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法律思想史》题库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法律思想史》题库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柏拉图所说的国家正义就是:( )
A.中道的美德
B. 各人应得其所得
C. 遵守法律
D.不同等级的人,按照分工各司其职,达到社会和谐2.“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这句话的作者是:( )
A. 汉密尔顿
B.杰佛逊
C.黑格尔
D.孟德斯鸠
3.历史法学派的代表观点是:( )
A.法是一种历史现象,是阶级社会的产物
B.法象语言、风俗、政制一样,是随着民族的成长而成长的
C.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联系
D.法是在所有的人中确立的,并得到全人类平等遵守的自然理性4.“不公平的法律便不是法律”反映了:( )
A.自然法高于实在法的观点
B. 实在法高于自然法的观点
C.上帝法高于实在法的观点
D. 永恒法高于实在法的观点
5.假定在两人之间公平分配一块蛋糕,当以采取一人划分,另一人先取的程序最为合理。
按照罗尔斯的观点,这种正义属于:( )
A.实体的正义
B. 社会的正义
C.程序的正义
D. 公平的正义
6.__ 区分法为“应该是这样的法”和“实际上是这样的法”。
()
A.康德
B.黑格尔
C.奥期丁
D.梅因
7.__ 不是功利主义法律观论者。
()
A.边沁
B.密尔
C.奥斯丁
D.萨维尼
8.霍布斯把“利维坦”比喻为()
A.器
B.法律
C.国家
D.神物
9.__ 是近代社会契约论的集大成者。
()
A.格劳秀斯
B.霍布斯
C.卢梭
D.孟德斯鸠
10.马里旦认为,18世纪思想家的自然法强调()
A.权利
B.义务
C.合作
D.竞争
11.《联邦人文集》作者有()
A.华盛顿
B.杰弗逊
C.潘恩
D.汉密尔顿
12.富勒的著作是()
A.《正义论》
B.《法律的道德性》
C.《人和国家》
D.《法律的概念》
13.《代议制政府》的作者是()
A.边沁
B.奥斯丁
C.约翰.密尔
D.詹姆斯.密尔
14.《神学政治论》的作者是()
A.奥古斯丁
B.阿奎那
C.马丁.路德
D.斯宾诺莎
15.《》一书,集中体现了圣.托马斯的法律思想。
()
A.上帝之城
B.神学大全
C.神学政治论
D.忏悔录
16.___是法国社会法学的代表。
()
A.孟德斯鸠
B.卢梭
C.埃利希
D.狄骥
17.__是近代法治主义的创始人。
()
A.卢梭
B.孟德斯鸠
C.洛克
D.霍布斯
18.___强调地理环境对法律的影响。
()
A.霍布斯
B.洛克
C.孟德斯鸠
D.卢梭
19.《论法的精神》的作者是( )
A.孟德斯鸠
B.卢梭
C.罗伯斯比尔
D.马布利
20.《道德的形而上学》的作者是( )
A.黑格尔
B.费希特
C.康德
D.边沁
21.提出"君主势力、贵族势力和民主势力互相牵制与制衡"的思想家是( )
A.西塞罗
B.塞涅卡
C.波里比阿
D.乌尔比安
22.社会连带主义法学的创始人是( )
A.庞德
B.狄骥
C.弗兰克
D.霍姆斯
23.凯尔森对正义的态度是( )
A.深信不疑
B.深表怀疑
C.从未涉及
D.不置可否
24.提出"法律乃是人类理性的法则或内在的公正(即正义)"的思想家是( )
A.马基雅弗利
B.马西利
C.阿奎那
D.布丹
25."公意"理论的倡导者是( )
A.卢梭
B.伏尔泰
C.狄德罗
D.爱尔维修
26.斯宾诺莎认为人性的一条普遍规律是( )
A.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B.两利相权取其大,两害相权取其轻
C.两利相权取其轻,两害相权取其大
D.已所不欲,必施于人
27.《联邦党人文集》的作者除了汉密尔顿、麦迪逊以外,还有( )
A.潘恩
B.杰弗逊
C.杰伊
D.华盛顿
28.霍布斯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 )
A.和平状态
B.美好状态
C.灾难状态
D.战争状态
29.明确提出"以权力约束权力"的思想家是( )
A.洛克
B.卢梭
C.孟德斯鸠
D.霍布斯
30.耶林的法学是( )
A.目的法学
B.历史法学
C.概念法学
D.功利主义法学
31.洛克认为战争状态是自然状态中的一种( )
A.正常状态
B.确定状态
C.反常状态
D.法定状态
32.《用唯物史观观点看经济和法律》的作者是( )
