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 第一单元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 第一单元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课件

(3)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 ①20世纪的世界已经基本上形成一个整体,各国各地区 之间 的联系日益加强,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②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_____科__技______的飞速进步,为 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也使 战争变得更加残酷。
[探究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基本现象?该时期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 取决于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德国的什么要求?据材料二指出,德国与哪 两国产生矛盾?这又反映了哪两类性质国家的矛盾?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的原因。
[探究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材料获取信息、再认再现以及归纳、 整合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一主要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 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材料二反映了德国争夺殖民地与世界霸 权的要求。回答第(1)问要分析材料一,且要抓住题干中的关 键词“基本”“该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而后概括回答。回答第(2)问要在理解 材料二所反映信息的基础上,依据所学知识作答。回答第(3) 问要围绕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分析原因。
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政治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1.政治发展不平衡:英法美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民 主制度;德俄日三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专制主义和 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2.经济发展不平衡: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德经济发展迅 速,超过老牌的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改变了帝国主 义 国 家间的力量对比。
(3)帝国主义干涉巴尔干事务 ①原因:两次巴尔干战争不仅在巴尔干地区制造出新的矛盾, 为资本主义列强的干涉提供了机会。 ②表现:俄国、奥匈帝国投入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 ③影响:列强的争夺、民族矛盾的不断激化,使巴尔干地区 成为欧洲的“___火__药__桶______”。

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动荡不安的世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德国与英法矛盾的激化;帝国主义国家的扩军备战德国与英法矛盾激化的原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列强之间的矛盾问题探究资本主义生产的特性决定其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是无止境的,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不平衡性是导致列强矛盾激化的原因,帝国主义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的程度就必然会爆发战争剑拔弩张的两大军事集团欧洲列强之间的主要矛盾;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三国同盟比三国协约晚形成的原因如何评价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问题探究问题比较“巴尔干火药桶”两次巴尔干战争;奥匈帝国吞并波黑;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巴尔干地区为何成为欧洲的火药桶萨拉热窝事件为何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问题探究人物评价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2.教材分析与建议重点帝国主义列强的主要矛盾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难点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与帝国主义列强主要矛盾的变化;巴尔干地区为何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教材内容分析和建议本课主要介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世界形势: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殖民地对各国的发展有更重要的意义。

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德国经济发展迅速,超过了英法等老牌国家,但殖民地却已被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分割完毕,因此德国同英法等国矛盾激化。

法德矛盾、英德矛盾、俄奥矛盾成为欧洲列强间的主要矛盾。

列强间的矛盾和冲突促成剑拔弩张的两大军事集团形成: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奥、意三国同盟建立;20世纪初,英、法、俄三国协约签订。

由于列强的争夺、民族矛盾的激化,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课件(26张PPT)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课件(26张PPT)

2008,我们走向世界;2008,我们走向和平。

一、科技名著

作者 著作 价值

李时珍 《本草纲目》

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被译为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宋应星 《天工开物》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徐光启 《农政全书》农业百科全书,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
这场战争“使德国耗费了1500亿马克的财富,近200 万德国人葬身战场,连同被俘受伤的共达750万人,约占 全德人口的六分之一,损失惨重。1918年德国的民用工 业生产下降57%,农业收成减少50%,经济濒临崩溃”。
一战爆发后的90周年举办了2004年希腊雅典奥运会
“来自全球二百零二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告诉我们,运动超越 了 国家、政治、宗教和语言的界线,将我们团结在一起。我们需要 和平,我们需要容忍,我们需要友爱。”
双方转入阵地战。
1916年2月-12月法德展 开的一场会战。双方投入 兵力100万伤亡70万.被称 为“凡尔登绞肉机”或 “屠宰场”和“地狱”。
4、1917年美国参战
5、1917年中国参战
相关链接1: 中新社巴黎(2002年)三月二十九日电(记者蔚中):
正当法国华侨华人准备在清明节前举行盛大公祭仪式, 凭吊客死异乡的一战华工先烈时,法国拉罗舍尔市传来 消息:法国最后一位“一战华工”朱桂生,仙逝于拉罗 舍尔市的家中,享年一百零六岁。
他们承担了大量困苦之劳役,例如清除道路、修筑工 事营房、装卸船只、制造枪弹、在野战医院救护伤员、甚 至掩埋阵亡士兵和扫雷等。为英法在一战中取胜,立下汗 马功劳。
1917年8月14日,段琪瑞政府决定参加第一次世界大 战,正式对德奥宣战后,在法华工的一部分便持枪上阵, 作为士兵直接在前线参加战斗。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共25张PPT)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共25张PPT)

