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级动物病理学实验指导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病理学实验指导唐海蓉银梅王选年李敬玺编
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
2011年3月
编写说明
家畜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使学生不仅能学好基本理论知识,而且能扎实掌握有关的基本技能和实验操作技术,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进而应用于实践中,必须注意加强实验教学。
为此,我们依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在认真总结我院和其他农业高校本课程实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编写了本实验指导。
本实验指导内容包括十一个实验、尸体剖检技术和石蜡切片技术。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我们真诚希望本书的使用者和读者能提出合理的批评和建议,我们先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1年3月4日
目录
前言 (3)
实验一淋巴结的屏障机能观察 (6)
实验二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标本和切片观察 (7)
实验三细胞与组织的损伤标本和切片观察 (8)
实验四炎症的渗出现象 (9)
实验五肿瘤标本和切片的观察 (10)
实验六心血管、造血、呼吸系统病理标本和切片观察 (11)
实验七消化、泌尿和神经系统病病理标本和切片观察 (12)
实验八细菌性疾病病理标本和切片观察 (13)
实验九病毒性疾病病理标本和切片观察 (14)
实验十寄生虫病和霉菌病的标本和切片观察 (15)
实验十一鸡的尸体剖检 (16)
附录一尸体剖检技术 (17)
一、尸体剖检的准备及注意事项 (17)
二、几种动物的尸体剖检技术 (18)
附录二石蜡切片技术 (27)
前言
家畜病理学是兽医学科中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其任务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为指导,通过研究疾病的原因、发病机理和患病机体内所呈现的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的变化来阐明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基本规律,为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家畜病理学教学中,实验课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学好本门学科基础理论、认识典型病理变化和了解病理学研究基本方法的重要途径。
家畜病理学实验课是理论教学的延续和发展,它的目的不仅是验证理论、加深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能力和独立操作技能。
家畜病理学实验包括病理生理学和病理解剖学实验,前者是通过急性或慢性动物实验、观察、记录实验动物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从而分析疾病的原因、发生、发展和转归的一般规律;后者则是通过对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的观察、探讨疾病时形态结构的改变,从而揭示疾病的本质。
两者相辅相成,从不同侧面阐明疾病的本质和规律。
一、病理生理学实验课目的和要求
病理生理学实验课目的在于验证理论,加深理解。
同时培养学生研究实验性疾病的技能,为今后的教学和临床医学研究奠定基础。
此外,还可以为人类疾病提供动物模型。
因此,要求学生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具体要求如下:
(一)实验前
