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观世博当尽主人的礼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SSIER DE PRENSA
Cobertura Expo Shanghai 2010
24 a 30 de mayo
Mayo 2010
Medio: Hubei Nes, /chino Fecha: 24 y 26 de mayo de 2010
Tema: Artículo de opinión sobre visitar la Expo – Pabellón de México
国人观世博当尽主人的礼数
数据显示,截至23日晚19时30分,经票检入园参观者达30.62万人,较上周同期增长约28%,累计入园人数已达505.51万。
当日团队客流依然延续近期占三至四成的特点。
连日来,世博会客流量稳定增长,已连续三日突破30万。
(5月24日人民网)
上海世博会开幕20多天来,参观世博园人数稳步攀升,累计接待参观者已突破500万人次,连续3天接待参观者突破30万,说明世博会的人气指数在继续上升。
人气能说明世博的精彩,世博的成功,但从新华社记者报道的情况来看,人气里面也有隐忧。
世博开园20多天来,中国馆、沙特馆、法国馆、德国馆等热门场馆深受欢迎,每天参观的人群都排成长龙。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部分场馆受到了冷落。
从媒体报道的情况来看,参观上海世博会的主要参观者来自国内。
世博会在上海举办,在中国举办,国人观世博就成了双重身份,一是游客,二是主人。
主人就应当尽主人之责。
来上海参展的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组织,都是中国的客人,都是中国人民的客人。
有客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号为文明之邦,就应该有文明待客之道,那就是先客后主。
进世博园先到客人的场馆学习请教,才不辜负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风范。
不要认为非洲国家、太平洋诸岛国家、拉丁美洲国家等国家小,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墨西哥馆出口处挂着一幅墨西哥女画家里达?卡罗的自画像,其艺术价值极高,在欧美相当有名气。
可惜很多人进去后对此画视若无睹,却不知此画的价值无法简单用金钱进行衡量,如果硬要估算,价值在上亿元以上,是墨西哥人民心中至尊的国宝。
各国的艺术文化,风土人情各有千秋,各领风骚,处处藏金。
不出国遍游天下,何等美事。
也许一天的时间太短,抓紧时间先看中国馆,表现出民族的一种自豪感,成功感,本身并没有什么过错。
但世博开园的时间长达半年,这次没有机会,可以下次再来。
这
一届没有机会,但还可以通过电视、网络、媒体分享中国馆的优秀与成功。
但到秀美神奇的太平洋岛国作客,到苍劲雄浑的非洲大地漫步,到古老壮观的金字塔探秘,就没有这个机会了。
更重要的是,会失去更多学习别人长处的机会。
总之,参观世博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有傲慢之心,优待客人,多尽主人的礼数才对。
Medio: Zhejiang Online/chino Fecha: 25 de mayo de 2010
Tema: Elementos chinos - Pabellón de México
世博写意:中国元素洋溢世博园、让观众动情
世博园里,外国展馆中的中国元素随处可见。
这里是荟萃246个国家与国际组织的精彩世界,也是一个用“中国”元素贯穿的缩微世界——
细节贴心情谊暖人
“欢迎中国朋友参观澳大利亚馆!”澳大利亚馆的工作人员说中文很流利。
在不断引导观众走进馆内剧场的同时,小伙子不时用中文提醒大家,“慢点,慢点,安全是最重要的。
”
斯洛伐克馆的工作人员,干脆给自己起了个别致的中文名字,汤木杨。
他站在斯洛伐克馆门口,用中文热情地招呼参观者,“欢迎来到最漂亮的斯洛伐克馆!”