3、自然资源丰富 4.奥匈帝国、俄国等列强为了维持和扩张自己在这一地区 的势力,不断干涉巴尔干半岛的局势。
一战的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的斐 迪南大公到波斯尼亚视察军事 பைடு நூலகம்习,并访问首府萨拉热窝。6 月底的一天,斐迪南大公夫妇 的车队经过萨拉热窝街头时, 一个塞尔维亚族青年开枪刺死 了大公夫妇。这就是萨拉热窝 事件。 萨拉热窝事件成了帝国主义者 发动战争的借口
协约国集团:英、法、俄、 意 塞、比、日、美、中等国
西线、东线、南线 欧洲三条战线: 主要战线
东线:波罗的 海南岸至罗马 尼亚 俄←→德奥匈
一战经过:
1)第一阶段:1914年,马恩河等战役致使德国速决战的计划破产。
马恩河战役
时间:1914年9月 交战双方:英法联军→德军 结果:德军撤退
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宣告德军 “速战速决” 战略破产,之 后 西线进入相持阶段。
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工业 革命 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 影响:
大大促进了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使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19世纪末 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 阶段。) 造成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工业生产、殖民地情况表 1870 年
凡尔登战役中一位战地记者写道:“整个树林 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 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 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3)第三阶段:1917年,美国、中国、巴西参战,加强了协约国的
力量,俄国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加速了战争的结束。 1918年,一 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宣告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课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课件

1916.5
德军 - 英军
英国海军仍掌握着
制海权
一战期间最大的一次海战
欧洲战场三个阶段战局的演变
阶段
第一阶段 (1914年)
第二阶段 (1915—
1916年)
战役或重大事件
马恩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 索姆河战役 日德兰海战
影响
德军速战速 决计划破产
战略主动权 转移到协约
国一方
第三阶段 (1917—
1918年)

驻英大使佩奇在同年10月11日致总统顾 问豪斯的信中即预见到,战后“差不多 所有欧洲国家都快要破产了。海上将不
的 “
再有德国。而十年以后,……整个世界

前途就将会落在我们手中,这是非常难
得的机会。”

美国在战争初期采取了怎样的政策?他这样做 ”
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两年半的“中立”使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独占 鳌头。美国工业总产值1914年为二百四十九亿 二千万美元,1919年为六百三十九亿七千一百 万美元,增长156.7%。在大战期间,美国百万 富翁增加了一万七千人。
战 役 1916.12
德军 - 法军
索姆 1916.6 德军
河战 -

役 1916.11 英法联军
德国计划失败,
德军使用飞机、飞艇、
法军站稳了脚跟, 毒气弹;
德军兵力、士气
一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
开始衰落
一战。
未能决出胜负
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 英军首次使用坦克; 也是一场巨大的消耗战。
海 战
日德 兰海 战
德国 英国、法国、俄国
第2课 旷日持久的战争
一、一战中欧洲的三条战线
英国
西

《第一次世界大战》示范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统编)

《第一次世界大战》示范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统编)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材分析:《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知道“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两次工业革命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本课主要讲述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产生了巨大影响。

教学目标1.了解萨拉热窝事件出现的原因、经过及影响概述,凡尔登战役发生的时间、地点、结果及意义;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影响及启示。

2.探讨突发事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提高独立思考和从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阅读教材地图概括出萨拉热窝事件发生的原因、时间,对普林西普的刺杀行为能正确的认识,认识到恐怖行为的危害性;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树立学生珍爱和平,拒绝战争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教学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的分析。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图片:“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蓝色的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教师:漫画中德国水兵在英国水兵面前挑衅似地挥扬着德国国旗。

那么,德国向英国挑战的“底气”来自何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今天的新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设计意图)以漫画的形式导入生动直观,加上文字材料的解释说明,使学生产生了解德国为何如此做的冲动,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顺利引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