1 .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了解实验目的、方法和操作步骤。
2. 复习实验部分有关理论。
3 .检查实验器材和药品是否齐全。
4 .小组成员应有明确分工,但同时应重视合作,使每人都能得应有的技能训练。
(二)实验时
1 .应确立严谨、诚实的科学态度,运用正规和准确的技术操作,耐心、细致的观察实验中出现的每个现象,而且要准确、及时、客观记录。
整个实验过程都不得敷衍、马虎和主观臆测。
2.须伴随整个实验过程进行科学思维,力求了解每个步骤每个现象的意义。
3.要注意尽量减少对实验动物的不必要损伤。
4.应注意爱护实验器材,节约使用药品。
(三)实验后
1.认真整理和分析实验结果。
2.仪器和药品用完后要清点,并放回原处。
应清洗的器材必须及时清洗干净。
每个实验组,应保持自己桌面的清洁,课后打扫,整理实验室。
3.按时完成上交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书写格式如下:
(1)姓名、学号、班级、组别、日期。
(2)实验题目
(3)实验目的
(4)实验材料和器械
(5)实验动物包括种类、数量、性别、体重。
(6)实验方法
简要写出实验目的将原始记录系统化、条理化,表达方式一般有三种。
①叙述式用文字将观察到的与实验目的有关的现象客观地加以描述,描述时需要有时间概念与顺序。
②表格式能够较为清楚地反映观察内容,有利于相互对比。
每一图表应说明一定的中心问题。
图表应由学生自己设计。
表内的项目及计算单位应说明。
③曲线式实验中描记的血压、呼吸等曲线应绘制于实验报告中。
书写时,须根据原始的描记图,取其明显变化的有关各段连接而成。
(7)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
实验指导中的每个实验,都是已进行了实验工作的结果。
学生所做实验,次数虽少,若与这结果一致,即可作为分析的依据。
讨论包括,以实验结果为依据,论证实验目的;实验结果提示了哪些新问题,如果出现“异常现象”,应加以分析。
二、病理解剖学实验课的目的和要求
病理解剖学实验是通过尸体剖检、标本观察和镜检标本观察,或借助于幻灯片、录像带的观看识别,掌握各种病理变化,为今后诊断疾病或研究疾病奠定基础,同时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由于观察标本或切片时所见到的变化只是整个疾病过程中的某个阶段,因此,在实验观察时必须用运动发展的观点,这样就会使思想活跃,不会只是看到一些干燥的僵死的烂肉。
病理解剖学实验使用的器材主要是显微镜、电视、标本、切片和幻灯片等,因此,要求学生:(一)实验前
1.清点分发给的切片和标本。
2.检查显微镜。
如发现故障及时报告教师检修或调换,不允许自行拆修。
(二)实验时
认真、细致观察标本和切片,描述病变要点或绘图。
(三)实验后
1.清点切片、标本,整理好放在指定位置,如有损坏应填写登记表说明原因。
2.擦拭显微镜,放入镜箱、填写使用卡片。
3.及时上交实验报告。
病理解剖实验报告格式如下:
(1)姓名、学号、班级、日期
(2)实验题目
(3)标本病变要点描述或绘图
标本描述:编号、脏器名称、病变名、病变要点
1、…………。
2、…………。
3、…………。
………………
切片描述:编号、组织名称、病变名、病变要点
1、…………。
2、…………。
………………
切片绘图格式:
编号:组织名称:病变名:
1.……………。
2.……………。
3.……………。
…………………
染色:放大倍数:
实验一淋巴结的屏障机能观察
【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证明机体的内屏障机能防止疾病发生的作用。
【实验原理】
皮肤、粘膜是机体阻止微生物和病理性因素侵入机体的外部自然屏障。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特别是淋巴结具有内屏障机能。
如果病原体穿过皮肤、粘膜进入淋巴管,就可能被淋巴结的网状内皮细胞吞噬而阻留。
本实验即证明这一点。
【实验器材与药品】
5ml注射器,1% 台盼蓝溶液。
【实验动物】
家兔(或大鼠)
【实验方法】
1.给家兔或大鼠在足部皮下注入1% 台盼蓝溶液(兔为2ml,大鼠为1ml)。
过40分钟后,染料被阻留于腘淋巴结中,将这些部位的皮肤切开,可以看到淋巴结中蓝染料沉着。
2.向头前部的皮下注入染料2ml,40分钟后,在颌下淋巴结中见到蓝染料沉着。
以上两个实验可在同一动物体上进行。