世博园区里,贴心的细节有许多,不仅仅是宾至如归的服务,让中国观众心中温暖的,更有各国真心传递出的深厚情谊。
参观者姜女士,注意到了以色列馆入口处的一幅画,“它让我感动。
”这是一扇与历史对话的窗口——二战期间,中国驻奥地利大使何凤山向几万名犹太人发签证,帮他们逃离屠杀,来到上海。
半个多世纪后,犹太人在中国特别是在上海的生活史,被精心放入以色列馆中展示。
从外到内都很“中国”
从高空往下看,奥地利馆形如“人”字,馆标投射出的阴影又像是奥地利的英文首字母“A”。
奥地利馆的外墙,由1000万块六角形陶瓷拼贴而成。
陶瓷,在英文中既与“中国”同义,又是历史上最早由中国出口至奥地利的贸易品。
向中国的悠久历史与传统文化致意的,还有西班牙馆用藤条板编织而成的独特外墙。
远观展馆外墙,抽象的“日”、“月”、“友”等汉字一一呈现。
波兰馆选择剪纸造型建造场馆、放飞风筝是墨西哥馆外观设计的灵感、法国罗阿案例馆用竹子来制作外墙、沙特馆“丝路宝船”外形设计思想源于“海上丝绸之路”……上海世博会上,只要用心去找,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外国馆都有中国元素。
不仅仅是外形,包括内部展项的设置,都很“中国”。
舞台上,有乌黑双眼的银白机器人,斜抚小提琴。
这是日本馆为中国参观者特地带来的最新一代机器人,在与观众眼神交流中,机器人一手抚弦一手拉弓,一曲中国的《茉莉花》,自弦下潺潺流淌而出。
用中国元素打动中国观众
中国元素,让本届世博会迸发出空前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葡萄牙馆一直在突出两国源远流长的交往历史。
”葡萄牙馆礼仪接待艾媛介绍。
以软木制成的葡萄牙馆,辟出专区来专门介绍中葡友好历史。
用中国金木水火土的“五行”为线索,介绍第一本葡汉词典、曾在中国生活过的葡萄牙诗人卡蒙斯、乾隆皇帝写给葡萄牙国王诺泽一世的书信……
在“世界上第一个画有中国的地球仪”前,轻抚感应装置,地球仪随之转动,出现中文字幕和葡萄牙帆船图像。
当然,展馆中还介绍了广受葡萄牙人喜爱的中国茶叶,“葡萄牙人是第一批在欧洲消费并传播中国茶叶的欧洲人!”葡萄牙将这句话自豪地写在自己的国家馆内。
走进捷克馆,入口左边就是为捷克画家兹德涅克·斯科纳专设的展厅。
这里,不仅三面墙上挂满了数十幅斯科纳的捷克版《美猴王》插画集插页,正面屏幕上也正播放着特别为上海世博会制作的斯科纳风格《美猴王》动画片,观众可以通过屏幕前的操作台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美猴王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
“上海世博会上这么多外国场馆热衷于使用中国元素,既是增强各自场馆对中国观众的亲和力,也是对主办方的尊重,对中国的看重。
”上海大学教授顾骏表示。
而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宁越敏认为,这将影响中国年轻一代全球观的形成,“场馆热衷表达中国元素,能让中国观众从内心感受到中国现在面对的是全球的世界,是多元文化的世界。
”
Medio: Xinmin News/chino Fecha: 25 de mayo de 2010
Tema: Museografía – esculturas hechas de la sal marina
世博展品首次从金山口岸入境
今天(5月25日),具有浓郁墨西哥特色的六件世博会参展艺术品“乘坐”巴拿马籍Asian Power轮光临上海化工区码头,并从陆路安全抵达世博园区。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首次从金山口岸入境的世博会参展物品。
这批参展物品包括帆船、鲸鱼海盐雕塑以及海盐样品等,不日将作为墨西哥馆的一道亮丽风景,供世博游客参观。
个性化观展线路丰富世博游互动主题感受未来
“草蛇灰线,伏延千里”,这是文学名著中常用的手法,在今天的世博园区中同样也得到体现。
世博会300多个展馆各不相同,但不同场馆却经常不约而同地展示出相似的主题,这为观众个性化地选择自己的观展线路提供了可能。
世博会如同多棱镜,每个人看到的风景各不相同。
随着世博园区客流人数累计突破600万大关,越来越多的专业世博观众已不再简单地“随大流”排队看热门场馆,而是做好自己的观博攻略。
