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四小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现代诗二首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现代诗二首
第二课时
1.认识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诗的内容,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3.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像。

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仿照课文再续编一段诗歌。

一、导读引入,激发兴趣
1.上一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一幅秋天晚上的美丽画卷,这节课我们来读一首徐志摩笔下描写花牛的诗。

2.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二、学习诗歌
1.自读感知。

请自由把课文读几遍,把字音读准确,把诗读流利,读完想一想:你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

(提示:可以从诗中的关键字、词、句中去体会,可以从整首诗的内容上去体会,可以从诗的形式上去感受,也可以从诗的思想上去感受)
2.点拨感悟:
(1)指名分小节读,正音,认识生字.
(2)从这首诗中我们知道了花牛在草地里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指导学生抓住“压扁"“霸占”“甩”“偷渡”等词及带有这些词的句子边读边想象感悟)
(3)有感情地朗读。

这首简短的小诗,我们要边读边想象,才能入情入境,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学生练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3.领悟写法:
(1)默读诗歌,说说这首诗在形式及写法上有哪些特点或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2)生谈自己的发现.
(3)师小结:
A.每节第一行均以文字相近的诗句起首——“花牛在草地里坐"“花牛在草地里眠”“花牛在草地里走”“花牛在草地里做梦”,用简单明朗、轻快活泼、一咏三叹的诗句形式,读起来朗朗上口。

(结构一致)
B.用词讲究,动词用得很准确,“压"“霸占”“甩”“偷渡”这些表示动作的词的使用,既准确又形象.我们要学会用词,同一个意思可用不同的词来表达,这样就不显得单调和重复.
花牛歌
错误!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应给学生较多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在语言实践中得到锻炼。

为此在教学时我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品读两首诗歌,把握诗歌主旨。

二、加强诗歌朗读训练,在读中感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多读才能更好地领悟诗歌。

教师要利用自读、分组读、男女生轮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读诗,进而感悟理解诗歌。

四年级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理解诗歌的方法,在教学中应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以读促思,以读带悟,以读传情,为学生今后学习诗歌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通过品读含义深刻的诗句,从中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10 蝉
教学目的:
1、会写8个字,会认7 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蝉脱壳的过程。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5、学习抓住事物特点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重点句子,学习怎样把课文写具体。

教学难点:
学习语言,品味语言。

让学生自己读书,抓住关键词句理解。

教具安排: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会写8个生字,认识7个字。

注意多音字“壳、哗、调"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言激趣:
一肚子没学问,
开口闭口知道,
瞧瞧这小家伙,
实在真是骄傲。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小动物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蝉的一篇课文.
二、初读
自读课文。

想想课文写了些什么,并边读边圈生字,读完课文后把所圈生字反复多读几遍直到熟练.
检查生字。

把生字送回课文再读课文,想想读完课文后,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可提出来。

三、精读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2、生交流:(这一部分主要写了蝉是我的邻居,一到夏天,我家屋外就成了蝉的天下。


3、那么蝉还有些怎样的特点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
1、本课有三个多音字,壳,哗,调。

注意字音。

“蝉、弱、震”是翘舌音,“操”是平舌音,“腾”是后鼻音。

教学时,重点指导学生读准这些字音.
2、指导学生书写生字,不要平均使用力量,可采取归类学习。

3、全班交流。

4、重点指导生字书写:叠腾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具体学习蝉的特点,知道蝉是如何脱壳的,了解雄蝉喜欢唱歌的特点.
2、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蝉脱壳的过程。

理解重点句子,学习怎样把课文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

抽读生字卡片。

2、上节课同学们了解了我家屋外成了蝉的天下,那么蝉又是如何脱壳,雄蝉喜爱演奏,蝉的视觉、听觉分别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二、精读课文2—4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2—4自然段。

边读边思考;蝉是怎样脱壳的?勾画重点词句,特别是动作的词语。

2、同桌讨论交流蝉脱壳的方式。

3、全班交流.
(1)蝉是怎样脱壳的?
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理解课文。

如:描写蝉脱壳的动作的词语“腾起、翻、倒挂、打开、伸直、翻、钩住、蜕”。

(2)理解课文是如何将“蝉脱壳的时候,可以说是一种奇怪的体操。

”写具体的。

(3)指导学生朗读,教师评点,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三、精读课文5—10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5-10自然段。

边读边思考;哪些地方描写出了雄蝉喜爱演奏的特点?勾画重点词句。

2、同桌讨论交流雄蝉喜爱演奏的特点。

3、全班交流。

(1)蝉有哪些特点?
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理解课文。

(2)抓住蝉喜爱演奏,视觉灵敏,听觉特殊这几个特点,让学生自己读书,抓住关键词语理解。

(3)指导学生朗读,教师评点,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四、联系实际
1、感受《蝉》中天才乐师沉浸在自我陶醉中不停演奏的场景。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
10 蝉
脱壳奇怪的体操
唱歌天才的乐师
视觉非常灵敏
听觉十分特殊
《人类的“老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自渎课文,弄懂三个主要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抓住重点词语,了解哪些老师启示了人类的哪些发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弄懂三个主要的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激趣。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读题。

