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线图》活动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线图》活动反思
篇一
临近期末,在大班数学中,需要上的活动还很多。
但是考虑到让幼儿更多接触各方面的概念,我跳开了数计算的内容。
有计划地增加了空间、量比方面的活动。
这个周二的数学活动,开展的是《路线图》。
活动目标是:根据路线图,找出小白兔,小灰兔、小黑兔各自要吃的食物。
并为兔子和食物连线。
我准备了三种颜色的箭头分别14个。
因为路线图指示有14步。
为了节省时间,我开门见山地出示了教学挂图,和小朋友们交代了互动任务。
并且示范小白兔行走的每一步,请幼儿在操作材料上看小白兔路线的每个箭头的方向,并告知这是小白兔每走一步的方向。
走了四步以后,我请幼儿和我两个人合作,亦步亦趋地完成了小白兔的行走路线,并且找到了小白兔吃的是萝卜。
看起来孩子们对我的操作看得一清二楚,所以我请幼儿接下去在自己的操作材料上完成小黑兔和小灰兔的路线图。
并且找到两者的食物后,用线连起来。
幼儿们每个都是认认真真听完,胸有成竹地下去操作。
在孩子们的操作过程中,我发现,虽然很多孩子在看我操作的时候很认真,但是一下去就难以“画皮画骨”了。
有几个在观察操作材料,有几个在做小白兔的路线图。
在我的提醒下,意识到应该是做小灰兔和小黑兔的。
于是有人确定了目标开始动手画箭头。
按照我提的要求,在路线图中,用铅笔画出小兔子的路线。
每一个箭头的方向就
是小兔子行走的方向。
画到最后小兔子就能够吃到东西。
在巡回辅导的过程中,我发现幼儿操作存在的问题有两个:1.幼儿画路线图的时候,不能很好地把前后两步连贯起来,特别是在方向发生改变的时候,往往会跳开一个格子,再改变方向。
那样就画错了路线。
2.画路线的时候,画着画着,不知道画到第几步了,眼睛看花了。
然后就像迷路的孩子,摸不着头脑。
在有了这个认识以后,我再集体提醒,然后个别辅导的时候,手把手引导幼儿注意标记已经走过的箭头,连续行进。
很多幼儿都完成了路线图。
为了丰富孩子们的游戏环境,让主题融入到环境中,我们利用废旧纸箱为孩子们制作了一辆公共汽车,让孩子们在角色游戏中,了解了交通规则,有了初步的规则意识。
在益智区,设计了立体停车场,我们将一一对应的概念融入其中,而且养成了孩子们玩好玩具应该物归原处的好习惯。
另外,我们根据幼儿不同的能力差异设计了小动物乘火车的游戏,锻炼了幼儿排序的能力。
在探索区中,孩子们拿着从家里带来的小车,在不同坡度的车道上开小车,感受速度的不同。
在阅读区增设了小汽车方面的图书,供孩子自由阅读。
建构区里我们在地面铺设了印有马路的毯子,并且提供了许多实物小汽车及自制小汽车,供孩子们自由选择玩耍。
玩耍之后要求将车子回停车场,让幼儿在摆摆放放的操作过程中,了解各种车子名称及特征,练习分类停放。
本次活动在材料的准备上挺充分的,既有挂图又有用树叶做的鸟,还有小鸟粘纸,利用这些材料是为了增强课程内容的趣味性。
师:我们还学过什么舞步?滑步,娃娃步,踵趾小跑步,下次我
们还可以把这些舞步加到歌曲里,手上也可以有一些变化。
应该说,孩子在操作中暴露的问题就是我在教学中忽略的问题。
虽然我在示范操作的时候,是每步都很仔细的操作,但是并没有在关键问题上给予警示。
因此,幼儿在自己操作的时候,也就依葫芦画瓢,难以得到真传了。
课后我也对照了教师用书,上面有过提示,注意画路线图的连贯性,也就是说每一次画,都要接着上一步画下来。
对于每走一步做一个记号这一点没有标注。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因为时间仓促,能够专研教材的时间不多,有可能就遗漏了需要注意的地方。
也许教材上也没有写全面教师指导的技巧,所以这样的现象难免发生。
联想创造法:在音符形态的基础上进行联想,运用各种图形进行有机组合,形成一个由图形组合成的音符,并且每组图形有相同主题,互相关联,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每当一个教学现象的发生,它的根源一定是在教学行为中。
我们每天进行教学活动,如果能把这些点滴收集起来,记录下来,不仅可以为自己以后的教学工作增加经验,还能够为后来开展活动的老师提供捷径,但愿我们都做一个有心人,能够在有所获的时候,随时记录在教案后。
