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心亭看雪优秀教案
湖心亭看雪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熟读美读课文,理解“绝、强、痴”等字。

2、赏雪后奇景,体味白描手法。

3、解读张岱的精神世界。

(超凡脱俗的闲情逸致)
二、教学重点:
1、赏雪后奇景,体味白描手法。

2、结合对背景的了解和对作者的理解,通过对写景叙事的分,深入理解作者蕴涵在文字之外的意味。

三、教学难点:
解读张岱的精神世界。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准备:
学生;
1、预习课文,要求扫除字词障碍,基本上会译这篇文章。

2、对作者有一定的了解。

教师:
积极备课,准备相关资料。

以便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将课后习题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

六、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5分钟)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白居易在《忆江南》中也写道:“忆江南,最忆是杭州” ,杭州的美景历来为世人所称道,西湖更是杭州秀美风光的一张名片。

杨万里在一个晴日来游西湖,看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苏东坡在一个雨天来游西湖,看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知道了晴天雨天西湖有着不同的景致,西湖的雪景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随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2、解题
湖亭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西湖三岛之一,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亭。

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看”:观看,欣赏
3、作者简介(借助导学案学习)
教师引导,同学口述
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

明末清初人,寓居杭州。

他出身官宦之家,明亡之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避居山中著书。

《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

本文就选自《陶庵梦忆》。

3、初读课文(8分钟)
(1)音频范读
明确:读准字音划分好每一句的停顿
崇chóng zhēn 拥cuì 雾凇sōng hàngdàng 芥jiè 铺zhān
(2)全班朗读,老师纠错,指导。

(3)结合注释,译课文。

要求:学习小组相互讨论学习(8分钟)
6、课文译(10分钟)
(1)第一段同学自愿起来译
明确:年代、地名、不译;俱:全,都绝:消失
(2)余文请同学依次逐句译。

其中特别注意“是、、惟、芥、更、强、是、客”等字的译。

同时讲解特殊句式。

对于其中描写雪景的句子进行重点译并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分。

在译课文是穿插讲解文言文译的标准“信、达、雅”。

译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译的方法:“留、换、补、略、调、贯”。

7、整体感知课文(教师提问,同学齐答)(9分钟)
(1)第一段最后说”舟中人二三粒而已”与第二段最后说“及下船,舟子喃喃曰”可见船上至少有两个人,那作者为什么说“独往湖心亭
看雪”呢?
答:舟中真正看雪的是张岱自己,舟子是划船的,不是看雪的。

童子是陪主人去赏雪的,自己没有看雪的兴致。

所以张岱是自己一个人“独”去赏雪。

(2)第一部分描写雪景的句子是?
答:“雾凇,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有两三粒而已”。

8、重点赏
“雾凇,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有两三粒而已”
提问:(1)“雾凇,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句叠用三个“与”字,有何表达效果?此句是从什么角度写西湖雪景的?
答:叠用三个与字,从上至下连为一体,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层、山脉和湖水之间白茫茫难辨的景象。

角度:湖心亭全景。

(2)“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要不要改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此句是从什么角度写西湖雪景的?
答:不要。

因为这样更好的表现了朦胧的意境。

突出景物的渺小。

角度:景物特写。

(3)文中描写雪景的句子采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作者写景采用白描的写作手法,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不作丝毫的.修饰,而是朴素的再现,宛如中国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将事物的神韵展现了出来。

(导学案)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

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

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表达情感:作者是一个超凡脱俗,孤高自傲的文人雅士。

课文表
达了痴迷于山水之乐和淡淡的愁绪。

9、品“痴”
提问:舟子对作者的评价是哪个字?作者的“痴”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痴。

表现在三个方面:痴行:独往湖心亭看雪。

痴景: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

痴情:痴迷于故国的思想感情,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不仕)
(引导学生在原文中找到答案,得出以上结论。

)
10、主旨
《湖心亭看雪》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表达他超凡脱俗的闲情雅致。

11、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课外搜集描写西湖的诗文,并互相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