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药学》课程教学改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问题 [J]. 科教文汇 ,2016(20):82-83,98. [2] 肖然 . 浅谈《中药鉴定技术》的教学体会 [J]. 中国校外教
育 ,2014(12):111. (责任编辑:赵媛)
收稿日期:2016-12-15 作者简介:曹伟东(1980-),男,吉林长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生药学。
三、结语
教学改革除了改革教学方法,最主要的是要了解学生, 选择适合学生的方法会事半功倍。在教学改革中,还有很多 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究。面对新形势,在《生药学》课程教学中, 如何克服教学中的种种问题并进行改革,提高职业院校学生 学习效果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是每个从事专业教学的教 师都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还有待进 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 蒋桃 , 祖炬雄 . 新形势下职业院校中药鉴定课程教学中的
Teaching Reform 【教第 554 期)
高职《生药学》课程教学改革
曹伟东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3)
摘 要:《生药学》是长春职业技术学院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所涵盖的内容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 在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应在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寻找更适合现代学生的教学方法。笔者从授课过程中主要问题分析 和课程教学改革内容两个方面讨论《生药学》的教学改革,突出实践技能的掌握。
二、课程教学改革内容
为了更好地满足国家对新技能型人才的要求,结合学生
特点和本课程的特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使其变为理实 一体课程,方法如下。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上课前,采购足够的药材种类和数量,上课时把本节课 可能用到的药材品种带到课堂,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 组成员都要积极地去看书、看药材,尽快准确确定药名,由 于每次要学的药材都是未学过的,学生对此比较好奇,课上 除了老师讲解外,小组间也有互相提问环节,在这样的教学 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了理论知识,同时熟悉每一味药材的 鉴别过程,使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 [2]。 2. 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在头几次课,老师就教会学生如何用传统方法对药材进 行性状鉴别,之后逐渐让学生成为主角,而教师的作用是辅 助与评判。在学生确定了本次课药材的名称之后,教师引导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通过观察哪些特征确定这个药材的 名称”。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进一步学习药材的性状特点, 并由代表发言,教师进行补充和纠正。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 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学习,引导学生自 主学习和探究,强调了每个学生在团队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3. 成绩考核方式的改革 改革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后,总成绩除了理论试卷的考核, 还包括课上提问与实操考核。 在课堂复习提问上,对单个学生的提问,是让学生自己 看药材,反复识记,达到“见药知名”的水平。由于学生分 组,还可以将所学过的药材分为若干组,每组药材数量相当, 学生分组识别中药材,教师规定时间,到达时间后,以小组 为单位互相提问,这样学生有了紧迫感。为了丰富所学知识, 也要求学生搜集一些中药材的小故事或鉴别技巧,在课上小 组成员分别发言,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操考核上, 采取在规定时间内找出符合要求的一定数量的药材的方式, 并书写名称和分类,这也提高了学生课后复习的积极性。
一、授课过程中主要问题分析
传统授课内容主要包括对中药材进行来源鉴定、性状鉴 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等鉴定内容,教学方法上是先理论、 再实践,在教学过程中会有许多问题。
1. 实验药材来源有限 在教学中,由于试验品购买渠道的问题,我们接触到的 中药材多为饮片,大部分是植物的一部分。其经过加工和炮制, 我们无法了解该药材原有特征,导致大部分仅凭性状较难准 确鉴定,都是先知道名称再进行教学。但是该专业学生并未 学习药用植物学或者植物分类学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另外, 学院并未建设有药材原植(动、矿)物的标本馆或药用植物园, 导致对学生来源鉴定教学仅停留在理论上 [1]。 2. 药材用量不够 通过性状鉴定对药材进行识别是高职学生学习本课程的 主要任务之一,也是最简单、实用的鉴定方法。药材的性状 是直观、形象的,若教师仅以传统的文字教学,学生没有对 药材的直观印象,仍是无法达到识别药材的教学目标,同时 也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多媒体教学虽然能弥补理论教 学存在的不够直观的不足,但是学生仍然看不到实物,学生 很难全面掌握药材性状特征及鉴别优劣。虽然每年学院也会 采购一定的药材,但是从种类到数量上还是不够教学所用。 3. 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活动开展较少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在讲授显微鉴定知识时,理论多 以图片为主,实践是根据自己做的粉末水片,学生按照书本 找特征,最后把特征填在实验报告上。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 不足是,实验课上教师很难对学生透化片制作操作是否正确、 显微镜的使用是否熟练和粉末特征是否找准等进行有效掌控, 判定学生显微鉴定技能的水平主要依据学生的实验报告。理 化鉴定由于实验条件有限,仅能做荧光和显色这两项内容, 导致很多学生在实验课上应付老师,没有用心观察。 4. 课程考核不科学 传统《生药学》考核以理论考核为主,忽视过程评价, 将一卷定成绩的考核办法用于这种偏实践的课程,其结果是 导致师生重理论轻技能,这与最初制定的课程目标不符,而 且也不利于学生技能提升和就业。
195 CHINESE & FOREIGN ENTREPRENEURS
关键词:生药学;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R-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6)36-0195-01
《生药学》是长春职业技术学院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 一门专业课程,包括来源、炮制、真伪鉴别、性味功效等内 容,所涵盖的教学内容较多,主要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中药相 关工作服务,实践性较强。针对高职学生的自控能力与学习 能力较差,但是动手能力较强,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大的特点, 采取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在《生药学》的教学中,寻找更 适合现代学生的教学方法,是现在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