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反思
作者:刘雪晴
来源:《校园英语》 2021年第16期
文/刘雪晴
【摘要】协同育人是新时代高职教育的主要理念,随着对思政教育重视度的提高,高职各
学科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度也在不断提高,在这一背景下,教师需要将思政教学合理应用于高职
英语课程中,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在教过程中深入挖掘思政教育资源,发挥英语知识文化的功
能和作用。
本文首先对课程思政的内涵及作用进行分析,并结合目前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
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高职英语;思政教学;改革措施
【作者简介】刘雪晴,通辽职业学院。
【基金项目】混合教学模式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项目编号:NJSY19317)。
高职思政教育需要充分结合实际,建立协同教育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注
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对高职院校英语学科来说,其蕴含着丰富的英语文化背景和教育资源,因此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来说,需要加强对教育资源的利用,采取因事而化、与时俱进的
全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思想的引导,保证思政教学和高职
英语课程的有效融合,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提高英语课程的思想性以及全面育人的有效性。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及作用
1. 课程思政内涵。
高职院校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社会输送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专业型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和良好思想文化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所以,对广大高职院校来说,需要重视对学生思想政治意识、道德素质、核心价值观及情感思维模式
的培养。
同时,思想渗透教学也是高职院校必须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对高职院校教师来说,需要
加强对丰富的英语课程教学资源的使用,积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并通过英语教学
活动,如文本赏析等,不断强化学生的思维观念。
教师需要以英语教学的目标为出发点,在英
语教学实践资源的帮助下,通过多种教学方式优化学生的思想,在英语课程教学环节不断渗透
思想教育因素,不断优化学生的思维意识,使学生端正态度来对待外来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
综合素质。
2. 课程思政的主要作用。
如今我们正处于互联网信息时代,线上英语教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线上学习、互动学习成为未来的主要趋势,因此高职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合,有
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能够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思想价
值观念进行优化。
过往的思政课堂教学方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需要加强对各学科思政
教育因素的探索,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提高思想引导实效。
英语课程的思政引导不但能够充
分发挥英语课程的作用,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达到全方位育人的效果。
立德树人是一项根本教育任务,英语课程同思政教育的融合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加强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符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二、目前高职英语课程融入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 缺乏对英语课程工具性的重视。
虽然在新时代背景下,很多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具备思政引导的意识,但是却没有将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功能发挥出来,无法有效融合语言锻炼与思想教育,在英语课程中引入思政教育的时机不合理。
首先,目前英语课堂中部分教师只是单纯对相
关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没有合理设置相应的交际情境,课堂缺乏文化属性,不能强化学生对思
政命题分析、探讨的兴趣。
其次,部分教师仅根据思政命题进行论述,没有将英语文化特点作
为基础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无法在情感上接受相关命题,对思政课程的教育水平造成
严重影响。
2. 人文资源的匮乏。
高职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未能充分开发相关教学资源,导致英语教学的内容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单单通过课本知识内容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
互联网信息时代,学生接受信息的方式十分丰富,信息来源广泛,因此高职院校英语教师需要
提高线上教学水平,积极建立课上结合课下的良性互动空间。
除了课上教学外,英语教师还需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课下的指引。
但是一些教师并没有重视
对课外英语教育资源的开发,如微课、慕课等,进而致使英语教学缺乏有效的吸引力,不能有
效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对思政引导的质量和效率造成不良影响。
比如,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
程中过于重视对文本思想领域命题的讨论,并未建立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机制;部分教师在教
学过程中没能充分利用典型人物或案例,将哲学命题与时下热点有效结合;部分教师在进行作
业布置时并未融合思政因素,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及技能水平。
3. 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很多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目前都认识到英语教学内容令对学生造成思想影响,但是不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采取科学合理的思政引导方法,教学过程中只是
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
比如,教师对英语文学作品中的相关典型人物进行介绍的过程中,只是
通过论述的方法讲解一些哲学观点,不能引导学生发现人物身上具备的特点。
同时教学缺乏对
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利用,没有合理设置作品赏析情境,致使学生对作品思想内涵的认知存在明
显不足,不符合思政引导的目标。
三、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措施
1. 充分认识到英语课堂德育的目标。
首先,高职院校英语教师需要在认识到英语课程德育目标的前提下,以英语课程教学相关内容和英语技能锻炼任务为基础,将思想政治教学内容融
入高职英语课程教学。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实事求是、创新以及潜移默化作为教学理念,强化对学生思想情感的引导。