多样的世博观展线路带给观众不同的惊喜与感悟,人们则藉此更好地看到世界的多样性和各国文明智慧的精粹。
“倒悬主题”线:启发我们换种发展思路
如果没来世博会,可能很难想象天花板上还可以布置这么多东西:青花瓷、餐桌、椅子、乐器、楼房等等,都跟生了根一样,倒着从天花板上“长”出来,让人耳目一新。
特别是许多展馆开辟了绿意盎然的头顶倒立花园,引起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无限遐想。
还没走进英国馆标志性的“种子圣殿”之前,就可以看到展馆外倾斜的墙壁上倒着冒出了片片“绿园”。
一棵棵树木紧紧扎在天花板上,树冠朝下,仰起头看着看
着,都有些怀疑地球引力是否换了方向。
英国馆外还用倒立着的绿色植物拼出伦敦等四座英国城市的绿地轮廓,无言地诉说着这些当年的工业重镇城市转型之路。
在德国馆,人们会发现一个倒立的公园呈现在展馆顶部。
硕大的花朵、油绿的叶子、青青的草儿都从天花板向下恣意盛开,地面反被漆成了蓝色天空。
把头伸进倒置的花朵模型里,还能听到鸟语、闻到馨香。
一些小朋友索性躺在地上,欣赏公园的全景。
位于浦西片区的中国民企联合馆,同样也将绿树挪到了入口大厅的顶部,犹如“倒影”对比现实中的灰色城市,折射出城市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人类对绿色的向往和追求。
为什么这么多的展馆都采用倒悬展示的方式呢?同样选择将家居倒悬在天花板上的瑞典馆“未来生活岛”设计者告诉记者,这代表着用一种颠覆的视角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不再重复当年发展的老路,这也是对“低碳世博”的一种阐释。
“中国主题”线:点滴之间见证中外友谊
走进韩国馆,就像到了老朋友的家中,四处洋溢着亲切、和睦的友好氛围。
一到二楼展厅入口,就看到了“您的朋友,大韩民国”的欢迎图片。
“中餐是韩国人最喜爱的外国料理”“韩国出版史上销量最大的畅销书是《三国演义》,几乎成为韩国人必读的经典”“了解中国,学习中国”……从随处可见的汉字,到各种视频影像,无不在讲述两国之间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和今天商贸往来的紧密联系,其真诚、谦虚,给参观者留下深刻印象。
与之毗邻的“紫蚕”日本馆,馆内近一半展示内容是关于日本如何在中国的帮助下,重新寻回国鸟朱鹮的美丽身姿。
设计者巧用传统水墨画和中国昆曲的艺术形式,更加拉近了与中国游客的距离。
被评为最有“中国味”的波兰馆,其黄褐色的表面布满镂空花纹,如同中国的民间剪纸。
在此前波兰国家馆日举行的音乐会上,观众还欣赏到用波兰传统手法演绎的中国古典音乐以及用中国丝竹表现的肖邦作品。
最幽默的当属美国馆一部学中文的主题电影了。
拍摄者在美国街头随意拉来路人,教他们用中文说“你好”“欢迎来到美国馆”,他们古怪的发音引得观众哄堂大笑。
篮球明星科比、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花样滑冰华裔冠军关颖珊也串场其间,传递着美国人民的热情、友好。
瑞士馆的阴阳理念设计、墨西哥馆的风筝、新加坡馆的石斛兰……看到一个个展馆中熟悉的中国元素,国内观众更多感受到外国参展方的心意和真诚。
世界很大,人与人的距离却可以很近。
“儿童主题”线:孩子眼中的未来世界感动你我
或许因为孩子纯洁敏锐的心灵,又或许是因为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许多国家都专门征集了儿童绘画或创意,并在展馆中专门辟出空间,向人们呈现孩子眼中的未来世界。
最典型的代表要数俄罗斯馆了。
走进展馆,几乎就是置身于“童话城堡”。
在一层展示厅,记者看到了俄罗斯儿童构思的未来城镇和卡通建筑。
沿着蜿蜒小道走上二楼,三根硕大的圆柱上爬满了脸盆大小的“牵牛花”,高达三四米的“向日葵”和“雏菊”正在吸收能量,水果形小屋旁长满巨型“草莓”,连天花板都是美丽的花蕊,中间闪烁着点点星光,真是令人流连忘返。
据俄罗斯馆负责人介绍,整个展馆创意来源于苏联有关未来魔幻城市的著名童话。
由于本届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正如俄罗斯筹备和参与上海世博会组委会主任赫里斯坚科所言:“最好的城市应该让儿童生活得很惬意,这座城市应该由儿童来设计。
