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广西贵港市港北一中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港市港北一中2016年春季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七年级生物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食品中的蛋白质可以用________检验,产生________现象()
A.双缩脲试剂紫色
B.加碘的淀粉溶液褪色
C.双缩脲试剂褪色
D.加碘的淀粉溶液紫色
2、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各种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脂肪是生物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B.糖类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
C.维生素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蛋白质是重要的贮备能源物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维生素既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也不参与人体组织的构成,但它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C符合题意。
考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3、“便秘”体现了消化管哪一部分的功能()
A.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
B.大肠有吸收水分的功能
C.口腔能分泌唾液淀粉酶
D.胃具有吸收水分、酒精的功能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食物经过消化和吸收后剩下的食物残渣,在大肠内形成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当大肠的蠕动功能减弱、食物残渣在大肠内的停留时间增长,由于大肠对水分的吸收,使大便干结,造成排出困难,即为便秘.因此便秘体现了大肠吸收水分的功能。
考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4、食物在口腔中充分咀嚼的重要意义是()
A.将食物彻底消化
B.进一步释放食物营养
C.有助于对食物的吸收
D.减轻胃肠的负担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在人的唾液中有消化淀粉的酶,食物咀嚼的时间越长,食物就会被研磨得越小越细,食物中的淀粉与唾液混合的时间就越长,就越能使食物中更多的淀粉初步消化为麦芽糖。
就餐时如果狼吞虎咽,食物没有与唾液充分混合,严重影响食物中淀粉的消化。
此外由于食物在口腔内没有得到充分咀嚼和搅拌,还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
因此吃饭时,要充分咀嚼的重要意义是减轻胃肠负担。
考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5、下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管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图中X、Y、Z代表营养物质,a、b、c、d表示消化管部位)。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代表蛋白质,在a部位开始消化
B.Y代表脂肪,在c部位彻底消化
C.b表示胃,此部位对X没有消化作用
D.c表示小肠,在此部位Z被消化为氨基酸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图示中,纵坐标表示的是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各段消化道中的消化程度.x是淀粉,y是蛋白质,z是脂肪;横坐标表示各段消化道:a是口腔,b是胃,c是小肠,d是大肠。
食道之后是胃,胃只能对y蛋白质有初步消化的作用,对x和z都没有消化的作用,C正确。
考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6、“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始终是人们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
食品安全应考虑的问题包括()
①食品本身是否有毒②食品的保质期
③食品含能量高低④是否被农药等有毒物质污染
⑤维生素种类⑥无机盐含量
⑦食品的营养价值⑧食品是否发霉变质
A.①③⑤⑥
B.①②④⑧
C.①②⑦⑧
D.①②④⑦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食品安全是指:防止食品污染;预防食物中毒.包括防止食品在生产过程中被农药等污染,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不吃有毒的食物(发芽的马铃薯、毒蘑菇);防止食品被细菌等污染,食用前要加热煮熟;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卫生;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
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有关是否有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
考点:关注食品安全。
7、小明在本班QQ群中提出了与食品安全相关的话题后,其中4位同学跟贴如下,你认为值得点赞的是()
A.小龙女:零食种类繁多,价格不贵,营养成分更全,可以代替主食
B.小鲜肉:麻辣食品比食堂中的菜给力,可以代替菜
C.哥是传说:零食添加了防腐剂,不会变质,可以放心吃