【讲授新课】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1)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德国教师:介绍德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概况① 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第一台煤气内燃机。

(完整版)第一次世界大战.ppt

(完整版)第一次世界大战.ppt

英德两国的矛盾
二、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
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就其 实质而言,说明了帝国主义重新
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组成国
三国同盟:德、奥、意(德国为核心)
(核心国) 三国协约:英、法、俄(英国为核心)
性质
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影响
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 界大战一触即发。
光下的地盘。”
结合课本思考:当时欧洲有关国家有 哪些利益要求?
压制法国,防止其崛起复仇,维护欧陆霸主地位
A德
重新瓜分世界,夺取世界殖民地
B 法: 复仇,夺回欧洲霸权。 C 英: 维护霸权、殖民地,维持欧陆均势 D 俄: 争夺巴尔干地区 E 奥匈:视巴尔干地区为其势力范围 F 巴尔干国家:反对外来奴役,争取独立
第一次世 界大战的导火
线是什么?
萨拉热窝事件
奥匈帝国皇储
斐迪南大公
奥匈帝国皇帝 佛兰茨•约瑟夫
刺杀斐迪南大公的爱国青年普林西比
普林西比在萨拉热窝刺杀斐迪南 大公后被捕。
当枪弹打穿斐迪南的脖 颈和他妻子腹部的时候, 随着两股鲜血的喷出,一 场把全世界都卷入的战争 开始了。
一、大战的爆发
说明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 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后起 的美国、德国赶上并超过了英法老牌国 家。这种不平衡导致资本主义各国的实 力对比发生了变化。与实力对比变化相 反,各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 占有状况未变,是按旧的力量对比划分 的。这样矛盾就产生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那么: 欧洲的哪里是战争一触即发的“火药桶” 为什么? 巴尔干半岛
是什么事件起了这种“火星”的作用?

新教材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二目第一次世界大战1

新教材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二目第一次世界大战1
(1)性质: 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2)影响
英国的坦克
德国的列车炮(远程大炮)
影响3:客观上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影响
(1)性质: 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2)影响
影响1:给交战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造成重大的物质损失和 人力伤亡。
影响2:改变了国际格局,催生了新世界,引发国际力量对比 的变化。 影响3:客观上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总之,给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造成空前的灾难!
2003年 伊拉克战争
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感悟
Q:请你谈谈学习之后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感悟。
பைடு நூலகம்课堂小结
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 主要原因 具体原因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时间:1914.7—1918.11
概况
参战双方:同盟国和协约国 重要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 结果:同盟国失败 结束标志: 1918年11月1日德国签署停战协定
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导火线)
有人说:如果没有萨 拉热窝事件,第一次 世界大战便不会爆发。 请你说说你的观点并 阐述理由!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概况
时间 参战双方 主要战场
1914年7月——1918年11月 以德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同盟国VS以英、法、 俄为首的协约国
欧洲(西线、东线) 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 同盟国集团失败 1918年11月1日德国签署停战协定
1914.7.28———1918.11.11
知识脉络
Q: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本,找出课的大致框架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背景)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概况(时间、参战双 方、战场、重要战役、结果等等)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影响 4.第一次世界大战感悟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九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课件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九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课件

5.内容
条约 签署国
内容
评价
《四国 条约》
英、美、 缔约国互相尊重它们在 (1)对美国而言:拆散了⑧ 英日 同盟,为美国
日、法 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 垄断资本家在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的扩张扫除了
和领地的权利;在上述权 一大障碍,是美国外交的胜利
利遭受任何国家侵略威 (2)对日本而言:其扩张野心受到了暂时遏制,但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及其影响(d) 1.性质: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 2.影响 (1)摧毁了⑧ 德意志 、俄罗斯、奥匈、奥斯曼四个帝国,促成了一 个新型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 (2)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3)促进了政府机构改变职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4)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大战导致了政治经济危机,和平主义和社 会主义成为战后的两大社会思潮。
主要 内容
德国放弃其全部海外殖民地
德国不得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不得拥有军用飞机和潜水艇;德国
海军只许拥有轻型战舰;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为非军事区,德国不得设防
德国须向战胜国支付赔款
客观 战胜国中的帝国主义大国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目的,通过这个和约达成了一定的妥协,原有的帝国主 作用 义国家之间的矛盾通过战争与和约暂时得到了解决,一战后的帝国主义国际体系开始建立
美、英、 尊重中国的主权 (1)对日本: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日、法、 、独立和领土完 (2)对美国: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在中国
中、意、 整(虚),要求中国 成为现实,为美国进一步对华扩张和控制亚太地区提
葡、荷、 对帝国主义“门 供了重要条件,是美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户开放”和“机 (3)对中国: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

