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嘉鱼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〇一八年春季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1. 本试卷分试题卷(共6页)和答题卷;全卷24小题,总分130分;考试时限120分钟。
2. 考生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同时认真
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
3. 考生答题时,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题卷
上无效。
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卷。
试题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共7小题,1~6小题3分,第7小题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糜.子(méi)龟.裂(jūn)霍骠.姚(biāo)窈窕.淑女(tiǎo)
B.连翘.(qiào)襁.褓(qiǎng)半蹼.鹬(pǔ)选贤与.能(jǔ)
C.斡.旋(wò)叉.港(chā)丁肇.中(zhào)悄怆幽邃.(suì)
D.撺.掇(cuān)缄.默(jiān)王大珩.(héng)怒不可遏.(è)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拙劣湎怀穹顶天衣无缝
B.演绎漩涡蛮横不修边副
C.翌日寒禁山麓目眩神迷
D.怅惘翩然雾霭戛然而止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厂的新产品问世后,因物美价廉,全国各地的订单纷至沓来
....。
B.这个被山洪冲毁的小山村让人叹为观止
....,唏嘘不已。
C.他用新的谎言去掩盖前面的谎言,最终破绽百出,无法自圆其说
....。
D.做任何事,我们都是光明正大
....的,从不偷偷摸摸。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A.我国机动车的数量在快速上涨,不少地方停车场的数量却没有同步增强。
B.一些中国公民在国外形象不佳的问题引起国内外各方的争议和关注。
C.通过举办“‘十五志于学’青少年国学大赛”主题活动,师生们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D.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文学作品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作品表现手法自由活泼,思想感情丰富细腻。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的是
A.《小石潭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谪到湖南永州后所作的“永州八记”之一。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可分为风、雅、赞三类。
C.翻译家傅雷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做人是第一位的。
因此,他在《傅雷家书》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
D.保尔·柯察金是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他具有为理想而献身的精
八年级语文•第1页(共6页)
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品质。
6、下面是爱好诗词、对联的微信朋友圈中的聊天记录。
请你替“半亩方塘”也仿写一句,与微信好友互动吧。
天边的月:大家端午节好!我们用诗句吟咏与端午相关的人、事、物吧。
我先出一句请大家来接,注意句式和押韵哦。
别人吟咏过的人、事、物你也可继续吟咏,但注意要有自己的新意,不要雷同哦。
天边的月:艾叶清香扑鼻来。
我爱诗词:香包玲珑身上戴。
西江梅:屈原忠贞史册载。
半亩方塘:。
7、综合性学习活动。
【材料一】共享单车是指一些企业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
只要你用手机扫描这种共享自行车上的二维码,用手机转帐支付押金,就能自动打开自行车车锁,按一定的收费标准收费。
2016年年底以来,国内共享单车突然就火爆起来,仿佛一夜之间,各大城市路边已排满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
这种共享单车符合低碳环保的时代理念,又因为投放的密度大,市民可以随时取用和停车,给城市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但与此同时,“乱占道”现象更加普遍,城市管理变得更加困难。
【材料二】
品牌
押金数
(元)
收费标准
车身重量
(千克)
传动方式车锁类型
覆盖密度
(最高五星)酷骑298 0.3元/半小时≈22.74 链条传动GPS电子锁
ofo 99 1元/小时≈15.67 链条传动手动密码锁
①阅读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共享单车的特点。
