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汲郑列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翻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记·汲郑列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翻译
《史记·汲郑列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翻译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

其先有宠于古之卫君,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

黯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

孝景帝崩,太子即位,贤之,召拜为中大夫。

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

岁余,东海大治。

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

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

当是时,太后弟武安侯虫分为丞相,中二千石来拜谒,虫分不为礼。

然黯见虫分未尝拜,常揖之。

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日“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

公卿皆为黯惧。

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戆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上曰:“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


大将军青侍中,上踞厕而视之。

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

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

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

其见敬礼如此。

张汤方以更定律令为廷尉,黯数质责汤于上前。

黯时与汤论议,汤辩常在文深小苛,黯伉厉守高不能屈,忿发骂日:“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

必汤也,今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
视矣!”
上方向儒术,愈益贵弘、汤。

弘、汤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说也,欲诛之以事。

弘为丞相,乃言上曰:“右内史界部中多贵人宗室,难治,非素重臣不能任,请徙黯为右内史。

”为右内史数岁,官事不废。

大将军卫青既益尊,然黯与亢礼。

人或说黯曰:“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将军,大将军尊重益贵,君不可以不拜。

”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大将军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
疑,遇黯过于平生。

后数月,黯坐小法,会赦免官。

居数年,会更五铢钱,民多盗铸钱,楚地尤甚。

上以为淮阳,楚地之郊,乃召拜黯为淮阳太守。

黯居郡如故治,淮阳政清。

后张汤果败。

令黯以诸侯相秩居淮阳。

七岁而卒。

(选自《史记·汲郑列传》,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黯见蚧未尝拜,常揖之揖:拱手作揖
B.使人可其奏可:许可
C.黯数质责汤于上前数:多次
D.黯坐小法,会赦免官坐:因为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侣鱼虾而友麇鹿
B.公卿皆为黯惧为击破沛公军
C.甚矣,汲黯之戆也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D.其见敬礼如此其孰能讥之乎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汲黯家世渊远,世为卿大夫,后来凭借父亲的任命,在孝景帝时担任了太子洗马的官职,以为人严正而被人敬畏。

B.汲黯为人倨傲,不讲礼仪,特别难以容忍别人的虚伪和奸诈,即使面对丞相甚至皇帝,他都会分庭抗礼、据理力争。

C.汲黯不屈从权贵,为官有政绩,因此被人嫉恨、陷害,只有皇帝不说他的坏话,并认为他近于古时的“社稷之臣”。

D.大将军卫青非常赏识汲黯秉正忠直、不拘礼数的品德与个性,他礼遇汲黯的规格超过了自己平生所结交的任何人。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群臣或数黯,黯日:“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5分)
(2)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

必汤也,令天下重足而立,
侧目而视矣!(5分)
参考答案
4.D(因……被判罪。


5.B(A.转折连词/并列连词;B.介词,替;C.主谓之间/结构助词,的;D.代词,他/表反诘语气。


6.D(A.“凭借父亲的任俞”错,应为“父亲的阴功(保举)”;B.“不讲礼仪”,“即使面对丞相甚至皇帝,他都会分庭抗礼、据理力争”不合文意;C.“只有皇帝不说他的坏话”错,原文的“说”是“喜欢”“高兴”的意思。


7.(1)群臣中有人数落(责怪)汲黯,汲黯说:“天子设置公卿百官这些辅佐之臣,难道是让他们一味阿谀奉迎,陷君主于不仁义(的境地)吗?”(“数”、“从谀承意”、“宁……乎”,各1分,句意2分)
(2)天下人都说刀笔吏不能做公卿,果真这样。

(如果)非依张汤之法(行事不可),会让天下人(恐惧得)双足并拢站立而不敢迈步,眼睛也不敢正视了!(“果然”、“重足而立”、“侧日而视”,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

