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雾霾是指各种源排放的污染物(气体和颗粒物如CO、SO2.NOx、NH3.VOCs、PM),在特定的大气流场条件下,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过程,形成的细粒子,并与水汽相互作用导致的大气消光现象。
大气污染中涉及到的颗粒物,一般指粒径介于0.01~100μm的粒子,PM2.5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者等于2.5微米的大气颗粒物(气溶胶)的总称,学名为大气细粒子。
PM2.5组成极其复杂,几乎包含元素周期表所有元素,涉及30000种
以上有机和无机化合物(包括硫酸盐、硝酸盐、氨盐、有机物、碳黑、重金属等),真是“小粒子、大世界”。
PM2.5直接排放少,以排放源一次排放的气体通过物理和光化学过程生成的二次粒子为主。
雾霾中PM1~2.5影响较大,PM2.5~10即出现沙尘。
雾霾造成气候、环境、健康等方面的负面影响: PM2.5
浓度的增加可能是极端天气事件增加的原因。
PM2.5影响大气辐射平衡,导致地面越来越冷、大气越来越热,严
重影响区域和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加剧区域大气层加热效应、增加极端气候事件。
细粒子污染是全球性重要环境问题之一,从1975年以来全球范围内,除欧洲以外,细粒子浓度都在明显上升。
PM2.5浓度的增加会引起城市大气酸雨、光化学烟雾现象,导致大气能见度下降,阻碍空中、水面和陆面交通。
霾含湿度比较高,可以直接传染细菌和病毒。
PM2.5又称为可入肺颗粒,能够直接进入人体肺泡甚至血液系统中,直接导致心血管病等疾病。
PM2.5的比表面积较大,通常富集各种重金属元素和有机污染物,这些多为致癌物质
和基因毒性诱变物质,危害极大。
PM2.5污染会增加重病及慢性病患者的死亡率,使呼吸系统及心脏系统疾病恶化,改变肺功能及结构,改变人体免疫结构。
中科院研究已经基本证明大气污染与呼吸道疾病死亡率正相关。
北京市近年肺癌患病率显著提高,2012年平均每天确诊104个肺癌病人。
对广州市肺癌致死率与灰霾关系的研究表明,考虑7年滞后期,肺癌致死率和气溶胶消光系数的相关系数高达0.97。
约10%的雾霾是自然排放,其他近90%来自人为排放,直接来自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
对北京2013年1月五次
强霾污染分析得出,大气污染物包括有机碳、元素碳、硫酸盐、硝酸盐、铵盐、扬尘等。
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是基于一次排放的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和氨气(NH3)气体经过化学反应形成。
挥发性有机物
(包括来自烹饪源的油烟型有机物、来自于汽车尾气烃类有机颗粒物、来自光化学反应的氮富集有机物、和从北京周边输送过来的氧化型有机颗粒物),在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作用下发生反应,向二次有机气溶胶转化,产生更加具毒性的细颗粒污染物。
它们是上世纪中期美国南加州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
(选自王跃思《中国雾霾的成因、危害和解决方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大气细粒子直接排放少,以排放源一次排放的气体通过物理化学过程生成的二次粒子为主。
B.雾霾是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过程,形成的细粒子,并与水汽相互作用导致的大气消光现象。
C.PM2.5组成极其复杂,包含元素周期表所有元素,涉及30000种以上有机和无机化合物。
D.雾霾由气体和颗粒物如CO、SO2.NOx、NH3.VOCs等构成,是各种源排放的污染物。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地面变冷、大气变热,影响区域和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区域大气层加热效应、增加极端气候事件,完全是因为PM2.5影响大气辐射平衡。
