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金溪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暑假测试物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1)班暑期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其中1—7为单选题,8—10为多选题)
1.有一额定电压为6 V 、额定功率约为1 W 的小灯泡,某同学为了测出其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先用欧姆表直接测小灯泡的电阻,通过正常操作,他观察到的应该是图中的
( )
2.如图所示为灯泡L 1“220 V 100 W”和L 2“220 V 60 W”的伏安特性曲线(I -U 图线),根据该图线可以确定L 1、L 2两灯串联接在220 V 的电源上时,两灯泡的实际功率之比大约为( )
A .1∶2
B .3∶5
C .5∶3
D .1∶3
3.如图所示,电灯A 上标有“10 V,10 W”的字样,电灯B 上标有“8 V,20 W”的字样,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为6 Ω,当滑动触头由a 端向b 端滑动的过程中(不考虑电灯电阻的变化),则( )
A .电流表示数一直减小,电压表示数一直增大
B .电流表示数一直增大,电压表示数一直减小
C .电流表示数先增大后减小,电压表示数先减小后增大
D .电流表示数先减小后增大,电压表示数先增大后减小
4.如图所示,A 为一稳压管,它的作用是保证DE 两端的电压U DE 恒定不变,当流过稳压管的电流在5 mA 和40 mA 之间时,U DE 就稳定在10 V ,R 2为一可变电阻,它的最小值为500 Ω,最大值为无穷大(即断路).设电源电压U =20 V ,则当R 2变化时,为使U DE 稳定在10 V ,R 1可取下列几个电阻值中的( )
A .100 Ω
B .200 Ω
C .300 Ω
D .4 000 Ω
5.如图所示,是中国科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块手机电池外壳上的文字说明:充电时电压恰为限制电压,历时4 h 充满.(假设充电前电池内已无电)该过程电池发热,则充电过程中转化成的电热功率为 ( )
A .0.087 5 W
B .0.007 29 W
C .0.735 W
D .0.647 5 W
6.如图,电路中8个电阻r 相同,r=1欧姆,另3个电阻阻值均为R=4欧,还有一个电阻阻值R 0=2欧,将a,b 与电源相连,电路中总电流为2A
,则
r
r r r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P ,其中R 0上消耗的功率为P 0,则( )
A.P=24W , P 0=1/8W
B.P=12W , P 0=1/4W
C.P=16W , P 0=1/8W
D.P=16W , P 0=1/4W
7. 如图所示,将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弯成一个闭合的圆环,接入电路中,电路与圆环的O 点固定,P 为与圆环良好接触的滑动头.闭合开关S ,在滑动头P 缓慢地由m 点经n 点移到q 点的过程中,电容器C 所带的电荷量将( )
A .由小变大
B .由大变小
C .先变小后变大
D .先变大后变小
8. 如图所示,电源的内阻不可忽略,已知R 1为半导体热敏电阻,R 2为锰铜合金制成的可变电阻.当发现灯泡L 的亮度逐渐变暗时,可能的原因是( ) A .R 1的温度逐渐降低 B .R 1受到可见光的照射 C .R 2的阻值逐渐增大 D .R 2的阻值逐渐减小
9.如图所示,D 为一插头,可接入电压恒定的照明电路中,a 、b 、c 为三只相同且功率较大的电炉,a 靠近电源,b 、c 离电源较远,而离用户电灯L 很近,输电线有电阻。

关于电炉接入电路后对电灯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使用电炉a 时对电灯的影响最大
B .使用电炉b 时对电灯的影响比使用电炉a 时大
C .使用电炉c 时对电灯几乎没有影响
D .使用电炉b 或c 时对电灯影响几乎一样
10.如右图所示,一直流电动机与阻值R =9 Ω的电阻串联在电源上,电源电动势E =30 V ,内阻r =1 Ω,用理想电压表测出电动机两端电压U =10 V ,已知电动机线圈电阻R M =1 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10 A
B .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为20 W
C .电动机的热功率为4 W
D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16 W
二、实验、填空题(本题共有3个小题,共15分)
11.(4分)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一圆柱体的长度l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圆柱体的直径
d ,示数如图所示.
由图可读出l =________cm ,d =________mm.
12.(4分)如图的甲图为一个与门的输出端和一个非门输入端相连,形成一个组合的门电路,乙图的U (A)—t 及U (B)—t 为其输入的波形图,请在丙图中画出相应的输出波形
U (Y)—t .
13.(7分)(1)下图为一正在测量中的多用电表表盘。

①如果是用×10Ω挡测量电阻,则读数为 Ω
②如果是用直流10mA 挡测量电流,则读数为 mA (2)现有一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两个开关、若干根导线和一个电压表,要求设计一个能测定某电源内阻的实验电路。

(已知电压表内阻很大,电源内阻与定
值电阻相差不大),画出实验
Y
A B



电路图。

三、计算题(本题共有4个小题,共45分)
14.(8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 =10V ,内阻r =1Ω,电容器的电容C =40μF ,电阻R 1=R 2=4Ω,R 3=5Ω。

接通电键S ,待电路稳定后,求:(1)理想电压表V 的读数; (2)电容器的带电量。

15.(10分)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两平行金属板A 、B 水平放置,两板间的距离d =40 cm.电源电动势E =24V ,内电阻r =1Ω,电阻R =15Ω。