(3分)
②根据材料三,对于某市现有的两种品牌共享单车,你会选择哪个品牌的共享单车骑行?说说你的理由。
(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9分)
阅读下文,完成8~10题。
为精神“赋能”
⑴面对困难与挑战,不畏惧、不消沉,而是积极转换思维,将之视为难得的生活体验。
这种乐观,堪称一种人生智慧。
⑵在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中,主人公汤姆因为调皮,被姨妈惩罚在周六给篱笆墙刷漆。
对于这份苦工,他并没有沮丧,反而干得津津有味,激发了围观小伙伴的兴趣。
“有哪个男孩子每天都有机会粉刷篱笆墙呢?”他的态度,吸引大家纷纷加入刷墙行动。
莎士比亚说:
八年级语文•第2页(共6页)
“没有什么事情是好的或坏的,但思想却使其中有所不同。
”人生难免遇到难题,与其在抱怨中被动应对,莫如转变视角、改变心态,用主动作为去化解困境。
⑶法拉第曾安排一名学生每天记录实验结果。
因为无法忍受日复一日的枯燥,学生不久就走了。
这个学生可能忽略了,科学探索与研究,需要的正是不惧失败的坚韧、孜孜不倦的守望。
记下数千个“不”,最终得出一个“是”,这是科学研究的特性、规律所在。
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再枯燥的环节,也可以被当作触发灵感、探索创新的必要过程来对待。
⑷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其他领域。
心理学研究表明,客观环境的确会影响心境,但改造环境、改变心境的“最终解释权”,还在于我们自己。
“当代愚公”黄大发,一直践行“修渠、致富”的誓言,将数十年的拼搏奋斗注入修凿绝壁天渠之中;“云岭工匠”耿家盛,“30年磨就‘一把刀’”,改进了400余项零件生产工艺。
为什么他们能在各自岗位上创造不凡的业绩?答案不只是耐得住寂寞、下得了苦功,关键还在于主观上对所从事工作的价值有深刻认同,对遇到的问题能辩证看待。
⑸在某种意义上,人生就是一个自我调整、自我检修的过程。
面对时常不期而至的磨难与挑战,只有善于变现实压力为前行动力,才可谓积极的生活态度。
有些人总是“生活在别处”,认为现实充满苟且和琐碎,不切实际地将生活的美好寄希望于远方和未来。
以倦怠的心态敷衍工作,遇到点麻烦就临阵退缩,不敢直面生活的考题……凡此种种,从表面上看是个人能力有所欠缺、态度有所懈怠,本质上则是思想的速率与容量无法匹配生活的变化。
如何为精神“赋能”,多一点多角度应变思维,十分值得思考。
8、下面对本文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只要能转变视角,改变心态,就一定能消除困难。
B.第⑵段中汤姆的事例是一个多角度应变思维的成功例子,汤姆非常聪明地把粉刷篱笆墙的这份苦工,转移给了其他的小伙伴。
C.第⑶、⑷两段分别列举了法拉第的一名学生、黄大发和耿家盛的事例,从反、正两方面证明了面对难题或困难时,不同的态度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D.第⑷画线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表明本段要从正面列举事例进行论证。
9、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观点?(3分)
10、当需要为精神“赋能”时,你是如何做的?请列举一件你的切身经历(可以是成功的,或是失败的经历)。
(3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共4小题,14分)
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飘逝的风筝
⑴三月暖风吹,鹞爷一大早就拿起那只名为“年年有余”的风筝,出了家门。
⑵此刻,整个村庄空荡荡的,连声犬吠鸡鸣都听不到。
鹞爷一边走着,一边四下观望着。
若在以往,身后总会跟着一群欢天喜地的孩子,抢夺他手中的风筝。
唉,娃们都去哪儿了?鹞爷心里猜想着。
他步履沉缓,一直走出村外,老半天也没碰上一个人,甚至连一只鸡和狗都没撞见。
⑶鹞爷失魂落魄,无精打采地站在地头,先舒展开双臂,又抻了一下脖颈。
这时,一阵春风拂来,那只风筝有些急不可待地拽紧了他的手。
鹞爷浑身上下顿时觉得轻飘飘的,如同要离开地面飞起来一样。
⑷鹞爷自幼就跟师傅扎风筝,这辈子,连他自己也数不清扎了多少只风筝。
每只风筝经过他的手,都活灵活现。
阳春一到,方圆百里的天空,到处飘曳着他扎的风筝,千姿百态,五花八门。
那些走在归途上的人老远瞅着,就觉得离家近了,浑身的疲惫便飞到九霄云外。
⑸后来,鹞爷成了民间艺人,还上过电视报纸。
只是,他的手艺慢慢失传了,现在的年轻
八年级语文•第3页(共6页)
人谁还学这些费事的玩意。
现在用机器做塑料风筝产量高,价格便宜,却没有了老辈传下来的精气神了。
而且,年轻人大都跑到城里,一走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心也收不回来了。
⑹最初,儿子大龙还跟他学扎风筝。
可刚刚学了个皮毛,便被一帮记者吹捧成风筝世家的传人。
大龙心高气傲,觉得小村子施展不开,跑到城里开了一家风筝作坊。
好几次,大龙苦口婆心劝他也搬到城里去赚大钱,鹞爷却一口回绝了,他知道儿子无非让他去做招牌,糊弄人。
⑺唉,不想这么多了,趁着天暖风轻,还是放风筝吧。
⑻很快,天上飞起一只风筝。
风儿似乎有些飘忽不定,那只风筝像只失群的孤雁,在空中东一头西一头地上下乱窜。
鹞爷望着蔚蓝的天空,正专心致志地操弄着风筝,突然,一声嫩生生的童音传来:“老爷爷,放风筝好玩吗?”
