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高中历史 6.2 罗斯福新政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022年高中历史 6.2 罗斯福新政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人民版必
修2
【基础达标】
1.史学家艾伯特·林德利指出:“罗斯福先生是正当美国旧制度一败涂地之时就任总统的。
”这里的“旧制度”是指( )
A.英国殖民制度
B.自由资本主义体制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制
D.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2.(xx·广东学业水平测试)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其中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
A.整顿财政金融
B.调整工业生产
C.调节农业生产
D.实行社会救济
3.(xx·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海报是一种扩大宣传、辐射大众的艺术形式,其细节折
射了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化。
如图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一重大改革中的某项政策
宣传画,为了执行这一政策,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直接发放救济物资
B.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C.减耕减产补贴农业
D.兴办基础公共工程
4.(xx·广东学业水平测试)面对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推行了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重要特点是( )
A.自由放任
B.“重农抑商”
C.重商主义
D.国家干预经济
5.(xx·辽宁学业水平测试)下图是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变化示意图。
图中A、B两点间
曲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建立法西斯专政
B.实施罗斯福新政
C.提出杜鲁门主义
D.确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能力提升】30分钟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xx·湖南学业水平测试)他学识渊博,身残志坚,他击败胡佛,实施新政,领导美国人民摆脱危机困境。
“他”是( )
A.林肯
B.罗斯福
C.杜鲁门
D.尼克松
2.(xx·徐州模拟)1932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罗斯福赢得了南部白人、城市工人、移民、农民和黑人等选民的广泛支持。
罗斯福执政后,哪些政策相对体现了这些选民的利益( ) ①建立社会保障体系②调整农业
③复兴工业④以工代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xx·嘉兴高一检测)美国总统胡佛在《全国工业复兴法》通过之后说“这简直是法西斯”,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
A.剥夺了美国公民的自由民主的权利
B.规定民主党是美国唯一合法政党
C.采取政府干预经济手段调整工业
D.对资本主义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4.(xx·福州高一检测)《道德经》讲:“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诚信”有利于人格的塑造,也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
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
A.调节工业生产,避免盲目竞争
B.兴办公共工程,扩大经济需求
C.整顿银行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5.(xx·太原高一检测)xx年美国历史学家伯顿·福尔索姆出版了《罗斯福新政的谎言》一书,从是否符合史实的角度看,最不可能成为支持作者观点的是罗斯福新政( )
A.“对企业界精英充满仇恨”
B.“对劳资关系置若罔闻”
C.“浪费性支出严重”
D.“为获取政治利益而投机”
6.美国历史学家洛克腾堡说:“1933至1938年这六年,标志着美国制度上的巨变。
”“制度上的巨变”主要表现是( )
A实行计划经济 B.普遍推行国有化
C.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社会福利成为公民权利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7题13分,第8题13分,共26分)
7.历史学习小组选择了“近代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矛盾与改革”这个主题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同学们选取了以下材料,进行一次小组讨论。
请你阅读该小组的材料,参与他们的讨论。
材料罗斯福推行新政
政府宣布银行停业
四天;建立联邦储蓄
银行为银行提供保
险,恢复银行正常信
贷活动,重建人们对
银行的信心
政府颁布《全国工业复
兴法》,成立全国工业
复兴署,复兴工
业。
……凡是接受法规
的企业,一律发给蓝鹰
徽章
政府成立农业经济调
整署,对于减少耕种或
养殖的农民给予补贴。
销毁过剩农副产品,稳
定农产品的价格
政府设立联邦紧急
救济署,花费20亿
美元,兴办公共工
程,雇佣了400万
人就业,刺激了消
费和生产;实施失
业保险
材料陈述了罗斯福新政中的基本措施,从内容中可以看出罗斯福新政有何特点?根据四项内容的表述,对比①②③④的概括,选择对应序号填入表格中。
(13分)
8.(xx·惠州高一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疾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做出妥善的安排;同时,旨在建立一个社会保险局;提高收入;以及其他诸项目
的。
——[美国]《社会保险法》(1935年8月) 材料二由于他是一个身体残疾的人,因此罗斯福对“弱势群体”有着强烈的个人情感,对“弱势群体”也比较关注,在经济大危机中,他采取“抑富济贫”的方式,使得穷人的生存环境得到改善。
——徐维民《罗斯福“新政”与美国社会保障制度》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颁布《社会保险法》的目的是什么。
(5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中关注“弱势群体”的相关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8分)
