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立枯病的防治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苗木立枯病的防治方法
苗木立枯病又称幼苗猝倒病,在我国各地苗圃中发生普遍,为害严重。
主要危害松、落叶松、杉等幼苗,在短时间内引起苗木大量死亡。
有些阔叶树幼苗也能受害。
还可危害许多农作物。
一、立枯病分布及危害:世界各地经常发生,可危害阔叶树种和针叶树,除针叶树的柏树有较强的抗性外,都为感病的。
以针叶树受害为重,可为害杉属、松属、落叶松属、榆属、臭椿、香椿、样木、剌槐等。
1、发生发展规律:主要危害一年生以下的苗木,特别是出土一个月苗龄时的苗木受害最重,与前做物(马铃薯、瓜类、茄科植物、大豆等感病植物)关系密切,雨天操作,圃地过于粗糙、苗床过低、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料、播种不及时等都可造成危害。
2、病原物:有侵染性和非侵染性两类。
非侵染性病原:土壤粘重、板结、土壤积水过多;地表温度过高。
侵染性病原:镰刀菌属(Fusariumspp)、丝核菌属(Rhizoctoniaspp)、腐霉属(Pythiumspp)如:P.debaryanum德氏腐霉和P.alhanidertum瓜果腐霉。
少数为交链孢属(Alternariatenuis绿色交链孢霉可为害马尾松苗)。
腐霉在土温12~23度时严重。
丝核菌4~20度时严重。
镰刀菌在20~30度时严重。
交链孢菌在13~22度时严重。
3、防治措施
(1)选好圃地,推广山地育苗,因为新垦山地土壤中病菌少,
苗木很少生病;或排水良好,利于轮作的圃地,前期作物是易感病植物的,不宜作圃地。
(2)土壤消毒:因猝倒病菌主要来源于土壤,播种前土壤的消毒可以抑制和杀死病菌;
(3)合理施肥,以腐熟的农家基肥为主,适时追肥。
(4)细致整地,做到三耙三犁。
改土抗病,适当覆土,厚度要小于1.5cm,
(5)及时播种,避病生长。
(6)药剂防治:五氯硝基苯、代森锌、敌克松等混合使用,75%五氯硝基苯每平方米4~6g/亩。
黑矾2%~3%水溶液每平方米9L;
(7)发病后:对于苗木立枯,主要是及时松土,使苗木根系生长发育良好,增强苗木抗病性。
发病后可用65%敌克松,每平米4g,与细黄心土拌匀后,撒于苗木颈部,再松土一次,使药剂与苗木根部接触,可抑制病害扩展。
或70%敌克松500倍喷雾后,无论何种药剂,都要用清水喷洗。
如有茎叶腐烂则可用1:1:120~170的波尔多液,10~15d一次喷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