”
在“东方之冠”中国馆的二楼走廊,中国孩子也通过近百幅绘画来描述未来。
同样位于C区的加拿大馆则将孩子对城市的梦想投射到水中,参观者只要轻轻一点水面,触碰之处立即由灰色变成各种影像,最后幻化成一双孩子的小手。
无论是可爱的蜗牛汽车、五颜六色的蘑菇大楼,还是光秃秃的树干和满地巨虫,人们通过孩子的眼睛看到的未来景象,既充满希望,又充满困难和挑战。
“在孩子们看来,没有什么事不能实现的,这种勇气和永不言弃的精神是我们战胜未来城市发展困难的力量所在。
”正如美国馆影片中所言,只有一直保持孩子般的好奇和幻想,创造才有生命力。
“互动主题”线:协作创造美好未来
德国馆的“动力之源”大厅外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
进入展厅的参观者被分散到上下三层回廊,大厅中心是一个直径3米的金属球,光与影都在这里跳动,散发着神秘的红色光芒。
在讲解员的提示下,不同区域的观众轮番鼓掌、叫喊,用声浪将金属球推向另一边。
“嘿!呵!……”金属球越飞越高,越飞越快,球体表面逐渐展现绚丽的城市图像——是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建立了一个美好的未来。
未来理想的城市是所有人都能幸福生活,所有事物都能各得其所;而实现这样一个目标,又需要每一个人的共同参与、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由此,各参展方在文字、声音、影像外,还精心设计了诸多互动环节,让游客们能在玩乐中品味真知、感受人类的伟大合力。
在万科馆,观众躺在坐椅上,为巨大穹顶球幕展示的湖泊干涸、森林锐减、资源殆尽等环境问题深深的震撼。
“然而,我只是一个人,一个人的力量又能改变什么呢?”此时,坐席旁亮起了一个蓝色手掌形状的触动装置,观众纷纷伸出手与影片取得互动,以自己的投票支持环保事业。
随着银幕上参与者的数量不断增加,众多个人的努力汇集成一只金色的大手,让大地重归生机盎然。
一部ICT(信息通信技术)手持移动终端,构成了观众与信息通信馆互动的平台。
观众手中的画面会突然“飞”到大屏幕之上,还可以通过它了解到“五感通信”的未来。
在最后的“梦想互动体验舞台”,参观者来到自己所感兴趣的主题前,搜集个性化的未来梦想,体验人机对话的乐趣。
信息通信馆馆长黄黎亮说:“每个人的梦想都将自动储存,在实现个人梦想的过程中,每个人同样也在帮助着他人。
”
Medio: Jiefang Dialy, Xinhua News, Xinmin News, , , /chino
Fecha: 25 de mayo de 2010
Tema: Museografía – esculturas de sal marina
Medio: Zhuhai Dialy, , /chino Fecha: 25 de mayo de 2010
Tema: Pabellón de México
最实用的亲子世博游行程浦西感受高科技
浦西园区的主题馆、企业馆还有城市最佳实践区同样是本届世博会的精华所在。
乘地铁8号线在西藏南路站下车就是浦西世博园区最大的出入口了。
进去先看到的老厂房改建的江南造船博物馆,通俗地讲就是中国船舶企业馆。
在里面可以看到中国的制船历史,还有郑和宝船的模型。
从中国船舶馆出来后往南浦大桥方向走,走马观花过中国民营企业馆,万科馆。
城市未来馆内内容非常丰富,巨大的电子书上不断翻页展示着古今中外哲学家和建筑师对“未来城市”的想象,蚂蚁窝里展示的是不同城市规划的今昔对比。
动画的表现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
整个展馆都让人仿佛置身未来世界,充满对美好城市生活的憧憬。
上汽通用馆的主题是“直达2030”,馆内主要展示项目是一部影片和一场汽车秀。
影片中预演20年后的精彩城市交通生活:繁忙的城市中,车辆在智能交通网络指挥下迅速而有序地穿梭移动着;即使盲女也能自如地驾驶着汽车;绿色充电站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方便人们及时为爱车充电;聪明的爱车甚至懂得在沙滩上“驶”出爱的誓言……在影片播放过程中,观众的动感座椅会不断摇摆晃动,让你感觉坐在奔驰的汽车上,非常动感!
