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和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融合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德育和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融合作

摘要:素质教育将德育摆在重要位置,德育作为指引学生遵纪守法、养成良
好习惯、和谐发展重要教育形式,基于“五育融合”涌入各学科教学改革浪潮,
如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成为教师需解决素质教育难题之一。

有些语文
教师将德育与本学科教学活动区分开来,弱化语文学科德育功能,未能肩负德育
重担,有碍小学生综合素养和谐发展。

基于此,为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立足小学
语文学科探析德育渗透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在小学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课程,小学语文对学生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适当进行德
育教育可以让学生自然而然养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德育;小学;语文;教学;融合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接受德育学生能系好人生第一粒纽扣,用道德标准、行为规范、法律法规严
格要求自己,利于培育小学生社会性,树立正确“三观”,在社会主义、集体主
义教育中增强合作能力、人文修养、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实现强化学生综合素
养德育教育目标。

然而,有些语文教师将德育与本学科教学活动区分开来,弱化
语文学科德育功能,未能肩负德育重担,有碍小学生综合素养和谐发展。

基于此,为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立足小学语文学科探析德育渗透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1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必要性
1.1提升教师素质教育水平
素质教育以学生诸多方面同步发展为目标指引教师展开教书育人活动,除重
视学生个性发展、能力培养、身心健康外,思想道德素质发展亦属于关键,这关
乎全民族素质的提升。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书写华章的“执笔者”,只有小学生道德修养较高,认同社会主义,树立“四个意识”,才能下笔有力,
创造美好未来,为此语文教师要突出素质教育未来性、发展性、全面性特点,在
教学中能渗透德育,提升自身素质教育水平,在正确教学观、学生观指引下帮助
学生全面发展。

1.2统筹与利用语文教育资源
语文是学生学习一切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它具有包容性、人文性、工具性,不仅能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之美,还能在开放的文化视野中汲取更多精神营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过程实则是教师统筹与利用语文教育资源的过程,助
力教师看到语文知识不同侧面,在德育基础上网罗更多内容,通过加工处理转化
为学生思想、品格、言行向好发展动能,使语文更具育人价值,继而体现小学语
文德育渗透必要性。

1.3助推小学语文教育改革
从表面上看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存在区别,前者强调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写作、口语交际、语言应用等能力,后者则关注学生情感观念、行为习惯、道德修
养等方面的发展。

在素质教育中德育与语文教学并不冲突,与“五育融合”要求
相符,通过渗透德育可拓宽语文教学范围,为更多教学手段及育人内容的利用铺
平道路,使语文教学更有活力,达到智育、德育并行目的,助推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在新时代提高素质教育质量。

2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路径
2.1转变思想渗透德育
语文教师在渗透德育前需学习《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
教育质量的意见》等政策,坚持党管教育,保障教育旗帜鲜明,看清教改方向,
转变陈旧思想,重视德育渗透,在此基础上学习立德树人、五育并举、赏识教育
等先进育人理念,使教师能为德育在语文课堂上的渗透做好思想准备,有意识、
有目的渗透德育。

例如,教师在进行《蝙蝠和雷达》教学时可基于“STEAM”思
想在讲解课文中的科学知识同时渗透“大国重器”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神州”
系列、“蛟龙”系列等活跃在新产业、新能源、新科技领域中的大国重器,感受
到祖国的强大,对科学产生兴趣,同时在大国重器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命名
中体悟语言之美,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用废弃物品制作大国重器
模型,如天鲲号、蛟龙号、中国天眼、天宫一号、珠港澳大桥等,在实践中深入
了解大国重器,以此为媒介激荡爱国情怀,使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更为高效。

2.2创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文化教育要求在小学教育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创新出适应学生年龄特点
的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要使用因材施教的方式。

因为每个
同学都有自己的思想、理念,他们是单独的个体,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的时候要
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对症下药,要尊重学生,学生才懂得尊重他人,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是教师在德育工作过程中要多使用实践教学法。

教师在讲
课时要把课本知识与德育有机融合,在润物细无声中让学生体会德育的重要性,
这样学生才不会失去学习兴趣,要多采用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实践的德育知识,让
学生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收获乐趣,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3通过教评渗透德育
教学评价具备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作用,以往的教评语文教师侧重评价学生阅
读是否流利、是否理解文章内涵、是否完成写作任务,对德育不够重视,无法发
挥教评促进德育渗透优势,为此教师要基于五育并举展开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
道德修养、行为习惯、思想品格等方面发展情况,保障教评能反应德育渗透成果。

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完成课本剧表演任务时,需留意各组学生合作、交流、探讨动态,引导学生在关系平等、相互尊重、互相支持基层上合作共进,
能在道具、对白、情节设计中积极参与、表明想法、大胆创新,旨在渗透集体主
义德育内容,在过程性评价中指出学生合作学习问题,使学生能调整态度与言行,在集体活动中找到位置,学会倾听与协作,继而提升学生道德修养。

教师在评价
时还需严谨措辞,呵护学生自尊心与自信心,在激励教育、赏识教育基础上完成
评价促学德育渗透任务。

2.4借助教材内容,进行德育教育
必须要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并能将德育教育的价值充分发挥
出来。

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多样,其中包括古诗、散文、通话以及记叙文或说明文
等等。

其内容精彩丰富,其中的内容始终渗透着热爱祖国、帮助他人、爱护动物
以及遵纪守法等相关内容,包括了非常多的德育内容。

所以老师们必须要灵活运
用教材中的内容来向学生渗透德育内容。

比如《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当中
主要介绍了我国西沙群岛的魅力,这时老师可以灵活运用教材中的内容来向学生
展示海底、海岛的美丽,这样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同时还可以运用
教材中其他的美来培养学生的情趣。

例如《看月食》《黄山奇石》《荷花》等等。

当学生学习到这种课文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搜集资料,围绕着
即将要学习的课文当中的重点进行搜集,找出自己认为最合适的图片或资料,在
课堂中相互展示,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本篇课文,感受课文中作者想要
表达的情感。

这样的文章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因此,老师在上
课的过程中灵活借助教材中的内容可以更好地帮助渗透德育教育。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具有提升教师素质教育水平、统筹与
利用语文教育资源、助推语文教育改革必要性。

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解读课标、剖析教材、育人为本,在转变思想、创新教法、高效评价前提下渗透德育,
使学生可在掌握语文知识并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素养
基础上提升道德修养,塑造优质人格,养成良好习惯,在语文课堂上全面发展,
继而助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赵兴军.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德育探究[J].基础教育研
究,2020(24):10-12.
[2]何凤鸣.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取向与实现路径分析[J].小学生作文辅导
(语文园地),2020(12):83.
[3]陈亚辉.小学语文与德育融合的有效方法[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12):93.
[4]熊水莲.谈德育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融合的作用[J].华夏教
师,2020(15):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