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中临床运用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王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3
第18卷 第4期 2016 年 4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8 No. 4 Apr .,2016
半夏泻心汤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中临床运用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王婷1,杨勤2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01;2.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1)
摘 要: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第149条,是寒热错杂、辛开苦降的代表方剂,全方共奏健脾益气、和胃降逆、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之功,临床多用于寒热错杂证,现代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是其主要的致病因子。
大量文献表明半夏泻心汤能明显改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对Hp 感染有较好的清除作用。
其作用机制为保护胃黏膜、单药成分作用、促进受损黏膜修复、减少毒力因子损害、调节胃内菌群。
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的症状和证型相吻合,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幽门螺杆菌;胃炎
中图分类号:R57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6) 04- 0243- 04
收稿日期:2015-09-14
作者简介:王婷(1988-),女,山西大同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内科学脾胃病方向。
通讯作者:杨勤(1969-),女,江苏南京人,主任中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内科学脾胃病方向。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Mechanism of the Banxia
Xiexin Decoction in Helicobacter Pylori Associated Gastritis
WANG Ting 1,YANG Qin 2
(1.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jing 210001,Jiangsu,China;2.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jing 210001,Jiangsu,China)Abstract:Banxia Xiexin Decoction came from Shanghanlun article 149,cold and heat complex,acrid opening and bitter descending a representative prescription,replenishing Qi to invigorate the spleen,and regulating stomadle and lowering the adverse,reallocation of cold and heat,disintegrating masses and removing stasis,used for clinical syndrome of intermingled. Modern research had found that 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was the main pathogenic factor.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s show that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the patients with Helicobacter pylori associated gastriti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Hp infection. The mechanism was to protect gastric mucosa,the role of single agent,to promote the repair of damaged mucosa,to reduce the damage of virulence factors,and to regulate the gastric flora. The symptoms and syndromes associated with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type of syndrome,which was widely used in clinic.
Keywords:Banxia Xiexin Decoction;helicobacter pylori;gastritis 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是指不同病因引
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的消化系统疾病。
本病属于中医学“胃脘痛”“嗳气”“痞满”“泛酸”等范畴,其发病与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因素密切相关。
现代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H.pylori,
Hp)是其主要的致病因子[1]。
大量文献表明半夏泻心汤能明显改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对Hp 感染有较好的清除作用。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第149条,是寒热错杂、辛开苦降的代表方剂,全方共奏健脾益气、和胃降逆、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之功,临床广泛应用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现将近年来半夏泻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炎的临床应用与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1 Hp 感染相关胃炎的中医分型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微需氧的革兰阴性细菌,呈螺旋形,其自然定植部位是人的胃黏膜,根
据Hp 感染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表现,可将其归属于
中医的“胃痛”“痞满”“嘈杂”“吐酸”“呕吐”“呃逆”等范畴。
目前对Hp 感染与中医分型的关系还存在一些争议,但大多数学者认为,Hp 感染以湿热证和寒热错杂证为主,其证型与半夏泻心汤的相关证治相吻合。
郑惠虹等[2]对400例有上消化道症状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和Hp 检测,结果发现其Hp 的总感染率为74.7%,其中脾胃湿热证的Hp 感染率为90.6%,肝郁气滞证为76.8%,胃阴亏虚证为60.3%,脾胃虚弱证为51.7%,脾胃湿热证的Hp 感染率高于其他证型。
