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河池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
1. (8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乡书何处达?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2) ________,________。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谭嗣同《潼关》)
(3)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孔子感慨时光流逝,规劝大家珍惜光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请将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默写完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
2. (17分)阅读议论文《“磨”到最后》,完成后面小题。

①“我磨墨,墨磨我”,这是画家韩羽的一枚书法印章。

他自幼热爱文学、戏剧。

搞漫画创作,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的。

那时,他向省报投稿,天天投,天天退,如此持续了几年,把美术编辑都投怕了。

他在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时曾幽默地写下了如此对联:“惯以坏画充好画,聊将嘘声作赞声。


②两个“磨”字,意蕴深远,耐人寻味。

磨墨,“朵朵花开淡墨痕”;磨我,独树一帜丹青手。

他的书画功底老到、深厚,不但“磨”进了电影、戏剧,而且“磨”进了书法、“磨”进了文章杂学。

他的书、画、文章,外行觉得有意思,内行觉得见功夫,堪称独一无二。

他创作极认真,圈里人都知道,韩先生一是作画少,另就是自己不满意的作品绝不拿出来,而是撕掉。

他的标准不是创作不出手,他不愿重复自己,不愿复制自己。

他的作品轻松好玩,令人赏心悦目,据说他的创作过程是很痛苦的。

先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继而掼笔撕纸、长吁短叹,久不得其要,继而灵感偶至,马上抓住。

韩羽的“磨”字诀给人生以太多的教益。

③磨,磨难、磨炼、磨砺、磨合……似乎都和人生有缘,所以许多人生警语,也都带着“磨”字:“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宝剑锋从磨砺出”……警示人们要认识磨、善待磨、不怕磨,要耐磨、多磨、自觉磨。

“磨”是砥砺,增其锋利,“磨”是打造,锻出新生;“磨”是一次次与外力的对抗和较量,是一个个引发事物发生渐变的过程。

《浮士德》里土地之神唱了这样一首人生之歌:“生潮中,业浪里,淘上复淘下,浮来又浮去,生而死,死而葬,一个永恒的大洋,一个连续的波浪,一个有光辉的生长……”其意蕴涵的也是“磨”。

人生是“磨”而强,“磨”而亮,“磨”而奋发向上。

有的人下岗了,却打拼出一番新天地;有的人失败了,却东山再起;有的双腿失灵,却走得更远了……自古雄才多磨难,酸甜苦辣各种滋味的“磨”,使得他们砺心练脑、强魂健魄,走向新生。

④巴尔扎克把他的创作经验概括为一句话,刻在他的手杖上:“我粉碎了每一个障碍!”19世纪后期,奥地利作家弗朗茨·卡夫卡,在总结他的一生特别是他的创作时,也引用过巴尔扎克这句话。

但是他颠倒了这句话的主语和宾语,他说:“每一个障碍粉碎了我!”大师大见解,磨至粉碎,磨成双向,功夫深,力度大,质量高。

不磨不
粉碎障碍,无以前进;不磨不粉碎自己,无以提高。

大凡德高望重者、事业辉煌者、叱咤风云者,莫不是磨着困难磨着自己、粉碎着障碍粉碎着自己,步向新生、步向辉煌的。

有人想轻松之磨,磨来磨去无精神;有人作虚假之磨,碌碌无为度一生。

所以,磨须有心有志,磨要脱胎换骨。

⑤贝多芬说:“卓越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于己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人生曲折,跌宕起伏,“万事如意”、“一帆风顺”,只是希冀和祝福;“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倒是司空见惯。

然而,许多人对“磨”厌恶、惧怕,在他们心目中,一蹴而就是快慰,反反复复是窝囊,总想三板斧劈尽一切障碍,三把火烧出一片新天地,往往事与愿违。

而磨砺临头不去“磨”,被动挨“磨”怨天尤人,如此人生态度则更不可取。

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的诗句告诉世人,人生的磨击是少不了的,关键在于自身坚劲,经磨、耐磨、迎“磨”而上,就会磨出灿烂的人生。

(1)
说说题目“‘磨’到最后”蕴含着怎样的人生道理。

(2)
根据文章内容,理解下面两句话的意思。

①我粉碎了每一个障碍!
②每一个障碍粉碎了我!
(3)
①文章开头不提观点,却从韩羽的书法创作和成就写起,作用是什么?
②作者说“人生是‘磨’而强,‘磨’而亮,‘磨’而奋发向上”的,请你为本文补充一个因“磨”而成功的事例。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3. (11分) (2017七上·腾冲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顾野有麦场顾:________
②一狼洞其中洞: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3)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要先妥协退让,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才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B . 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C . “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希望。

D .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

(4)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8分)
4. (27分) (2016七上·长泰期中)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给你人间寻常爱》
邓海燕
①一天,12岁的儿子放学回家,忽然问我:“妈妈,假如——假如啊,你别当真,我说的是假如。

