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西宁第三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西宁第三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卷及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线粒体外膜的通透性很高与其含有孔蛋白有关,分子量小于5000Da的分子可以自由通过。

线粒体内膜对物质的通透性很低,分子和离子通过都需要借助膜上的特异性转运蛋白。

丙酮酸(分子量为88.08Da)通过线粒体内膜利用H+(质子)梯度协同运输。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与细胞质基质相比,线粒体膜间隙的环境与线粒体基质更为相似
B. 丙酮酸通过线粒体内、外膜的方式分别是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
C. 在线粒体内膜上消耗的[H]可来自于转运到线粒体基质的丙酮酸和水
D. 线粒体内膜蛋白质/脂质的比值小于线粒体外膜
2. 经人工处理过的一只成年狗,身体变得臃肿,行动呆笨而迟缓,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根据上述症状可以断定人工处理的方法是()
A.摘除了狗的生殖腺
B.摘除了狗的甲状腺
C.给狗注射了大量的甲状腺激素
D.给狗注射了大量的生长激素
3. 下列概念与实例的相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 相对性状——豌豆的高茎与矮茎
B. 纯合子——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
C. 等位基因——基因A和a
D. 杂合子——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
4. 如图为某真核细胞内三种具有双层膜的结构(部分)示意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图a表示线粒体,其内膜向内腔折叠,增大了膜面积
B. 图b表示叶绿体,其内具有少量的DNA和RNA
C. 图c表示细胞核,其由核膜、核仁、染色质等组成
D. 图a、b、c中内、外膜化学成分无明显差异
5. 下列有关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性别比例不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的特征
B.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
C.根据种群密度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D.动物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6. 如图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一种方式。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该调节方式的信息传递速度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
B. 若靶细胞属于垂体,则分泌细胞一定是下丘脑细胞
C. 若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则靶器官可能是甲状腺、性腺、肾上腺
D. 体温调节和血糖平衡调节可能涉及这种调节方式
7. 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其原生质层主要包括( )
A. 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
B. 细胞壁、细胞膜、液泡膜及细胞核
C. 细胞膜、核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D. 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8. 下列有关下丘脑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①能感受渗透压的变化并产生渴觉
①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的活动
①既能分泌激素又能分泌神经递质
①是呼吸中枢,能调节人体的呼吸运动
①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下丘脑,促进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A.0项
B.1项
C.2项
D.3项
9. 使用洋葱进行的生物实验,取材部位与实验匹配最佳的是()
A.取紫色鳞片叶,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B.取鳞片叶内表皮,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C.取鳞片叶外表皮,观察细胞的线粒体
D.取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
10. 下列有关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研究能量流动的目的,就是使能量尽可能多地保留在生产者体内
B. 在食物十分充足的条件下,社鼠的种群数量不可能呈“S”型增长
C. 森林中各种生物的垂直分层现象都由光照条件决定
D. 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11. 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能够在人的胃内生存,可引起胃炎、胃溃疡等。

尿素呼气实验是让受试者口服13C标记的尿素胶囊,尿素会在Hp产生脲酶的作用下水解为NH3和13CO2,通过测定受试者吹出的气体中有无13C判断是否被感染。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绝大多数微生物不能在人的胃内生存是因为不适应强酸环境
B.脲酶在Hp的核糖体上合成,并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
C.脲酶能为尿素分子提供活化所需要的能量
D.感染者呼出的13CO2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
12. 假如将甲乙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入蔗糖溶液和甘油溶液中,两种溶液的浓度均比细胞液的浓度高,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可以预测甲乙两细胞的变化是()
A.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B.甲乙两细胞都发生质壁分离,但乙细胞很快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C.只有乙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随后都很快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13. 某田鼠种群数量在数年内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R=出生率/死亡率),在不考虑迁入迁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田鼠种群增长为“S型”增长,c点时种群密度最小
B. 若该种群在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20,则该种群的该年出生率为20%
C. 田鼠种群数量在a~d之间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其中c~d期间一直在下降
D.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图中a、b两点时对应的年龄组成分别为增长型和衰退型
14. 九价宫颈癌(HPV)疫苗可预防HPV引起的宫颈癌,中国内地首针预防宫颈癌的九价HPV疫苗于2018年5月30日在海南博鳌超级医院接种,该疫苗将分三次接种。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九价HPV疫苗为抗原
B.初次接种九价HPV疫苗,会刺激一种B细胞分泌多种抗体
C.当机体再次感染HPV时,记忆B细胞的细胞周期会明显缩短
D.该疫苗分三次接种的目的是让机体产生更多的抗体和记忆B细胞
15. 下图所示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所用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乙的过程表示分裂间期①乙→甲的过程表示分裂期①一个细胞周期是指甲→甲的全过程①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乙的全过程
A.①①①
B.①①①
C.①
D.①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DNA会随着复制次数的增加而逐渐缩短。

在生殖系细胞和癌细胞中存在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能够将变短的DNA末端重新加长。

端粒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端粒酶中的RNA能够催化染色体DNA的合成
B.抑制端粒酶的作用可抑制癌细胞增殖
C.细胞凋亡与染色体DNA随复制次数增加而缩短有关
D.人体生殖系细胞以外的其他细胞也含端粒酶基因
17. 下图表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某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液泡体积和细胞吸水能力的相关曲线。