原创3: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原创3: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
同 盟 国
突尼斯问题


协 约
( 核 心 1882

1882
1904

英 世界市场 、殖民地问题
1892
( 核
奥 俄 德1882年第一个1欧87洲9 军事集团形成
国1892年另第一个欧洲军事巴集尔团干初问步题形成,开始19出07现两大军事集 )团对峙局面,1907年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动荡不安的世界 1.背景: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2.原因: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新老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及殖民地的矛盾加剧
列强之间矛盾的实质
材料一:英 德 法 美 比 较 表 一
项目
英 德 法美
187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三)战争的爆发 事后不久,德奥集团即欣喜若狂的叫嚣道:“这是千载难逢 的机会。”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随 后德国、俄国、法国、英国相继投入战争。
各国相互宣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的征兵招贴画
问题探究1
有人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偶然的灾难,假如塞尔维亚 民族主义者不刺杀奥匈帝国皇储夫妇,一战就不会爆发。 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欧洲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



巴尔干问题
俄பைடு நூலகம்
1. 让别的国家去分割陆地和海洋,而我们只能欣赏蓝色天空 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皮洛夫(德国外长) 2. 假如德国明天从地面上被消灭掉,那末,后天在世界上就 找不到一个不因此而富有的英国人。过去,各国为争夺某一 城市或某种遗产而厮杀若干年,难道现在它们不应该为每年 50亿英镑的商业收入而战吗?

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

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

-- 意大利 马里内蒂 1909年
如果她的儿子是上前线去,那个妇人不一定会失去他。 事实上,矿坑和铁路调车场是比军营更危险的地方。
--萧伯纳 1902年
1.为什么要打?
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 范围的斗争空前激烈。
2.为什么能打?
1)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为一个整体,各 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 2面);20世纪初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 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 基础。
如果她的儿子是上前线去,那个妇人不一定会失去他。 事实上,矿坑和铁路调车场是比军营更危险的地方。
-- 爱尔兰 萧伯纳 1902年
我们将赞颂战争—世界唯一的保健法—的尚武精神, 爱国精神,带来自由者的破坏性姿势,值得一死的美 丽构想,以及对妇女的藐视。
-- 意大利 马里内蒂 1909年
在过去的两年里,我多次听到人们说“战争要比这种 持久的等待好。”在怀有这种愿望的时候,不存在战 争的悲伤,而是一种私底下的期望。
-- 1871.5.10《法兰克福和约》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

突尼斯问题

同 盟1882 国
1882
1904
德 英 世界市场 、殖民地问题
协 1892 约

1879

巴尔干问题
1907

巴 尔 干 地 区
思考: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斐迪南大公离开市政厅
普林西普被捕
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塞尔维亚民族主义
1880
沙俄 79.1
法国 53.4 德国 42.6 英国 36.7 奥匈 24.6 意大利 21.6

原创1: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原创1: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1)三国同盟: 1882年,德、奥、意 (2)三国协约: 1907年,英、法、俄
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突尼斯问题


