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湖北省黄冈市蕲春益才高级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湖北省黄冈市蕲春益才高级中学高一化
学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下列物质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 葡萄糖和果糖 B.蔗糖和麦芽糖
C.正丁烷和异丁烷 D.淀粉和纤维素
参考答案:
D
2. 难溶于水而且比水轻的含氧有机物是①硝基苯②苯③溴苯④植物油
⑤乙醇⑥乙酸乙酯
A.②④⑥ B.①②③④⑤ C.④⑥ D.①②③
参考答案:
C
3. 一般情况下胶体稳定,胶体微粒不易聚集,主要原因是( )
A.胶体有丁达尔现象
B.胶体有布朗运动
C.胶体微粒因吸附带电荷离子而带电,带同种电荷的微粒间相互排斥
D.胶体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微粒小,不受重力作用
参考答案:
C
略
4. 在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反应中
A.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
C.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
参考答案:
C
5.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某溶液,下列情况会使配制结果偏低的是
A.未冷却即转移、定容 B.未洗涤烧杯及玻璃棒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
参考答案:
B
略
6. 下列仪器中,能用于直接加热的是( )。
A.烧杯B.试管 C.烧瓶 D.锥形瓶
参考答案:
B
略
7. 钠多以资源丰富的NaCl为原料来制备,下列方法中能够制备出金属钠的是
A.加热NaCl晶体 B.用金属钾NaCl溶液中Na+
C.电解NaCl溶液D.电解熔融的NaCl
参考答案:
D
8. 科学家于2000年合成了第116号元素(元素符号Lv).有关新质量数为293的Lv原
子的描述错误的是()
A.质子数116
B.中子数177
C.电子数116
D.该原子可表示为:Lv
参考答案:
D
【考点】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相互联系;核素;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分析】原子的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总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结合元素符号的表示方法解答.
【解答】解:116号元素Lv的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总数=116,该元素的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293﹣116=177,故A、B、C正确;
D.元素符号的左上角为质量数,该元素的质量数为293,其正确的表示方法为:
293Lv,故D错误;
116
故选D.
9. 不小心将高锰酸钾粘到皮肤上出现了难看的黑斑,可以用草酸的稀溶液进行清洗,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4-+H2C2O4+H+→CO2↑+Mn2++____ (未配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该反应中有1molH2C2O4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总数为6N A
B.该反应配平后H+的化学计量数为6
C.该反应右边横线上的产物为OH-
D.该反应的氧化剂为H2C2O4
参考答案:
B
A、1molH2C2O4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1×2×1mol=2mol,故A错误;
B、MnO4-中Mn的化合价由+7价→+2价,化合价降低5价,H2C2O4中C的价态由+3价→+4价,化合价升高1价,H2C2O4整体升高2价,最小公倍数为10,即MnO4-系数为2,H2C2O4系数为5,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MnO4-+5H2C2O4+6H+=10CO2↑+2Mn2++8H2O,H+的系数为6,故B正确;
C、因为环境是酸性,因此右边横线产物是H2O,故C错误;
D、
氧化剂是化合价降低物质,即氧化剂是MnO4-,故D错误。
点睛:本题先根据环境判断出横线上的物质,因为环境是酸性,因此横线上的产物是水,然后根据化合价升降法进行配平,注意1molH2C2O4中有2molC,H2C2O4化合价整体升高2价,最后根据原子守恒和所带电荷守恒配平其他。
10. 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下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元素均被氧化
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循环
参考答案:
A
解析:A项,人工固氮合成氨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错误;B项,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正确;硝酸盐转化为蛋白质及经动物消化使蛋白质转化为氨气和铵盐,实现了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的相互转化,并且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的循环,C、D正确。
11. 使0.15mol MnO2与过量的12mol·L-1的浓盐酸反应,使50mL 12mol·L-1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两者产生的氯气相比(其他条件相同)()。
A.一样多 B.前者较后者多 C.后者较前者多 D.无法比较
参考答案:
B
略
1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若反应时形成新化学键释放的能量大于破坏旧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则化学反
应为释放能量的反应
B.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化学反应为释放能量的反应
C.Ba(OH)2·8H2O晶体与NH4Cl固体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化学反应在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参考答案:
C
略
13. 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 乙醇与钠反应生成乙醇钠
B. 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 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D. 乙醇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
参考答案:
C
【分析】
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断裂,断键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相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是加成反应;有机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取代反应。