B.PM2.5浓度的增加会引起城市大气酸雨、光化学烟雾现象,导致大气能见度下降,阻碍空中、水面和陆面交通,所以细粒子污染是全球性最重要环境问题之一。
C.中科院研究证明呼吸道疾病死亡率与大气污染正相关,PM2.5污染会增加重病及慢性病患者的死亡率。
D.PM2.5富集各种重金属元素和有机污染物,多为致癌物质和基因毒性诱变物质,危害极大,能够直接进入人体肺泡甚至血液系统中,直接导致心血管病等疾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雾霾对气候、环境、人体健康均有较大影响,造成极端天气事件增加,导致大气能见度下降,还可以直接传染细菌和病毒。
B.油烟型有机物、烃类有机颗粒物、氮富集有机物和氧化型有机颗粒物,在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作用下发生反应,向二次有机气溶胶转化,产生更加具毒性的细颗粒污染物,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
C.北京市近年肺癌患病率显著提高,广州市肺癌致死率和气溶胶消光系数的相关系数高达0.97,这都说明雾霾已经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D.雾霾约90%是直接来自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剩下的10%是自然排放,因此人类是雾霾成因的罪魁祸首。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人影
许锋
他的祖上是农民。
他出生在农家的院子里。
他每天被母亲安置在一个摇篮里。
母亲把摇篮悬空挂好,就去做工了。
摇篮是温暖的,还能摇摆,像一叶小舟。
那时,他父亲在部队当兵,一年能回来两次。
他和母亲相依为命。
摇篮很小,刚好容下他。
房子也很小,一个土炕,一排柜子,一床被子。
到了冬天,满屋子都是麦秆烧灼之后的烟气,不大,不至于让人窒息,但非常强烈。
那是乡村的气息。
他每天从早上开始,一直到中午时分,都在那个小舟似的摇篮里摇着。
他全部的行为都在摇篮里完成,拉、尿、饿、哭,样样不落。
他人小,是弱者。
弱者力气都不大,又被绑着,再怎么挣扎都无济于事。
饥饿与潮湿或者热烘烘的臭气使他难以忍受。
他声嘶力竭地哭。
他的哭声该是令人揪心的。
但有什么办法呢?他母亲要挣工分养活他。
有一天,母亲刚走不久,他饿了,开始哭。
他就听见门嘎吱地响了,有一束光进来了。
他的眼前猛然亮堂了许多。
他还隐隐约约看见一个人影蹑手蹑脚地进来,轻轻地俯到摇篮边,捏了一下他的脸蛋,并塞给他一个油炸的果果。
那清香,让他无法遏制地冲动。
他一口咬住了。
这时人影又飞快地逃遁了,魂儿一般散了。
门被关上了,世界变得无声无息。
他母亲回来,疲劳至极。
但她还得给他打扫卫生。
她一边清理他满头满脸的秽物,一边就哭。
他却不哭了。
母亲回来了,他有人疼了。
日复一日。
每过几天,在他饥饿时,他就听见门嘎吱响了,有一束光进来了,他的眼前猛然亮堂了许多。
那个人影蹑手蹑脚地进来,轻轻地俯到摇篮边,捏一下他的脸蛋,再塞给他一个能吃的东西。
有奶便是娘,他不知道那是谁,在他想看清楚那是谁时,人影又飞快地逃遁了,魂儿一般散了。
门被关上了,世界变得无声无息。
他挺感动的。
虽然他还不知道感动是什么意思。
他长到三岁时,腿脚有了力,开始到处跑。
他动不动就跑到爷爷奶奶房子里去。
他们在这个院子里的另一扇门里住。
不远,二十来米。
那是一个挺敞亮的院子。
院里有一棵树。
到了秋季,树上挂着灯泡似的芭蕉。
他就不安分地爬树摘果子吃。
但他母亲回来时,就要撕心裂肺地喊,你给我回来!他顽皮,不回去。
小脚奶奶站在院里,手叉着腰,喝道,滚回去,再过来打断你的腿。
他瞅着奶奶,望着母亲,胆怯了,怕了,回去了。
母亲用劳动过的大手,一把提起他,同时脱下布鞋,用鞋底子打他稚嫩的屁股。
他哇哇大哭。
爷爷奶奶的门,哐当一声关上了。
他父亲总是要回家的。
父亲回家,和他母亲住几天,又和爷爷奶奶住几天。
在这边住时,听这边的话。
在那边住时,听那边的话。
听了那边的话,回到这边,就要给他母亲几个巴掌。
做完这一切,父亲就要回部队了。
父亲每次走前,心情都不好,很郁闷。
后来爷爷死了。
奶奶也死了。
他父亲老了。
他母亲也老了。
他们很和睦。
但他的心头一直闪耀着一个人影。
那个人影温暖了他一生。
谁呢?
