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山东省济南市济宁师范专科学校附属高级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济南市济宁师范专科学校附属高级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能证明硅酸的酸性弱于碳酸酸性的实验事实是
A.CO2溶于水形成碳酸,SiO2难溶于水
B.CO2通入可溶性硅酸盐溶液中析出硅酸沉淀
C.高温下SiO2与碳酸盐反应生成CO2
D.氯化氢通入可溶性碳酸盐溶液中放出气体,通入可溶性硅酸盐溶液中生成沉淀
参考答案:
B
略
2.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为元素性质的系统研究提供指导,为新元素的发现提供线索
B. 在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寻找可做催化剂的合金材料
C. 在IA、IIA族元素中,寻找制造农药的主要元素
D. 在过渡元素中,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
参考答案:
A
【详解】A.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元素原子的内部结构和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为元素性质的系统研究提供指导,为新元素的发现及预测它们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提供线索,故A正确;
B.在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故B错误;
C.通常制造农药的主要元素有F、Cl、S、P等元素,并不在IA、IIA族元素中,故C错误;
D.在过渡元素中寻找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并不是半导体材料,故D错误;
答案选A。
3. 观察图,量筒中液体的体积读数是()
A.0.5ml B.1.5ml C.1.6ml D.1.7ml
参考答案:
C
略
4. 某含硅物质常用做实验室和袋装食品的干燥剂,也可用做催化剂的载体,该物质是()
A.晶体硅B.二氧化硅C.硅胶D.水玻璃
参考答案:
C
【考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分析】硅胶多孔,吸附能力很强,所以硅胶用作干燥剂、吸附剂,也可用作催化剂载体,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晶体硅、二氧化硅以及水玻璃不能用于干燥剂,硅胶多孔,吸附能力很强,所以硅胶用作干燥剂、吸附剂,也可用作催化剂载体.
故选C.
5. 配制250mL 0.10mol/L的盐酸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会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容量瓶内有水,未经过干燥处理
B.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C.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用水洗涤量筒2~3次,洗涤液倒入烧杯中
D.定容后倒转容量瓶几次,发现液体最低点低于刻度线,再补加几滴水到刻度线
参考答案:
C
A.由于最后需要在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所以容量瓶未经干燥处理不会影响所配溶液的浓度,故A不选;
B.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造成溶液体积偏高,使浓度偏低,故B不选;
C.量筒在量取液体体积时,已经将附着在筒壁上的液体体积考虑在内,所以倒出液体后,不能再用水洗涤否则会造成溶质的质量增加,浓度偏高,故C选;
D.定容后摇匀,会使一部分液体残留在瓶塞处,使液面虽低于刻度线,如果再加水,就会使液体体积增大,浓度偏低,故D不选;
故选:C。
6. 下列微粒中:①②③④,其核外电子数相同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
C
略
7. 若乙酸分子中的氧都是180,乙醇分子中的氧都是l6O,二者在浓H2S04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一段时间后,分子中含有l80的物质有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参考答案:
C
略
8. 下列关于制备Fe(OH)3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向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
B. 向冷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然后加热煮沸
C. 向加热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继续加热至呈红褐色
D. 向饱和的FeCl3溶液中滴加少量的热水
参考答案:
C
制备Fe(OH)3胶体的步骤:取1个小烧杯,加入蒸馏水,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故C 选项正确,故选C。
9. 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NaCl固体溶于 1 L水所得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1 B. 5.6 g铁在足量氯气中燃烧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3N A C.常温常压下,11.2 L H2所含的分子数目为N A
D.17g氨气所含的质子数目为10 N A
参考答案:
BD
略
10. 将1.92g铜粉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当铜粉完全反应时,收集到气体 1.12L(标准状况),则所消耗硝酸物质的量是()
A. 0.12mol
B. 0.11mol
C. 0.09mol
D. 0.08mol
参考答案:
B
11. X、Y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容易失去电子而形成与Ne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已知X的原子序数比Y的原子序数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的金属性比Y的金属性强