D.小苹果:食物可以多样,但应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少吃零食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基本原则指出:食物多样、以谷物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常吃适量鱼、禽、蛋、和瘦肉;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所以食物可以多样,但应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少吃零食。
考点:关注食品安全。
8、“舌尖上的安全,味蕾上的健康”,越来越被人们关注。
以下生活中常见的做法中,合理的是()
A.土豆发芽后,掰掉芽就可放心食用
B.吃剩后异味不大的饭菜下顿直接食用
C.腌黄瓜容易腐烂,可以多加些防腐剂
D.购买包装食品时注意识别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在购买包装食品时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标注的有关营养成分,以及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
D该选项正确。
考点:关注食品安全。
9、下列关于输血的叙述,错误的是()
A.输血时除考虑ABO血型系统以外,还应考虑其他血型系统
B.紧急情况下A型血可以少量输给AB血型的人
C.必要时,O型血可以比较快地输给其他血型的人
D.输血之前要进行血型鉴定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输的时候要慢而少,所以O型血可以比较快的输给其他血型的人的说法错误。
考点:输血的原则。
10、新型兴奋剂药物CERA能够持续地促进红细胞的载氧能力,从而大幅度提高运动员的耐力。
服用CERA后,在一定时间内,体内红细胞载氧能力变化的曲线图应该是()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CERA能持续的促进红细胞的载氧能力,在兴奋剂发挥作用的时间里,红细胞运输氧的能力是增强的,但不可能无限的增强,兴奋剂失去作用后,运输氧的能力又会下降。
D正确。
考点: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11、刘萍、张雪、刘帅、王旭和张玮五个人是好朋友,他们的血型分别是:刘萍A型、张雪B型、刘帅AB型、王旭O型、张玮A型。
某日刘萍不慎受伤,流血过多,需要输血抢救,那么谁最适合为刘萍输血()
A.张玮
B.张雪
C.刘帅
D.王旭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张玮是A型,刘萍是A型,张玮可以给刘萍输血。
考点:输血的原则。
12、(教材P38图9-13改编)观察右图人的心脏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①和④所指的腔分别是心脏的()
A.左心室、右心房
B.右心房、左心室
C.右心室、左心房
D.右心室、左心室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如图所示各结构的名称为:①右心房、②右心室、③左心房、④左心室。
考点:心脏的结构。
13、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内的一部分血管的分支情况,箭头代表血流方向。
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A代表的是小动脉
B.图中B代表的是小静脉
C.图中血液在三种血管内的流速依次是A>C>B
D.图中C代表的是毛细血管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血管的特点可知:A为动脉血管、B为静脉血管、C为毛细血管,所以血流速度为:A>B>C,C不正确。
考点: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
14、下列哪项是衡量心脏工作能力的一项指标()
A.心率
B.心输出量
C.心动周期
D.心电图
15、许多爱美的人都注意减肥,为了达到较好的效果,下列哪种食物不宜经常食用()
A.水果沙拉
B.红烧肉
C.清蒸鱼
D.凉拌西兰花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据科学家测定,每克脂肪平均为38.91千焦,红烧肉燃烧释放的能量最多,故减肥的人应少吃。
考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16、下图是比较花生米、大米、牛肉干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的实验示意图。
对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前所取的三种食物的质量要相等
B.实验中如果不注意挡风,会使每次测量结果偏小
C.实验是通过水温变化对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作出比较
D.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等于这些食物实际所含的能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实验所测得的食物能量低于食物实际所含能量,因为食物燃烧时会向周围散失一小部分热量,故D符合题意。
考点: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17、下列哪种食物最适合作为探究食物中贮存的能量的实验材料()
A.油炸土豆片
B.干燥的花生米
C.脱水蔬菜
D.干燥的黄豆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脂肪的热价最高,因此若进食的量相同,脂肪提供的能量最多,干燥的花生米的的营养物质是脂肪,所以,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干燥的花生米比黄豆(主要是淀粉、脂肪)、油炸土豆片(主要是淀粉)贮存的能量多;青菜主要含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
考点: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18、我们在呼吸运动中,胸廓的变化与吸气、呼气之间的关系是()
A.胸廓扩大导致呼气
B.呼气导致胸廓扩大
C.胸廓扩大导致吸气