(选自《羊城晚报》2007年8月13日)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一开头就写道:“他的祖上是农民。
他出生在农家的院子里。
”是要强调“他”出生的卑微和生活的苦难,同时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B.小说对“人影”进行了细致的动作描写,从中可以看出“人影”的小心谨慎,以及对“他”满满的爱和怜惜。
C.小说中有两段内容几乎一模一样,但并未给人单调重复的感觉,而是在强调“人影”给“他”的关爱和给“他”的感动,能够更好地表现小说的主题。
D.从小说中对“小脚奶奶”的一段描写可以看出,对于“他”到爷爷奶奶院子这件事,奶奶跟母亲是一致的,都不愿
意让“他”到院子里来。
E.在这篇小说中,父亲是线索人物,贯穿整个故事始终,引出故事和主要人物,具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2】小说中“人影”究竟是谁?请简述此人物形象特征。
【3】这篇小说从写作技巧层面看,具有哪些突出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4】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完成后面小题。
“孤傲”俞平伯
①俞平伯1900年生于浙江湖州,原名俞铭衡,字平伯,现代诗人、作家、红学家。
他出身名门,早年以新诗人、
散文家的身份享誉文坛。
历任上海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精研中国古典文学,是“新红学”的
开拓者之一。
②俞平伯一生爱好昆曲,而这爱好又与他的爱情有关。
1917年,俞先生与许宝钏结成秦晋之好。
许家都是昆曲爱
好者,许宝钏之父许引之是业余昆曲家,许宝钏的姐姐弟弟也喜爱昆曲。
尤其是许宝钏,扮相漂亮,嗓音又好,唱起来字正腔圆,并且能填词谱曲。
③20世纪50年代中期,醉心于《红楼梦》研究的俞平伯先生遭受非学术的政治批判,遂淡泊了政治,对昆曲的兴致愈来愈浓。
每逢星期四上午,夫妇俩便专门请来笛师伴唱。
来了客人,也要坚持一曲唱罢才接待。
俞平伯与许宝钏每年夏天都要坐公共汽车或三轮车去颐和园。
这给幼小的外孙韦柰留下了童话般的印象:“外公租了人工摇的乌
篷船,带着笛师,带了吃喝的东西,把船漂在后湖上唱曲子。
一群游客围着听,都觉得很惊奇。
”
④1956年8月,在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长丁西林和北京市副市长王昆仑等人的帮助下,俞平伯第二次发起昆曲结社,这就是“北京昆曲研习社”。
研习社成立大会在俞平伯的家——老君堂召开,他亲自拟订了《章程》和《同期公约》。
研习社做的最有影响的工作是对《牡丹亭》的改编与排演——俞平伯与弟子精心整理校订,全体社员通力合作把《牡丹亭》推上舞台,1958年10月2日在北京试演了一场,周恩来总理亲临观看了演出。
俞平伯生性耿介孤傲,不善应酬。
演出结束后,周总理上台与大家合影,却找不到俞平伯,后来发现他是上台了,可是他取了自家的三弦又下去了,总理笑他书呆子。
1959年10月,《牡丹亭》在长安戏院演出了两场,北京昆曲研习社也成为当年唯
一参加国庆献礼演出的业余社团,这是昆曲演出史上的一件盛事。
演出结束,文化部的一位高官来看望俞平伯,俞先生不说话,只抽烟。
高官问:“身体好吗?”答:“嗯。
”高官说:“我们走了。
”答:“嗯。
”既不客套,也不送客。
⑤“文革”开始后,一些乌合之众冲进俞平伯的家,从老君堂抄走了大量书籍和研究资料。
后来又将其集中到学部的“牛棚”办学习班,把他的书挂在墙上批判。
俞平伯在“牛棚”里依然从容,每天给夫人写一封信。
造反派给他戴上纸
糊的高帽子,让他敲着锣走在游街队伍的第一个,他也淡然处之。
⑥从“牛棚”放出来后,俞平伯全家被赶到一个小房子里居住,工资也被扣发,只有少许生活费。
1971年1月,作
为被特殊照顾的老知识分子,俞平伯夫妇从五七干校回到北京。
⑦1972年,在周总理的亲自过问下,有关部门不
得不给俞平伯调整住房、补发工资。
一天,几个人提着皮包去给俞平伯送钱。
俞先生点完钱后不慌不忙地问:“这
只是本钱,利息在哪里?”来人都很惊愕,说:“没有利息。
”俞先生说:“工资是国家给我的,扣这么多年是错误的。
今天你们来送钱就是很好的证明。
还本付息是常识。
”来人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俞先生说:“其实我并不在乎那几
个钱,我是对有些人信不过,他们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我担心他们从中贪污。
”说得几个人面红耳赤,狼狈不堪。
(选自《名人传记》2012年1期)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俞平伯出身名门,早年以诗人、散文家的身份享誉文坛。
历任上海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精研中国古典文学,是开拓者之一。
B.20世纪50年代中期,俞平伯先生遭受非学术的政治批判,是由于研究《红楼梦》的事情。
