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语积累
• 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 • 1.肖像 神态 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情特征。 • 2.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性情,反应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
发展;描墓人物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
• 3.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表现人物思想 品质,刻画人物性情,推动情节发展。
• 4.细节描写:更细腻的展示人物某一特征。 • 5.侧面描写:衬托、对照突出主要人物。
理水
鲁迅
• 当两位大员回到京都的时候,别的考察员也大抵陆续回来了, 只有禹还在外。他们在家里休息了几天,水利局的同事们就在局 里大排越宴,替他们接风。这一天真是车水马龙,不到黄昏时候, 主客就全都到齐了,院子里却已经点起庭燎来,鼎中的牛肉香, 一直透到门外虎贵的鼻子跟前,大家就一齐咽口水。酒过三巡, 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似雪,泥水如金,黄鲜 膏脾,青苔滑溜……等等。
“要而言之,‘淫’是世界上已有定评的好法子,”白须发的老 官恐怕胖子闹出岔子来,就抢着说道。“别的种种,所谓‘摩登’ 者也,昔者幽尤氏就坏在这一点上。”
禹微微一笑:“我知道的。有人说我的爸爸变了黄熊,也有人 说他变了三足鳖,也有人说我在求名,图利。说就是了。我要说的 是我查了山泽的情形,征了百姓的意见,已经看透实情,打定主张, 无论如何,非‘导’不可!这些同事,也都和我同意的。”
“放他妈的屁!”禹心里想,但嘴上却大声的说道:“我经过 查考,知道先前的方法:‘淫’,确是错误了。以后应该‘导’! 不知道诸位的意见怎么样?”
静得好像坟山;大员们的脸上也显出死色,许多人还觉得自 己生了病,明天恐怕要请病假了。
“这是蠹尤的法子!”一个勇敢的青年官员悄悄的愤激着。 “卑职的愚见,窃以为大人是好像应该收回成命的。”一位白 须白发的大员,这时觉得天下兴亡,系在他的嘴上了,便把心一 横,置死生于度外,坚决的抗议道:“湮是老大人的成法。‘三 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老大人升天还不到三年。” 禹一声也不响。
这一吓,把大家的酒意都吓退了,沙沙的一阵衣裳声,立刻都 退在下面。
禹便一径跨到席上,并不屈膝而坐,却伸开了两脚,把大脚底 对着大员们,又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随员们就 分坐在他的左右。
“大人是今天回京的?”一位大胆的属员,膝行而前了一点,恭 敬的问。
“你们坐近一点来!”禹不答他的询问,只对大家说。“查的怎 么样?”
“这很好。”禹说着,向他弯一弯腰。 “不过第一要紧的是赶快派一批大木復去,把学者们接上高本 来。”第三位大员说,“学者们有一个公呈在这里,他们以为文化
是一国的命脉,学者是文化的灵魂,只要文化存在,华夏也就存 在,别的一切,倒还在其次……”
“他们以为华夏的人口太多了,”第一位大员道,“减少一些 倒也是致太平之道。况且那些不过是愚民,那喜怒哀乐,也决没 有智者所推想的那么精微的。……”
微醺之后,才取出大家采集了来的民食来,都装着细巧的木匣子, 盖上写着文字,有的是伏羲八卦体,有的是仓颉鬼哭体,大家就 先来赏鉴这些字,争论得几乎打架之后,才决定以写着“国泰民 安”的一块为第一,因为不但文字质朴难识,有上古淳厚之风, 而且立言也很得体,可以宣付史馆的。
局外面也起了一阵喧嚷。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慧黑,衣服破 旧,竟冲破了断绝交通的界限,闯到局里来了。卫兵们大喝一声, 连忙左右交叉了明晃晃的戈,挡住他们的去路。
他举手向两旁一指。白须发的,花须发的,小白脸的, 胖而流着油汗的,胖而不流油汗的官员们,跟着他的指头 看过去,只见一排黑瘦的乞丐似的东西,不动,不言,不 笑,像铁铸的一样。
1、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 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 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6 分) ①形象描写。将禹及其随员描写为“乞丐似的大汉”,写出艰苦 卓绝的实干家形象。 ②言行描写。文中的禹坚定寡言,一旦说话,则刚直有力。
解题方法
塑
动作、语言、神态、肖像、 正面描写
造
心理、细节描写等
人
物
形
他人描述、衬托、 环境描写、 侧面描写
象
情节推动
的
手
法 对照
• 肖像描写。包括人物的容貌、表情、姿态、风度和服饰等。 • 语言描写。小说的语言描写包括对话和独白。个性化的对话, • 可以显示人物的不同性情。 • 行动描写。行动描写是指作家对人物富有性情特征的动作所作的生动、
2、高考新课标Ⅱ卷《小步舞》(法)莫泊桑,请以老舞蹈师形象 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人物形象
• 考题分析 “人物形象”鉴赏考查的三个角度及题型 • 一、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 • 二、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 三、人物形象的作用
题型(二)——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提问方式】 (1)请结合文意赏析文中画线部分(人物描写)。 (2)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对话描写、肖像描写等有怎样的作用? (3)本文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哪些手法?请赏析。 (4)小说是如何塑造xxx这个人物形象的?