D.吸气导致胸廓扩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可见膈肌由A→C转换时,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减小,外界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
因此胸廓扩大导致吸气,胸廓缩小导致呼气。
考点:呼吸运动;呼气和吸气。
19、小英和平平在放学的路上遇到沙尘暴,小英马上戴上口罩,而平平没有带。
请问到达小英肺部的气体与到达平平肺部的气体比较,结果为()
A.到达小英肺部的气体与到达平平肺部的气体一样清洁
B.到达小英肺部的气体比到达平平肺部的气体清洁
C.到达小英肺部的气体比到达平平肺部的气体粉尘多
D.无法确定谁肺部的气体清洁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戴上口罩以防止颗粒物进入肺部,相当于和过滤一样把可入肺颗粒物过滤在外边,使进入肺的气体更清洁。
考点: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
20、下列哪项不是呼吸道中与阻止火山灰进入肺部有关的结构()
A.鼻毛
B.鼻黏膜内的毛细血管
C.鼻黏液
D.气管中的纤毛和黏液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鼻是呼吸系统的通道之一,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黏膜及其表面的纤毛,都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鼻粘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
考点: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60分)
21. 下表列出了A、B、C、D、E五种食物(各100克)中除水和无机盐以外的主要成分,根据表中信息用表中食物标号填空:
(1)有助于防治夜盲症的食物是________。
(2)适合坏血病患者食用的食物是________。
(3)能够提供较多能量,容易引起肥胖的食物是________。
(4)患骨软化症的老年人,在补钙的同时应多食用的食物是__________。
【答案】:(1)C;(2)B;(3)A;(4)A。
【解析】
试题分析:(1)夜盲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分析表中数据可以知道,食物C中含丰富维生素A,能预防夜盲症。
(2)坏血病是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分析表中数据可以知道,食物B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多吃能预防坏血病。
(3)分析表中数据可以知道,食物A中含有丰富的脂肪,脂肪是人体的备用能源,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一般储存在皮下脂肪中备用,因此,多吃会造成脂肪堆积,引起肥胖。
(4)患骨软化症的老年人应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
骨软化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缺钙造成的,分析表中数据可以知道,食物A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D。
考点:注意合理营养。
22、某同学探究了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其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如下:
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
实验现象:试管内的溶液不变蓝。
实验结论:馒头变甜与牙齿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分泌有关。
(1)实验在设计和操作上有几处错误,请你指出并纠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描述的实验现象是否与他所做实验的实验现象相符?___________。
如果不符,请你重新描述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的实验结论是否可靠?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应设置对照实验;应水浴后再滴加碘液;应将试管放在37度水中水浴10分钟
(2)不符;试管内的溶液先变蓝后消失
(3)不可靠
【解析】
试题分析:(1)观察该同学的操作步骤可以发现,该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没有设置对照实验,这样就降低了实验结论的可信度;其次,滴加碘液应在水浴并冷却后,否则就不能确定实验现象是由唾液引起的。
也有可能由于碘的升华而使实验现象不明显;再次,水浴时间太短,应将试管放在37度水中水浴10分钟左右。
(2)在水浴前就滴加碘液,溶液会由于淀粉的存在而变蓝色,待水浴后,溶液中的淀粉被唾液消化了,蓝色会逐渐退去,因此实验现象应该是先变蓝色后消失。
(3)由于没有设置对照实验,不能确定实验现象就是由唾液引起的,因此实验结论是不可靠的。
考点: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
23、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
有关数据表明,我国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状况令人担忧。
无机盐、维生素等摄入量不足,缺铁性贫血现象普遍存在;多糖分、高脂肪的饮食习惯使肥胖儿逐年增多。
早餐“马虎”、中餐“凑合”、晚餐“丰富”等错误的营养消费观念,是导致学生营养状况出现问题的主要因素。
上图显示,不同人群每天摄入的食物比例是不同的,请仔细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
(1)肥胖患者的饮食中________和______的摄入量较正常人偏多。
(2)营养不良会影响健康,如缺铁易患________病,因为铁是红细胞中________的重要组成成分。
(3)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能源物质,它主要从______食物中获得。
