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双套管持续负压冲洗引流对腹部创伤术后肠瘘疗效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良双套管持续负压冲洗引流对腹部创伤术后肠瘘疗效观察张渝科;谭云火;吴国庆;杨日高;穆宇;陈晓颖
【摘要】笔者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1例腹部创伤术后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例(A组)采用改良双套管连接低负压持续冲洗引流,11例(B组)采用传统血浆引流管,分析和比较两组的住院天数、拔管时间、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和再手术率.A组住院天数、痊愈时间短于B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和再手术率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双套管持续低负压冲洗引流对腹部创伤术后肠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期刊名称】《创伤外科杂志》
【年(卷),期】2016(018)005
【总页数】2页(P309,313)
【关键词】腹部创伤;肠瘘;负压冲洗引流;双套管
【作者】张渝科;谭云火;吴国庆;杨日高;穆宇;陈晓颖
【作者单位】400020 重庆,解放军324医院普外科;400020 重庆,解放军324医院普外科;400020 重庆,解放军324医院普外科;400020 重庆,解放军324医院普外科;400020 重庆,解放军324医院普外科;400020 重庆,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普外科【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6
创伤多属复合伤,伤情复杂,全身情况差,尤其是腹部肠道损伤占85%以上,一期行肠修补或部分肠切除吻合术,术后较易出现肠瘘[1]。
肠瘘是腹部创伤术后常
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目前主要采用局部引流、抗感染及营养支持治疗,但极易出现引流不畅,大多数需再次手术引流或行结肠、小肠造口,增加患者痛苦和经费。
笔者在黎介寿院士“黎氏双套管”基础上改良双套管,用于腹部创伤术后肠瘘的持续负压冲洗引流,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A组使用改良双套管持续冲洗引流,B组采用原血浆引流管引流,对两组术后情况统计比较显示,在住院天数(发生吻合口瘘到出院)、拔管时间、吻合口狭窄率、再手术率上,A组均优于B组(P<0.05),见表1。
腹部创伤术后肠瘘是该类手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多属于低位肠瘘,发生原因与肠道手术准备欠佳、肠管多处损伤、腹腔污染严重、吻合口血运不良、患者全身营养状况恶劣、组织愈合能力弱等因素密切相关。
此类肠瘘主要表现为腹腔内感染导致全身感染加重,局部脓肿形成,负氮平衡无法纠正,全身营养状况进行性恶化等。
传统非手术治疗方案多以保持术中留置的血浆引流管引流通畅,辅以禁食、全身抗感染、维持电解质平衡、静脉营养支持治疗手段,促进瘘口自行愈合。
必要时二次手术行瘘口周围置引流管或瘘口近端肠管造瘘术。
传统的腹腔血浆引流管属于被动引流,引流效果有限,并且暴露出易堵管、引流不畅、不能长期留置等缺点。
笔者改良双套管是在原有双套管(又称黎氏双套管)外管涂抹壳聚糖,套管内壁进行预先肝素化。
壳聚糖具有生物相容性[2]、
血液相容性、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抑制局部有害细菌生长,安全性高等优良性能。
肝素在肠瘘治疗中可以抑制局部炎症反应,影响胶原的合成和降解,保护肠道屏障功能,减少细菌移位的发生[3]。
而双套管并行排列的红尿管外接生理盐水持续冲
洗能稀释引流液,清除创面残留的异物及细菌。
经临床验证,当腹腔引流液达
150mg/kg时,细菌量明显下降[4]。
动物实验证明,持续冲洗负压引流能刺激创
面的血管生成和肉芽组织的生长,形成健康的肉芽组织,促进创口愈合[5]。
笔者使用壳聚糖和管壁肝素化的改良措施不仅延续了双套管良好的治疗肠瘘的效果,
而且更好地解决了临床应用中血浆引流管被动引流效果差、管腔易塌陷堵塞、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较慢、不宜长期留置等诸多不足,更好地提升了主动冲洗引流效能,有效地控制感染,及时纠正全身营养状况进行性恶化,加速瘘口的愈合,缩短愈合周期,大大降低了患者二次手术的概率,并且节约了患者医疗成本,避免了二次手术对患者的精神、身体及经济带来的沉重打击。
自制半硬性双套管持续低负压冲洗引流对腹部创伤术后肠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