答案解析
【基础达标】
1.【解析】选B。
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罗斯福是在胡佛坚持“自由放任政策”失去民意的情况下于1932年的选举中当选为总统的。
C是在罗斯福当政后形成的。
A与题意不符,D 是在当政前后就存在的制度,故选B。
2.【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现和理解能力。
结合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所学内容可知,为了解决工农业恢复生产资金问题和拓展海外市场,罗斯福新政首先从整顿财政金融入手,进行改革,故选A。
3.【解析】选D。
宣传画中有工人拿着劳动工具,并且工作能付薪水;结合美国罗斯福新政中“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等措施,可以判断选D。
4.【解析】选D。
罗斯福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加强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
故选D。
5.【解析】选B。
A点到B点失业率下降,说明罗斯福采取的缓解经济危机的措施取得一定的成效。
罗斯福新政时颁布的《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涉及社会保障问题。
目的是( )
①缓和社会矛盾②稳定社会秩序
③促进经济恢复④恢复金融信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A。
本题可从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思考。
采取“以工代赈”失业救济的做法,是出于缓和社会矛盾和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同时,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国家对工业的指导,是出于恢复与发展经济的需要。
故符合题意的是A。
而④的具体做法是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和改革税制,与题意不符。
故排除④。
【能力提升】
1.【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出现后,胡佛政府采用自由放任的政策,结果使危机加剧。
罗斯福上台后实施新政,对经济实行政府干预,最终使美国战胜困难、摆脱危机,故选B。
2.【解析】选D。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符合广大选民的利益;调整农业有利于保障农民的利益;复兴工业有利于保障城市工人的利益;以工代赈体现广大选民利益。
故选D。
3.【解析】选C。
《全国工业复兴法》以立法形式通过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限制资本家的剥削,提高工人的政治经济地位,缓和劳资矛盾,所以胡佛认为这是极权政治的体现,是法西斯。
C 符合题意。
A、B、D表述错误,故排除。
4.【解析】选C。
罗斯福新政中,首先做的就是建立诚信机制,整顿银行,恢复民众对银行的信心成了重中之重。
A、B、D主要是从恢复经济的具体措施入手,与题意不符,故选C。
【知识拓展】罗斯福新政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1)将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有机统一,防患于未然。
(2)强化金融监管力度,实施正确的货币政策,防止金融风险。
(3)重视农业,强本固基。
健全法律法规,保证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
(4)要关注弱势群体利益,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5)以工代赈,启动市场。
大力促进再就业工程。
(6)注意化解社会矛盾,努力建设和谐社会。
【变式训练】罗斯福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对“落魄白领”和普通家庭实施“救济”,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
①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②整顿银行金融业
③发放紧急救济金④实行“以工代赈”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措施。
题目要求选出罗斯福针对“落魄白领”和普通家庭实施“救济”的措施,而②整顿银行金融业不是“救济”措施,而是“复兴”措施,不符合题意,故排除含②的选项即可。
5.【解析】选B。
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是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缓和社会矛盾,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对劳资关系置若罔闻”严重违背了历史事实。
6.【解析】选C。
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1933至1938年”,这一时间段处于罗斯福新政时期。
新政期间美国出台多项法令,建立管理局和委员会,实现了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
因此,“制度上的巨变”主要指的就是“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7.【解析】抓住材料中“政府宣布”“政府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等可得出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答案:特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对应表格④③①②。
8.【解析】第(1)题抓住材料信息“增进公共福利”“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做出妥善的安排”“提高收入”及所学知识归纳;第(2)题注意理解“弱势群体”,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1)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增进公共福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2)措施:制定最低工资、最高工时标准;允许劳动者有与雇主谈判的权利;制定《社会保险法》,实行社会救济;以工代赈。
影响:缓解社会矛盾;刺激经济复苏(缓和经济危机);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38144 9500 销34657 8761 蝡40823 9F77 齷/O+z27875 6CE3 泣 {N s22155 568B 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