⑼鹞爷低头一看,不知何时,身边多了一个男孩,正一脸好奇地望着他。
终见有人陪了,鹞爷的心情豁然开朗起来。
他连忙将手中的风筝线递给男孩,说:“你玩一下,就知道了。
”
⑽男孩怯生生地接过风筝线,有些不知所措。
鹞爷在一旁吆喝着:“拽紧线,快跑起来啊!”男孩牵着风筝在麦地里奔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
鹞爷远远地望着,眼前一会儿闪过儿子的影子,一会儿又闪过孙子的影子。
⑾突然,男孩像是被脚下的什么东西给绊倒了,风筝线随之撒手松开。
男孩爬起来,紧追了几步,却没有拽住随风筝渐渐升起的风筝线,只好哭着跑回鹞爷跟前。
鹞爷没有责备,一脸温和地劝慰说:“没关系,风筝早晚要飞走的。
”男孩用手抹了一下眼角的泪,问:“风筝还能飞回来吗?”鹞爷望着那只风筝摇了摇头,没有吱声。
⑿男孩撅着小嘴,有些难过。
许久,鹞爷才开口问男孩:“你家在哪里,怎么一个人跑出来了?”男孩说:“我的家在很远的城里。
学校放假,爸爸开车带我回来寻根祭祖的。
”说着,男孩伸手指了指麦地远处。
果真,有一辆轿车停在一块老坟地前,几个人正在里面烧香焚纸。
⒀鹞爷心一动,随口问:“告诉爷爷,根是啥?”男孩一脸迷茫,摇头不知。
鹞爷就仰头指了指天上的风筝说:“根是啥?根就是你手中的那根风筝线,人就是天上的风筝。
有根线扯着还能落回来,如果那根线断了,就四处漂泊,永远也飞不回来了。
”
⒁男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此刻,就见那只摆脱了束缚的风筝有些飘摇不定地朝下沉落了一会儿,最后猛然折了一个方向,有些留恋地渐渐飞高了,飞远了,最终淡出了鹞爷的视线。
⒂恍然间,鹞爷觉得手心一湿,低头一看,是一滴滚落的老泪,他揉了揉眼睛,那么困惑,那么茫然……
11、下面对本文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篇文章以“风筝”为线索,以一位民间艺人鹞爷为主人公,故事是在农村的年轻人纷纷进城谋生,农村变得荒凉、寂寥的背景下发生的。
B.文章表现了年轻人对待民间传统文化急功近利的态度,透露出作者对民间传统文化后继无人的现状的隐忧。
C.小男孩说他爸爸带他回来“寻根祭祖”,表明也有人虽离开了家乡,却没有忘记故土,没有抛弃亲情。
D.作者在第⒁段中用“留恋”一词告诉我们,尽管年轻人为了生活而离开农村,但他们将来一定会回来的。
12、本文以“飘逝的风筝”为文题有多重含意,谈谈你的理解。
(3分)
13、第⑵段运用了哪些描写,有何作用?(4分)
14、结合全文,品读第⒀段画线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4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9分)
阅读下文,完成15~17题。
从深空到深海,我国重大科技成就举世瞩目
八年级语文•第4页(共6页)
⑴2017年,从深空的“墨子”传书、“北斗”组网、“天眼”探空、大飞机冲天,到航母下水、“勇士”探海、深海可燃冰试采,我国的重大科技项目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⑵2017年,在无垠的太空,多颗“中国星”正在不同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⑶2017年12月26日3时44分,遥感三十号03组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⑷2017年11月5日19时45分,我国“北斗三号”第一颗和第二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一箭双星”成功发射,开启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的新时代。
⑸2017年8月10日,“墨子号”量子卫星成功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量子密钥分发。
⑹2017年6月15日,我国第一颗X射线空间天文卫星——“慧眼”乘坐长征四号乙型运载火箭,经过11分钟飞行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⑺在地面,我国也拥有一只“天眼”。
世界最大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2017年发现了9颗脉冲星,取得首批成果。
⑻2017年,也是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的一年,两架C919大型客机首飞成功。