【讨论】
内屏障机能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是什么?
实验二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标本和切片观察
【实验目的】
通过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标本和切片的观察,进一步了解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发生的原因和机理,并掌握常见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病理变化。
【实验方法】
教师先对要观察的标本、切片和幻灯片进行扼要讲解,然后由学生观察、描述或绘图。
【实验内容】
组织切片
0002 肝淤血(猪)病变要点:
1.中央静脉、肝窦、叶下静脉和叶间静脉内充满大量红细胞。
2.肝细胞索因受压而变狭窄,肝窦扩张。
3.某些部位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灶。
大体标本:0049 0142 0139 0152 0147 0062 0276
0151 0172 0194 0179 0334 0312 0161
【实验报告】
1.描述0002号切片的组织图像,用文字注明病变要点。
2.描述下列大体标本的病变要点。
0334 0276 0194 0049 0152
实验三细胞和组织的损伤标本、切片观察
【实验目的】
了解萎缩、变性和坏死发生的原因、机理,掌握常见萎缩变性、坏死病理变化。
【实验方法】
同实验二
【实验内容】
组织切片:
0008 肝浊肿病变要点
1.肝细胞肿胀,肝索增宽,肝窦狭窄。
2.肝细胞浆内有大小不等的蛋白质颗粒。
0009 肾浊肿病变要点
1.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细胞浆内有细小的粉红色的蛋白质颗粒。
2.肾小管管腔不规则或变狭小,管腔内有溢出的蛋白质颗粒。
0010 肝脂变病变要点
肝细胞内充满大小不等脂肪小滴(空泡),肝小叶的固有结构已不易辨认。
大体标本:0414 0273 0005 0155 0257 0459 0238 0447 0427 0003 0316 0004 0224 0132 0337 0299 0096
【实验报告】
1.绘制0010号切片的组织图像,用文字注明病变要点。
2.描述下列大体标本病变要点。
0005 0096 0257 0273 0299
3.画出细胞坏死时细胞核变化的示意图。
实验四炎症的渗出现象
【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兔耳炎症时血液内台盼蓝渗出现象,了解炎症时血管通透性增高,发生血浆成分渗出的变化。
【实验原理】
各种致炎刺激都可引起局部组织出现血管扩张,以致通透性增高,血浆成分渗出的变化。
血浆内含台盼蓝色素时,即可使炎灶组织变成蓝色,而证明血浆成分的渗出。
【实验动物】
白色家兔
【实验器材与药品】
兔桶1个,5ml注射器1付,毛剪1靶,镊子1靶,脱脂棉少许,二甲苯(或20%石炭酸),1% 台盼蓝生理盐水溶液。
【实验方法】
1.取白色家兔,称重后用兔桶固定,使两耳自由露出,两耳剪毛。
2.用二甲苯(或20% 石炭酸)涂擦一侧耳壳皮肤(要稍用力反复涂擦),以引起炎症。
3.按2ml/kg的量,由对侧耳缘静脉注入1% 台盼蓝生理盐水溶液(注意不要注入皮下)。
4.立即对光观察,两耳血管有何不同。
5.40分钟后,观察两耳颜色有何变化。
【讨论】
1.涂擦二甲苯耳壳的颜色与未涂耳壳的颜色有何不同?为什么?
2.炎症渗出对炎灶局部有何意义?
实验五肿瘤标本和切片的观察
【实验目的】
识别畜禽肿瘤的大体病变和组织学特征
【实验方法】
同实验二
【实验内容】
组织切片
0022 硬性纤维瘤病变要点:
肿瘤细胞呈长梭形,分化良好。
纤维成分多,细胞成分较少,肿瘤细胞呈编织状排列。
0023 软性纤维瘤病变要点:
组织结构紊乱,呈编织状,纵横交错,间质毛细血管极度扩张、充血,瘤细胞分化程度较低,异型性较大。
瘤细胞呈圆形或长棱形,细胞个体差异大,核染色质颗粒粗大,胞核深染。
瘤细胞胶原纤维较少,可见分裂像,有较多的淋巴细胞浸润。
0026 黑色素瘤病变要点:
低倍镜下,肿瘤细胞集团呈圆形或椭圆形团块,外有结缔组织包膜,该包膜充血、出血。
