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物联网发展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农业物联网发展综述摘要:
农业物联网作为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将会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市场的不断扩大,农业物联网的应用场景和技术水平将不断提高,为我国农业生产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本文对我国农业物联网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进行了探析,并探讨了农业物联网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农业物联网;发展现状;解决策略;未来趋势
引言: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农业物联网作为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逐渐成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农业物联网作为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帮助农业生产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和精准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水平。

本文旨在对我国农业物联网的发展现状与未趋势进行探讨,以期为推动农业物联网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我国农业物联网的现状
(一)农业物联网的概念
农业物联网是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的一种应用模式。

通过安装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采集农田环境、农作物、动物等数据,然后通过无线通信等技术将这些数据传输到云端进行存储和处理,最终实现智能化决策和生产管理的过程。

(二)我国农业物联网的现状
农业物联网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初期试验阶段到普及推广阶段再到产业化发
展阶段的过程。

随着技术和市场的不断发展,农业物联网的应用场景和技术水平
将不断提高,为我国农业生产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2000年左右,我国开始尝试
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开始了农业物联网的发展历程。

2010年左右,我
国政府开始加大对农业物联网的扶持力度,各地农业物联网项目也不断增多,农
业物联网的应用场景开始逐渐多样化,包括粮食种植、畜牧业、渔业等。

2015年
以后,我国农业物联网进入了产业化发展阶段,农业物联网设备和技术开始得到
广泛应用和推广。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业物联网发展的政策,各地农业物联
网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农业物联网的技术水平和设备性能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大量优秀的农业物联网应用案例涌现,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广。

我国农业物联网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

国家出台了
一系列支持农业物联网发展的政策和文件,鼓励企业和农民参与到农业物联网建
设中来。

农业物联网已经在我国的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村生活等领域得到
应用。

例如,可以通过传感器对土壤进行监测,控制灌溉水量;通过智能设备监
控动物的健康状况,提高养殖效率等等[1]。

物联网技术已经逐渐成熟,硬件设备、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和创新,推动了农业物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二、我国农业物联网存在问题与解决路径
尽管我国农业物联网已经取得了不少的进展,但在技术、标准、人才培养、
信息安全和应用场景拓展等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

农业物联网的标准化程度不高,设备和技术缺乏通用性,限制了农业物联网
的规模化应用。

例如,不同品牌的传感器之间无法通讯,导致数据采集和处理存
在困难。

针对标准化问题,需要加强标准制定,推动农业物联网标准的建立和推广,提升设备和技术的通用性和互操作性。

例如,物联网产业联盟发布的“农业
物联网技术规范”可以为农业物联网的标准化制定提供参考。

农业物联网技术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农业物联网采集的数据涉及农业生产、农民个人信息等,需要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避免数据泄露和滥用。

例如,数据存储和传输存在被攻击和盗取的风险。

针对安全性问题,需要加强安
全技术研发,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防范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风险。

例如,
农业物联网项目可以采用数据加密、权限控制等技术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
性[2]。

我国农业物联网的技术成熟度不高。

农业物联网的技术和应用场景仍处于探
索和试验阶段,相关设备和技术的成熟度较低,需要更多的投入和实践。

例如,
在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场景下,农业物联网设备和技术的性能和稳定性存在一定的
问题。

针对技术问题,需要加大投入和推广力度,推动农业物联网的快速发展,
培育相关产业生态体系。

例如,政府可以出台支持农业物联网发展的政策,鼓励
企业和农民参与到农业物联网建设中来,提高设备和技术的成熟度。

农业物联网的发展面临着人才缺口。

农业物联网需要涉及物联网技术、数据
分析、农业生产等多个领域的人才,但这些人才缺乏,制约了农业物联网的发展。

例如,在农业物联网项目中,缺乏专业的数据分析师和技术工程师。

针对人才缺
乏问题,需要加强人才培养,推进物联网、数据分析等相关人才的培养,提高相
关领域的专业水平。

例如,学校可以开设相关专业课程,企业可以组织内部培训,政府可以鼓励高校和企业合作培养相关人才。

目前农业物联网的应用场景还有限。

农业物联网的应用场景仍有待拓展,目
前主要集中在农田环境监测、智能农机控制、养殖管理等方面,但仍有一些场景
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拓展。

例如,在农业生产中,如何通过农业物联网实现精准灌溉、精准施肥等需求仍需深入研究和探索。

因此,需要推进农业物联网的应用场
景拓展,开展新的应用场景研究和实践,不断提高农业物联网的效益和生产力。

例如,在农业生产中,可以通过农业物联网实现智能化的质量检测、智能化的储
运管理等需求,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此外,还可以加强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和农民参与到农业物联网建设中来,
推动农业物联网的发展。

引导产学研合作,促进企业、学术机构、政府之间的合作,推动农业物联网应用场景的创新和拓展。

建立多方合作机制,包括政府、企业、农民、技术提供商等多方合作机制,共同推进农业物联网的发展和应用。


业物联网在发展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

只有通过不断
的实践和创新,才能推动农业物联网的发展,实现智慧农业的全面升级。

三、我国农业物联网的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和市场的发展,农业物联网将不断发展,实现智慧农业的全面升级,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未来,农业物联网的应
用场景将不断扩展,例如在精准施肥、农产品溯源等方面的应用将得到进一步推广。

未来,新的技术将不断涌现,例如区块链、5G等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农
业物联网的安全性和效率。

未来,未来农业物联网将进一步推动数据共享和协同
发展,从而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高效协同运作,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未来,随着智能农机和农业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升级,智能农机装备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3]。

未来,农业物联网将逐渐构建多元化的
产业生态体系,包括硬件设备提供商、数据分析和处理服务商、智能农机制造商等,形成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的格局。

总结:
农业物联网作为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已经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可
持续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农业物联网可以帮助农民实现精准农业、
智能养殖、精细化管理等目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减少资源浪费
和环境污染,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后续的发展中,农业物联网的发展需要政府、
企业和农民等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实现更广泛的应用和更高效的生产。

在未来,
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市场的不断扩大,农业物联网将持续发力,推动我国农业
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宏伟, 吕学强. 农业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研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9, (7): 58-61.
[2] 陈扬, 吴志伟. 我国农业物联网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J]. 安徽农
业科学, 2020, 48(13): 59-63.
[3]王龙辉, 李永春, 付少成. 农业物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 农机化
研究, 2020, 42(6): 15-19.
作者简介:韩学鸿,1986.02,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山东临朐,职称:讲师;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
本文是2021年度潍坊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物联网技术
应用路径研究(2021RKX13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