C919大型客机首飞成功后,由我国自主创新、世界在研最大的水陆两用飞机“鲲龙”AG600也成功实现了陆上首飞,投入使用后将有效承担森林灭火、海上救援、岛礁运输等任务。
⑼2017年,不仅在深空。
在深海我国也取得了瞩目成就。
4月26日上午9时,我国首艘国产航空母舰在拖曳牵引下缓缓入水。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航空母舰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⑽2017年,“深海勇士”号载人深潜试验的海试团队,在40多天试验里成功地高密度完成了28次下潜,最大下潜深度达到4534米。
中国挺进深海,又添“大国重器”。
⑾2017年,我国在能源资源开发利用上也扭转了长期跟跑的局面。
5月18日,我国首次实现海域可燃冰成功试采,标志着我国成为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城可燃冰试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中国不断刷新海域连续试采天数的纪录,引发了全球的关注。
⑿2017年,中国科技上天揽月,下洋遨游。
2018年,自信的中国期待更多奇迹!
15、下面对本文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⑴、⑵两段概括了全篇文章的中心内容,起总领全文的作用。
B.第⑽段运用了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准确、客观地反映了我国在深海探测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C.第⑼段中画线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它使文章衔接紧密,结构严谨。
D.本文介绍了我国在2017年所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是一篇语言平实的说明文。
16、第⑶~⑹段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什么作用?(3分)
17、第⑾段中画线的词语能不能去掉,为什么?(3分)
三、古诗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8~21小题。
(共4小题,15分)
孔子犹江海
赵简子问子贡曰:“孔子为人何如?”子贡对曰:“赐不能识也。
”简子不说曰:“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而去之,寡人问子,子曰‘不能识’,何也?”子贡曰:“赐譬渴者之饮江海,知足而已。
孔子犹江海也,赐则奚足以识之?”简子曰:“善哉,子贡之言也!”
【注释】赵简子:赵国开国君主,名鞅。
子贡: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
终业:完成学业。
18、下列语句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简子不说说:同“悦”,高兴。
B.子贡对曰对:朝着,向着。
八年级语文•第5页(共6页)
C.赐不能识也识:认识,了解。
D.赐譬渴者之饮江海饮:喝。
19、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虚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赐则奚足以识之.渔人甚异之.
B.赐譬渴者之.饮江海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终业而.去之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子贡之.言也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20、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赞扬了赵简子求贤若渴、不耻下问的作风。
B.选文称赞子贡谦虚好学、尊重老师的品德。
C.本文说明孔子的贤明犹如江海,深不可测。
D.本文闸述了求学问必须知其所以然的道理。
21、将下面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共6分)
①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而去之。
②赐则奚足以识之?