他的先祖被古卫国国君宠信,到汲黯是第七代,代代担任卿大夫。

汲黯凭借(因为)父亲的保举(阴功),孝景帝时担任太子洗马,因为为人严正而被人敬畏。

孝景帝驾崩,太子继位,认为他贤良,下诏让他担任中大夫。

困为多次直言劝谏,未能久留朝内,被外放担任东海太守。

一年多时间,东海郡政清民安。

汲黯为人倨傲,不讲求礼数,(常常)当面指摘(别人),不能容忍别人的过错。

与自己志趣相投的就善待他,不合自己心意的就不耐烦见面,士人也因此不愿依附他。

当时,窦太后的弟弟武安侯田虫分是丞相,(年俸)满二千石的官员来拜见,田虫分从不施礼。

然而汲黯求见田玢却未曾行过跪拜礼,常常只是向田虫分拱手作揖。

(当时)皇上正在招揽文士和儒生,说“我想要如何如何”,汲黯回答说:“陛下内心欲望很多,却想在表面上施行仁义,这又怎么能真正效法
唐尧虞舜的`做法呢!”皇上沉默不语,心中恼怒,脸一变就罢朝了。

公卿大臣都替汲黯担心害怕。

皇上退朝后,对身边的侍臣说:“汲黯的愚直太过分了!”群臣中有人数落汲黯,汲黯说:“天子设置公卿百官这些辅佐之臣,难道是让他们一味阿谀奉迎,陷君主于不仁义(的境地)吗?”再说我已身居其位,纵然爱惜自身(的生命),但要是辱没了朝廷,那可怎么办!”皇上(听后)说:“古时有所谓的‘社稷之臣’,像汲黯就近似了。


大将军卫青侍奉于宫中,皇上蹲坐在床榻边接见他。

丞相公孙弘平时求见,皇上有时连帽子也不戴。

至于汲黯进见,皇上不戴好幅子是不会接见他的。

皇上曾经闲坐在武帐中,汲黯前来启奏公事,皇上没戴帽,望见他就连忙躲进帐内,派近侍代为许可(批准)他的奏议。

汲黯被皇上尊敬礼遇到了这种程度。

张汤(当时)正因为更改、制定刑律法令而做了廷尉,汲黯多次在皇上面前质问指责张汤。

汲黯时常和张汤争论,张汤的辩词,总是在深究条文、苛求细节上,汲黯则出言刚直严肃、坚守高义,不肯屈服,他愤慨地骂张汤说:“天下人都说刀笔吏不能做公卿,果真这样。

(如果)非依张汤之法(行事不可),一定会让天下人(恐惧得)双足并拢站立而不敢迈步,眼睛也不敢正视了!”
皇上正倾心于儒家学说,就更加倚重公孙弘,张汤。

(不仅)公孙弘、张汤深恨汲黯,就连皇上也不喜欢他,想借故杀死他。

公孙弘做了丞相,就向皇上建议说:“右内史辖境内多有达官贵人和皇室宗亲,很难管理,不是素来有声望的重臣不能当此重任,请调迁汲黯担任右内史。

”汲黯当了几年右内史,政事从未废弛荒疏过。

大将军卫青越发地尊贵起来,但是汲黯与他仍行平等之礼。

有人劝汲黯说:“从天子那里就想让群臣居于大将军之下,大将军如今地位更加显贵,你不能不行跪拜之礼。

”汲黯答道:“因为大将军有拱手行礼的客人,就反倒使他不受敬重了吗?“大将军听到之后,更加认为汲黯贤良,多次向他请教国家与朝中的疑难之事,礼遇汲黯(的规格)超过平生所结交的任何人。

后来过了数月,汲黯因犯小法被判罪,适逢大赦,他被免官。


了几年,恰好遇上国家改铸五铢钱,老百姓很多偷铸钱币,楚地尤其严重。

皇上认为淮阳是通往楚地的交通要道,就征召汲黯担任淮阳郡太守。

汲黯治理郡务,一如往昔,淮阳郡政治清明起来。

后来,张汤果然身败名裂。

(皇上)让汲黯享受(按照)诸侯国相的俸禄待遇,居住并掌管淮阳郡。

七年后汲黯逝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