高倍镜下,瘤细胞集团呈棱形或多角形,瘤细胞内有大量的黑色素颗粒(呈黄褐色或黑褐色),其核被色素颗粒所掩盖,仅见黑色素细胞轮廓,其间质有瘤细胞溶解释放的色素颗粒,也有浆液渗出。
大体标本:0034 0347 0112 0107 0110 0157 0029 0087 0105
0035 0061 0055 0046 0037 0021 0101 0205
【实验报告】
1.描述下列大体标本的病变特征
0035 0109 0021
2.绘制0022号切片的组织图像,并加注说明。
实验五心血管、造血、呼吸系统病理标本和切片观察
【实验目的】
掌握各系统病理变化和组织学变化。
【实验方法】
同实验二
【实验内容】
组织切片
0074 急性淋巴结炎病变要点:
1.血管数目增多,扩张、充血、有轻微出血。
2.淋巴窦扩张,内有浆液性渗出物及脱落的网状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3.淋巴结中疏松组织水肿,有浆液性渗出物及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
4.小梁有炎症细胞浸润(中性粒细胞)。
0077 纤维素性肺炎病变要点:
1.肺泡腔内有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也有数量不等的炎性细胞和红细胞。
2.肺小叶间质增宽,充满大量纤维素和数目不等的炎性细胞。
0112 间质性肺炎病变要点:
支气管、血管周围有大量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形成支气管周围炎。
肺泡内有较多的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也有数量不等的中性粒细胞。
大体标本: 019101760233 023********* 0234 0190 01190150 0129013101490154 0158
【实验报告】
1.绘制0077号组织切片的组织图象,并注明病变要点。
2.描述下列大体标本的病变要点: 0191 0176 0129 。
实验七消化、泌尿和神经系统病病理标本和切片观察
【实验目的】
掌握各系统病理变化和组织学变化。
【实验方法】
同实验二
【实验内容】
组织切片
0070 病毒性肝炎病变要点:
1.肝细胞变性,坏死甚至崩解,肝索结构紊乱,枯否氏细胞活化增生。
2.间质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增生,中央静脉壁增厚,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增生,肝实质也有淋巴细胞浸润。
3.由于溶血,肝组织内有大量的含铁血黄素颗粒。
0062 化脓性肾炎病变要点:
肾间质内有大小不等的化脓灶,有些部位有充血现象。
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
肾小球无明显变化。
0109 非化脓性脑炎病变要点:
灰质和白质有小胶质细胞性血管套。
小胶质细胞弥漫性和局灶性增生,局灶性增生的胶质细胞形成胶质小结。
神经细胞变性,出现噬神经现象和卫星现象。
大体标本: 0277 0278 0316 0375 0381 0373 0303 0384 0330 0481 0399 0133 0247 0284 0378
【实验报告】
1.绘制0109号组织切片的组织图象,并注明病变要点。
2.描述下列大体标本的病变要点。
0330 0316
实验八细菌性疾病病理标本和切片观察
【实验目的】
掌握常见细菌性疾病的病理变化。
【实验方法】
同实验二
【实验内容】
组织切片
0097 鸡巴氏杆菌肝脏病变要点:
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肝窦和肝内血管扩张充血。
肝组织内散在大小不等的坏死灶,坏死灶中肝细胞严重变性坏死。
胞浆失去嗜碱性,细胞核破碎或溶解。
坏死灶中有大量的嗜伊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并有大量的病原菌。
0068 结核病变要点:
肺内有几个结核结节,结节中央是干酪样坏死物,外周是上皮样细胞和数量不等的郎罕氏细胞,再外周是淋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组成的包膜。
大体标本: 0400 0120 0342 0475 0325 0311 0270 0480
0391 0323 0445 0450 0314