其次,英语教师需要对英语课程的思想教育元素进行深入挖掘,充分发挥对学生思想方面
的引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引导。
同时在进行德育目标设置的过程中,
需要保持与教学的联系,重视德育教学目标的具体性,以课堂资源为基础,对教学目标进行有
效优化,避免发生目标过于抽象或者难以理解,实现知识教育同价值引导的有效融合。
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对英语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确保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知识性、人文性与价
值性,设置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对优秀价值观进行深入探索。
最后,教
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对其思想道德认知水平进行全面优化,引
导和鼓励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对思想政治问题进行分析。
2. 保证教学活动的合理性。
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需要避免一味地宣讲说教,应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加强对学生思想的引导,基于丰富的英语现象、良好的英语情境以及
英语语用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对自身价值观进行优化。
首先,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来说,需要
帮助学生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了解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由浅至深、由简至难、由表及里地深入学习,了解相关知识,
同时还需要注重对学生探索意识的培养,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具备实事求是的精神,帮助学生更
好地认识世界。
其次,需要确保英语教学和思政教育融合的有效“落地”。
在进行教学方法选
择方面,可以使用一些“接地气”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英语教学需要做到内外一致、知行合一。
比如,“绅士风度”是英语文化中的一个特有概念,可以通过这一概念加强对学生的影响,使
学生基于对英语文化现象的理解对英语这门课程进行深入探究。
最后,教师还需要定期组织一
系列主题文化活动。
比如,可以根据英语课文的旅游主题组织“英语交流之旅”活动,在旅游
体验活动的过程中分享自己的故事,翻译相关词汇,实现对课堂资源的有效挖掘,展示相关资源。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同时有助于提高其思想品德素质。
3. 加强对第二课堂资源的开发。
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第二课堂的开发,加强对相关教育资源的利用,如微课、慕课等,积极展开英语教学。
如今,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得到了各个
学校的广泛认可,在这一理念下,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对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利用,通过信息化渠
道对学生进行全面指导,通过微课、慕课等方式强化思政教育的引导,实现英语教学内容与思
政教育的有效融合。
首先,教师需要确保微课内容具备一定的趣味性和灵活性,能够有效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莎士比亚的剧作进行微课教学,引导学生对相关哲学命
题进行深入思考,达到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教学目的。
其次,教师还需要注重问题的设置,采
取问题引导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抛出一些具备思想深度的政治理论问题,使学生利用
课下时间自主搜索相关资料,在课堂环节根据命题展开辩论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
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展示自己搜集的相关知识资料。
比如,可以通过英语角等
相关活动,加强思政内容的渗透,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在课下对活动内容进行积极
探讨,发生思想的碰撞。
4. 积极开展课堂反思评价活动。
高职英语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组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开展课堂反思评价活动。
教师不但需要营造与学生思想成长要求相符的课堂教学情境,实现对
英语课堂资源的整合和优化,还需要加强对相关命题的设计,保证命题的哲理性、情感性以及
矛盾冲突性等,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必要评估,加强对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
的三观。
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将一些英语作品中的评论观念展现给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
提出互相对立的两种观念,引导学生自主搜索资料,对论点进行分析和验证。
同时还需要及时
对学生的课堂回答进行评价,在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作用下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
同时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和学生的平等地位,不对学生的观念进行否定,同时还需要为学
生指出反思进步的建议,使学生能够根据英语表达展开更加深入的思考,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
学生的技能水平、思考水平,同时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观念,加强对其思想认知范
围的扩展,保证学生英语技能水平和思想意识水平的共同进步。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要实现英语课程与思政教学的充分融合,基于立德树人理念
发挥资源功能价值,提高教学活动设计水平,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建立全面的协同教育
机制,将思政教育真正融入课堂。
参考文献:
[1]徐爱君.高职院校英语课堂与思政教育融合的路径探索[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
报,2019(4):59-62.
[2]谢水璎.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途径探究[J].现代职业教
育,2021(1):84-85.
[3]刘保玲.“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思政教育新探[J].公关世
界,2020(12):138-141.
[4]祁慰.如何把思政教育融入到高职院校英语课堂[J].文存阅刊, 2018(23):117-118.
[5]骆琦.浅析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思政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福建茶叶,2020(2):178-179.
[6]于嘉爱.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策略——以“公共英语”课程为例[J].文教资料,2020(29):93-94,121.
[7]熊珂.高职英语教育“课程思政”改革路径研究——以四川长江职业学院为例[J].青年时代,2020(29):201-202.
[8]张秀梅.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有效方法和路径探析[J].科教导
刊,2020(16):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