A.施塔姆勒
B.耶林
C.萨维尼
D.康德
33.提出"执政官乃是会说话的法律,而法律乃是不会说话的执政官"的思想家是( )
A.塞涅卡
B.西塞罗
C.波里比阿
D.索尔兹伯里
34.二战后放弃了原来相对主义法律思想,并转向自然法学的思想家是( )
A.拉德勃鲁赫
B.罗尔斯
C.马里旦
D.富勒
35.古希腊智者学派的著名代表是( )
A.柏拉图
B.亚里斯多德
C.苏格拉底
D.普罗塔哥拉
36.认为“国家是最高的社团,以善业为目的”的思想家是( )
A.苏格拉底
B.亚里斯多德
C.柏拉图
D.伊壁鸠鲁
37.西方政法法律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论述国家主权学说的人是( )
A.洛克
B.卢梭
C.潘恩
D.布丹
38.杰弗逊把洛克天赋人权中的财产权改为( )
A.生命权
B.自由权
C.生存权
D.追求幸福权
39.孔德认为,人类社会及思想体系的第三阶段为( )
A.神学
B.形而上学
C.实证主义
D.科学
40.狄骥认为基于社会连带关系的社会最高准则是( )
A.客观法
B.自然法
C.实在法
D.神法
41.孔斯坦的公共意见权是指( )
A.立法权
B.行政法
C.司法权
D.对外权
42.庞德将法律需要调整的利益分为社会利益、公共利益和( )
A.集团利益
B.人民利益
C.民族利益
D.个人利益
43.极力主张建立世界政府的思想家是( )
A.富勒
B.马里旦
C.德沃金
D.罗尔斯
44.提出“如果我们把原则作为法律的一部分看待,我们就必须否认自由裁量学说”的思想家是( )
A.罗尔斯
B.富勒
C.德沃金
D.马里旦
45.施塔姆勒创立了( )
A.新康德主义
B.新黑格尔主义
C.目的法学
D.历史法学
46.二十世纪后神学自然法学又称( )
A.古典自然法学
B.理性自然法学
C.新托马斯主义法学
D.新康德主义法学
47.纯粹法学最核心的内涵是( )
A.法律规范
B.法律规则
C.法律命令
D.法律效果
48.“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这句话的作者是:( )
A. 汉密尔顿
B.杰佛逊
C.黑格尔
D.孟德斯鸠
49.“不公平的法律便不是法律”反映了:( )
A.自然法高于实在法的观点
B. 实在法高于自然法的观点
C.上帝法高于实在法的观点
D. 永恒法高于实在法的观点
50.提出“私法是有关个人利益的法律”的法学家是( )
A.乌尔比安
B.盖尤斯
C.保罗
D.帕比尼安
51.奥古斯丁的著作是( )
A.《上帝之城》
B.《神学大全》
C.《神学政治论》
D.《论君主政治》
52.马基雅弗利主张要建立一个强大的统一的()
A.君主国
B.共和国
C.联邦国
D.邦联国
53.布丹认为国家最高权力是( )
A.社会授予的权力
B.人民授予的权力
C.国家授予的权力
D.非授予的权力
54.历史法学派在英国的代表是()
A.梅因
B.边沁
C.奥斯丁
D.密尔
55.洛克认为最高权力是()
A.行政权
B.联盟权
C.立法权
D.财产权
56.卢梭把人类社会不平等的最初原因归结为人类能力的发展和()
A.私有制的出现
B.国家的出现
C.阶级的出现
D.主权者的出现
57.将自由提到"其余一切的基础"这样的高度认识的思想家是()
A.洛克
B.孟德斯鸠
C.德沃金
D.罗尔斯
58.提出"实体自然法"与"程序自然法"的区分的思想家是()
A.马里旦
B.德沃金
C.富勒
D.罗尔斯
59.对英国司法制度的改革起了重要作用的是()
A.奥斯丁
B.边沁
C.密尔
D.梅因
60.哈特把法律规则归结为()
A.一般规则与特殊规则的结合
B.动态规则与静态规则的结合
C.主要规则与次要规则的结合
D.基本规则与宪法规则的结合
61.《宪法论》的作者是()
A.狄骥
B.戴雪
C.埃利希
D.凯尔逊
62.美国社会学法学最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是()
A.罗尔斯
B.德沃金
C.富勒
D.庞德
63.在古罗马法学家中,首先提出公法和私法划分的是()
A.盖尤斯
B.保罗
C.乌尔比安
D.帕比尼安
64.黑格尔的法学著作是()
A.《法的形而上学原理》
B.《法哲学原理》
C.《君主论》
D.《自然权利基础》65.提出"君主应当同时效法狐狸与狮子"这一著名论断的思想家是()
A.马基雅弗利
B.马西利
C.马里旦
D.布丹
66.强调法律制度与学说的实际效果的人是()
A.庞德
B.富勒
C.罗尔斯
D.德沃金
67.美国《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是()