此后,他对昆曲的兴致愈来愈浓了。
C.“北京昆曲研习社”成立于1956年8月,这是俞平伯第二次发起的昆曲结社。
研习社成立大会在俞平伯的家召开,他亲自拟订了《章程》和《同期公约》。
D.“文革”开始后,俞平伯的家也遭到一些乌合之众冲击,大量书籍和研究资料被抄走了。
后来又被集中到学部的“牛棚”学习班。
E.俞先生说:“其实我并不在乎那几个钱,我是对有些人信不过,他们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我担心他们从中贪污。
”这体现了他憎恶贪腐、憎恶黑暗一面。
【2】俞平伯先生一生爱好昆曲,这一爱好由哪些因素促成?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3】文章第③段写了俞平伯先生的几件小事,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4】有人认为俞平伯是我国有风骨的知识精英,也有人认为俞平伯木讷、不善应酬,你的看法呢?请联系全文陈
述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蒋贵,字大富,以燕山卫卒从成祖起兵。
积功至昌国卫指挥同知。
从大军征交阯及沙漠,迁都指挥佥事,掌彭城卫事。
宣德二年,四川松潘诸番叛,充右参将,从总兵官陈怀讨之。
募乡导,绝险而进,薄其巢。
一日十数战,大败之。
进都指挥同知,镇守密云。
七年复命为参将,佐怀镇松潘。
明年进都督佥事,充副总兵,协方政镇守。
又明年,诸番复叛,政等分道进讨。
贵督兵四千,攻破任昌大寨。
会都指挥赵得、宫聚兵以次讨平龙溪等三十七寨,斩首一千七百级,投崖坠水死者无算。
捷闻,进都督同知,充总兵官,佩平蛮将军印,代政镇守。
英宗即位,以所统皆极边地,奏增军士月粮。
正统元年召还,为右都督。
阿台寇甘、凉,边将告急。
命佩平虏将军印,帅师讨之。
贼犯庄浪,都指挥江源战死,亡士卒百四十余人。
侍郎徐晞劾贵,朝议以贵方选军甘州,势不相及。
而庄浪乃晞所统,责晞委罪。
置贵不问。
明年春,谍报敌驻贺兰山后。
诏大同总兵官方政、都指挥杨洪出大同迤西,贵与都督赵安出凉州塞会剿。
贵至鱼儿海子,都指挥安敬言前途无水草,引还。
镇守陕西都御史陈镒言状,尚书王骥出理边务,斩敬,责贵立功。
贵感奋,会朵儿只伯惧罪,连遣使入贡,敌势稍弱。
贵帅轻骑败之于狼山,追抵石城。
已,闻朵儿只伯依阿台于兀鲁乃地,贵将二千五百人为前锋往袭。
副将李安沮之,贵拔剑厉声叱安曰:“敢阻军者死!”遂出镇夷。
间道疾驰三日夜,抵
其巢。
阿台方牧马,贵猝入马群,令士卒以鞭击弓韣惊马,马尽佚。
敌失马挽弓步斗贵纵骑蹂击指挥毛哈阿奋入其阵大败之复分军为两翼别遣百骑乘高为疑兵转战八十里。
会任礼亦追敌至黑泉,阿台与朵儿只伯以数骑远遁,西边悉平。
十四年正月,贵卒,年七十。
赠泾国公,谥武勇。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敌失/马挽弓步斗贵/纵骑蹂击指挥毛哈阿/奋入其阵大败/之复分军为两翼别遣/百骑乘高/为疑兵/转战八十里。
B.敌失马/挽弓步斗/贵纵骑蹂击/指挥毛哈阿奋入其阵/大败之/复分军为两翼/别遣百骑乘高为疑兵/转战八十里。
C.敌失马挽弓/步斗贵/纵骑蹂击指挥毛哈阿/奋入其阵/大败之/复分军/为两翼/别遣百骑乘高为疑兵/转战八十里。
D.敌失马挽弓/步斗贵纵骑/蹂击指挥毛哈阿/奋入其阵/大败之/复分军为两翼/别遣百骑/乘高为疑兵/转战八十里。
【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
也指贬谪,放逐,如“迁谪” 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
B.文中“谥武勇”的“ 谥”是谥号。
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也有表贬抑的评价。
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C.“明年进都督佥事”中,“明年“指“第二年”,而在现代汉语中,“明年”指“今年的后一年”,古今意义不同。
“进”在文中指“晋升”“提拔任用”。
D.原文“宣德二年”中的“宣德”是年号。
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
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文中的年号还有“英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蒋贵出身低微,作战勇猛。
他以燕山卫一名士兵的身份随从成祖起兵,因为作战勇猛,不断累积军功,从昌国卫指挥同知一路升官,曾经升至总兵。
B.蒋贵身处高位,心系士兵。
因为所管辖的都是非常偏远的地方,所以他向英宗皇帝奏请增加军士的月粮。
英宗很生气,于是他被召回担任右都督。
C.蒋贵身经百战,深受朝廷信赖。
阿台侵犯庄浪时,侍郎徐晞为了推卸自己的责任而弹劾了蒋贵,但是朝廷明察秋毫,追究了徐晞,并没有问责蒋贵。
D.蒋贵智勇双全,立功边塞。