王长洪等[3]对1052例中医辨证为脾胃湿热型和脾胃虚弱型的慢性胃炎患者进行Hp 检测,结果发现脾胃湿热证Hp 感染率91.8%,高于脾胃虚弱证的59.8%。
蔡雯等[4]对19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浅表性胃炎患者观察发现,其中寒热夹杂证共88例,其中Hp 感染者为70例,比例要高于胃阴不足型和脾胃虛寒型,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1)。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16.04.076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18卷
2 半夏泻心汤在Hp相关性胃炎中的运用现状
2.1 改善胃炎相关临床症状
姚春杨等[5]将Hp感染相关性胃病患者1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80例,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6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80例,采用奥美拉唑胶囊、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除胃溃疡患者用奥美拉唑4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用奥美拉唑6周外,其他药物均用药7 d后停药。
停药后1个月示:治愈率治疗组为63.8%,对照组为46.3%,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杜坤庭等[6]将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治疗;干预组5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半夏泻心汤治疗。
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
结果显示:干预组总有效率为75%,显效率为44%,复发率为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显效率为36%,复发率为12%。
武梅等[7]将76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西药三联(奥美拉唑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和甲硝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给予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半夏泻心汤加减,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慢性胃炎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下征象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78.94%,对照组有效率6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王方石等[8]选取127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66例、对照组61例。
两组均给予兰索拉唑、克拉霉素和莫沙必利疗法,观察组加服半夏泻心汤,4周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结果显示两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89.4%和7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10)。
2.2 根除Hp情况
王红艳[9]将84例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三联疗法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枸橼酸铋钾治疗,结果显示:试验组Hp根除率为81.58%,对照组为76.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陈思法[10]将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性胃病患者135例,随机分成对照组67例和治疗组68例,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奥美拉唑、甲硝唑和阿莫西林。
治疗组6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半夏泻心汤。
两组均以1个月为1 疗程,3个月后幽门螺杆菌(Hp)转阴率比较:治疗组转阴率为91.18%,对照组转阴率为80.6%,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王丽双[11]将96例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采用西医三联疗法(枸橼酸铋钾片、替硝唑片、克拉霉素)治疗,治疗组51例在三联疗法基础上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4周后,治疗组Hp转阴47例,对照组Hp 转阴38例,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组治疗后GAS水平均明显下降(均P<0.01),治疗组下降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苏英梅[12]将10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采用西医三联(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替硝唑片)疗法治疗,治疗组50例在三联疗法基础上加用中药半夏泻心汤,治疗4周后:治疗组Hp转阴率92%,对照组Hp转阴率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钟安朴等[13]将慢性胃炎Hp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观
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西医三联疗法和半夏泻心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独西医三联疗法治疗,2周后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Hp根除55例,根除率为91.7%,对照组患者Hp根除47例,根除率为78.3%,胃镜检查恢复正常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胃镜检查恢复正常时间及Hp根除时间明显缩短。
3 半夏泻心汤在Hp相关性疾病的运用
3.1 反流性食管炎
金虎兵[14]将反流性食管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以半夏泻心汤为基础,随症加减,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吗丁啉口服。
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有效率78.1%,治疗组复发率16.7%,对照组复发率32.0%。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半年内症状复发率优于对照组(P<0.05)。
荆志强等[15]将72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用具有辛开苦降作用的自拟方为主随症加减,对照组用雷贝拉唑、多潘立酮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72.22%,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2 消化性溃疡
