 “皮黄”。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
2020/11/21
3
1 京剧常识
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唱、练、做、打,也是京剧 表演思想基本功。
舞台上的角色划分为:生(老生、小生)、旦(青衣、 老旦、花旦、刀马旦)、净(花脸、黑头)、丑(文丑、 武丑、小丑、老丑)四种类型。
2020/11/21
4
生
老生(又称须生)
2020/11/21
5
武生
戏曲程式化的表演技巧,不是凭空臆造的,它是 吸取了当时社会生活内容,加以提炼美化,根据人 物身份而确定或形成的模式。
2020/11/21
27
由此可以知道:
“马鞭”在舞台上代替了“马匹”,这就是京剧 中的虚拟,马鞭是真实的道具,马匹是虚拟的,剧 情中的“马失前蹄”、“策鞭催马”、“纵马腾跃” 等则是由演员用各种动作表演出来的。
2020/11/21
2
京剧来源于四个地方剧种:一是原来流行于安徽省一带的徽剧;二是 流行于湖北的汉剧;三是流行于江苏一带的昆曲;四是流行于陕西的秦腔, 又叫梆子。徽剧是京剧的基础。清朝乾隆五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790年, 为了给已经八十岁的乾隆皇帝祝寿,唱二黄的艺人高朗亭随“三庆”徽班 进北京表演,很快受到了北京人的喜欢,皇族贵人也很爱看。随后,许多 徽剧艺人来到北京。徽剧又和从湖北、江苏、陕西来京的汉剧、昆曲、秦 腔这三个在中国南北有影响的剧种不断交流、融会、演变、优化,京剧形 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最后聚精 荟萃,形成有较高艺术魅力的京剧。在2010年11月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这种尴尬”指的是“古人骑马,舞台太小,马匹是无 法驰骋,真马出现在舞台上,演员也怕它失去控制”。而 这种尴尬,用道具“一跟马鞭”就漂亮完美的解决了骑马 没法再舞台上表现的尴尬。
2020/11/21
26
马匹被“马鞭代替”
巨大的马匹被整个省略,但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却鲜明地显 现出来。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 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马鞭 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 约定俗称的方法。
2020/11/21
23
研读第一自然段:
京剧表演中的“马鞭”作为道具是为 了解决什么问题?从原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2020/11/21
24
中国古人时常要骑马。课骑马在舞台上没办法表现,舞台方圆大小, 马匹是无法驰骋的。真马出现在舞台上,演员也怕它失去控制。京剧继 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用一根 小小的马鞭就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这种表演方式十分符合中 国的美学。巨大的马匹被整个省略,但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却 鲜明地显现出来。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 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 一百里。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 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称的方法。
17
词语解释
驰骋:骑马奔跑;奔驰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彻底:全面的,充分的 虚拟:不符合或者是不一定符合的事实
无穷无尽:没有止境,没有限度
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是由人们经过长期实践而 认定或形成的
2020/11/21
18
词语对对碰
近义词
继承——传承 尴尬——难堪 装饰——修饰 奇特——特殊 唯恐——害怕 凸显——彰显
徐城北,戏曲研究所研究员,1942年10月20日生 于重庆,长于北京,肄业于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 系,曾任该院研究部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 京大学兼职教授。
主要成果:多年专注于对京剧艺术及其背景进行 学术研究。著有《梅兰芳与20世纪》、《京剧与中 国文化》、等各类著作共40余册。
2020/11/21
2020/11/21
21
学习“马鞭”
默读课文前半部分《马鞭》,想一想,讲了什么内容?
第1段:介绍了京剧中“马鞭”成为道具的妙处。 第2段:举例介绍京剧中的虚拟道具一样可感觉可使用。 第3段:京剧中的虚拟道具的妙处以及真道具表现夸张的特点。
2020/11/21
22
《马鞭》介绍了京剧中“马鞭”这一艺术表现 形式的产生、作用,以及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 介绍了虚拟道具的妙处,说明京剧善于运用虚实 结合的道具表现真实生活的特点。
15
初读课文
2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画出不理解的 词语,注意把课文读通顺。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交流学习情况
2020/11/21
16
多音字
鲜
xiān 新鲜
xiǎn 困难
例:苹果里隐藏着五角
星,向来鲜(xiǎn)为
人知,让人听了很新鲜
(xiān)
2020/11/21
2020/11/21
6
小生
2020/11/21
7
旦 青衣
2020/11/21
8
老旦
2020/11/21
9
花旦
2020/11/21
10
武旦
2020/11/2111净Fra bibliotek白脸曹操
2020/11/21
(花脸 黑头)
黑脸包公
12
丑
小丑
文丑
武丑
2020/11/21
13
2020/11/21
14
走近作者
2020/11/21
25
“马鞭”的产生
中国古人时常要骑马。可骑马在舞台上没办法表现,舞台方圆大小,马匹 是无法驰骋的。真马出现在舞台上,演员也怕它失去控制。京剧继承、发展 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 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这种表演方式十分符合中国的美学。
反义词
优美——丑陋 自由——拘束 高扬——低垂 紧张——放松
戛然而止——滔滔不绝
2020/11/21
19
想一想
同学们,请大家认真朗读课文,了 解课文内容。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讲了哪几个方 面的内容?
2020/11/21
20
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介绍了我国京剧艺术中的“马鞭” 和“亮相”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2020/11/21
1
课前导入
在课前,大家已经搜集了一些关于京剧的知 识,你了解到了哪些?