(二)古诗文积累赏析(共2题,10分)
22、古诗文默写。
(共5分,每空1分)
①杜甫诗“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的壮阔之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杜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②白居易的《卖炭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表现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的矛盾心理。
③《虽有嘉肴》一文中提出中心论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2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①-②题。
(共5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①请分析“风烟望五津”中“望”字的作用。
(2分)
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被称为历代传唱的名句,其原因是什么?(3分)
四、写作表达(5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胜景,指优美的景物、境界、景象等。
奇山秀水、人文古迹是胜景;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也是胜景;哪怕是清晨上学路中见到了满天朝霞,抑或是骤雨将至时的乌云压城也可成为我们心中的胜景。
描摹山水风光,吟咏人文胜迹,抒发自我情思,把心中的胜景分享出来吧!
请以“我的心中的胜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作文;②除诗歌外,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抒写真情实感;③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八年级语文答案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23分)
1.D(3分)2.D(3分)3.B(3分)4.C(3分)5.B(3分)
八年级语文•第6页(共6页)
6.示例:粽子香甜惹人爱;龙舟激越江上赛(3分,其中句式对仗1分,押韵1分)7.①优点:低碳环保,取用方便(2分)。
缺点:乱停乱放,不利管理(1分)。
②示例一:我会首选酷骑单车。
因为酷骑单车覆盖密度大,方便寻找、骑用。
虽然押金多些,但半小时内骑行的价格便宜。
示例二:我会首选ofo共享单车。
因为ofo共享单车车身轻,骑行省力,而且押金少。
(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
8.C(3分)
9.示例:人生难免遇到难题,与其在抱怨中被动应对,莫如转变视角、改变心态,用主动作为去化解困境。
(意思相近即可,3分)
10.要求:对“为精神‘赋能’”要有准确的理解,即积极面对困难、挫折;要列举自己面对困难时是如何正确面对,以及取得怎样的结果,也可是消极对待以及最终是何结果等。
(3分)
11.D (3分)
12.“飘逝的风筝”既明指因小男孩摔倒而飞走的名为“年年有余”的风筝(1分),也暗指到城里谋生而不愿回农村的年轻人(1分);还指因亲人远离而日渐淡泊的亲情,或也指逐渐失传的传统文化(1分)。
13.运用了环境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3分);这些描写突出表现了农村荒凉、寂寥的现实,渲染了气氛,为下文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
(1分)
14.示例:文中的“风筝”象征进城的农村年轻人(或,运用比喻手法,把“根”比作“风筝线”,把“人”比作“风筝”,1分)。
前文说进了城的年轻人像“断了线的风筝”,十分形象地写出了这些人的生存状态。
鹞爷的儿子只学了扎风筝的皮毛,为了赚钱就离开家乡,离开父亲。
“风筝的线”象征“根”,这个“根”就是亲情之根、血缘之根、传统文化之根。
如果没有了这样的“根”,就不能联络亲人之间的感情,不能拉近人与故乡的距离,不能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以至于使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没有了凝聚力。
(意思相近即可,不结合文章内容谈扣1分,4分)
15.A (3分)
16.时间顺序。
按照时间顺序说明,可以让读者清晰地了解2017年我国卫星的发射时间和密度,对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有直观的认识。
(3分)
17.不能删除。
(1分)“首次”是第一次的意思,说明以前“海域可燃冰试采”没有成功的先例;“第一个”,突出了我国在海域可燃冰试采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
这两个词表明我国在能源资源开发利用上实现了由跟跑到领跑的转变,有力地说明了本段第一句话中描述的我国目前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的状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周密性。
(2分)
三、古诗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1小题。
(共4小题,15分)
18.B (3分)
19.C (3分)
20.C (3分)
21.①先生跟随孔子学习几十年,完成学业才离开他。
②我又怎么能够了解他?(6分)(二)古诗文积累赏析(共2题,10分)
22.①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②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③故曰:教学相长也。
(5分)
23.①诗人用一“望”字,即把目光从镇控三秦的煌煌京城,移向风烟迷蒙的巴山蜀水,充满深情厚意。
(意思相近即可,2分)
②诗人安慰朋友不要为离别而忧虑,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消除孤独的苦闷。
青春年少当奋发有为,怎么会面临“歧路”而泣下沾巾呢?这句话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从而使这句诗成为千古名句。
(3分)
八年级语文•第7页(共6页)
八年级语文•第8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