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及工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类: 按其转轴的立卧
卧式离心泵和立式离心泵
其轴上叶轮数目多少 单级和多级
水流进入叶轮的方式 单侧进水和双侧进水
1-滤网和底阀;2-进水管;3-90°弯头;4—偏心异径接头;5-真空表;6-离心泵;7-压力表; 8-渐扩接头;9-逆止阀;10-阀门;11-出水管;12-45°弯头;13-拍门;14-平衡锤
(二)取水特点
山区河流枯水期河流流量很小,取水量占河水枯水径 流量的比重很大,有时高达70%~90%。
平枯水期水层浅薄,不能满足取水深度要求,需要修 筑低坝抬高水位或采用底部进水的方式解决。
洪水期推移质多,粒径大,因此,在山区浅水河流的 开发利用中,既要考虑到使河水中的推移质能顺利排除, 不致大量堆积,又要考虑到使取水构筑物不被大颗粒推 移质损坏。
1.合建式岸边取水构筑物
最高水位
8 1
4 最底水位
3
2
7
5
6
阶梯式布置
1-进水间;2-进水室;3-吸水室;4-进水孔; 5-格栅;6-网格;7-泵房;8-阀门井
145.50
146
最高水位
138.51
最低水位
135.50
4400 3200 10300 3300
水平式布置
4 1 24.72
16.11
二、地表水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
(一)河岸引水工程
1.无坝引水
当小城镇或农业灌区附近的河流水位、流量在一定 的设计保证率条件下,能够满足用水要求时,即可 选择适宜的位置作为引水口,直接从河道侧面引水, 这种引水方式就是无坝引水。
2.有坝引水
※定义:当天然河道的水位、流量不能满足自流引 水要求时,须在河道上修建壅水建筑物(坝或闸), 抬高水位,以便自流引水,保证所需的水量,这种 取水形式就是有坝引水。
3.潮汐式取水
1-蓄水池;2-潮门;3-取水泵房;4-海湾
第三节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的设计
一、地表水水源资料及其收集
➢ 水文资料 ➢ 水质资料
水位 流量 流速 波浪
➢ 河床资料
➢ 人类活动影响资 料
➢ 其它资料
二、地表水取水位置的选择
➢ 取水点应设在水质较好的地段; ➢取水点应设在具有稳定的河床、靠近主流和有足够 水深的地段; ➢ 取水点应具有良好的地质、地形及施工条件; ➢ 取水点应靠近主要用水地区; ➢ 取水点应避开人工构筑物和天然障碍物的影响; ➢ 取水点应避免冰凌的影响; ➢ 取水点应与河流的综合利用相适应。
1.隧洞式取水和引水明渠取水
岩塞爆破法示意图
2.分层取水的取水构筑物
为避免水生生物及泥砂的影响,应在取水构筑物不同 高度设置取水窗。根据不同水深的水质情况,取得低浊度、 低色度、无嗅的水。
3.自流管式取水构筑物
采用自流管或虹吸管把水引入岸边深挖的吸水井内, 然后水泵的吸水管直接从吸水井内抽水,泵房与吸水管可 以合建,也可分建。
1.自流管取水式
(a)合建式;(b)分建式 1-取水头部;2-进水管;3-集水井;4-泵房
2.虹吸管取水式
249.40
245.00
250.30 4
228.70 1
2 3
1-取水头部;2-虹吸管;3-集水井;4-泵房
3.水泵直接吸水式
67.20 65.60
3
55.00
2
1
1-取水头部;2-水泵吸水管;3-泵房
(二)取水构筑物位置选择
不宜选择在湖岸芦苇丛生处附近。 避免选择在夏季主风向的向风面的凹岸处修建取水构 筑物。 应选择靠近大坝附近或远离支流的汇入口,防止泥沙 淤积取水头部。 应建在稳定的湖岸或库岸处,可以避免大风浪和水流 对湖岸、库岸的冲击和冲刷,减少对取水构筑物的危害。
(三)取水构筑物类型
1-溢流坝(低坝);2-底栏栅;3-冲沙室;4-进水闸; 5-第二冲沙室;6-沉沙池;7-排沙渠;8-防洪护坦
四、湖泊和水库取水构筑物
(一)湖泊和水库特征
£湖泊和水库的水位与其蓄水量和来水量有关,其年变化 规律基本上属于周期性变化。 £湖泊和水库具有良好的沉淀作用,水中泥砂含量较低, 浊度变化不大。但在河流入口处,由于水流突然变缓,易 形成大量淤积。 £不同的湖泊或水库,水的化学成分不同。 £湖泊、水库中的水流动缓慢,浮游生物较多,多分布于 水体上层10m深度以内的水域。
2
13.40