京剧是流传全国的一种戏曲。在国外,它往往代表着中国 的戏曲艺术,所以又被称为“国剧”。因为京剧的唱腔主要 有“二黄”和“西皮”,所以从前人们也叫它“二黄”、 “皮黄”。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
2020/11/21
3
1 京剧常识
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唱、练、做、打,也是京剧 表演思想基本功。
舞台上的角色划分为:生(老生、小生)、旦(青衣、 老旦、花旦、刀马旦)、净(花脸、黑头)、丑(文丑、 武丑、小丑、老丑)四种类型。
2020/11/21
4
生
老生(又称须生)
2020/11/21
5
武生
戏曲程式化的表演技巧,不是凭空臆造的,它是 吸取了当时社会生活内容,加以提炼美化,根据人 物身份而确定或形成的模式。
2020/11/21
27
由此可以知道:
“马鞭”在舞台上代替了“马匹”,这就是京剧 中的虚拟,马鞭是真实的道具,马匹是虚拟的,剧 情中的“马失前蹄”、“策鞭催马”、“纵马腾跃” 等则是由演员用各种动作表演出来的。
2020/11/21
2
京剧来源于四个地方剧种:一是原来流行于安徽省一带的徽剧;二是 流行于湖北的汉剧;三是流行于江苏一带的昆曲;四是流行于陕西的秦腔, 又叫梆子。徽剧是京剧的基础。清朝乾隆五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790年, 为了给已经八十岁的乾隆皇帝祝寿,唱二黄的艺人高朗亭随“三庆”徽班 进北京表演,很快受到了北京人的喜欢,皇族贵人也很爱看。随后,许多 徽剧艺人来到北京。徽剧又和从湖北、江苏、陕西来京的汉剧、昆曲、秦 腔这三个在中国南北有影响的剧种不断交流、融会、演变、优化,京剧形 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最后聚精 荟萃,形成有较高艺术魅力的京剧。在2010年11月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这种尴尬”指的是“古人骑马,舞台太小,马匹是无 法驰骋,真马出现在舞台上,演员也怕它失去控制”。而 这种尴尬,用道具“一跟马鞭”就漂亮完美的解决了骑马 没法再舞台上表现的尴尬。
2020/11/21
26
马匹被“马鞭代替”
巨大的马匹被整个省略,但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却鲜明地显 现出来。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 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马鞭 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 约定俗称的方法。
2020/11/21
23
研读第一自然段:
京剧表演中的“马鞭”作为道具是为 了解决什么问题?从原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2020/11/21
24
中国古人时常要骑马。课骑马在舞台上没办法表现,舞台方圆大小, 马匹是无法驰骋的。真马出现在舞台上,演员也怕它失去控制。京剧继 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用一根 小小的马鞭就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这种表演方式十分符合中 国的美学。巨大的马匹被整个省略,但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却 鲜明地显现出来。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 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 一百里。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 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称的方法。
17
词语解释
驰骋:骑马奔跑;奔驰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彻底:全面的,充分的 虚拟:不符合或者是不一定符合的事实
无穷无尽:没有止境,没有限度
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是由人们经过长期实践而 认定或形成的
2020/11/21
18
词语对对碰
近义词
继承——传承 尴尬——难堪 装饰——修饰 奇特——特殊 唯恐——害怕 凸显——彰显
徐城北,戏曲研究所研究员,1942年10月20日生 于重庆,长于北京,肄业于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 系,曾任该院研究部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 京大学兼职教授。
主要成果:多年专注于对京剧艺术及其背景进行 学术研究。著有《梅兰芳与20世纪》、《京剧与中 国文化》、等各类著作共40余册。
2020/11/21
2020/11/21
21
学习“马鞭”
默读课文前半部分《马鞭》,想一想,讲了什么内容?
第1段:介绍了京剧中“马鞭”成为道具的妙处。 第2段:举例介绍京剧中的虚拟道具一样可感觉可使用。 第3段:京剧中的虚拟道具的妙处以及真道具表现夸张的特点。
2020/11/21
22
《马鞭》介绍了京剧中“马鞭”这一艺术表现 形式的产生、作用,以及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 介绍了虚拟道具的妙处,说明京剧善于运用虚实 结合的道具表现真实生活的特点。
15
初读课文
2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画出不理解的 词语,注意把课文读通顺。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交流学习情况
2020/11/21
16
多音字
鲜
xiān 新鲜
xiǎn 困难
例:苹果里隐藏着五角
星,向来鲜(xiǎn)为
人知,让人听了很新鲜
(xiān)
2020/11/21
2020/11/21
6
小生
2020/11/21
7
旦 青衣
2020/11/21
8
老旦
2020/11/21
9
花旦
2020/11/21
10
武旦
2020/11/2111净Fra bibliotek白脸曹操
2020/11/21
(花脸 黑头)
黑脸包公
12
丑
小丑
文丑
武丑
2020/11/21
13
2020/11/21
14
走近作者
2020/11/21
25
“马鞭”的产生
中国古人时常要骑马。可骑马在舞台上没办法表现,舞台方圆大小,马匹 是无法驰骋的。真马出现在舞台上,演员也怕它失去控制。京剧继承、发展 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 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这种表演方式十分符合中国的美学。
反义词
优美——丑陋 自由——拘束 高扬——低垂 紧张——放松
戛然而止——滔滔不绝
2020/11/21
19
想一想
同学们,请大家认真朗读课文,了 解课文内容。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讲了哪几个方 面的内容?
2020/11/21
20
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介绍了我国京剧艺术中的“马鞭” 和“亮相”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