1882 同 盟 国
1882 德
1879 奥
世界殖民地问题 巴尔干问题
1904 1892 英
1907 协 约 国
1907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英国与俄、法结盟。原因是英德矛盾激化,自身实力下 降,欲寻求盟友。
结合巴尔 干半岛的 地理位置, 说说为什 么它会成 为欧洲的 火药桶?
三、巴尔干火药桶
1、原因: 列强争夺、民族矛盾激化 2、导火线: 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 3、一战爆发: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
亚宣战
萨拉热窝事后不久,德奥集团即欣
1
4
2
5
依据材料一说明,20世纪初西方列强的经济实力和殖民地占有情况之间
存在什么现象?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一、动荡不安的世界 ——矛盾的世界
1、背景:
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2、原因:
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材料二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 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 德国外长毕洛夫1899年末的讲话 (1)材料二中,德国要求的“阳光下的地盘”指的是 什么?“别的国家” 是指哪些国家? (2)反映当时德国要推行怎样的外交政策?它对当时 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剑拔弩张的两大军事集团
1、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 (1)法德矛盾: 普法战争后果 (2)英德矛盾: 争夺世界殖民地 (3)俄奥矛盾: 争夺巴尔干

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案)

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案)

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2.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教学重点:
2.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1.理解列强之间的博弈和利益纷争。

2.分析世界大战对民众生活和国际秩序的破坏。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用ppt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照片和资料,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 反思并讨论战争对人类带来的影响。

例如,战争会带来什么样的破坏?战争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1. 教师向学生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和原因,并用地图和图片展示各国之间的博弈、利益纷争等。

2. 通过课堂讲解、问答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大战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三,练习(10分钟)
学生分组,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游戏。

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各国领袖,互相博弈角逐利益,体验列强之间的博弈和利益纷争。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及学生表现。

让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评价。

2.让学生回答问题:“你从本次学习中了解到了什么?”
教学方式:
课件教学、讲解、问答、小组合作、角色扮演
教学手段:
ppt、黑板、图片
教学资源:
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资料
教学评价:
1. 在问题解答环节,学生积极发言,课堂气氛热烈,反映良好。

2. 在小组合作的游戏中,学生踊跃参与,积极协作,角色扮演生动形象。

3. 学生根据本次课程对世界大战和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认识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设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设计

《第⼀次世界⼤战的爆发》教学设计第⼀单元第⼀次世界⼤战第1课第⼀次世界⼤战的爆发教学设计孝义三中⾼⼆历史组董志强⼀、教材分析课程标准是简述第⼀次世界⼤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理解⼈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战。

为此,本课需要明确的是引发⼀战爆发的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以及要认识到⼈类社会发展20世纪具备了引发世界性⼤战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学情分析⾼⼆学⽣对第⼀次世界⼤战的爆发的背景在(必修2)第⼆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中已经有⼀定的涉及(如:殖民扩张、世界市场、⼯业⾰命),这为理解帝国主义国家为什么要发动战争以及能发动世界⼤战做了⼀定的铺垫。

但对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盾这⼀块内容缺乏知识储备。

三、教学⽬标分析知识与技能 : 了解第⼀次世界⼤战前⼣欧洲列强之间的⽭盾;两⼤集团形成过程过程与⽅法:阅读和解读课⽂,利⽤课程有效资源;启发诱导⾼⼀历史学习内容;培养学⽣分析处理信息的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第⼀次世界⼤战是资本主义列强⽭盾激化的结果,是全球化的产物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帝国主义列强的主要⽭盾与两⼤军事集团的形成难点:理解到20世纪才出现世界⼤战的原因五、教学思路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课前预习、课中⾃学阅读、质疑答疑、分组讨论、检测练习等形式,实现师⽣教与学的有机互动。

在教材的处理上,点拨思路,启导分析,给学⽣留下较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借以逐步培养学⽣独⽴思考、⾃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习惯和基本能⼒。

六、教学策略及教学媒体本节课的教学可采⽤“问题式”和“学导式”教学模式和思路,在教师积极引导下,突出学⽣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配合史料阅读、质疑答疑、课堂讨论等⽅法,调动学⽣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努⼒实现师⽣教与学的有机互动。

在教材的处理上,应突出重点、难点内容,点拨思路,启导分析,给学⽣留下较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借以逐步培养学⽣独⽴思考、⾃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习惯。