接着是占地3000平方米的可口可乐馆,经典的红色,让人远远就能感受到“快乐”的氛围。
游客首先需要站在快乐测量仪下开怀大笑,“快乐之声”达到一定分贝,快乐工坊的门就会自动打开,可口可乐公司还给游客准备了惊喜礼物:“特爽冰昔”。
这瓶可口可乐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刚拿到手拧开瓶盖时,无数快乐的小冰碴就要往外涌,赶紧拧紧瓶盖,一瞬间瓶内便凝结成了一层薄薄的冰昔,神奇啊!
国家电网馆里面的“魔盒”电影院赛过IMAX巨幕,眼睛所见之处皆是巨大的LED屏幕在闪烁,从天花板到四面墙,再到地面上,全是LED屏幕,浑然一体。
整个空间就像IMAX的超级巨幕,每个角度都不可或缺。
中国航空馆乘上无轨、智能的自动化观光车,领略人类从古至今的飞翔梦想;登上效果逼真的模拟飞行机,体验一把御风飞行的驾驭快感。
上海世博会中国航空馆是世博会历史上首家航空主题馆,以“体验”为核心的主展区,采用国际领先的地乘4D展演系统,让参观者与故事主人公一起,穿越9个精美的场景,在短短3分40秒内,体验一个航空梦想成真的故事,感受航空科技、城市发展以及人类生活的未来。
看完这些之后,大家重新过天桥去南部街区,你会看到世界城市广场,可以看演出。
烟囱底下是未来馆。
深圳实践区以“中国梦想试验场”为题,步入馆中,首先会被该馆的艺术气息和现实题材感染。
画室的现场象征着深圳的创意,屏幕里普通人的打拼故事又让人感慨。
一整面许愿墙上贴满了各种各样的祝福和心声,你也可以去添上一笔。
而徜徉在巴塞罗那的展厅,数个“镜子”箱体上展示着街景和人物,你的身影也会投射到当地的风光中,仿佛体验到真实的巴塞罗那的海风……走得累了,正好来到瑞典南部城市马尔默,长长的凳子上坐了好几个“歇脚”的游客,顺便戴上准备好的耳机,看着面前大屏幕上马尔默的市民怎么种花种草、制作有机食品。
“船坞剧场”是利用世博会浦西园区江南广场1号船坞改建成的下沉式剧场,它巧妙地利用船坞自身条件墙体作为大屏幕,船坞底部地面作为“观众席”。
“船坞剧场”里的4个节目内容各不相同,但都表现出“游历”主题:木偶剧《西游记》、皮影戏《三国演义》是“传统的现代表述”;儿童剧《“芝麻街”魔法故事》是“世界的中国表述”;多媒体秀《海宝彩虹船》是“今天的未来表述”。
“育乐湾”儿童未来职场体验式主题乐园。
这里拥有25个具有行业代表性的职业体验馆,模拟真实的城市社区,让孩子“预演”未来职场的角色。
例如,孩子们可以做记者、当导游,可以在电力公司、水力公司上班,也可以在银行、警署、消防局、医院里工作,可以自己经营餐饮公司、文具店、服装店等等,通过角色扮演让孩子们富有强烈的社会角色意识然后可以选择看演出
晚上可以去世博博物馆参观,世博博物馆和综艺大厅是一个建筑,可以在里面观看演出。
看完之后去文明馆旁边的日本产业联合馆,日本对参展世博会一向很重视,相信里面的展项不会让你失望。
最后大家可以从鲁班路出口离开园区,那里有地铁4号线,还有17、36、146等公交车可供离场。
主题馆探秘
建议从6号门入园,进园后沿世博轴走到最前方就是庆典广场,有盛大的开园仪式;看完后去世博中心,每天的国家馆日开幕式在那里举行。
看过世博中心之后直接去几个主题馆,城市人馆、生命馆、地球馆、公众参与馆等。
估计孩子们很喜欢,也就看2-3个馆而已,出来往东,是众多亚洲馆。
阿曼馆、巴基斯坦馆、以色列馆、斯里兰卡馆、印度馆、尼泊尔馆,其中,沙特馆是外国馆中投资最大的场馆,有全球最大的IMAX影院;世界气象馆里面可以让孩子当主持人做天气预报,还能托起地球,旁边的联合国馆也不错,都是可以互动的。
领略世界风情
