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学院天文科学研究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州学院天文科学研究院
德州学院天文科学研究院揭牌仪式
德州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LAMOST 运行
中心签署合作协议
为进一步整合科研资源、打造学术团队、开展学术交流、推进科研合作和提升学校影响力、高效地实施“天衢英才”计划,推动学校天文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德州学院成立了天文科学研究院。
使命与定位 充分发挥我校天文领域科学研究方面的优势,建设天文科学研究院,以开放运行、统筹规划和科学发展天体物理与天文大数据为核心,以重大科学问题为牵引,以国内外大型望远镜为支撑,整合我校天文研究优势力量,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形成对国内外高效开放共享的天文科技创新平台,培养和汇聚天文人才,促进中国天文事业在地方高校的发展,成为国内外知名天文科学研究机构。
目标 瞄准国际前沿研究领域,打造国内一流天文研究院。
天文研究院的发展规划可用“一三五”来概括。
“一”是指一个定位,即打造中国地方高校一流天文科学研究院。
天文科学研究院团队主要由中青年研究人员组成,均为天文专
业毕业的博士,具有扎实的天文与物理学术背景和计算机技术知识。
学科建设依托国内外著名的望远镜KEPLER、FAST、LAMOST 等,研究方向涵盖了天文领域的所有方面:恒星、星系、宇宙学,并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密切交叉。
“三”是指力争在天体结构与演化,宇宙学、天文大数据三个科学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五”则是指五个天文研究院的培育发展方向,即天文学史、古天文、科普教育基地、天文爱好者
德州学院领导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成员合影
研究中心负责人与美国学者进行学术交流
研究中心人员与外国学者进行学术探讨协会、天文创新实验班。
天文科学研究院将秉持“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的宗旨,围绕“一三五”规划,脚踏实地,务实高效推进的工作,天文科学研究院未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管理体制 天文科学研究院是学校直属的学术性研究机构,采取学校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相关体制运行、管理按照《德州学院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办法》执行。
组织架构 研究院设学术委员会。
研究院设立办公室、科学研究中心、科普教育基地、天文爱好者协会。
科研管理单元设置由院长办公会议定。
职能 整合优化学校天文科研团队,积极开展团队合作,进行
学术研究;围绕主要研究方向,基于国家重大天文仪器所释放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理论研究;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合作,为学校合作拓展平台,提升学校学科实力和影响力;成立德州科普教育基地,积极开展科普教育工作;做好天文创新班的前期成立工作。
人员队伍 天文研究院根据岗位职责不同,设置固定岗位和流动人员岗位。
固定岗位的类别包括科学研究岗位和综合管理岗位。
流动岗位包括特聘客座研究员、高级访问学者和博士后。
同时,中心将加强开放,吸引人才,形成一支国内外一流水平的科研队伍。
天文科学研究院将秉承“正信问天、寻道兴文”的科学精神,积极开展学科建设、科学普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