2、激趣
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
(人类的老师是谁?它们为什么是人类的老师?)
过渡:那就请大家带着好奇心去读一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分小组朗读课文在小组内评议,正音,不熟的地方再多读几遍。

3、同学们刚才读得真热闹,谁愿意来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朗读(指名分节朗读)
4、课文读到这里,大家一定知道人类的老师是谁了吧?谁愿意来告诉大家?(指名回答)
自然界种种生物(板书)
齐读最后一句(你是从文中的哪句话了解的?)
三、精读课文。

师:为什么说自然界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边读边想,细细地体会,可以把关键的词句圈圈划划,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还可做上记号。

1、学生自读课文,体会理解。

师:怎样?有收获吗?可能也有疑问吧!请同学们把你的收获在小组里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当然,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来,在小组里提出来,讨论讨论,行吗?
好,畅所欲言吧!
2、学生交流讨论
师:刚才同学们交流讨论的十分热烈,十分投入。

那么,自然界的种种生物为什么
是人类的好老师呢?请联系课文把你读懂的体会到的说出来,让大家听听。

3、集体交流
读懂并讲述清楚人类在飞行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三个方面向生物是如何学习的?
(1)科学家从鱼儿在水中自由升降的现象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

(2)科学家研究鸟儿飞行的原理,发明了飞机。

从蜻蜓那找到防止机毁人亡事故的方法.
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动物的飞行特点,造出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

(3)工程师模仿鲸的形体,改进了船体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

(4)建筑师根据“薄壳结构”的特点,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

(5)人们模仿袋鼠造出了会跳跃的越野汽车。

(6)人们模仿贝壳制成了外壳坚固的坦克。

4、拓展延伸。

(1)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只有这些吗?你是从文中哪看出来的?“......”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2)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你还知道有哪些?
5、理解最后一句话。

(1)齐读最后一句(文中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的确是人类的好老师。


(2)学到这,你对这句话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能用自己的话说吗?
(3)齐声朗读,再来赞一赞这人类的老师
6、小结.
大自然是多么奇妙啊!经过对许多动物的研究,人类获得了不少启发,但这还远远不够,更多的奥妙还有待我们去发现。

四、奇思妙想。

1、平时你一定观察过许多动物,从它们身上有没有受到些启发?请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好吗?
2、看来,大家一定有许多奇思妙想,能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吗?
五、课外迁移。

作业超市
1、课外自己寻找并阅读介绍人类向生物学习的儿童科普读物。

2、观察大自然中某些生物的特征,写观察日记,有兴趣的可做实验。

《生命的药方》教学设计
课文简析:
这篇文章主要说了德诺十岁就患了艾滋病,谁都躲着他,只有艾迪还一样当他好朋友。

艾迪带他找医生,帮助他熬汤药,艾迪还曾经说过:“以后睡觉,就抱着我的鞋,想想艾迪的臭鞋还在你手上,艾迪肯定就在附近."最后,德诺离开三天后,他静静地躺在长满青草的地下,双手抱着艾迪穿过的那只鞋。

因为他临死前都记着当时艾迪对他的照顾与给予他的快乐。

小艾迪虽然没能给好朋友德诺找到延续生命的药,但他却给了德诺一生中最好的药方—-快乐和友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感受艾迪对爱滋病人的关心和帮助,进一步认识什么是真正的友谊。

3、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生命的药方"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运用已学过的方法理解重点词语.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友情的珍贵,体会“生命的药方”的含义。

课前准备:
1、搜集“艾滋病”的资料及关于友爱的故事。

2、预习课文,通过查工具书理解部分重点词的意思。

3、课件。

(幻灯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的含义,了解课文大意.
第二课时
一、质疑导入
1、板书:药方
孩子们,看着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
2、板书:生命的药方
读到这样的一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这个药方意义之重大)
课文中谁需要这个药方?他为什么需要这个药方?你觉得德诺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过渡:是啊,德诺是一个孤独的孩子,你是怎么知道的呢?请孩子们打开课本。

二、感受孤独
(一)
1、德诺患的是什么病?(板书:艾滋病)
2、关于艾滋病你了解多少?学生交流有关艾滋病的资料。

(艾滋病的医学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艾滋病是1981年发现的,它是一种世界性、致死性、传染性疾病。

目前艾滋病几乎已经传播到了世界上所有的国家。

1980年,全世界艾滋病的感染人数只有10万人,到了2002年底全球感染者已达6900万人,死亡2300万人,每年新增病例600万人,艾滋病疫情已从高危人群转向一般人群,已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