小班体育活动《爬行动物运动会》是我在参加桥东区标兵评选活动中所作的公开课,以下是我在对《新纲要》的理解及运用的前提下,所谈的本次活动的教学反思。
篇二
探索活动之后的交流分享,既能增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
将自己获得的经验与同伴交流分享,使《纲要》中提出的“生生互动”得到真正的体现。
最后的质疑“刚才你们在把好吃的东西变小时,碰到什么困难吗”,又紧紧围绕了我园《幼儿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的课题,能使孩子从小善于发现问题,并尝试想办法解决问题。
本次教学活动的主题是“利用情境贯穿游戏活动,引领幼儿体验体育游戏之快乐”虽然孩子在游戏中足够体验了一把快乐,而且活动氛围很浓郁,幼儿的积极性也很高。
但是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再深刻地思考如何把情境更深入到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去。
游戏棋是我班孩子近期非常热忠的一项游戏活动,现在我班孩子的游戏棋水平已经成长到了一个很高水平的阶段,最重要的是他们热爱玩游戏棋。
而今天我组织的数学课正好和游戏棋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路线图。
完成了本次活动,我认为成功之处有如下两点:
1.在认真分析了教案后,我对本活动作了一些调整,考虑到我班孩子的实际情况:要想照顾到每位孩子,而且时间可能会不够。
而且还因为原教案中集体活动部分的教学似乎思路不是太清晰,反而容易使幼儿混淆。
所以我直接了当地将幼儿操作活动提到了最前面的导入和开始部分,就针对幼儿操作卡上的题目组织教学。
2.实施本活动时能条理清晰、针对性强。
例如开始部分在交代要求时我问孩子们:“你们知道玩游戏棋需要什么?”他们有玩游戏棋的经验,当然回答地出:“需要起点、终点、棋子和棋谱。
”我把重点定位在棋谱上,棋谱就是今天我们要重点掌握的“线路图”,为了使孩子们更清楚地了解线路图的走向,我在黑板上画出了“←、
→、↓、↑”四个不同方向的箭头,并告诉他们这些箭头就是路标,每走一步都要根据它的路标来走,才能从起点一直走到终点。
我有强烈的语言训练意识,整堂课都在一种自然,舒畅的情境中无痕地进行着语言训练。
在感受花园的“美丽”,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想象画面,读中感悟,以读见悟;感悟花园的变化和巨人的变化,抓住“唤来寒冷的,是你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文眼,让学生在引读点拨中,在细细的品味语言中,在对比朗读、想象说话中,理解童话的内涵。
课末的说话训练,更是深化对寓意的心领神会。
这里,我凭借教材进行恰当、巧妙的语言实践,既使学生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增强了语文综合学习能力,同时又在训练的过程中升华了人文内涵。
本次活动主要让幼儿操作的题目是三只小兔(黑兔、白兔、红兔)是起点,让幼儿根据提供的线路图分别找到它们最喜欢的食物(蘑菇、萝卜、青菜),而每一步都有它的方向,我重点提示幼儿一定要一步一步根据路线图来走。
教学思路清晰、要求交代具体明确后,幼儿实施起来确实又快又准确。
在批改作业时,我发现了一些问题,还是有少数一部分幼儿没有掌握这个方法,很明显没有弄懂。
我仔细观察了一下,这些没有弄懂的孩子就是平时不喜欢玩游戏棋的,别人玩的时候他们就看书或者玩别的。
但今天他们没有弄懂我想应该是我的责任,我应该针对这部分孩子再组织一次教学,语速可以放慢些,或者还可以示范走一次小黑
兔的路线,这样一来,他们一定会都弄明白的。
可是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这么去做,这是我这次教学课的一大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