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

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

152万人 112个师 150多个师
35万人 70多万人 130多万人
123456
材料三 当时德国可以征发的男子大约在1 500万人左右,年龄阶段在 18岁到55岁之间。当然这部分男子不可能完全调用。后来在征兵环境 极度恶化的情况下,德国的征兵年龄甚至放宽到17岁到65岁之间。到 了灭亡前一刻,就连12、13岁的小男孩和70岁的老人都被强征去组成 国民卫队。
123456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1914年,“国家需要你”参加哪 一次作战?对英法而言这次作战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 马恩河战役。意义:打退了德国进攻,宣告了德军“速战速决” 战略的破产。
123456
答案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战争有什么样的发展规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 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答案 规律:战争越来越惨烈,伤亡人数越来越多。原因:作战双方都 想通过一次战役给对方以致命一击;越来越多的有更大杀伤力的武器被 投放到战场上使用;阵地战和攻坚战的陈旧作战方式。 (3)从材料三中你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
主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
1.19世纪后期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史料 英、德、法、美的工业发展和殖民地占有情况
国家
英 德 法美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4.6 1.9 8.1
1913年工业产量居世界位次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2 5
2.军事集团形成 (1)三国同盟 ①1879年, 德奥 首先缔结“同盟条约”,这个条约具有明显的反俄 性质。 ②德国利用意大利同法国的矛盾,把意大利拉入同盟。 ③1882年,三国同盟正式建立,德国成为核心。