【实验报告】
1.绘制结核结节的组织图像。
2.描述下列大体标本的病变要点。
0314 0475 0391 0480 0400
实验九病毒性疾病病理标本和切片观察
【实验目的】
掌握常见病毒性疾病的病理变化。
【实验方法】
同实验二
【实验内容】
组织切片
0056 鸡马立克氏病肾脏病变要点:
0051 鸡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肝病变要点:
肝实质中有大量、大小不等的细胞团块。
这些细胞团块是大小和形态比较一致的成淋巴细胞组成,细胞膜模糊不清,胞浆嗜碱性,核呈空泡状,染色质紧靠核膜并聚集成块。
核内有伊红色着染的核仁。
大体标本: 0461 0469 0330 0393 0151 0207 0238 0392
0464 0114 0073 0110 0460 0425 0426 0428
0437 0276 0086 0092 0442 0034 0367 0269
【实验报告】
1.绘制0093号切片组织图像。
2.描述下列大体标本的病变要点。
0437 0469 0414 0238 0034
实验十寄生虫病和霉菌病的标本和切片观察
【实验目的】
掌握常见寄生虫病和霉菌病的病变要点。
【实验方法】
同于实验二
【实验内容】
组织切片
0091 肌肉旋毛虫病变要点:
1.肌纤维变性,横纹消失,出现嗜酸性粒细胞性肌炎。
2.肌纤维间有大量的旋毛虫寄生引起的包囊和虫体以及钙化过程的形态。
0114 鸡曲霉菌肺炎病变要点:
肺脏组织学变化是由局灶性肺炎、肉芽肿性结节和坏死灶构成。
肺组织充血并有浆液性至卡他性炎症有些部位发生坏死,间质中有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假性嗜伊红细胞浸润。
肉芽组织结节可密布肺组织中,结节的结构类似结核结节。
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中心为干酪样坏死,其中有粗大分枝的菌丝体H.E染色菌丝呈淡红色,周围是核破裂的坏死物,再向外时上皮样细胞、多核巨细胞,巨噬细胞构成的霉菌性肉芽组织,最外层是淋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形成的普通肉芽组织。
结节中有较多的假性嗜伊红细胞和不规则排列的纤维素。
大体标本: 0302 0304 0305 0307 0313 0314 0317
0321 0323 0326 0338 0339 0343
【实验报告】
1.绘制0091号切片的组织图像。
2.描记032、0340号标本的病变要点。
实验十一鸡的尸体剖检
【实验目的】
掌握鸡的尸体剖检方法。
【实验器材】
病鸡、民用剪刀、白磁盘、消毒液、10%福尔马林、材料瓶、标签纸等。
【实验方法】
1、外部检查
观察个体大小、营养状况、羽毛、冠髯、口、鼻、眼、肛门、皮肤。
然后触摸全身检查有无肿瘤、肿胀、溃烂等,打开口腔观察口腔、喉头粘膜色泽,分泌物以及有无坏死和渗出物等。
2、剥皮和皮下检查
将鸡颈部放血致死,浸泡在消毒液中5min,使羽毛湿润→将禽尸置于搪瓷盘中,腹部向上,由腹下剪开皮肤,用手向两侧撕剥,将两腿皮肤也剥至膝关节处,向背侧按压两腿使髋关节脱臼→检查皮下有无水肿、肌间有无出血、坏死和肿瘤形成;膝关节附近腱鞘、滑液囊有无肿胀、胸骨的形状和肌肉的肥瘦情况→检查颈部胸腺有无病理变化→沿口角一侧剪开食道检查口腔粘膜、食道粘膜和嗉囊内容物→剪开气管、观察喉头、气管粘膜和分泌物的情况→从眼角前方剪断上腭,观察鼻腔粘膜、鼻窦粘膜和分泌物情况。
3、剖开体腔,检查内脏器官
从腹下部剪开腹壁肌肉,沿剪开孔向前剪断两侧肋骨(注意不要剪破肠管、肝脏和肺脏),把胸骨向前掀起,压下,使体腔气管完全暴露→检查气囊→观察肝脏和心脏→从腺胃前端剪断胸部食管,向后牵拉,将腺胃、肌胃、肝脏、肠、脾脏等气管一同摘出在直肠处剪断,同时观察腹腔有无渗出物、破裂的卵黄→摘去肝脏、观察脾脏和胰腺→从腺胃前端剪开腺胃和肌胃,观察粘膜、角质层、肌层→检查肠浆膜→剪开肠壁,观察肠粘膜及盲肠扁桃体→检查肺、肾、卵巢、法氏囊→剥离脑部软组织,用剪刀从两眼之间作一切口,再在两侧眼角向耳孔部作切口,掀开颅骨,观察脑膜。
4、取材
取病变组织放入固定液,大小为长和宽各1.5cm左右,厚0.5–1cm。
取材时注意既要有病变部,又要有正常部分。
病变部位较大时,可从其不同区域切取组织块。
【实验报告】
记录观察到的病理变化
附1
尸体剖检技术