直到现在,尚无防治艾滋病的有效药物和疗法。

因此,艾滋病也被称为“超级癌症”和“世纪杀手”。


3、当10岁的德诺因为输血不幸染上艾滋病之后,他的境遇发生了什么变化?用横线勾出相关的句子。

课件出示:
3、轻声地读读这两个句子,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1:……生2:……生3:……
师:是啊,德诺患病后,最怕的其实是孤独.(教师相机介绍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毒能通过污染的注射器、输血和血液制品直接钻进人的血液。

艾滋病毒能通过胎盘、分娩过程中的污染和母乳喂养等多种途径使无辜的婴儿感染上艾滋病。

(二)面对难以治愈的疾病,面对无人理睬的寂寞,小小的德诺心中会是怎样的无助和孤独呢?他的无助与孤独还在课文哪些地方能看出来?请同学们快速从文中用横线勾画出来,并认真读一读。

1、生读后,出示课件:
2、请你们小声读读这句话。

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3、生读。

4、师范读。

5、指名读.
6、转换成第一人称来读。

三、感受友情
1、孤独的德诺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因为有一个朋友艾迪给了他——(快乐),给了他——(友情)。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艾迪为德诺做了哪些事,这些事对德诺有什么意义?请拿出笔边读边勾画边批注.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2、谁能说说艾迪为德诺做了哪些事?
相机板书:熬草药找医生送球鞋玩游戏
3、在这四件事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件?
汇报:
(1)送球鞋。

哪个句子最能打动你的心?
①生读后。

课件:
②齐读艾迪的话。

③艾迪这样做,这样说,是想告诉德诺什么?
(生1:……生2:……生3:……)
(板书:——安慰)
④创设情境,同桌互读德诺与艾迪的对话。

(2)展示图片,引入找费医生。

师:送球鞋这件事是发生在去新奥尔良找费医生的路上。

在求医的途中,艾迪又是怎样给了德诺快乐和友情的呢?请看插图。

①谁能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画面的内容?
②谁能读出与插图内容有关的语段?
③请同学们结合插图,放飞想象,艾迪可能会对德诺说些什么?同桌俩互相在一块说一说。

创设情境:如果老师就是德诺,看着满天的星星,感慨人生的不幸时,你会怎样来安慰我。

(板书:——希望)
④在找医生这件事中,还有哪些句子深深地打动了你?
(3)交流其他几件事。

生1:……生2:……
在玩装死游戏这件事中,有哪些语句深深地打动了你的心呢?
(板书-—欢乐)
从熬野菊花这件事,你感受到了什么?
板书:—-帮助
4、说话训练:引导学生激起同情心,愿意为伙伴献出一份爱心。

师:艾迪为德诺做了这么多,相信你们和艾迪一样善良。

面对德诺,也会做出很多很多。

课件出示:
三、升华感情
1、同学们,现在你明白了吧,生命的药方指的是什么?(相机板书:友情)用你最喜欢的符号把它勾画出来。

学生交流.课件出示
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联系这几件事及意义来谈)
2、品读这句话。

3、孩子们,你是怎样理解友谊的?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体验和课外积累,把你对友谊的理解写下来。

4、畅谈友谊!
生1:……生2……生3:……生4:……
5、配乐读自制的小诗,结束课文
我们每个人都有害怕孤独的时候,
我们都渴望有结伴同行的快乐。

虽然我们无法阻止疾病,
但是我们可以献出爱心;
虽然命运将会受到一次次地捉弄,
但我们可以用孤独的药方——友情
来陪伴我们的朋友,
以快乐蔑视困难,
让温馨的笑容永远荡漾在我们的脸上。

让我们献出自己的爱心,
为他人送去生命的药方!
板书设计:
生命的药方—-友情
熬草药帮助
找医生希望
送球鞋安慰
玩游戏快乐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
举办诗歌朗诵会.
指导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
一、讨论怎样开好诗歌朗诵会
1.同学们,诗歌让我们领略到文字的奇妙,今天,让我们来讨论怎样开展一次诗歌朗诵会.
2.确定内容,既可以是搜集到的诗,也可以是自己写的诗。

3.小组内商定形式,可以展示,也可以比赛.
4.既可以是小组合作参加,也可以是小组讨论后,推荐代表参加诗歌朗诵会.
5.确定朗诵的形式,要丰富多样,可以是个人朗诵,可以是男女对诵,可以是小组合诵,可以是诗歌表演,还可以配乐朗诵。

6.组织分工,力求每个同学或小组都有任务,如,环境布置、编排节目单、化妆,人人要为班级诗歌朗诵会出力。

7.确定时间、地点等。

二、制定诗歌朗诵会安排表
主题:“春华夏韵”诗歌朗诵会
时间:5月21日
地点:学校多功能室
形式:四人小组参赛
主持人:XXX
布置:第1小组准备串词;第2小组准备道具;第3小组安排评委;第4小组清洁场地;第5小组进行实时活动报道;第6小组,照相并写报道。

新课程标准这样建议综合性学习: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学生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我只起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由“兵”组织“兵”完成。

此次活动学生兴趣很浓,个个劲头十足,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为这次综合性学习出谋献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