邱智辉等[16]将63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半夏泻心汤,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
宾承国[17]将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克拉霉素、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
结果显示观察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80.0%,观察组在有效率、Hp根除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不良反应、临床症状积分及复发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3 肠易激综合征
邱允忠[18]用辛开苦降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30例,治疗组予具有辛开苦降作用的方剂,对照组予以奥替溴铵治疗,治疗组患者腹痛、腹泻、腹胀症状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谭立辉等[19]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47例,均用辛开苦降法治疗方选左金丸合半夏泻心汤加减,结果显示痊愈5例,显效18例,好转2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7.87%。
3.4 口腔溃疡
曹文[20]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19例口腔溃疡患者,结果显示治愈率为42.11%,总有效率94.74%。
痊愈8例,显效7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94.74%。
魏巍等[21]选取63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应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效果。
结果显示痊愈35例,有效2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2.06%。
3.5 痤疮
钟琼仙等[22]将多因肺胃积热、热毒蕴积肌肤所致的200例痤疮患者予清胃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经过1个疗程治疗,临床治愈90例、显效62例、有效4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达90%。
王晓霞[23]运用半
244
18卷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夏泻心汤治疗痤疮亦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4 半夏泻心汤对抗Hp的作用机制及实验研究
4.1 保护胃黏膜
半夏泻心汤能够保护胃黏膜,促进胃黏膜的修复,从而起到抗Hp治疗作用。
吴忠祥等[24]通过实验发现Hp感染后小鼠血清IFN-γ水平升高,半夏泻心汤可降低Hp感染小鼠血清IFN-γ含量,从而得出结论半夏泻心汤治疗Hp相关性胃病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Hp感染小鼠血清IFN-γ的含量,调节细胞免疫保护胃黏膜。
并且发现[25]半夏泻心汤能明显升高感染小鼠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含量,起到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
而半夏泻心汤有效成分黄连素能改善胃黏膜炎细胞浸润程度。
4.2 单药成分作用
周文等[26]通过小鼠实验发现半夏泻心汤及其有效组分总皂苷,能改善胃黏膜炎性细胞浸润和胃黏膜腺体萎缩(P<0.05),对Hp有抑杀作用(P<0.01),并能降低模型动物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P<0.05),且半夏泻心汤及有效组分总皂苷作用相当。
得出结论半夏泻心汤治疗Hp感染相关性胃炎的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Hp感染小鼠血清TNF-α含量,改善胃黏膜炎性细胞浸润和胃黏膜腺体萎缩程度。
郭春秀等[27]通过小鼠幽门螺杆菌液灌胃造模实验后发现半夏泻心汤组的Hp转阴率92.85%,甘草酸组的Hp转阴率85.71%,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且能明显降低血清中TNF-α的含量,改善胃黏膜炎细胞浸润程度,而甘草酸为半夏泻心汤发挥此机制的有效物质基础之一。
4.3 促进受损黏膜修复
鄢春锦等[28]通过实验发现Hp感染后,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而半夏泻心汤具有改变幽门螺杆菌对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凋亡的作用。
姜成等[29]通过实验发现半夏泻心汤具有促进Hp感染胃黏膜上皮细胞增殖的作用,纠正Hp对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增殖的抑制影响,认为半夏泻心汤修复胃黏膜发挥其疗效的作用机制是通过直接促进受损细胞增殖。
并且发现[30]发现Hp感染后GES-1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且Bax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而半夏泻心汤能够使细胞凋亡率降低同时使Bax mRNA 和蛋白表达均下调。
从而得出结论半夏泻心汤通过下调Bax基因表达,抑制感染细胞的凋亡,减轻了Hp对细胞的损伤。
4.4 减少毒力因子的损害
赵梁等[31]发现体外培养的幽门螺杆菌中毒力因子CAGA、VacA、γ-GGT的mRNA表达量随着半夏泻心汤药物浓度的增加而不同程度下降,其最低抑菌浓度即MIC值为25 mg/mL,从而认为半夏泻心汤可能是通过直接抑制幽门螺杆菌同时削弱其毒力因子的毒力作用而起到抗幽门螺杆菌的目的。
4.5 调节胃内菌群
尹抗抗等[32]通过建立Hp感染胃炎小鼠模型,并予半夏泻心汤治疗后发现胃内的细菌数、大肠杆菌数、双歧杆菌数、乳酸菌数以及蛋白酶活性均有所降低,双歧杆菌和乳酸菌增长十分迅速,纤维素酶及淀粉酶已恢复至正常,得出结论半夏泻心汤能显著调节Hp感染胃炎小鼠胃内微生物及酶活性。
5 总结与展望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其重要病因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其经常表现为脾胃升降功能失常,这种病理状态即为脾胃不和、升降失调。
辛开苦降法则的提出正是针对脾胃升降失常的病理,将辛味药与苦味药合用,应用药物的趋向性能,针对病势去向,调理恢复脏腑气机,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恢复脾胃正常的升降功能的治疗大法[33-34]。
半夏泻心汤是辛开苦降及寒热错杂的代表方剂,全方共奏健脾益气、和胃降逆、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之功,其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的症状和证型相吻合,半夏泻心汤对慢性胃炎的临床症状和HP感染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也进一步明确,临床可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 1 ] 刘延兰,刘小荣,李晓琴.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相关性研究[ J ] .甘肃医药,2010,29 ( 6 ):662.