3
卧式泵改为立式泵或轴流泵,且吸水间在泵房下面
1-进水间;2 –泵房;3-立式泵;4-立式电动机
2021/6/1
29
2.分建式岸边取水构筑物
1
2
4.67 0.03
-3.30
3 4.50
-0.65
分建式岸边取水构筑物
1-进水间;2-引桥;3-泵房
(二)河床式取水构筑物
河床式取水构筑物与岸边式基本相同,但用伸入江河中 的进水管(其末端设有取水头部)来代替岸边式进水间的 进水孔。它主要由泵房、集水间、进水管和取水头部组成。 床式取水构筑物根据集水井与泵房间的联系,可分为合 建式与分建式。 河床式取水构筑物按照进水管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四 种基本形式:自流管取水式、虹吸管取水式、水泵直接取 水式和江心桥墩取水式。
五、海水取水构筑物
(一)海水取水的特点
◙ 海水含盐量高,腐蚀性强。
◙ 海生生物的影响与防治:海生生物的大量繁殖常堵塞取水头 部、格网和管道,且不易清除,对取水安全可靠性构成极大危 胁。可采用加氯法去除。
◙ 潮汐和波浪:取水构筑物应设在避风的位置,对潮汐和海浪 的破坏力给予充分考虑。
◙ 泥沙淤积:海滨地区,潮汐运动往往使泥砂移动和淤积,在 泥质海滩地区,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因此,取水口应避开泥砂 可能淤积的地方,最好设在岩石海岸、海湾或防波堤内。
(a)斜桥式
(b)斜坡式
1-泵车;2-坡道;3-支墩;4-输水管;5-绞车房
三、山区浅水河流取水构筑物
(一)山区浅水河流特点
河床多为粗颗粒的卵石、砾石或基岩,稳定性较好。 河床坡降大、河狭流急,洪水期流速大,洪水期推移质多。 水位和流量变化幅度大。 水质变化剧烈。 北方某些山区河流潜冰(水内冰)期较长。
输水工程主要采用渠道输水和管道输水两种方式。
第二Hale Waihona Puke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介绍分类:
水源的种类
河流、湖泊、水库、海水取水 构筑物
取水构筑物的构造形式
固定式(岸边式、河床式、斗槽 式)和移动式(浮船式、缆车式)
山区河流
带低坝的取水构筑物和底栏栅 式取水构筑物
一、固定式取水构筑物
(一)岸边式取水构筑物
直接从岸边进水口取水的构筑物称为岸边式取水构筑物, 它由进水间和泵房两部分组成。 岸边式取水构筑物无需在江河上建坝,适用于当河岸较 陡,主流近岸,岸边水深足够,水质和地质条件都较好, 且水位变幅较稳定的情况,但水下施工工程量较大,且须 在枯水期或冰冻期施工完毕。 根据进水间与泵房是否合建,岸边式取水构筑物可分为 合建式和分建式两种。
土石坝
土坝、堆石坝
混凝土坝 重力坝、拱坝、支墩坝
浆砌石坝 重力坝和拱坝
重力坝
➢依靠坝体自重产生的抗滑力维持稳定 ➢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安全可靠性强、抗御洪 水能力强等特点 ➢体积庞大,对水泥用量多,且对温度要求严格, 坝体应力较低,受扬压力作用大
三峡大坝夜景 三峡大坝航拍图
拱坝
拱坝是坝体向上游凸出,在平面上呈现拱形,拱 端支承于两岸山体上的混凝土或浆砌石坝。 优点:体积小、超载能力和抗震性好; 缺点:拱坝坝体单薄、孔口应力复杂,因此坝身泄流 布置复杂,同时施工技术要求高,尤其对地基的处理 要求十分严格。
(二)海水取水构筑物分类
1.引水管渠取水
当海滩比较平缓时,可采用自流管或引水管渠取水。
剖面图
平面图
1-防浪墙;2-进水斗;3-引水渠;4-沉淀池;5-滤网;6-泵房
引水渠取海水的构筑物
(三)海水取水构筑物分类
2.岸边式取水
在深水海岸,若地质条件及水质良好,可考虑设置岸边式取水, 直接从岸边取水。
三、地表水取水构筑物设计原则
※应根据情况在设计前进行水工模型试验。 ※城市供水水源的设计枯水流量保证率一般可采用90%~97%;设计最高水位 一般按1%的频率确定,设计枯水位的保证率一般可采用90%~99%。 ※应根据水源情况,采取各种防护措施。 ※防洪标准不应低于城市防洪标准,设计洪水重现期不得低于100年。 ※冲刷深度应通过调查与计算确定。 ※在通航河道上,应根据航运部门的要求在取水构筑物处设置标志。 ※在高含沙河流下游淤积河段设置的取水构筑物,应预留设计使用年限内的 总淤积高度,并考虑淤积引起的水位变化。 ※水源、取水点和取水量的确定,应取得有关部门同意。