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

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

1、长久以来,英国对 观察下列《英国的欧洲 欧洲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大陆政策》的漫画,思考: 为什么?
大陆均势。希望欧洲大 陆出现强国对峙的局面, 便于英国插手欧洲事务。
图1
2、20世纪初,英国的外 交政策发生怎样改变?为什 么?
图2
英国与俄、法结盟。原 因是英德矛盾激化,自身 实力下降,欲寻求盟友。
单元结构
第1课 第2课 第3课 第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原因) 旷日持久的战争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经过)
一战
(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影响)
第 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进入20世纪不久,数千年历史上的第一次世 界性大战降临,把人类拖进了苦难的深渊。 战争远远超出了发动者的预想,按照自身的 规律展开。第一次世界大战在空间上以欧洲 为主战场,亚洲、非洲、美洲和澳洲也被卷 入,在时间上长达四年之久,许多文明的成 果毁于一旦,留下了一串触目惊心的破坏数 惨烈的战争不能不引起人们认真的思考 是什么原因引发前所未有的世界大战? 是否应该把战争作为解决国家矛盾的手段? 如何才能防止类似悲剧重演?
一、动荡不安的世界:
1、新老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 (1)根源:
(2)实质: 争夺殖民地、世界霸权 (3)表现: 三对基本矛盾
2、欧洲列强的扩军备战: (1)目的: 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
(2)方式: 一方面谈判和幕后交易;另一方面扩军备战。 加剧了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 (3 )影响: 欧洲出现两个对立的集团。
•二、剑拔弩张的两大军事集团
1、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
法德矛盾—— 争夺欧洲大陆霸权 英德矛盾—— 争夺殖民霸权、海上霸权
俄奥矛盾—— 争夺巴尔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德恩怨
法国
1、曾经的欧洲大陆霸主 2、普法战争失败: 普法战争失败: A、失去了阿尔萨斯和洛林 赔款50 50亿法郎 B、赔款50亿法郎 C、颜面上被羞辱 引发一系列国内矛盾…… D、引发一系列国内矛盾 与 英 国 合 作
一战前夕欧洲列强的主要矛盾
突尼斯问题 经济实力与政治地位不平衡产生什么影响? 经济实力与政治地位不平衡产生什么影响?
整个20世 整个20世 20 纪由于战 争和种族 屠杀共死 了约 174000000 人,如果把 这些人从 头到脚连 起来可以 绕地球5 绕地球5圈。
模 的 战 争 ?
史 上 爆 发 了 哪 些 大 规
二 十 世 纪 人 类 社 会 历
(1914—1918) 1914—1918)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1、了解一战前夕欧洲列强之间的主要矛盾、欧 、了解一战前夕欧洲列强之间的主要矛盾、 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和一战爆发的导火线; 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和一战爆发的导火线; 2、理解人类历史发展到 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 、理解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 的原因和条件; 的原因和条件; 3、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列强矛盾激 、 化的结果。 化的结果。
精品课件
战争的爆发: 战争的爆发:
事后不久,德奥集团即欣喜若狂的叫嚣道:“这是千 事后不久,德奥集团即欣喜若狂的叫嚣道: 载难逢的机会。 1914年 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 载难逢的机会。”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 亚宣战,随后德国、俄国、法国、英国相继投入战争。 亚宣战,随后德国、俄国、法国、英国相继投入战争。
崇尚战争和强权的 威廉二世: 威廉二世: “火药是干的,剑 火药是干的, 是磨过的,目标明确, 是磨过的,目标明确, 力量集中,悲观者已 力量集中, 经被赶走, 经被赶走,我为我武 装的人民干一杯。 装的人民干一杯。”
德皇威廉二世
精品课件
交战的双方: 交战的双方: 同盟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 同盟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 曼土耳其帝国、 曼土耳其帝国、保加利亚 4 国; 协约国:英国、法国和俄罗斯帝国以及 协约国:英国、 支持它们的塞尔维亚 比利时、意大利、 塞尔维亚、 支持它们的塞尔维亚、比利时、意大利、 日本美国、中国等 27 国。 日本美国、
冲撞
冲撞
英国
法国
“假如德国明天从地面上被消灭掉,那末, 假如德国明天从地面上被消灭掉,那末, 后天在世界上就找不到一个不因此而富有的英 国人。过去, 国人。过去,各国为争夺某一城市或某种遗产 而厮杀若干年,难道现在它们不应该为每年50 而厮杀若干年,难道现在它们不应该为每年50 亿英镑的商业收入而战吗? 亿英镑的商业收入而战吗?” ——英国 星期六评论》杂志(1887 英国《 (1887年 ——英国《星期六评论》杂志(1887年)
这一要求怎样才能得到满足? 这一要求怎样才能得到满足?
“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对我们说:怎么办? 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对我们说:怎么办? 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对我们说 世界已经分割完了! 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一 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一 而让别人分割世界。 边,而让别人分割世界。 —— 德国外长皮洛夫1899年的一次演说 德国外长皮洛夫1重炮
一战中投入使用的新式武器
一战中的
一战中德军的飞机
一、动荡不安的世界 ------ 矛盾的世界
(一)列强同殖民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 列强同殖民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 (二)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 1、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 2、实质: 、实质: 3、基本矛盾: 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争夺殖民地, 争夺殖民地,争夺霸权
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经济利益 英德之间: 英德之间: 殖民地利益 海洋——制海权 制海权 海洋
英国
1、英国地位: 世界霸主, 英国地位: 世界霸主,掌握海上霸权 对欧洲政策: 2、对欧洲政策:大陆均势 20世纪初政策调整 世纪初政策调整: 3、20世纪初政策调整:
因英德矛盾激化,自身实力下降, 因英德矛盾激化,自身实力下降, 欲寻求盟友
对此有何疑问? 对此有何疑问?
精品课件
探究学习
有人说, 有人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偶然 的灾难, 的灾难,假如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不打死 奥匈帝国皇储夫妇,一战就不会爆发。 奥匈帝国皇储夫妇,一战就不会爆发。 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谈谈看法。 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谈谈看法。
精品课件
一战爆发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含根本 探究学习 原因、具体原因和直接原因) ? 根本原因: 一、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新老帝国主 义为争夺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引起的。 义为争夺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引起的。 具体原因: 二、具体原因: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矛盾斗争 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 军国主义与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 直接原因: 导火线) 三、直接原因:(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
法德矛盾、俄奥矛盾、 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
材料一: 材料一:英 德 法 美 比 较 表 一
项目 187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英 1 1.3 3 德 3 4.6 2 法 4 1.9 4 美 2 8.1 1
1870 — 1913年工业增速(倍数) 年工业增速(倍数)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精品课件
我们要消灭 祖国的敌人! 祖国的敌人!
塞尔维亚爱国青年.1914年 塞尔维亚爱国青年.1914年6 爱国青年.1914 月行刺斐迪南大公, 月行刺斐迪南大公,事后被 捕入狱判20年徒刑.1918年 捕入狱判20年徒刑.1918年 20年徒刑.1918 在狱中病死. 在狱中病死.后来人们为了 纪念这位爱国青年, 纪念这位爱国青年,在他当 年埋伏站立的地方用混泥土 嵌下一双脚印. 普林西普(1894普林西普(1894-1918) 嵌下一双脚印. (1894
与过去战争每天死亡人数的比较 拿破仑战争(1790~1815): 拿破仑战争(1790单位:人) 233 ~1815) (单位:
克里米亚战争(1854~1856) 克里米亚战争(1854~1856): 1075 普鲁士丹麦之战(1864) 普鲁士丹麦之战(1864): 22 普奥之战(1866) 普奥之战(1866): 1125 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 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 518 普法战争(1870~1871) 普法战争(1870~1871): 876 波亚战争(1899~1902) 波亚战争(1899~1902): 10 日俄战争(1904~1905) 日俄战争(1904~1905): 292 巴尔干战争(1912~1913) 巴尔干战争(1912~1913): 1941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5509 ——摘自《世界文明史(15)第一次世界大战》 摘自《 摘自 世界文明史(15)第一次世界大战》
精品课件
三、一战爆发的导火线
1914.6.28
萨拉热窝事件
精品课件
皇储:王位的继承人, 皇储:王位的继承人,一般是君主子女或近亲属 奥匈帝国皇储; 奥匈帝国皇储; 1889年被立为皇储 年被立为皇储, 1889年被立为皇储, 主张吞并波斯尼亚, 主张吞并波斯尼亚, 视塞尔维亚为眼中钉, 视塞尔维亚为眼中钉, 加深俄奥矛盾、 加深俄奥矛盾、民族 矛盾,引发了危机. 矛盾,引发了危机. 斐迪南大公(1863斐迪南大公(1863-1914) (1863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激化
核心
德 奥
殖民地、 世界市场 、殖民地、制海权