B.常温下,X和Y都不能从水中置换出氢
C.Y元素的最高价氢氧化物碱性比X元素最高价氢氧化物碱性强
D.Y元素的最高化合价比X元素的最高化合价高
参考答案:
C
略
12. 科技文献中经常出现下列词汇,其中与相关物质的颜色并无联系的是
A.赤色海潮B.绿色食品
C.白色污染 D.棕色烟气
参考答案:
B
略
13. 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32-、OH-等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
是
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
A.①②④②③ B.④②①②③ C.①②③②④ D.④②③②①
参考答案:
B
14. 镁粉和铝粉的化合物,投入下列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A. 硝酸汞溶液
B. 稀硫酸
C. NaOH溶液
D. 硫酸镁溶液
参考答案:
D
A、汞的金属性弱于镁和铝,投入后会置换出汞,镁粉和铝粉的表面微微变为黑色,选项A不选;
B、镁粉和铝粉的混合物,投入稀硫酸中,两者都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泡,选项B不选;
C、镁粉和铝粉的混合物,投入NaOH溶液,铝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气泡,选项C不选;
D、镁的金属性强于铝,镁粉和铝粉的混合物,投入硫酸镁溶液,不发生反应,没有明显现象,选项D选。
答案选D。
15. 在xR2+ + yH+ + O2 = 4R3+ + nH2O的离子方程式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y=4,R2+是氧化剂
B. y=4,R3+是氧化产物
C. y=2,R3+是还原产物
D. y=2,R2+是还原剂
参考答案:
B
【详解】根据电子守恒,配平的离子方程式为4R2+ + 4H+ + O2 = 4R3+ + 2H2O,所以y=4,R的化合价升高,R2+是还原剂,R3+是氧化产物,O2是氧化剂,H2O是还原产物。
故选B。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14分)掌握仪器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Ⅰ中有关仪器的名称:a b
该装置分离混合物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各组分不同进行分离的。
(2)装置II中仪器C 的名称为使用C前必需进行的操作
是
为使C中液体顺利流下,打开活塞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3)下面是用36.5%的浓盐酸(ρ=1.19g/cm3)配制250mL 0.5mol/L的稀盐酸的操作,请按要求填空:
①配制上述溶液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量筒、烧杯,还
有
需要量取浓盐酸的体积为mL。
②下列操作中,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填字母)。
a.定容时,俯视刻度线b.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c.洗涤后的容量瓶中残留少量蒸馏水。
d.量筒量取盐酸前没有用浓盐酸润洗。
③经测定,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小,如果忽略实验过程产生的误差,可能的原因
是
参考答案:
(1)蒸馏烧瓶, (直形)冷凝管, 沸点
(2)分液漏斗, 检查是否漏水, 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或使瓶塞上凹槽与瓶子上的小孔对准。
)
(3)①250 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 10.5
② b d ,
③浓盐酸挥发,导致盐酸浓度减小。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10分)一种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a2CO3、Na2SO4、CuSO4、CaCl2、NaCl等混合而成。
为检验它们,做了以下实验。
(1)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搅拌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2)往此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3)过滤,将沉淀物置于稀硝酸中,发现沉淀全部溶解。
试判断:
固体混合物中肯定有________,肯定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有________,
对可能有的物质,可采用向滤液中滴加________溶液的方法来检验。
参考答案:
Na2CO3 CuSO4、Na2SO4、CaCl2 NaCl
18. 已知烯烃在强氧化剂如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作用下,可发生如下反应:
由此可判断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9. 甲、乙、丙三种物质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甲物质为氧化物:
(1)若甲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但既能溶于硫酸又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写出下列转化的方程式:
乙丙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向乙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混合溶液呈红色,则甲物质是________ (填化学式)。
甲乙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I3+ + 3NH3 ? H2O = AI(OH)3↓ + 3NH4+ 2AI(OH)3 ==AI2O3 + 3H2O
(2) Fe2O3 Fe2O3+6H+ ==2Fe3+ + 3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