【答案】(1)粮谷类;肉类
(2)贫血;血红蛋白
(3)粮谷类
【解析】
试题分析:(1)比较图形可知,肥胖患者的饮食中粮谷类和肉类的摄入量较正常人偏多,各占44%和15%,粮谷类含较多的淀粉,在体内转化成糖,肉类含较多的脂肪,多吃易导致肥胖。
(2)贫血指的是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因此缺铁易导致贫血。
(3)食物中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水、维生素、无机盐等六类营养物质,其中淀粉等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主要从粮谷类食物中获得。
考点:注意合理营养;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24. 请就有关献血程序、注意事项以及输血原则回答下列问题:
(1)献血前为什么要进行体检? __。
(2)献血前不能大量饮水,其原因是 __。
(3)采血前要洗净双臂的目的是 __。
(4)输血前为什么要进行血型鉴定? __。
(5)现有A、B、C、D四人准备献血,医生把这四人的血分别用A型、B型标准血清来检验,其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判断A、B、C、D四人的血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只有身体健康者的血才能输给伤员
(2)饮水影响了所献血液的质量
(3)减少采血穿刺部位的感染和血液的污染
(4)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异型输血会发生凝集反应
(5)O型、A型、B型、AB型
【解析】
试题分析:(1)献血前要进行体检,因为只有身体健康者的血才能输给伤员,如果不健康者的血输给伤员,会传染给伤员其它的疾病。
(2)献血前不能大量饮水,如果大量饮水就会稀释血液,影响了所献血液的质量。
(3)采血前要洗净双臂,这样能减少采血穿刺部位的感染和对血液的污染。
(4)输血时若血型不合会使输入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引起血管阻塞和血管内大量溶血,造成严重后果。
所以在输血前必须作血型鉴定,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5)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
按照红细胞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把人类血液分为四型:凡红细胞只含有A凝集原的,就叫做A型;只含B凝集原的,叫做B型;A、B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叫做AB型;如图,A两片载玻片上的红细胞都不发生凝集现象,则受检者A血型是O型,如果红细胞的凝集现象只发生在B型血清内,则受检者B的血型为A型。
如果红细胞的凝集现象只发生在A型血清中,则受检者C的血型是B型。
如果两片载玻片上的红细胞都发生了凝集现象,则受检者D的血型是AB型。
考点:无偿献血原则及意义;输血的原则。
25、下图1是人体内的动脉和静脉的横切面图。
下图2是人体内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有关的问题:
(1)图1中编号①的血管是________,理由是该血管的管壁较________。
(2)图2中的血液是在________血管内流动,该血管壁是由________层上皮细胞构成的。
(3)写出血液在这三种血管之间流动的方向:________。
【答案】(1)静脉;薄
(2)毛细;一
(3)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解析】
试题分析:(1)图1中的编号①血管是静脉血管,血管管壁较薄。
(2)血管2的血液是在毛细血管内流动,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3)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考点: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
26、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不同食物含有不同的能量,他们准备了花生仁和核桃仁。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注: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187 J的能量)
(1)A装置中的花生仁为2克,燃烧前,锥形瓶中的水温为10℃,燃烧后,锥形瓶中的水温为70℃(数据为实验重复3次的平均值),则锥形瓶中的水共吸收了热量________J。
(2)B装置中的核桃仁为2克,燃烧前,锥形瓶中的水温为10℃,燃烧后,锥形瓶中的水温为75℃(数据为实验重复3次的平均值),则锥形瓶中的水共吸收了热量________J。
(3)如果A、B操作过程科学规范,依据(1)和(2)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4)此实验常假设上述热量为食物所含能量,实际上食物全部燃烧产生的能量比上述热量________。
【答案】(1)7560
(2)8190
(3)核桃仁所含的能量高于花生仁
(4)多
【解析】
试题分析:(1)1mL水每升高1℃需吸收4.2焦热能,根据热量公式Q=cm•△T,花生仁燃烧释放的能量═4.2×30×(70-10)═7560(焦)。
(2)1mL水每升高1℃需吸收4.2焦热能,根据热量公式Q=cm•△T,核桃仁燃烧释放的能量═4.2×30×(75-10)═8190(焦)。
(3)都是2克相同质量的种子燃烧后A花生仁释放的热量7560焦小于B核桃仁释放的热量8190焦,因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核桃仁所含的能量高于花生仁。
(4)在实验过程中,尽管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由于条件所限,还是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掉,因此,实际上种子全部燃烧产生的热量比上述热量多。
考点: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