”我看他如此郑重,便有些好奇,说:“我知道你是假如,假如怎么样?”“假如,我被很严重地烧伤了,需要植皮……”我打断孩子的话,当即接口:“妈妈自然给你我自己的皮肤。

”孩子摇头:“我当然知道你会给我。

可我说的不是这个。

你听我说,植皮手术只能在人清醒的时候进行,如果供皮人昏死过去或者被麻醉,都不会有效果,而这种痛苦人是没法忍耐的。

如果是这样,你怎么选择?”我说:“我当然选择不打麻药。

”儿子说:“那你就会昏死过去了,植皮也是没用的。

”我说:“那,那可怎么办呢?”“告诉你吧,有个妈妈可伟大了,她选择了不打麻药,并且要求医生在她痛昏过去时就把她唤醒,一次又一次,最后终于植皮成功。

”听了孩子讲的故事,我不禁心怀惴惴: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这样的办法,难道面对那样的生死考验,我会退缩吗?这个故事一直缠绕在我的心间,为自己母爱的不够而惭愧。

②时隔不久放暑假,儿子的父亲邀儿子去南方他那里。

一个月之后回来,儿子对我们朴素的家便百般挑剔。

他满怀羡慕喋喋不休地跟我说起父亲的大房子和漂亮的车,以及在父亲家中过的随意而奢侈的生活,然后仰头问我:“你不是总说最爱我吗?可为什么舍不得为我花钱?你为什么不能让我过像妹妹那样的生活呢?”本来欢喜的我顿时沉默了,内心百般惶惑痛苦,眼泪随即涨满眼眶。

单亲8年,独自带孩子的那份艰辛困苦无法对人言,原以为孩子会懂得,哪料到糖衣炮弹是如此厉害。

③面对孩子,我竟不知如何回答。

忽然又想起那个伟大妈妈的故事,刹那间心地洞明。

④认真地对孩子说:“妈妈是普通女子,没有能力挣更多的钱让你过上更好的生活。

并且假如你遇到类似需要
植皮的生死考验,我也很可能想不出、做不到那样伟大的行为。

我能够给予你的不过是人间最寻常最普通的爱:在你哭泣时会立刻把你抱起,在你需要的时候会耐心地陪你游戏,把我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给你,看着你每一天的成长。

如果你觉得这些爱抵不过物质金钱,妈妈尊重你的选择,你可以去你爸爸那边生活。


⑤儿子愣住了,然后望着我说:“不,我要和妈妈在一起,没有妈妈在身边,那样的生活我不再羡慕。

我也不期待什么生死考验,只要妈妈每天给我的那些寻常爱。


⑥是啊,我们都是普通人,无法用千金宝马赢得心爱之人的展颜一笑;我们也遭遇不到考验生死的机会,无法演绎那样荡气回肠的故事。

于是,在那些平淡琐碎的日子里,我们能够给予最爱的人的,不过是那人间最寻常的爱。

那一蔬一饭,一言一语,一寸寸光阴,是我们能够付出的最卑微也最宝贵的爱。

(选自《读者》2014年第1期)
(1)
文章题目是“给你人间寻常爱”,请结合文章概括①~②段两种“不寻常”的爱。

(2)
结合语境,回答下面括号内的问题。

①听了孩子讲的故事,我不禁心怀惴惴: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这样的办法,难道面对那样的生死考验,我会退缩吗?(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②单亲8年,独自带孩子的那份艰辛困苦无法对人言,原以为孩子会懂得,哪料到糖衣炮弹....是如此厉害。

(说说词语“糖衣炮弹”的含义)
(3)
结合语境,说说文章末段划线句子如何理解。

那一蔬一饭,一言一语,一寸寸光阴,是我们能够付出的最卑微也最宝贵的爱。

(4)
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 . 题目“给你人间寻常爱”中的“寻常爱”指母亲给予儿子的琐碎而普通的付出和关爱。

B . 听到儿子对父亲那里生活的羡慕和对我的责问,“我”为不能给孩子更好的生活而心酸内疚,所以眼泪“涨满眼眶”。

C . 第③段在文中起过渡作用,承接了上文的两件事,引出下文我对“寻常爱”的理解。

D . 文章末段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强调了我们生活中的“寻常爱”的珍贵。

(5)
生活中,我们的父母也给予了我们“人间寻常爱”,请描写一个能体现父母“寻常爱”的细节。

(50字以上)
5. (11分) (2015七上·始兴期中) 名著导读
中国的古典名著中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读下面故事片段,回答问题。