从7号门进,先到瑞士馆坐缆车,这个据说是阿尔俾斯山搬来的,孩子们都爱坐,旁边就是法国馆,里面的艺术珍品值得看,还有香喷喷的百合花,德国馆里面能玩互动展项。
在墨西哥馆风筝林休息,再到俄罗斯馆看童话世界,比利时欧盟馆宣称能有免费巧克力,其实就是小饼干,不过现场有制作巧克力的表演,要说吃还是到意大利馆,波兰馆喝点咖啡,去罗马尼亚馆看场电影,荷兰小街值得走走,英国馆就外观好看里面什么都没有。
Medio: Wenhui Daily, Xinmin News, China News, Dongbei News/chino Fecha: 26-27 de mayo de 2010
Tema: Museografía – esculturas hechas de la sal marina
世博会墨西哥馆海盐雕塑安全入园
本报讯(记者朱斌通讯员庄毅唐杰)昨天上午11时,具有墨西哥特色的7件世博会参展艺术品安全从巴拿马籍外轮“亚力”号卸载上岸,并由专车送往世博园区,不日将作为世博会墨西哥馆展品供游客参观。
此次随船抵沪的展品分别为鲸鱼、帆船海盐雕以及海盐样品、玻璃罩等,这是首批从金山口岸入境的世博会参展物品。
“亚力”轮5月24日抵港后,金山边检站“金色年华”青年突击队队员对展品及外轮进行24小时监护,确保外轮及展品安全入境。
Medio: Shanghai Morning Post/chino Fecha: 26 de mayo de 2010 Tema: Compras en la Expo – Tienda: Los sombreros del Pabellón de México
Medio: Foshan Daily /chino Fecha: 25 de mayo de 2010 Tema: Pabellón de México
Medio: Youth Daily, /chino Fecha: 26 de mayo de 2010
Tema: Tesoros nacionales – Pabellón de México
跟着记者一起去神秘国度寻宝与人类祖母“露西”面对面
墨西哥馆最贵重的国宝,画家弗里达·卡罗的自画像。
在这次世博会上,非洲和美洲各国都带来了许多无价之宝,想了解尼罗河流域埃及文明的波澜壮阔,或是见识掌握着精确天文知识却仍用石器的玛雅文明,那就跟着记者去C片区后滩附近寻宝吧。
埃及馆“法老的瑰宝”赚足眼球
法老黄金面具。
自5月12日,来自埃及博物馆的多件长达3000年历史的文物揭开了神秘面纱。
每位参观者都能在展馆中感受尼罗河流域孕育下的埃及文明,埃及馆也成为了C片区的热门展馆之一。
进入展馆,东侧摆放着3座雕塑,分别叫做“索贝克神图案装饰的法老阿门迈苏砖雕像”,“手捧公羊头祭坛的帕萨尔大臣跪像”,以及“装饰有法老迈伦普赫塔名字的书记官像”,前两个由石灰石制成,后一个则取材于花岗闪长岩。
高达2.3米的“刻有法老阿普里埃斯之名的爱神柱”被放置在投影幕前方,诞生于埃及晚王朝时期(公元前589-570年)的柱子由玄武岩制成。
当然,埃及馆的珍贵文物不仅有雕像,一件名为“王后那赫普特鹰型扣件项圈”的项链的手工艺品也让游客啧啧称奇。
据悉,它是由黄金和天青石为材质制成,诞生时期是在公元前1550年,这也就意味着它的存在时间已经超过了3500年。
项链由并排的8条串线构成,每条串线上都串有若干形态各异的金饰。
埃及馆的“镇馆之宝”:黄金制“法老舍松契二世面具”展馆的最中央。
它诞生于公元前890年,在东尼罗河三角洲地带被发现。
黄金面具的左眼有一块黑色,类似于眼珠,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