[ 2 ] 郑惠虹,王明如. 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 J ]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10 ( 5 ):270-271.
[ 3 ] 王长洪,陆宇平,王立新,等.1052例胃炎中医证型与胃镜HP 感染及舌苔炎细胞关系的对比观察[ J ] .中医药学刊,2004,
22 ( 8 ):1396.
[ 4 ] 蔡雯,蔡建军.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病中医分型相关性研究[ J ] .湖北中医杂志,2010,32 ( 3 ):54 .
[ 5 ] 姚春杨,周学华.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病80例[ J ]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0,18 ( 6 ):406-407.
[ 6 ] 杜坤庭,杨伟捷,葛勤利,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J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 ( 13 ):1414-1415.
[ 7 ] 武梅,魏振,王业梅.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 J ]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26 ( 6 ):584-585.
[ 8 ] 王方石,王晓男,闫秋,等.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J ] .中国医药导报,2014,11 ( 19 ):82-85.
[ 9 ] 王红艳.半夏泻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性胃炎疗效观察[ J ] .中西医结合与祖国医学,2014,18 ( 8 ):1060-1061.
[ 10 ] 陈思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68例[ J ] .中外医学研究,2011,9 ( 23 ):31.
[ 11 ] 王丽双.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J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 ( 1 ):37-38.
[ 12 ] 苏英梅.中西医结合治疗Hp感染性胃炎50例[ J ]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 ( 5 ):136-137.
[ 13 ] 钟安朴,常建国,周泠.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J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 ( 13 ):
3270-3272.
[ 14 ] 金虎兵.辛开苦降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6例[ J ] .中国社区医师,2012,14 ( 34 ):224-225.
[ 15 ] 荆志强,余首德,谷俊,等.辛开苦降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6例[ J ]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33 ( 4 ):53-54.
[ 16 ] 邱智辉,陈春雷,黄毅斌.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J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
( 28 ):3115-3116.
[ 17 ] 宾承国.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40例[ J ] .河南中医,2014,43 ( 8 ):1454-1455.
[ 18 ] 邱允忠.辛开苦降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J ]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 ( 23 ):104,111.
[ 19 ] 谭立辉,岳妍.辛开苦降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47例[ J ] .山东中医杂志,2012,31 ( 7 ):488-489.
[ 20 ] 曹文.辛开苦降法治疗复发性口疮19例[ J ] .光明中医,2010,25 ( 12 ):2242-2243.
[ 21 ] 魏巍,何晓明.半夏泻心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63例体会[ J ]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 ( 22 ):47.
[ 22 ] 钟琼仙,冯亚葵.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肺胃积热型痤疮200例临床观察[ J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 ( 7 ):30.
[ 23 ] 王晓霞.半夏泻心汤化裁治疗痤疮[ J ] .湖北中医杂志,
245
246
第18卷 第4期 2016 年 4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8 No. 4 Apr .,2016
2007,29 ( 6 ):19.
[ 24 ] 吴忠祥,贺龙刚,谭达全,等.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对Hp 感染小鼠胃黏膜保护作用的研究[ J ]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0 ( 5 ):23-25.[ 25 ] 吴忠祥,尹抗抗,谭达全. 半夏泻心汤及其有效组份黄连素对Hp 感染小鼠胃黏膜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J ] .新中医,2009,41 ( 8 ):108-109.[ 26 ] 周文,尹抗抗,王述湘,等.半夏泻心汤及其有效组份总皂苷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小鼠胃黏膜保护作用的影响[ J ] .新中医,2011,43 ( 3 ):136-138.[ 27 ] 郭春秀,罗桂香,谭达全.半夏泻心汤有效组分甘草酸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胃黏膜保护作用和对TNF-α影响的研究[ J ] .新中医,2013,45 ( 1 ):144-146.[ 28 ]
鄢春锦,刘芬,严晓丹,等.半夏泻心汤对幽门螺杆菌致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凋亡的影响[ J ]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6 ( 2 ):4-6.