矛盾的实质是什么? 矛盾的实质是什么?
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
一战的性质? 一战的性质?
巴尔干问题

帝国主义战争
英国传统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1、英国传统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政策:“光荣孤立” 。 政策: 光荣孤立” 不同任何国家结成持久固定 持久固定的同盟 含义 :不同任何国家结成持久固定的同盟 原因: 经济实力强大, 原因: 经济实力强大,掌握海上霸权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材料三: 材料三:英 德 法 美 比 较 表 二
项目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英 3 1 德 2 4 法 4 2 美 1 5
回答: 回答
①表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表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探究学习
含义如何?原因? 含义如何?原因?
长久以来英国对欧洲奉行怎样的政策? 2、长久以来英国对欧洲奉行怎样的政策? 大陆均势 20世纪初英国又为什么要放弃 光荣孤立”政策? 世纪初英国又为什么要放弃“ 3、20世纪初英国又为什么要放弃“光荣孤立”政策? 英德矛盾激化,自身实力下降, 英德矛盾激化,自身实力下降,欲寻求盟友
(英国)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 英国)没有永恒的朋友 也没有 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只有永恒的利益。 永恒的敌人 只有永恒的利益。
----英国首相帕默斯顿 ----英国首相帕默斯顿
二、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代表同盟国集团 欧洲最终形成两大 欧洲最终形成两大 军 最终形成 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英 1907 1904 德 法 1882
实力与所占殖民地面积出现倒挂现象! 实力与所占殖民地面积出现倒挂现象
②这一问题会产生什么影响? 这一问题会产生什么影响?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激化
③矛盾的实质是什么? 矛盾的实质是什么?
经济 实力 与政 治地 位不 平衡
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
一战前夕欧洲列强的主要矛盾 “德国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陆地,向另一个 德国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陆地, 德国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陆地 让出海洋,而给自己留下一钱不值的天空, 让出海洋,而给自己留下一钱不值的天空,这样的 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不愿意把任何人挤 我们不愿意把任何人挤 到阴暗的角落,但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明之地, 到阴暗的角落,但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明之地, 一块阳光下的地盘。 一块阳光下的地盘。” —— 德国外长皮洛夫1899年的一次演说 德国外长皮洛夫1899 1899年的一次演说 指谁? 英国、 1)“ 邻国 ” 指谁? 英国、法国 2)材料体现了德国的什么要求? 材料体现了德国的什么要求? 积极向外扩张,争夺殖民地, 积极向外扩张,争夺殖民地,重新瓜分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