话说唐僧师徒三众,脱难前来,不一日,行过了八百黄风岭,进西却是一脉平阳之地。

光阴迅速,历夏经秋,
见了些寒蝉鸣败柳,大火向西流。

正行处,只见一道大水狂澜,浑波涌浪。

三藏在马上忙呼道:“徒弟,你看那前边水势宽阔,怎不见船只行走,我们从那里过去?”八戒见了道:“果是狂澜,无舟可渡。

”那行者跳在空中,用手搭凉篷而看。

他也心惊道:“师父啊,真个是难,真个是难!这条河若论老孙去呵,只消把腰儿扭一扭,就过去了;若师父,诚千分难渡,万载难行。

”三藏道:“我这里一望无边,端的有多少宽阔?”行者道:“径过有八百里远近。

”八戒道:“哥哥怎的定得个远近之数?”行者道:“不瞒贤弟说,老孙这双眼,白日里常看得千里路上的吉凶。

却才在空中看出:此河上下不知多远,但只见这径过足有八百里。

”长老忧嗟烦恼,兜回马,忽见岸上有一通石碑。

三众齐来看时,见上有三个篆字,乃“流沙河”;腹上有小小的四行真字云: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

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

(1)
唐僧师徒三人所经何地?________ ,在这里唐僧收了________ 为徒弟,法号________ ,所用兵器________ 。

(2)
请你简要说说唐僧在此处所收徒弟的身世与经历。

(3)
对唐僧师徒四人的评价众说纷纭,请你任选其中一位进行评价。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0分)
6. (20分) (2017九下·荣昌月考) 以下是重庆市某中学学生做的一次关于“车窗抛物”的综合性学习调查,请阅读以下四则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曾有一个实验,在赛车道旁放置一块检验合格的汽车挡风玻璃,赛车手以每小时70公里的速度向这块挡风玻璃驶来,并随手扔出一个苹果,被击中的挡风玻璃瞬间裂花,如果没有防护膜,就成了碎片。

在另一个实验中,仅仅一两重的空矿泉水瓶,在时速约100公里的状态下,可将钢化玻璃砸碎。

材料二:重庆高速交警二大队调查得知,3月18日上午,在重庆渝北做生意的张先生驾驶小轿车,途经成渝高速前往成都方向时,被前方行驶的一辆面包车上抛出的矿泉水瓶砸中,顷刻间前挡风玻璃碎成蜘蛛网状,所幸车上人员没有受伤。

材料三:3月23日下午4时许,重庆市新溉路地面道路的中央隔离带上,身着橙黄色工作服的环卫工黄红梅正在弯腰捡拾垃圾。

近在咫尺的机动车道上,来往车辆川流不息。

短短10余分钟后,只见她左手拿一个大号饮料纸杯和纸团,右手拿一个空可乐瓶,已经腾不出手来捡拾更多垃圾。

“早上,这条路的绿化带上垃圾更多,很多都是从车子里丢出来的。

”黄红梅说,每天上午7时到9时,她都会拾满整整3桶的垃圾。

说话间,一辆牌照为“渝BXXX”的黑色丰田车,在新溉路靠近龙头寺公园附近等待绿灯时摇下车窗,扔出一个纸团。

纸团在地上滚了几圈,有点扎眼地停在干净的路面上。

黄红梅无奈地摇和摇头。

不过,更让环卫工人无奈的是,他们有时上前制止时,遇到对方的抢白。

在渝北区回
兴路段清扫垃圾的环卫工叶金玉告诉记者,她曾上前对停车扔垃圾的司机提出劝告,没想到对方立即“还击”:“扫你的地,我们不扔,你们都没事情好做了!”
材料四:重庆高速交警二大队副大队长竺春璋告诉记者,在日常巡逻中,车窗抛物及货车抛洒滴漏的情况时有发现。

不过,因为车窗抛物时间、地点不固定,是瞬间发生的违法行为,稍纵即逝,执法取证难度大,导致一些乘客、司机心存侥幸,忽视公德,肆意妄为。

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道路安全交通法规定,乘车人不得向车外抛撒物品,违者可处以警告或5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机动车载物不得遗洒、飘散载运物,违者可以处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很明显,现行法规对车窗抛物的处罚太轻,不能形成有力震慑,从而造成这么多悲剧。

”竺春璋略显无奈地表示。

(1)
阅读上面四则材料,分析“车窗抛物”现象屡见不鲜的原因有哪些?
(2)
针对材料中出现的“车窗抛物”屡禁不止的现象,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至少写两条)
(3)
为了提高广大驾乘人员的安全意识,重庆高速交警准备向社会征集一些有关杜绝随意车窗抛物的宣传标语,请你也为他们拟写一条。

(4)
你班准备周二下午三点在班级教室开展一次以“拒绝车窗抛物,彰显乘车美德”为主题的班会课,作为班长,你准备电话邀请竺春璋警官来学校参与此次活动,并做一个有关车窗抛物危害的主题报告,请你把要说的话写在下面。

六、作文 (共1题;共5分)
7. (5分)(2018·益阳)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丰子恺说: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

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

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

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

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体验、感触和思考?请你根据材料的含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参考答案
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
1-1、
1-2、
1-3、
1-4、
1-5、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
2-1、
2-2、
2-3、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3-1、
3-2、
3-3、
3-4、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8分)
4-1、
4-2、
4-3、
4-4、
4-5、
5-1、
5-2、
5-3、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0分)
6-1、
6-2、
6-3、
6-4、
六、作文 (共1题;共5分)
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