[ 29 ] 姜成,刘芬,鄢春锦,等. Ki67 抗原在Hp 感染GES-1细胞中
表达及半夏泻心汤对其表达的影响[ J ]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24 ( 2 ):21-23.
[ 30 ] 姜成,刘芬,鄢春锦,等.半夏泻心汤对幽门螺杆菌诱导
GES-1细胞凋亡及Bax 表达的影响[ J ]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 ( 8 ):2631-2634.
[ 31 ] 赵梁,谭达全,尹抗抗,等.半夏泻心汤对幽门螺杆菌毒力
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 J ] .湖南中医杂志,2014,30 ( 3 ):114-116.
[ 32 ] 尹抗抗,曹蓉,唐标,等.半夏泻心汤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炎
小鼠胃内微生物及酶的影响[ J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22 ( 21 ):3067-3071.
[ 33 ] 谢晶日,尤俊方,李贺薇.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
进展[ J ]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 ( 9 ):1831.
[ 34 ] 李瀚旻,严永祥,程思思.幽门螺杆菌的中医治疗与进展[ J ] .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 ( 9 ):2055.
桡骨远端骨折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 cm 以内
的骨折,约占急诊骨折患者的17%[1],多发于中老年
人,尤其是绝经期后的女性[2]。
祖国医学保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经济实用,优良
率可达到88%[3]
以上。
1
病因病机
1.1 间接暴力(外因)
桡骨远端骨折多由间接暴力所致伤,清·吴谦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记载:“若坠车马,手
掌着地,只能伤腕”。
摔倒时,肘部伸直,前臂旋前,腕部背伸,手掌着地,暴力作用于桡骨远端,常导致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而跌倒时腕背着地,腕关节急骤掌屈致伤,常导致屈曲型桡骨远端骨折,骨折线
多横形,多为粉碎性骨折[4]。
1.2 骨质疏松(内因)
骨质疏松为导致桡骨远端骨折的另一重要病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保守治疗研究进展
张容超,徐卫国,金鸿宾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摘 要:桡骨远端骨折是全身最常见的骨折之一,中医传统保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即通过传统手法整复,然后
行夹板、石膏等外固定,同时配合中药治疗、中医传统功能锻炼的方法,以下皆简称为“保守治疗”),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最大限度恢复患者关节功能是医生面临的重点和难点。
保守治疗本着不开刀、创伤小、疗效佳的优势一直受到广大临床医生和患者的认可,现就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保守治疗;研究进展;综述
中图分类号:R274.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6) 04- 0246- 04
收稿日期:2015-07-24
作者简介:张容超(1989-),男,陕西汉中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骨伤科学。
Progression of Conservative Treatment with TCM Method on Distal Radius Fracture
ZHANG Rongchao,XU Weiguo,JIN Hongbin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300193,China)
Abstract:Distal radius fracture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fractures of the bod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f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are characterized by a long history and rich experience.(That is,by tradition manipulative,then with a small splint or plaster and other materials to fix,in conjunction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nctional training methods,the following are referred to as“conservative treatment”). Key and difficulty doctors face is to choose the appropriate treatment according to individual circumstances,to prevent and reduce complications and maximize the recovery of the patient's joint functions. Advantages of conservative treatment is not surgery,trauma,good effect,so it has been overwhelming majority recognized clinicians and patients. Now do a review of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f distal radial fractures research progress.
Key words:distal radial fracture;Chinese medicine conservative treatment;research progress;review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16.04.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