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丁庄镇中心初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五四学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丁庄镇中心初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五四学制)
一、单选题
1. 在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逐步远离声源或者用厚度不同的衣服包裹同一机械闹钟,他所听到的声音响度都会发生改变。
对此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A.响度会随离声源的远近而改变吗?
B.响度为什么会随离声源远近而改变?
C.响度会随隔声材料的厚度而改变吗?
D.响度和隔声材料厚度及离声源远近有什么关系?
2. 在加勒比海红树林中,科学家发现最大的细菌华丽硫珠菌,形如一根细绳,可用肉眼直接观察,如图所示,其长度l为()
A.B.C.D.空白
3. 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健儿勇夺金牌,让国旗在国歌声中一次次升起。
我国国歌演奏时间约为()
A.毫秒B.秒C.秒D.空白
4. 下列有关测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同一把刻度尺按正确方法多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取平均值目的是减小误
差
B.刻度尺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尺面刻度线
C.错误是由于测量时不遵守仪器的操作规则而引起的
D.用皮卷尺测量跳远比赛成绩时,若皮卷尺拉得太紧,测量值会比真实值偏大
5. 中国高铁领跑世界,已成为一张靓丽的中国名片,乘客坐在行驶的复兴号车厢里,说他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铁轨B.车厢座位C.房屋D.路边的树
6. 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的时间越长,表明物体的速
度越小
B.运动的路程越长,表明物体的速度越大
C.物体运动速度越大,表明它运动得越快D.在弯道上缓慢行驶着的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7. 下列估测的物理量中,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课桌的高度为75dm B.声音在空气中速度为340km/h C.成人正常的步行速度约为1.1m/s D.正常人1s内心跳75次
8. 如图所示为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磬。
早在公元前5世纪,《考工记·磬氏》中就有“已上则磨其旁,已下则磨其端”的制磬技术的记述,这里的“上”、“下”指的是声音的高低。
利用这种技术改变的是磬发出声音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
9. 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倒车雷达工作过程中,利用了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B.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核爆炸等发生时,常常伴有超声波的产生
C. 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用相同的力吹奏它们从左到右音调越来越低
D.吹哨时,活塞向下拉吹出来的声音音调越高
10. 关于如图所示的声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中敲打鼓面,附近的烛焰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乙中车间工人配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丙中弹吉它时,增大拨动弦的力度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D.丁中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钟声音逐渐变小,可以推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二、填空题
11. 如图是一种神奇的“纳米纸”,水在“纳米纸”表面呈露珠状,纸的厚度约为3×10-8m,合____nm。
12. 一天晚上,小明正在学习,突然,电灯熄灭了,小明想:电灯为什么熄灭?可能是灯丝断了。
这个过程中,“电灯为什么熄灭?”属于科学探究的___________环节,“可能是灯丝断了”属于科学探究的___________环节。
13. 某同学在风速为5m/s的东风天气中匀速直线奔跑时,他感觉到无风,则他在向______方奔跑;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他奔跑的速度为______.
14. 某物体在40s内沿直线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
分析图像信息,前1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___m,在这40s内,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____m/s。
15. 如图所示的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
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______法。
16.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其中图______音调高;甲、乙、丙中响度最大的是______,甲、乙、丙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__。
17. 如图,将眼镜放在超声波清洗机中清洗时,眼镜上的污垢振动频率大于
__________ Hz;超声波可以让物体高频率振动,说明声波具有 __________ ;人耳
听到超声波清洗机工作时发出的“嗡嗡”的声音,这__________ (是/不是)超声波。
18. 噪声控制可以从三个环节进行控制:a.在声源处控制;b.在传播过程中控制;c.
在人耳接收处控制。
生活中常见的控制噪声的具体措施有:①机场工作人员佩戴
防噪声耳罩;②在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加装消声器;③在道路两旁植树种草。
上述
措施中对应的控制噪声的环节分别是: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在横线
上选填“a”“b”或“c”)。
三、实验题
19. 如图所示是小明“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请你帮助他解决实
验中遇到的问题: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所需的测量工具为刻度尺和______。
(2)实验中,应使斜面保持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坡度,以减小测量
______的误差;
(3)实验中全程的平均速度,上半程的平均速度,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三者间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4)如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像,能反映出该小车下滑运动的是______
(选中的选项字母)。
A. B. C. D.
20. 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对此进行了研究。
经过和同学们讨论,他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找到了下表所列10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
横截面积()横截面积()
的小惠选用A、D、F三根琴弦来进行实验,你认为能研究音调与该因素的关系吗?______;(能/不能)
(2)小华又选用其中三根琴弦验证了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请填出表
格中的G、J两弦的长度和横截面积分别为______和______;
(3)在评估交流中,同学们一致认为采用三根琴弦来完成实验较合理。
理由:
______。
四、计算题
21. 轿车从某地往青岛方向匀速行驶。
当到达某地时,标志牌如图1所示。
(1)标志牌的意思是什么?
(2)轿车此时的速度如图2所示,轿车的速度是多少?
(3)在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下,轿车最快多长时间能到达青岛?(计算步骤要写
出根据的公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22. 火车在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一列火车的行驶速度是20m/s,司机在鸣笛后3s 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求:(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1)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火车行驶了多远?
(2)3s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距离是多少?
(3)火车鸣笛时离隧道口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