尸体剖检是运用病理学和其他有关学科的知识,以检查尸体的病理变化,来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剖检时,必须对病尸的病理变化,做到全面观察,客观描述,详细记录,然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科学分析和推理判断,从中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病理学诊断。
一、尸体剖检的准备及注意事项
进行尸体剖检,尤其是剖检患传染病病的尸体时,剖检者即要注意防止病原的扩散,又要预防自身的感染。
因此,必须做好如下工作:
(一)剖检场所的选择
为了便于消毒和防止病原扩散,一般在室内进行剖检为好;如果条件不许可,也可在室外进行。
在室外剖检时,要选择距房舍、畜群、道路和水源较远,地势较高而又比较干燥的偏僻地点,挖两米左右的深坑(或利用枯井、旧土坑),坑内撒一些生石灰;坑旁铺上破旧的帘子或其他代用品,将尸体放在帘子上进行剖检,剖检完毕,立即将尸体、垫帘和被污染的土层等一起放入坑内,撒些生石灰或喷洒消毒液,然后用土掩埋,顶上的土层应高出地面0.5米,坑周围的地面也应严密消毒。
在严寒季节不易挖坑时,可用木柴浇柴油将尸体烧掉,特别是患炭疽之类的尸体。
(二)尸体的运输
如用车辆搬运炭疽、传染性鼻疽等传染病之类的尸体时,在搬运前要用浸透消毒液的棉花堵塞尸体的天然孔,并用消毒液喷湿体表各部,以防病原扩散。
运送车辆和绳索等,用后要严密消毒。
如病畜突然死亡而有炭疽可疑时,可切开掌部或跖部皮肤采血做涂片检查,也可切开腹壁局部,取脾组织做涂片或做炭疽沉淀反应检查。
若确诊是炭疽,则严禁剖检,同时应将尸体与被污染的场地、器具等进行严格消毒与处理。
(三)剖检器械和药品的准备
最常用的器械有剥皮刀、检查刀、脑刀、肠剪、板锯(或弓锯)、锤子、尺、磨刀棒(或磨石)等。
如果没有上述剖检器械,也可用一般刀剪代替。
剖检时常用的消毒液有0.1% 新洁尔灭溶液、0.05% 洗必泰溶液或3% 来苏尔溶液。
常用的固定液(固定的病变组织用)为10% 的甲醛溶液或95% 酒精溶液。
此外,为了预防剖检人员的感染,还应准备3% 碘酊、2% 硼酸水、70% 酒精和棉花、纱布等。
(四)剖检人员的自身准备
可根据具体条件穿着工作服、戴皮手套和穿胶靴等。
条件不具备时,可在手臂上涂抹凡士林或是其他油类,以防感染,剖检中如不慎割伤手指或其他部位时,应立即消毒,妥为包扎。
如血液或是其他渗出物喷入眼内时,应用2% 硼酸水洗眼。
(五)注意事项
在剖检过程中常用水或消毒液洗去剖检者手上和刀剪等器械上的血、脓汁和其他渗出物,在采取脏器或检查病变时,注意不要将血液、脓汁或其他渗出物污染地面过宽,以防止病原扩散。
未经检查的脏器,不要用水冲洗,以免改变原来的色彩。
在检查病变中,如需要送检,应随时将采取的病变组织投入固定液内,以便作病理组织学检查之用。
剖检患传染病的尸体后,应将器械和衣物上附着的脓、血用清水洗净后,用消毒液充分消毒,再用清水洗净,胶皮手套洗净,要用手套消毒后,要用清水冲洗,擦干,撒上滑石粉。
金属器械经消毒后要擦干,以免生锈。
二、几种动物的尸体剖检技术
一、马骡尸体剖检术式
(一)外部检查
外部检查包括畜别、品种、年龄、性别、毛色、营养状况、皮肤、可视粘膜和尸体变化等1.营养状况根据肌肉发育和皮下脂肪的蓄积状态来判断。
2.可视粘膜注意检查结膜。
鼻腔、口腔、肛门和生殖等粘膜。
着重注意有无贫血、淤血、出血、黄疸、溃疡和外伤等变化,各天然孔的开闭状态,有无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性状等。
3.体表一般检查检查有无新旧外伤,骨折,皮下(尤其是腹部皮下)有无浮肿和脓肿等。
4.尸体变化动物死后,尸体经一定时间即发生变化。
常有的变化有:
(1)尸僵动物死后,尸体发生僵硬的状态,称为尸僵。
尸僵通常是从头部开始的,而后颈部,前肢,后躯依次逐渐发生。
检查尸僵是否发生,可根据下歙骨可动性和四肢能否曲伸来判断。
(2)尸体腐败尸体经一定时间,由于肠内腐败菌发育繁殖。
即发生腐败分解。
产生气体,故尸体的腹部膨大,肠管强度膨胀,血液带有泡沫;各组织、器官,特别是与肠管接触的器官呈污绿色,组织柔软,放出气味。
动物死后,应尽早地进行剖检,以免尸体腐败后影响检查结果。
检查中,不要把死后腐败变化误认为是生前的病理变化。
(二)内部检查
包括剥皮,皮下检查,各体腔的剖开,内脏的采出及内脏器官的检查等;剖检时,通常采用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