A.杰弗逊
B.潘恩
C.汉密尔顿
D.华盛顿
68.康德所倡导的对国际法理论有重要影响的理论是()
A.功利主义
B.国家主义
C.个人主义
D.和平主义
69.提出"内容多变的自然法"这一思想的是()
A.奥斯丁
B.萨维尼
C.施塔姆勒
D.梅因
70.《认真看待权利》的作者是()
A.凯尔森
B.哈特
C.罗尔斯
D.德沃金
二、多选题
1.在历史上提出过国家分权理论的思想家有:()
A.亚里士多德
B.洛克
C.孟德斯鸠
D.卢梭
E. 汉密尔顿2.边沁对社会犯罪进行了分类,它们有:()
A.私罪
B. 公罪
C. 半公罪
D. 内向罪
E. 混合罪3.哲理法学派的创始人是:()
A.普罗太哥拉
B.苏格拉底
C. 康德
D. 黑格尔
E. 马克思4.奥斯丁分析法学的理论基础是:()
A.功利主义
B. 自由主义
C.实证主义
D.自然法理论
E.社会契约论
5.杰佛逊认为天赋人权包括:()
A.生命权
B.财产权
C.自由权
D. 追求幸福权
E.健康权
6.奥斯丁的法学著作有( )
A.《法理学大纲》
B.《道德与立法原理》
C.《法理学讲义》
D.《论自由》
E.《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7.英国古典自然法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A.洛克
B.杰弗逊
C.卢梭
D.霍布斯
E.边沁
8.马里旦的主要著作有( )
A.《人和国家》
B.《真正的人道主义》
C.《人权和自然法》
D.《法律的道德性》
E.《社会秩序的原则》9.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代表有( )
A.埃利希
B.庞德
C.弗兰克
D.凯尔森
E.哈特
10.罗伯斯比尔的司法原则有( )
A.民主司法原则
B.法律平等原则
C.罪责自负原则
D.注重证据原则
E.正当法律程序原则11.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
A.哲学家 B.军人 C.工匠 D.艺术家
12.奥斯丁认为法律定义的要素包括:
A.主权者 B.命令 C.制裁 D.责任
13.卢梭把政体分为
A.民主制 B.贵族制 C.君主制 D.寡头制
14.庞德认为社会控制的手段有
A.法律 B.道德 C.宗教 D.习惯
15.主张主权在民。
A.洛克 B.卢梭 C.潘恩 D.孟德斯鸠
16.的理论属于自然法学理论。
A.霍布斯 B.洛克 C.奥斯丁 D.约翰·密尔
17.德沃金认为法律的组成包括( )
A.习惯
B.规则
C.原则
D.政策
E.实在道德
18.符合黑格尔法哲学思想的说法是( )
A.客观精神的发展经历抽象法、道德、伦理三个阶段
B.主观精神的发展经历抽象法、道德、伦理三个阶段
C.抽象法是一种客观法
D.道德是一种主观法
E.伦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法
19.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代表有( )
A.埃利希
B.庞德
C.弗兰克
D.凯尔森
E.哈特
20.哲理法学派的创始人是:()
A.普罗太哥拉
B.苏格拉底
C. 康德
D. 黑格尔
E. 马克思
21.杰佛逊认为天赋人权包括:()
A.生命权
B.财产权
C.自由权
D. 追求幸福权
E.健康权
22.庞德认为社会控制的手段有
A.法律 B.道德 C.宗教 D.习惯
23.主张主权在民。
A.洛克 B.卢梭 C.潘恩 D.孟德斯鸠
24.的理论属于自然法学理论。
A.霍布斯 B.洛克 C.奥斯丁 D.约翰·密尔
25.黑格尔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经历了
A.东方时期 B.西方时期 C.希腊时期 D.罗马时期
26.欧文的主要著作有
A.《新道德世界书》 B.《人类思想和实践中的革命》C.《全世界和谐》 D.《新基督教》
27.温斯坦莱指出制定法律的目的是为了
A.相互的自保 B.共同的自保 C.个人的自保 D.自发的自保
28.卢梭思想对马克斯主义的奠基人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
A.权力集中 B.暴力革命 C.官吏是人民的公仆 D.直接民主制
29.奥斯丁指出命令可以分为
A.主权者的命令 B.有普遍约束的命令 C.对特权的行为或不行为的命令 D.及时发布的命令30.英国古典自然法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洛克 B.杰弗逊 C.卢梭 D.霍布斯