图 5-6 离心泵抽水装置示意图[18]
离心泵的技术性能有流量(输水量)、扬程(总扬程)、轴 功率、效率、转速、允许吸上真空高度六个工作参数表示。
泵站主要由设有机组的泵房、吸水井和配电设备三部分组成。 根据泵站在给水系统中的作用,泵站可以分为取水泵站、送 水泵站、加压泵站和循环泵站四类。
(四)输水工程
(三)低坝式取水构筑物
1.固定式
固定式低坝平面图
1-溢流坝(低坝);2-冲沙闸;3-进水闸; 4-引水渠;5-导流堤;6-护坦
2.活动式
袋形橡胶坝
浮体闸
(四)底栏栅取水构筑物
通过坝顶带栏栅的引水廊道取水。由拦河低坝、底栏栅、引水廊 道、沉沙池、取水泵站等部分组成。 在河床较窄、水深较浅、河床纵坡降较大、大颗粒推移质特别多 的山溪河流,且取水量占河水总量比例较大时采用。
用以宣泄多余水量,防止洪水漫溢坝顶,保证 大坝安全。
深式泄水 建筑物
坝身泄水孔 水工隧洞 坝下涵管
溢洪道
河床式 河岸式
正槽式溢洪道 侧槽式溢洪道
溢洪道 组成
引水段
与下游连接
控制段
泄水槽 消能设备
主体
尾水渠 与上游连接
3.引水建筑物
➢常见的型式有水工隧洞、坝下涵管和坝体泄水孔等。 ➢水工涵洞和坝下涵管均由进口段、洞(管)身段和 出口段组成。
※组成:由拦河坝(闸)、进水闸、冲沙闸及防洪 堤等建筑物组成
某有坝渠首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
3.提水引水
河 流
溢流坝 冲 沙
引 渠
闸
进 水 闸
就是利用机电提水设备(水 泵)等,将水位较低水体中 的水提到较高处,满足引水 需要。
正面引水、侧面排沙工程示意图
(二)蓄水工程(水库)
1.挡水建筑物(拦河坝) 按建筑材料分:
土坝
坝体: 维持土坝的稳定。 防渗设备:减小坝体和坝基的渗透水量,要求用
透水性小的土料或其他不透水材料筑成。
排水设备:尽量排出已渗入坝身的渗水,增强背水坡
的稳定,可采用透水性大的材料,如砂、 砾石、卵石和块石等。
护坡: 防止波浪、冰凌、温度变化、雨水径流等
的破坏,一般采用块石护坡。
2.泄水建筑物
四、固定式取水构筑物的构造和设计
(一)岸边式取水构筑物
1.进水间
进水室的平面尺寸应根据进水孔、格网和闸板的尺寸及安 装、检修和清洗等要求确定; 吸水室的设计要求一般与泵房吸水井基本相同。吸水室的 平面尺寸按水泵吸水管的直径、数目和布置要求确定。
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及工程
第一节 地表水资源的利用途径
一、地表水资源的特点
地表水源:江、河、湖泊、水库和海水。 特点: (1)地表水多为河川径流。 (2)地表水资源受季节性影响较大,水量时空分布不均。 (3)地表水水量一般较为充沛,能满足大流量的需水要求。 (4)地表水水质容易受到污染,浊度相对较高,有机物和 细菌含量高。 (5)在地形、地质、水文、卫生防护等方面均较复杂。
水工隧洞
坝内涵管
(三)扬水工程
※扬水是指将水由高程较低的地点输送到高程较高的 地点,或给输水管道增加工作压力的过程。 ※扬水工程主要是指泵站工程。 ※水泵与其配套的动力设备、附属设备、管路系统和 相应的建筑物组成的总体工程设施称为水泵站,亦称 扬水站或抽水站。 ※扬水的工作程序为:高压电流→变电站→开关设备 →电动机→水泵→吸水(从水井或水池吸水)→扬水。
4.江心桥墩取水式
1-集水井;2-进水孔;3-泵房;4-引桥;5-出水管
二、移动式取水构筑物
(一)浮船式取水构筑物
将取水设备直接安置在浮船上,由浮船、锚固设备、 连络管及输水斜管等部分组成。
柔性联络管连接 阶梯式连接的浮船式取水构筑物
刚性联络管连接
(二)缆车式取水构筑物
缆车式取水构筑物由泵车、坡道或斜桥、输水管和牵引设 备等部分组成。
水泵
依靠泵的动力作用 动力式泵 使液体的动能和压
能增加和转换完成。 离心泵、轴流泵和旋涡泵等
对水流的压送是靠 容积式泵 泵体工作室容积的
变动来完成。 活塞式往复泵、柱塞式往复泵等
离心泵
工作原理:利用泵体中的叶轮在动力机(电动机或内 燃机)的带动下高速旋转,由于水的内聚力和叶片 与水之间的摩擦力不足以形成维持水流旋转运动的 向心力,使泵内的水不断地被叶轮甩向水泵出口处, 而在水泵进口处造成负压,进水池中的水在大气压 的作用下经过底阀,进水管流向水泵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