“况且老大人化过多少心力呢。借了上帝的息壤,来湮洪水, 虽然触了上帝的愤慨,洪水的深度可也浅了一点了。这好像还是 惯例的治下去。”另一位花白须发的大员说,他是禹的母舅的干 儿子。
“我看大人还不如‘干父之蛊’,”一位胖大官员看得禹不作 声,以为他就要折服了,便带些轻薄的大声说,不过脸上还流出 着一层油汗。“照着家法,挽回家声。大人大约未必知道人们在 怎么讲说老大人罢·…”
③对照手法。始终在同众大员的对照中塑造禹及其随员,从而凸 显其“中国的脊梁”形象。
分析感悟 【易错提醒】
手法找不全或找不准。对典型的描写文字检索不全,或对检索 到的文字加工提炼不准确,就会出现手法找不全或找不准的失误。 如本题,容易遗漏对孙少安的动作描写;也可能会答上不典型的 神态描写。
只答手法,缺少分析,或分析啰嗦。再如本题,分析时,很可 能出现简单罗列原文描写文字的情况,不是自己的加工成果。
小说中细节描写的作用主要有:
• ①突出人物的性情。 • ②充实故事情节。 • ③营造典型环境,渲染时代气氛。
小说塑造形象手法类的题目,答题步骤:
• 1、指明小说运用了哪一种描写手法。(明) • 2、结合具体情节分析这种描写手法在文句中是如何体现的。(阐)
3、明确有何效果或作用。要点明此手法突出了人物的什么形象特 点。(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十对人物作用十对情节作 用十对环境作用+对主题作用)(析)
大员们一面膝行而前,一面面面相觑,列坐在残庭的下面,看 见咬过的松皮饼和啃光的牛骨头。非常不自在——却又不敢叫膳夫 来收去。
“禀大人,”一位大员终于说。“倒还像个样子——印象甚佳。 松皮水草,出产不少;饮料呢,那可丰富得很。百姓都很老实,他 们是过惯了的。”
“卑职可是已经拟好了募捐的计划,”又一位大员说。“准备开 一个奇异食品展览会,另请女隗小姐来做时装表演,来看的可以多 一点。”
“什么?——看明白!”当头是一条瘦长的莽汉,粗手粗脚的, 怔了一下,大声说。
卫兵们在昏黄中定晴一看,就恭恭敬敬的立正,举戈,放他们 进去了。
局里的大厅上产生了扰乱。大家一望见一群莽汉们奔来,纷纭 都想躲避,但看不见耀眼的兵器,就又硬着头皮,定晴去看。头一 个虽然面貌黑瘦,但从表情上,也就认识他正是禹;其余的自然是 他的随员。
小说阅读
塑造人物形象手法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常用方法;
2、 掌握从小说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 等描写中去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
3 、运用所学方法概括小说中人物形象,规范答题。
全国卷近几年小说真题
1、高考新课标Ⅱ卷《理水(节选)》鲁迅,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 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
具体的描画和刻画。人的行为动作是人物思想感情的外在显现,是人物 性情的具体展露。 • 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 • 喜悦、兴奋等),刻画人物性情,推动情节发展。心理描写可以使人物 “深刻化”,在人物描写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细节描写。细节是构成小说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或环境特征的 最小的组成单位,是表现事物各种感性特征的具体而细小的材 料。细节描写就是对这些细枝末节的描画。好的细节能把人物 或事物最本质的性状鲜明而又逼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增 强作品的真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