【详解】A、乙醇与钠反应生成乙醇钠是置换反应,故A不选;
B、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为氧化反应,故B不选;
C、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取代反应,故C选;
D、乙醇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为氧化反应,故D不选;
故选C。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油的分馏、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
B. PCl3分子中各原子属于8电子结构
C. 海水含溴元素,向海水中加入苯可以提取单质溴
D. 用电解氯化钠饱和溶液制取钠
参考答案:
B
详解:A.石油的分馏是利用各种馏分的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分离,属于物理变化;煤的干馏都是指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强热,使煤变成液体或气体燃料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B.磷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5,它与氯原子形成共价键时,构成PCl3分子中的磷原子、氯原子最外层都是8电子结构,B正确。
C.海水中含溴元素,没有溴单质,所以向海水中加入苯不能提取单质溴,故C错误;D.电解氯化钠饱和溶液产物为
Cl2、H2和NaOH,不能制取金属钠,故D错误;答案:选B。
15. 甲、乙两种非金属比较,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①甲比乙更容易与H2化合②甲单质能与乙的阴离子反应,置换出乙单质③甲的气态氢化物比乙的气态氢化物稳定④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比乙得的多⑤甲单质的熔沸点比乙的低
A.④ B.⑤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C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用下图所示装置做NaHCO3的分解实验,请回答下列
问题:
⑴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⑵烧杯中可观察到的现象
是:。
⑶组装装置后主要实验操作有:①用酒精灯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在试管里加入NaHCO3固体;⑤将导气管撤离石灰水。
则正确的操作为(填各步操作的序号)。
参考答案:
(1)2NaHCO3====Na2CO3+H2O+CO2 (2分)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分)
(3)③④①⑤②④(4分)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化学兴趣小组根据反应Mg+H2SO4===MgSO4+H2↑(1 mol Mg置换出1 mol H2),设计测定镁原子摩尔质量的实验,简易装置如图,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镁条质量为0.24 g。
镁条完全反应后,用量筒收集水,体积为0.25 L(已知此条件下H2的密度为0.08 g/L)。
(1)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镁的摩尔质量。
(3)若将铜丝换成铁丝,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偏小还是不变?
参考答案:
(1) 两手掌紧贴锥形瓶外壁一会儿,如观察到广口瓶中短导管口有气泡产生,且放开手后有一段水柱高出液面,表明装置不漏气。
(2)24 g/mol
(3)偏小
解析:(1)两手掌紧贴锥形瓶外壁一会儿,如观察到广口瓶中短导管口有气泡产生,且放开手后有一段水柱高出液面,表明装置不漏气。
(2)水的体积为0.25 L,说明生成的氢气的体积是0.25 L,氢气的质量为0.08 g/L×0.25 L=0.02 g,氢气的物质的量是0.02 g÷2 g/mol=0.01 mol,因为1 mol Mg置换出1 mol H2,所以参加反应的Mg的物质的量也是0.01 mol,故镁的摩尔质量为0.24 g÷0.01 mol=24 g/mol。
(3)铜丝换成铁丝,则铁丝也会和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生成的氢气偏多,故计算出的镁的摩尔质量就偏小。
18. (13分)有A、B、C、D、E五种常见化合物,都是由下表中的离子形成的:
为了鉴别上述化合物。
分别完成以下实验,其结果是:
①将它们溶于水后,D为蓝色溶液,其他均为无色溶液;
②将E溶液滴入到C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完全溶解;
③进行焰色反应,B、C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A、E为黄色;
④在各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再加过量稀硝酸,A中放出无色气体,C、D中产生白色沉淀,B中无明显现象。
⑤将B、D两溶液混合,未见沉淀或气体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填空:
⑴ 写出B、C的化学式:B ; C 。
⑵写出过量E滴人到C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⑶ 将含1 mol A的溶液与含1 mol E的溶液反应后蒸干,仅得到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⑷ 在A溶液中加澄清石灰水,其离子方程式
为。
⑸ 上述五种化合物中有一种是常用作净水剂,其净水原理
是:
(请结合方程式及必要的文字进行叙述)。
参考答案:
⑴ KNO3 (1分);KAl(SO4)2(带结晶水也同样给分)(2分)
⑵Al3++4OH-=AlO2-+2H2O(2分)
⑶Na2CO3(2分)⑷ HCO3-+Ca2++OH-=CaCO3↓+H2O(或2HCO3-+Ca2++
2OH-=CaCO3↓+CO32-+2H2O)(2分)
⑸ Al3++3H2O=Al(OH)3(胶体)+3H+(2分) Al(OH)3(胶体)具有很强的吸附
能
力,它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并使之沉降,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
(2分)
19. 现有失去标签的Ba(OH)2、MgCl2、H2SO4和Na2CO3四瓶溶液。
为了确定这四种溶液成分,将他们编号为A、B、C、D后进行化学实验。
实验记录如下:
(1)A、B、C、D四瓶溶液分别是(用化学式表示):、、、。
(2)写出B和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一种非金属单质和B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MgCl2 B H2SO4 C Ba(OH)2 D Na2CO3(2)2H+ + SO42- + Ba2+ + 2OH- = BaSO4↓ + 2H2O
(3)C + 2H2SO4(浓) CO2↑ + SO2↑ + 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