闭合开关S ,待电路稳定后,将一带正电的小球从B 板小孔以初速度v 0=4 m/s 竖直向上射入板间。

若小球带电荷量为q =1×10-2
C ,质量为m =2×10-2
kg ,不考虑空气阻力。

那么,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多大时,小球恰能到达A 板?此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是多大?(取g =10 m/s 2
)
16.(12分)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 A 的电源和一个变阻器接成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变阻器的总阻值为R 0=22Ω。

电源路端电压U 随外电阻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图中U =12V 的直线为U-R 图线的渐近线。

求:⑴电源电动势和内阻;⑵AB 间空载时输出电压的变化范围;
⑶为保证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都不毁坏电源,AB
A B


17.(15分)材料的电阻率ρ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为ρ=ρ0(1+αt),其中α称为电阻温度系数,ρ0是材料在t=0℃时的电阻率。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α是与温度无关的常量。

金属的电阻一般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具有正温度系数;而某些非金属如碳等则相反,具有负温度系数。

利用具有正负温度系数的两种材料的互补特性,可制成阻值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不随温度变化的电阻。

已知:在0℃时,铜的电阻率为1.7×10-8Ω•m,碳的电阻率为3.5×10-5Ω•m;在0℃附近,铜的电阻温度系数为3.9×10-3℃-1,碳的电阻温度系数为-5.0×10-4℃-1。

将横截面积相同的碳棒与铜棒串接成长1.0m的导体,要求其电阻在0℃附近不随温度变化,求所需碳棒的长度(保留2位有效数字,忽略碳棒和铜棒的尺寸随温度的变化)
金溪一中2014级高二(1)班暑期测试卷
答 题 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二、选择、填空题(本题共3道小题,共15分)
13.(7分) (1)(每空2分)① Ω② mA (2) 图画在上框中(3
分)
15.
姓名
班级____________
考号
注 意:答 题 时 请 答 在 边 框 内,不 要 超 出 黑 色 边 框
参考答案
1.D
2.D
3.B
4.C 解析:R 1两端的电压为10 V ,干路中最大的电流为40 mA ,解得R 1=250 Ω,干路中最小的电流为5 mA +20 mA =25 mA ,解得R 1=400 Ω,所以250 Ω<R 1<400 Ω,C 项符合.
5.A 解析:由电池容量及充电时间可求得充电电流I =700 mA ·h
4 h =17
5 mA.
输入功率P 入=U 充I =4.2×0.175 W =0.735 W
转化成有效功率P 有效=U 标·I =3.7×0.175 W =0.647 5 W. 电热功率ΔP =P 入-P 有效=0.087 5 W. 6.C 7.C 8.AD 9.BD 10.BCD
11.2.25 6.860 12. (4分)
13.(1)○
1220Ω (2分) ○23.9 mA (2分) (2)见图(3分) 14.解:(1)电路稳定后,电容器和电压表所在支路可认为是断路,可得R 2上无电流通过,
R 2两端电势相等,其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电路的电流
A 1A 1
5410
31=++=++=
r R R E I (2分)
电压表的读数 V 5V 513=⨯==IR U (2分)
(2)电容器两端电压为 V 4V 411=⨯==IR U C (2分) 电容器的带电量C 106.1C 4104046--⨯=⨯⨯==CU Q (2分)
15.小球进入板间后,受重力和电场力,且到A 板时速度为零.设两板间电压为U AB ,由动能定理得
-mgd -qU AB =0-12
mv 2
0 (3分)
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U 滑=U AB =8 V (1分) 设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为I ,由欧姆定律得 I =
E -U 滑
R +r
=1 A (2分)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 滑=U 滑
I =8 Ω(2分)
电源的输出功率P 出=I 2(R +R 滑)=23 W. (2分) 16.(1)由乙图可知,当R →∞时,E = U m = 12V (2分)
第12题答案
而当U = 6V =
2
E
时,应有r = R = 2Ω(2分) (2)当滑片滑至最上端时,U AB 最大 U max =
V 11V 222
2212
00=⨯+=⋅+R r R E (2分) 当滑片滑至最下端时,U AB 最小:U min = 0(1分)
因此,A 、B 空载时输出电压的范围为0 ~ 11 V (1分)
(3)当A 、B 接负载电阻R x 后,变阻器滑片移至最上端时,干路电流最大,
此时:I =
r
R R R R E
x
x
++00(2分)
为了电源不过载,应保证:I ≤I m = 2 A ,代入数据解得:R x ≥4.9Ω(2分)
17.解:设所需碳棒的长度为L 1,电阻率为ρ1,电阻恒温系数为α1;铜棒的长度为L 2,电阻率为ρ2,电阻恒温系数为α2。

根据题意有
ρ1=ρ10(l +α1t ) ①(1分) ρ2=ρ20(l +α2t ) ②(1分)
式中ρ10、ρ20分别为碳和铜在0℃时的电阻率。

设碳棒的电阻为R 1,铜棒的电阻为R 2,有
1
11
L R S ρ= ③(1分) 222L
R S
ρ= ④(1分)
式中S 为碳棒与铜棒的横截面积。

碳棒和铜棒连接成的导体的总电阻和总长度分别为 R =R 1+R 2 ⑤(1分) L 0=L 1+L 2 ⑥(1分) 式中L 0=1.0m
联立以上各式得:10112022
1210
20L L L L R t S S S
ραραρρ+=++ ⑦(2分) 要使电阻R 不随温度t 变化,⑦式中t 的系数必须为零。


101120220L L ραρα+= ⑧(3分)
联立⑥⑧得:
202
10
202101L L ραραρα=
- ⑨(2分)
代入数据解得:L1=3.8×10-3m ⑩(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