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现状的社会学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下大学毕业生生存状态的社会学分析
近日,一大批网络如此风起云涌,充斥着人们茶余饭后的讨论话题,而其中最引人关注的,要属民生问题,尤其是当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更是家长、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对此,我想从三个方面分析一下当下大学毕业生的生存状态,其中不足之处,恳请老师批评指正。

(一)当下大学生的生存现状
前段时间一度热播的《蜗居》让大多数人唏嘘不已。

海藻有一番话,道出了现代人的都市生活也包括广大大学毕业生在内的生存状态:“每天晚上我坐在窗前,看着窗外的灯光我就会想,这城市多奇妙,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中生活。

别人的生活我不知道,而我呢,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串数字蹦出脑海:房贷6000,吃穿用度2500······也就是说,从我苏醒的第一个呼吸起,我每天至少要进账400,至少。

这就是我活在这个城市的成本,这些数字逼得我一天都不敢懈怠,根本来不及细想未来十年,我哪里有什么未来,我的未来就在当下,在眼前······”部分大学生在过着这样的蜗居生活,更有甚者加入“蚁族”大军。

所谓的“蚁族”,即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

他们做“走鬼”,打临工,四处奔波。

这些“蚁族”们有迷惘,有梦想,或是希望从地摊起步实现创业,或是相信“总有一天我要住进大房子”,但对于梦想的实现之期,他们大多摇头,“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而今的大学毕业生,是国家的就业包袱,被人们戏称为“考霸族”
“北漂族”“蚁族”。

同时,人们也把他们称为继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当代大学生的窘境?
(二)影响当下大学毕业生生存状态的因素
造成当下大学毕业生生存状态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在此,我想从一下几方面分析:
1.社会出身、家庭和阶级
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虽不能完全说是“弱肉强食”,但是社会选拔的现象却是普遍存在的。

而“蚁族”“北漂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正是社会选拔的结果。

不可否认,一部分人通过自身较高的素质取得了较高的社会地位,但笔者认为,社会选拔也并非是完全公平公正的。

正如特纳在《赞助性流动、竞争性流动和教育制度》中提出的英美两国不同的升迁性社会流动方式,尤其是在赞助性流动中,它拒绝采取竞争模式,而青睐于受控制的筛选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英才或其代理人选拔那些具有合适品质的个人,并授予英才身份。

个人不能靠成功或获取从而得到英才身份。

‛因此,一个人的社会出身及其所处的阶级,与他的生存现状也存在相关性。

这些‚蚁族‛、‚北漂族‛们大多出身于中低层的阶级和家庭,如果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再有些欠缺,这样,就很容易导致生存状态的窘迫。

除此之外,家庭作为社会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生存现状也有一定影响。

这种影响首先体现在,大学生在发展的初期,家庭是否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和资源。

例如,子女有了某种追求目标之后,家庭可提供
多少可供利用的手段和资源;再比如,家庭能承受的受教育所必需的费用的负担能力、拥有有关学校、职业和就业的信息量等方面的能力。

其次,这种影响还体现在父母的学历和职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子女对教育和职业的志趣,父母同子女的学历和职业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家庭影响了子女对教育和职业的抱负水平,间接导致当下毕业生的生存窘境。

2.学历与教育水平
天野郁夫在其《社会选拔与教育》中提到,‚现代社会的学校教育被称为‘筛选装置’‛,‚学校在选拔、分配的全部过程中占有中心位置‛,并将学历作为规定社会地位之要素的知识、技能的代理指标。

当下,学历是一个人受教育水平的重要体现,学历高,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受教育水平高,进而意味着具备较高的能力和素质。

学历作为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敲门砖,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近年来,网上总是不时传出名牌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怨言,比如北大毕业生摆地摊、买冰糖葫芦等。

可是,着眼于社会现状,我们更应看到一个社会事实,那就是‚名牌效应‛还是在发挥作用的。

更多的企业,会首先在乎你是否是名牌大学毕业,如果你学历低,总是你再有能力,在短时间内,都很难取悦考官,而就是那一纸文凭,就可以瞬间俘获考官的心。

再经过一轮以学历和文凭为依托的社会选拔之后,学历水平相对较低的那部分人就很悲催的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进而加入‚蚁族‛大军。

3.个人的职业态度与选择方向
有一部电视剧《毕业时刻》就是以80后高校毕业生为对象,
再现了大学毕业生的挣扎、困惑、奋斗和理想。

由于个人对职业价值的看法不同,就业取向也就有所差异了。

不可否认,虽然‚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作为一个响亮的口号不断回响,可是,大部分毕业生还是放弃了这份责任和担当,而是选择了经济收入和物质条件都比较优越的一线大城市。

大城市的拥挤必然造成相当一部分‚蚁族‛整日的奔波劳苦。

还有一部分毕业生,由于缺乏主见,受周围社会环境的的影响和舆论的压力,在职业选择上,背离了自己最初的理想,出现盲目跟风的现象。

其次,在职业的选择方向上,还会受到社会政策的影响。

如果对社会政策的方向把握不当,也会给就业带来困惑,造成生存状况的不理想。

当然,造成大学毕业生生存现状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社会的选拔机制、社会分工等,再此不再一一展开分析。

(三)当下大学毕业生生存现状,我们在反思
这种现象折射出了很多问题。

首先,要反思我们的教育存在的问题,比如‚教育偏移‛‚过度教育‛以及对家庭教育的关注度不够等。

我们必须直面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相对而言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大学毕业生会成为继农民、农民工和下岗职工之后的第四大社会弱势群体?此外,也应对道德教育予以更多的关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和价值观,而不要一味追求物质报酬的多少。

其次,笔者认为,这种现状是社会选拔的结果,这个结果虽然并不完全合理,却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的流动。

在此种生活窘境下,部分人会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如提高自身技能等摆脱‚蚁族‛生活,从
一个阶层到另一个阶层流动,为了改善生存状况而奔忙。

(四)小结
总之,作为社会中一个较大的群体,大学毕业生的生存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我国相当一部分人的生存状态的缩影,如何改善和提高其生存状态,值得深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