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大学生议论文的介入标记语与读者身份构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第9期 总第687期
现代语文
MODERN CHINESE
No.9 General No.687
中英大学生议论文的介入标记语与读者身份构建
柳淑芬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外语系,广东 广州 510303)
摘 要 :通过对中国二语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学习者议论文作文中使用介入标记语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 二语学习者在选择介入标记语手段构建读者身份方面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足。二语学习者对读者指称标记语使 用较多,对指令标记语、共享知识标记语和个人旁白标记语使用较少。因此,加强学生的读者意识、强化学生 的语体意识,将有助于提高中国二语学习者的写作能力。
徐昉,2013 ;朱玉山,2013),二语写作中作者的读
读 者 指 称 标 记 语(Direct reader reference)
基金项目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2018 年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项目(2018jxtd03) 作者简介 :柳淑芬,女,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外语系副教授,文学硕士。
103
是与读者直接交流,通过人称代词把读者带入文本的
特征,是作者具有读者意识的体现。
教学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目前国内外针对写作语篇中利用者 身 份 的 研 究 已 取 得 丰 富 的 成 果(Ivanic,
介入标记语研究的代表性人物是 Hyland,他对介
1998 ;Tang & John,1999 ;Hyland,2002a ;Kinder 入标记语作了最深入和最全面的探讨。因此,本文主
兴趣,引发读者对文章主题的深入思考,增加读者与 过一定的话语形式打断句子,插入关于上文的评论,
作者之间的交流。使用修辞性问句能引出读者某种特 表明说话者的态度、解释或补充说明。它可以分为两
定的回应,预期读者对命题的回应。
类 :评价类和阐释类个人旁白标记。通过解释或评论
指令标记语(Imperatives)是通过表达要求或 上文,个人旁白“在思绪中间转向读者,作者承认并
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其语言形式分为两类 :单词形
疑问标记语(Questions)是使用问句与读者对话, 式共享知识标记,如“obviously”;多词形式共享知
引导读者思考,建立作者与读者的互动。它可以分为 识标记,如“of course”。
两类 :一般问句和修辞问句。一般问句能激发读者的
个人旁白标记语(Personal asides)是作者通
关键词 :介入标记语 ;读者身份 ;英语议论文
近年来,写作语篇中的作者—读者互动关系研究 者身份构建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学习者在二语写作
备受关注。选择恰当的语言资源构建良好的作者—读 中如何恰当地使用介入语言资源构建良好的作者—读
者互动关系,是顺利实现写作交际目的的重要因素。 者互动关系,以及二语学习者的读者意识存在哪些问
共享知识标记语(Reference to shared knowledge)
最明晰的话语形式。它可以分为三类 :直接称呼读者 是指作者假定读者具备相同的知识结构,并通过一定
的人称代词“you”;包含读者在内的人称代词“we”; 的显性标记语传递该信息,从而促使读者理解和把握
非限定性人称代词“one”。
在写作语篇中,作者通过立场标记语和介入标记语两 题与不足,这些都亟待探索与研究,对于二语写作教
大语言资源,在构建写作文本的同时,营造与读者互 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动的语篇空间,从而有效实现作者与读者间的互动,
有 鉴 于 此, 本 研 究 将 以 二 语 写 作 的 英 语 议 论 文
达到写作的最终目的。立场标记(stance)语言资源 为语料,研究作文中使用介入标记语构建读者身份的
记语研究大多集中于不同文化、体裁、学科间语料 记语主要包括读者指称标记语、指令标记语、共享知
的 对 比(Swales,1998 ;Harwood,2005 ;Hyland, 识标记语、疑问标记语与个人旁白标记语等五种语言
2001a,2001b,2002a,2002b,2005 ;周 雅,2012 ; 资源。
读者指称标记语 (Direct reader 与读者直接交流 reference)
包含读者在内的人称代 词“we”
We would expect that over time,plant genotypes that mycorrhizal benefits would be at a selective advantage.
& Elander,2012 ;Hyland & Tse,2012 ;柳 淑 芬, 要借鉴 Hyland(2005)提出的介入标记语分类框架,
2011 ;吴格奇,2013),而对语篇中如何利用介入标 来考察中英大学生议论文中的读者身份构建。Hyland
记语建构读者身份的研究则相对较少。现有介入标 (2005)指出,在学术语篇中的互动模型中,介入标
是以作者为导向的语篇写作互动特征之一,体现的是 情况,并通过与英语本族语语料库(LOCNESS)比较,
作者的自我意识 ;介入标记(engagement)语言资源 分析二语学生议论文中介入标记语使用的特点与存在
是以读者为导向,展示写作文本人际意义的重要语言 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为二语写作
重要性的表语性形容词,如 :“It is important to 类框架。介入标记语的分类和示例如表 1 所示,表中
understand…”。
所有例句均取自 Hyland(2005):
表 1 介入标记语分类框架
名称
功能
子类
例子
直接称呼读者的人称代 词“you”
If you concede that mental properties have casual powers,while accepting at the same time…….
命令的表达式促使读者介入。它可以分为三类 :祈使 回应积极的读者,通常会引发一场简短的人与人之间
句,如“consider、note、imagine”;表示义务的情 的对话”(Hyland,2005a :183)。
态动词,如“must、should、ought”;表达必要性和
以上介入标记语分类方法构成本文研究的主要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