在征讨阿台时,他不仅分兵为两翼,而且还派一百名骑兵登上高处布为疑兵迷惑敌人,迫使敌人远遁,从而平定西部边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充右参将,从总兵官陈怀讨之。
募乡导,绝险而进,薄其巢。
(2)间道疾驰三日夜,抵其巢。
阿台方牧马,贵猝入马群,令士卒以鞭击弓韣惊马,马尽佚。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1】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试作简要分析。
【2】第三联写景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试作简要分析。
四、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虞美人》中由“愁”想到江水长流的句子是:“,。
”
(2)《将进酒》中最能体现李白的自信与狂放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
(李白《将进酒》)
(3)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甫《阿房宫赋》中说:“,”。
五、选择题
1.下列语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来自地面测控站和远望号测量船的测控数据开始滔滔不绝地汇集到指挥中心。
B.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徐志摩的诗可谓独树一帜,他的诗富于想象,意境清新,风格柔美飘逸。
C.学习新诗,就不能不注意到新诗的流派现象,从史料上看,新诗的流派呈现异彩纷呈的局面。
D.看过反映徐志摩爱情生活的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后,我对才子徐志摩有了捉襟见肘的感觉。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阳光体育运动”工作自从实施以来,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纷纷行动起来,集思广益,因地制宜,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B.“毒校服”事件发生后,上海方面立即回应,责成教育部门积极配合质监部门实行过程监管,发现问题严厉处罚,认真调查。
C.陨石坠落事件中的幸存者回忆,他们看到陨石伴随着一道白光,极速滑行,坠落时发出数声巨响,其景象如同灾难大片。
D.在泛娱乐化时代,“最美教师”张丽莉受到全社会明星般的关注,无疑证明了道德之真与人性之美具有动人心弦的力量。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中国,由于完善的儿童福利制度尚未形成,还有数以千万计需要救助的贫困儿童。
儿童福利示范项目覆盖河南、四川、山西、新疆和云南中西部五个省份的120个村,为贫困地区孩子的生活带来了明显改善,受益儿
童超过8万名。
①从而建立起深入村级、综合全面的儿童社会福利体系
②每年也还有新的脆弱儿童因家庭变故而陷入困境
③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急需的福利支持
④儿童福利示范项目为每个村设立了儿童福利主任
⑤他们有的甚至吃不饱饭、无人照顾
⑥由他来了解掌握每个困境儿童的情况
A.②⑤④⑥③①B.②⑤④⑥①③C.④⑥①③②⑤D.④⑥③①②⑤
六、语言表达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礼是对人的社会行为的规范,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1):一种是自然属性,一种是社会属性。
作为自然属性的人,属于动物,只不过是高级动物而已;作为社会属性的人,(2)。
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脱离了礼仪的规范,那么剩下的只是自然属性,(3)。
这个道理,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哲就已经说得清清楚楚了。
七、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顺治七年冬,书生周容前往镇海县城,小书童背着一大摞捆扎好的书跟随其后。
眼看太阳就要落山,周容问一摆渡人:“待我们赶到县城,城门还开着吗?”摆渡人仔细打量了小书童一番,回答说:“若是慢慢走,城门还会开着;若是惶急赶路,城门怕就关上了。
”周容觉得摆渡人是在戏弄自己,便带小书童快速前行。
城门在望了,急着走路的小书童却摔了一跤,捆扎书的绳子摔断了,书散落一地。
等他们把书整理捆好,城门已关了。
直到这时,周容才明白了摆渡人那番话的意思。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贵州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