不考虑细胞失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B点时,细胞液浓度小于此时的外界溶液浓度
B. 若适当增大外界溶液浓度,则A点将向左下方移动
C. 液泡体积为V1时,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D. 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增大导致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18. 脊椎动物的大脑发送一个神经信号使血管壁的平滑肌松弛,是由平滑肌附近的神经释放信号分子乙酰胆碱,导致附近的上皮细胞产生NO,由它来使平滑肌松弛,使血管扩张来增强血液流动。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脑发送神经信号与神经纤维膜内外离子变化有关
B.大脑发出信号使上皮细胞产生的NO不属于神经递质
C.接受乙酰胆碱的信号与细胞膜表面特异性受体有关
D.上述生理过程的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
19. 如图是用甲、乙两个电流表研究神经纤维及突触上兴奋产生及传导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静息状态下,甲指针不偏转,乙指针不偏转
B.刺激a处时,甲指针偏转一次,乙指针偏转两次
C.刺激b处时,甲指针维持原状,乙指针偏转一次
D.清除c处的神经递质,再刺激a处时,甲指针偏转一次,乙指针不偏转
20. 我国西北某山区陡坡地经过封山育林后,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优势物种分别是甲、丙、乙,它们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陡坡地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B.三个物种在共存期间存在竞争关系,在竞争中最占优势的是乙
C.在O→b年份,丙种群数量增加是由于丙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在b→c年份,甲、丙种群密度的变化,与丙更能耐受弱光有关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图1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所发生的某些生理过程及其关系的简图,图2是叶肉细胞中的两种细胞器,其中①~①表示相关过程,a~f表示有关气体。

请据图回答:
(1)图1中表示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__和_______(填标号),发生在图2的___________细胞器中,乙细胞器进行的是图1中的___________过程(填标号)。

(2)①过程表示___________,它为①__________过程提供[H]和___________。

(3)在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中产生A TP的过程是___________(填标号)。

(4)在利用塑料大棚栽培蔬菜时,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可采取适当降低___________的措施,抑制___________(填标号)过程,以利于产量的提高。

22. 回答下列与花生和玉米种子的萌发、作物生长等相关问题:
(1)某高二生物兴趣小组研究发现花生和玉米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两者的质量都会减少,但花生种子的干重在萌发的初期会略有增加。

①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干重减少原因是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花生和玉米种子中,储存有机物的结构分别是_____(填“子叶”或“胚乳”)、_____(填“子叶”或“胚乳”)。

①从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分析,花生种子在萌发的初期,有机物中增加的化学元素主要是_____(只填一种,多填不给分)。

①当长出叶片后,在某个时间点,整个植株的千重开始增加,则光合作用开始于_____(填“这个时间点之前”或“这个时间点”或“这个时间点之后”)。

(2)一种农作物单独种植称为单作,不同种类农作物间行种植称为间作。

某农科所要研究花生和玉米单作和间作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则应该设置_____组实验。

如图是某作物(花生或玉米)间作和单作时,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得的单株该作物吸收CO2速率。

(假设间作与单作时各农作物间的株距相同)
①光照强度为a时,无论间作,还是单作,该作物的光合速率无明显差别,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
①该作物很可能是_____,理由是_____。

23. 下图表示一条核苷酸链(部分),请结合该图回答以下问题。

(1)DNA大多是由________条________________链构成的,RNA通常是由________条________________链构成的。

(2)若该图为脱氧核苷酸链,则从碱基组成上看,还应有的碱基是________;图中①是________,①是______________,①是__________,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图为核糖核苷酸链,则从碱基组成上看,还应有的碱基是________。

图中①是__________,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4. 下列是细胞的部分结构放大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______(填序号),其化学成分是______;
(2)用含有35S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基培养动物细胞,该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一种含35S的蛋白质。

请写出35S在细胞各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______(用“→”和序号表示先后顺序)。

(3)细胞的识别与①中的[ ]______有关。

脂质的合成车间是[ ]_____,图中与消化酶的合成和加工有关的结构是______。

(填名称)
(4)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中,通过生物膜的层数是_____。

(5)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____模型。

25. 甲图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

(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

幼苗芽尖产生的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称为_______,从运输方式上则属于细胞的______________运输。

(2)乙图中a侧生长素浓度大于__________mol·L-1,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b侧生长素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

(3)为验证在单侧光照下,丙图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而不是B段,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助其完成实验结果预测。

①.实验材料及用具:燕麦胚芽鞘、一侧开孔的硬纸盒、薄云母片、光源等。

①.下图表示的是该实验过程。

①.实验结果预测:装置①内的胚芽鞘___________生长;装置①内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装置①内的胚芽鞘______________生长。

参考答案
1. C
2. B
3. D
4. D
5. C
6. B
7. D
8. B
9. B
10. D
11. A
12. B
13. C
14. B
15. D
16. BD
17. BC
18. ABCD
19. AD
20. BCD
21.
(1).①
(2).①
(3).甲
(4).①
(5).光反应
(6).暗反应
(7).ATP
(8).①①①
(9).温度
(10).①①
22.
(1).子叶
(2).胚乳
(3). O
(4).这个时间点之前
(5). 3
(6).此时光照强度弱,光反应限制光合速率,间作和单作的光合效率均较低
(7).玉米
(8).玉米植株比花生植株高,间作情况下玉米与玉米之间间距较大,不会彼此遮光;且有利于行间通风,局部二氧化碳浓度较高,故间作对二氧化碳和光照的利用率高于单作,光合效率高
23.
(1).两
(2).脱氧核苷酸
(3).一
(4).核糖核苷酸
(5).T
(6).磷酸
(7).脱氧核糖
(8).腺嘌呤
(9).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10).U
(11).核糖
(12).鸟嘌呤核糖核苷酸
24.
(1). ①
(2).蛋白质和RNA
(3). ①→①→①→①
(4). a糖蛋白
(5). ①内质网
(6).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7). 0
(8).流动镶嵌
25.
(1).吲哚乙酸
(2).极性运输
(3).主动
(4).10-8
(5).抑制
(6).促进
(7).直立
(8).弯向光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