31.梅因认为法律与社会相协调的媒介主要有()
A.法律拟制 B.衡平 C.行政 D.立法 E.军队
32.格老秀斯把法律分为()
A.神法
B.习惯法
C.意定法
D.永恒法
E.自然法
33.柏拉图认为不良的国家政体是()
A.贤人政体
B.民主政体
C.暴君政体
D.财阀政体 E .军阀政体34.杰弗逊认为天赋人权包括()
A.生命权
B.财产权
C.自由权
D.追求幸福权
E.健康权
35.斯堪的纳维亚现实主义法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弗兰克
B.库克
C.伦德斯德特
D.奥利维克罗纳
E.施塔姆勒36.奥古斯丁把基督教义的主要内容归结为()
A.创世说
B.原罪说
C.末日审判说
D.三位一体说
E.君权神授说
37.奥斯丁分析法学的理论基础是:()
A.功利主义
B.自由主义
C.实证主义
D.自然法理论
E.社会契约论
38.杰佛逊认为天赋人权包括:()
A.生命权
B.财产权
C.自由权
D.追求幸福权
E.健康权
39.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代表有( )
A.埃利希
B.庞德
C.弗兰克
D.凯尔森
E.哈特
三、名词解释
1.罗马五大法学家
2.社会法学
3."整体性法律"
4.自然状态(洛克)
5."民族精神"
6.永恒法
7.《社会契约论》
8."无知之幕"
四、简答
1.简述哈特法律与道德关系的理论。
2.亚里士多德法治论的主要内容与理论基础。
3.梅因认为法律和立法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4.简述汉密尔顿的分权与制衡理论的主要内容。
5.简述亚里士多德法治与人治的关系?
五、论述:
1. 试论马里旦人权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2.试比较霍布斯、洛克、卢梭自然状态理论。
3.试述奥斯丁法理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西方法律思想史》作业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2D 3B 4A 5C 6B 7D 8C 9C 10A 11C 12B 13D 14A 15B 16D 17C 18C 19A 20C 21C 22B 23B 24B 25A 26B 27C 28D 29C 30A 31C 32A 33B 34A 35A 36B 37D 38A 39C 40A 41A 42A 43B 44C 45A 46C 47A 48D 49A 50C 51A 52A 53A 54A 55C 56A 57A 58C 59B 60C 61A 62D 63C 64B 65A 6A 67A 68D 69C 70D
二、多选题
1.ABCE 2.ABCDE 3.CD 4.AC 5.ACD 6. AC 7.AD 8.ABC 9.DE 10.ABCD
11.ABC 12.ABC 13.ABC 14.ABC 15.ABD 16.AB 17.BCD 18.AC 19.DE 20.CD
21.ACD 22.ABC 23.ABD 24.AB 25.ACD 26.AB 27.BC 28.ABCD 29.BC 30.AD
31.ABD 32.CE 33.BCDE 34.ACD 35.CD 36.ABCD 37.AC 38.ACD 39.DE
三、名词解释
1.公元426年由罗马皇帝钦定的五大法学家:盖尤斯、保罗、乌尔比安、伯比尼安、莫德斯蒂努斯。
2.社会法学是19世纪产生、20世纪流行的一种实证主义法学思潮,它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和研究法律问题,主张是“社会本位论”,强调社会、社会连带(合作)、社会整体利益,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上,相当一部分法学家强调义务,倾向于社会本位。
代表人物有狄骥、庞德、弗兰克等。
3.德沃金将法律定义为"整体性法律";他认为,法律不仅包括规则,而且包括原则,甚至包括政策;法律是根据政治道德的要求,基于原则,以前后一致的方式对待社会所有成员的整体。
4.(1)自然状态是古典自然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2)洛克把自然状态描绘成为完备无缺的状态,但也存在着三种缺陷,即没有立法者、执行法律机关和裁判者。
5.德国历史法学派萨维尼认为法律的本质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的体现。
,民族精神指的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共同意识。
法律的产生、发展和消亡伴随民族精神而产生、壮大和消亡。
6.这是托马斯·阿奎那最早提出的。
他认为永恒法是神的理性的体现,是上帝用来统治整个宇宙的计划。
它是人类最高的法律。
各种法律都来源于永恒法。
7.法国18世纪卢梭的法学主要代表著作之一。
它是激进资产阶级民主派革命理论的集中概括,成为法国革命的理论先声。
该书主要阐述了国家是由人民通过订立社会契约的方式产生的,国家的主权应由人民来掌握。
8.罗尔斯正义论的一种理论前提。
主要内容是指人们在一种不知他人情况的条件下选择一种合乎正义的社会制度。
"无知之幕"使所有的人平等、具有同等的权利。
四、简答
1.(1)哈特认为法律与道德有一定的联系,但没有必然的联系。
(2)哈特提出了"最低限度内容自然法"5条公理,即人的脆弱性,大体上的平等,有限利他主义,有限资源,人类有限的理解力。
2.法治论的主要内容:“法治应该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的法律又应该是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
理论基础:(1)“恶性普在”的人性论基础。
(2)众人智慧优越于一人智慧的认识论基础。
3.梅因认为,法律和立法是沿着"地美士第"时代到"习惯法"时代再到"法典法"时代的历史线索演化和发展的。
具体包括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法律是根据家长式的统治者个人命令制定的;
第二阶段:由垄断法律知识的贵族或少数特权阶级来解释和运用习惯法;
第三阶段:习惯法的法典化;
第四阶段:借助杜撰、衡平、立法等手段对古代法律进行修改,使法律和社会进步相和谐;
第五阶段:用科学的法理学将上述不同法律形式编制成一个一致的、系统的整体。
4.(1)汉密尔顿坚持没有分权就没有自由。
(2)"三权分立"不是三种权力绝对的隔离分治,而应当存在着三种权力的相互联系,存在着权力间的局部混合。
(3)为了防止侵权,要平衡立法、行政、司法三个部门的权力,要使每一部门的权力对其他两权来说不具有压倒的优势,要使三者彼此在权力、力量的对比上形成均势。
(4)制衡的具体措施:削弱议会权力,加强行政和司法部门的权力。
5.(1)亚里士多德主张法治优于一人之治。
(2)法治的含义是:法律得到普遍地服从;制订得良好的法律。
(3)法治优于人治的理由:①法律无感情,是公正的;②法律体现众人的智慧,考虑得周全;③法律具有稳定性。
五、论述:
1.答:(1)马里旦人权思想的哲学基础是自然法。
(2)他强调人所享有的每一项权利都来自上帝的权利,即纯粹正义。
(3)马里旦将权利分为三类,即人的权利,市民的权利和劳动者的权利。
(4)马里旦区分"新""老"人权。
"老"权利强调个人自由,"新"权利强调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权利。
(5)马里旦反对国家主权,提倡世界主义。
(6)马里旦强调人权的重要性,积极推动和参与制定《世界人权宣言》。
2.答:(1)霍布斯、洛克和卢梭都提出了自然状态的理论,都认为人类社会早期生活在一种自然的野蛮状
态之中,在这种状态下无法律、无国家、无政府、无私有制,是一种自由平等的状态。
(2)不同的是霍布斯认为自然状态是战争状态;洛克认为是自由平等和有序的状态,但有缺陷卢梭认为是黄金时代,人们之间存在同情心和怜悯心。
(3)自然状态是古典自然法学的理论前提,是近代自然法学的重要组织部分,也是西方近现代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的组成部分。
3.答:(1)研究方法:①奥斯丁将法区分为"应当是这样的法"和"实际上是这样的法";②法理学研究的是"实际上是这样的法",即实在法;③不考虑法的好与坏,只区分法与道德;④区分法理学和立法学,前者关注法律的实然,后者关注法律的应然。
(2)奥斯丁认为法理学研究的对象是:①义务、权利、自由、伤害、惩罚、赔偿的概念及彼此间联系。
②成文法与不成文法的区别。
③权利的特征。
④权利的特征对其它权利的限制问题。
⑤责任的特征。
⑥损害与不法行为的特征。
(3)总结:奥斯丁的法理学开创了分析法学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